继承者情绪很稳定 第189章

作者:2月28日 标签: 东方玄幻 穿越重生

  “孟家给你这么多钱。就是因为你继承了宅子吗?”阿姜问。

  “当然不是。”宁铃说:“这是我找他们要的。我说我爱赌,欠了好多钱,要把这宅子拿去当了。他们连忙就给我钱。”说得咯咯直笑。

  见阿姜若有所思,安慰她:“我一听他们叫我继承这宅子,就在想,这宅子也许是有些古怪的。不然好好的,他们为什么要不畏艰难找人来继承呢?所以才故意叫他们给钱。但别怕,就算宅子不干净也没关系的,我们心里干净,不畏鬼神。就是恶鬼当头,也不用怕。我们没做错事,恶鬼不会伤我们的。”

  说着冷笑:“孟家我看,也没什么好心眼。诈他们点钱还算便宜他们了呢 。以后,我还会多多上门。”

  说着又问起,绑架阿力的人:“他来过吗?”

  “来了。”阿姜把昨天的见闻,都说给宁铃听。只是略去了京半夏的部份。

  宁铃听到江上怪岛和怪人的事,有些犯嘀咕:“不会是你发梦,或者看错了吧?我听说很多行走江湖的人,都会些把戏。”

  “那我也不知道了。”阿姜并没有一味地坚持。见宁铃若有所思,突然问:“你不觉得我很奇怪吗?”

  “哪里奇怪?”

  “说话,做事,会不会与平常不大一样?会不会觉得,我像换了一个人,不是阿花了。”

  “没有啊。”宁铃茫然不解:“你就是阿花。”

  阿姜想,这会不会是倒影对影中人约束呢?

  她所见的一切,都是既定的场景。哪怕会因为她的出现,有些许不一样的对话,但总体上不会有任何大的剧情变动——因为一切都是既定的现实。

  既然不允许,那所有这里面的角色,就不会去主导生出不应该发生的事故旁枝。

  这大概,就是世界成为倒影碎片后的副作用吧。

  宁铃说完,便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既然他今日还会来,那我今天就在这里等。把话说清楚。是什么王冠,也要问清楚。”

  两人起身,把钱又捡回来。全放在箱子里。

  下午的时候宁铃带着阿姜去夜总会结帐。那边老板知道她搭上了孟家,到没有太为难两个人,就爽快地把驻场费给她们结了。甚至还卖了个好。说:“你们必然是不会再住在那个破落地方,我叫两个人帮你们去搬家吧。”

  宁铃一口便回绝了:“我怕你以后借故上门来找事情。”

  “哪里就至于呢?”老板笑了笑,到也没再坚持。

  结了完帐,宁铃带着阿姜去下了馆子。

  吃得扶腰挺肚皮。

  要不是担心箱子不安全,还会去逛街。

  回来的时候,两人一齐上楼,阿姜便看到,京半夏站在对面楼上,他换了衣裳,穿着一身白月的洋装,头发也很短,应该是幻化的。戴着一幅金丝眼镜。站在破旧昏暗的楼中,像一颗宝气氤氲的明珠。似乎别说只是在这儿,就算是污泥,也无法使他蒙尘。

  身后房东太太跟着,殷勤地介绍这边的情况。

  他的人设,似乎是离家出走的洋派少爷。不肯屈服于家里,但钱又花得差不多了,便住到这种地方来。

  阿姜对他笑。

  房东太大主立刻白了她一眼,声音老大,对京半夏说:“是风尘女子。公子这样的人,还是少和她们有交集。”且还邀京半夏去她家吃饭:“不收你的钱。只是看你面善,人总有失意的时候。”

  是看他好看又有钱的样子吧。

  阿姜腹诽。

  又觉得京半夏看着云淡风清的,实在包袱很重,就是这个时候,也一定要搞得十分体面有排场。

  一点也不肯屈尊,打扮成黄包车夫多好呀,这才是更适合的角色。

  因要等着对方上门,阿姜和宁铃并没有立刻搬到大宅去。原本是想先过去看看的,但又担心箱子里的钱,于是左右为难,最后干脆回来后就没有再出门。

  因怕人知道两人有笔巨款,而心怀不轨,除了吃了一顿饱的之外,还在卖凉粉的车子经过时,喊了两碗凉粉,并没有再进行别的花销。

  到了半夜,人都睡了,夜总会的姑娘们也去上工了,那个人才畏畏缩缩地来敲门。

  宁铃开门让他进来。自然是一番逼问:“什么王不王冠的,你不给个模样出来,我怎么可能看到了就知道。”

