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福运太子妃 第51章

作者:恋竹小妖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他把这事儿禀告给了康熙,只是他们都明白,尽管心里紧张怀疑,这个时刻他们还不能动那些人。这才是最让他不愉的。

  也幸亏早前石榴弄了那么一出,以皇上的名义给大家发放棉被、棉袄,告诉大家提前准备好物资,不然他们真的要被这些人压在尘埃里了。

  “既然他们放粮,我看咱们不如就派些大夫去治病吧。雪灾这么大,难保不会有人生病,我手里还有不少的药材,正好能用得上。我看宫里太医院那么多医官,他们不是正愁找不到人施展才华,让他们都去帮忙。”

  胤礽抱着她亲了一口,“咱们可真是心有灵犀。”胤礽高傲,他怎么会允许有人在这事儿上压他一头,他这次入宫除了跟康熙报备,就是想着还能做点什么增加皇室声望。

  别人开仓放粮,他们若跟着做并不合适,反而会落了下乘,想要弥补就只能是找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来。

  他跟着康熙那么久,自然知道大灾之后往往会伴随着瘟