  又说:“阿力怎么样了,全是你在说,我们一眼都没有见过。明日我们一定要见到他。确定他没事。”

  那男人把帽子取下来,大概是想吓唬两人,但宁铃半点也不害怕,冷笑说:“丑有什么可怕的?你到底也是在外头办事的人,竟然觉得这样就能把人吓得服服贴贴?少天真了。这买卖要做,就得按我说的来。不然,你就是把阿力杀了,也不管用!”

  说完又软声细语,坐在桌边,那男人身边,翘起腿来,伸脚轻轻踢踢他,长长的腿从旗袍一侧露出来,又白又嫩,脚上没有穿鞋,红色的指甲点缀在珍珠一样的脚指上头:“大哥,我们也不是仇人,你是为人办事,我也是成心想和你配合,把这件事办成,你拿你的王冠,我们阿弟平均。我们只是想看一眼,远远一眼也可以。确定人没事就好了。我们这样的弱女子,能生出什么乱子吗?便是有心,也没有力,更没有胆。”实在是软和人。

  那男人被她威逼利诱,最后终于还是点了头:“我会带人到江上,你们在岸边看一眼。”

  并拿出一张照片来,给宁铃:“这是今日,主人给我的。你照着找。”

  照片上拍的是一副挂在墙上的画。

  画上女子,约十三四岁的样子,打扮得轻便干练,上身小袄腰封得很细,腰上挂着一个蛐蛐笼,下身穿着束腿脚的灯笼裤,与皮靴。十分娇俏。

  而两人要找的王冠,就戴在她的头上。

  那王冠异常华贵。琳琅满目宝石,镶嵌在黄金环上。环宽一指,因宝石起伏大小不一,环的边沿并不平整,更像是用黄金将这些宝石维系在一起形成的圈。

  因是西洋画,光线画得非常好。冠身熠熠生辉。

  额间正中镶嵌的是一颗金刚石。像其它的宝石一样,制作的手相法更独特,保持了原有的形态之余,又光彩耀眼。

  阿姜突然说:“这画的好像不是现在的人,但用的是现在的画法。而不是水墨画。这画是谁画的?难道,他认得这画上的人吗?”

  “怎么可能,现代的人认识以前的人呢。你不要胡说了。”那人含糊地说:“是我。我……我临摹的古画。”

  “水墨画是没有颜色的。如果是你自己胡乱添的颜色,那我们可不能照这画上的找。不然你画个红宝石,实则是绿翡翠可怎么办?岂不是找一辈子也找不到。”

  “没有画错,你们照这个找就行了。”那人一口咬定。

  宁铃皱眉:“你可不要害我。你胡乱画,我找不着,结果是我的错,阿力也要被你害死的。”

  那人为了叫她们两人相信,又改口:“她不是古代的人,是现在的人,打扮成这样子,给我画的。”

  不等两人再问,就匆匆走了,只说:“我下个月会去大宅找你们。你们快点找东西,不要躲懒。”

  两人坐在屋内,端详着那张照片。

  阿姜嘀咕:“他会画画?他所说的画家,是他这样的吗?”

  宁铃皱眉说:“我看,就是胡说八道。不过,画应该还是可靠的。我们也不用想太多,给他找来就是了。”说着,便把照片收起来。

  看了看外头的月色,想了想叫阿姜:“看还有什么要带走了。你收一收。我们现在便去大宅。”

  两人在白天,已经把东西收得差不多了。其实没什么可收拾的。

  好多旧的衣裳,甚至是被褥,宁铃都没叫她带上。收了半天,两个人的行李加起来,都只有小小的一个包袱。

  阿姜虽然觉得有些匆忙。但宁铃说白天走的话,人多眼杂。怕夜总会的老板派人跟踪。

  “鬼知道会打什么主意。防着一些总是没错。要是人人都知道我们住哪里,又知道我们发了横财,实在怕生事。”宁铃说:“夜里夜总会很忙,他派不出什么人手,也想不到我们两个女子,会半夜出门。反而好些。”

  于是两人提着箱子,背着包袱,便下楼去。

  阿姜出院门前,回头看了一眼。见到京半夏站在屋檐角上,迎风衣解翩然,身姿如飞鹤。

  “怎么了?”宁铃驻回头顺着她看的方向望去。半空明白皎洁。感觉有什么影子一闪而逝,但大概是眼花吧。

  大宅在城市的另一边。两人走得腿都破皮了。

  这边几乎都是高级的店铺与住所。路边停着小汽车,还有好多带庭院的洋派别墅。

  宁铃按地址,带着阿姜拐进了一条长巷子。

  巷子口有一块树咱。

  写着长生路双巷子。

  阿姜站在巷口,就发现巷子里的气氛完全不同。

  光是站口上往内看,都感觉到与主街热闹不同的寂静感扑面而来。

  大概是因为长在路两边高高的梧桐树,遮天蔽日,显得阴凉。

  往里面走就会发现,巷中一边是高高的青砖老墙,一边是某建筑的侧墙。

  且因为这一块区域地势高,站在巷中,向巷子的另一头看去,看到的是晴朗碧蓝的夜空上高高的明月。而四合院,大门就开在巷子偏东的地段上。

  整条巷子,只有这一家。

  两人进来时看到的青砖墙,就是它的外墙。

  正门则是扇古色古香的大红门,宽五六米的样子,两块门枕石不知道是什么石头,看上去又黑又沉。门前有一对镇宅的石兽也是黑的,但不像狮子,不知道是什么动物。

  细细打量就会发现,光是这门都有些年头了,红色的漆应该是不久之前才重刷过。但上面一把古铜的旧锁却十分有年代感。并真真切切锁在门环上。伸手摸了摸,入手生寒,拉了拉,锁得很严实,连锁头生了很重的锈,估计锁眼早锈在一起,几百年没开过似的。

  而在正门旁边一米左右的地方,还有一扇较小的门。

  这扇门就没什么讲究,就是直接在墙体上扣出来的,不像正门那么规整,什么广梁金柱统统没有,就是扇木门,木门上檐一左一右分别写着‘如意’两个字。

  小门到是经常用的样子。

  上面的铜环油光噌亮,是常经人手而造成的。

  “他们说,旧的主人前一段时间年老过世了。”宁铃把箱子放下,掏出钥匙。

  虽然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地方了,自己手里的钥匙就是这屋子的钥匙。可直到,锁头应声而开的时候,还是感到兴奋。

  “真能打得开。”

  进门对着的影壁上,图案复杂,无非是些吉祥画。

  左拐过了屏门,左手边是倒座房,右边是个进院的垂花门,垂莲柱上雕的是莲花瓣,但并不对称,一边是花骨朵,一边是盛放的清莲。

  是不久之前,还有人住的样子。地面只有些落叶,四处也并没有蛛网。

  阿姜看向这院子,却有一种奇怪感觉。似乎它是有生命的。

  但并没有恶意。

  进了垂花门一看,院中一侧有水池、假山、凉亭。中间还有小小的拱桥,简直精巧惊人。并且完全和两人看的木雕是一样的。

  宁铃惊呆了,她丢下手里的东西,跑进去。兴奋地说:“简直和做梦一样。我们有家了。”

  扭头跑回来,拉着阿姜蹦蹦跳跳:“我们有家了。”

  这屋子并没有空置太久。

  里面甚至还装了电灯。大概是前任主人在的时候弄的。厨房屋梁上挂着些腊鸡腊鸭,宁铃拿撑杆取下来看,是好的,没有长霉也没有坏,风干得很好了。

  主屋布置得也很清雅,虽然简单,但一物一器都看得出主人只在乎好不好用,并不在乎其价值。只是被褥有些潮湿,闻上去有灰尘的味道了。

  看来是没法睡的。

  宁铃好兴奋:“没关系,就算能睡我们也不好用旧主人的东西。我们就先熬一夜,明天天亮了,再出去置办。反正一条巷子就只有我们一户,不怕别人探头探脑,要是巷子口那边有人与这家相识的,问起我们的来历,就说是这家的后人。最近才回老宅来。”

  这也不算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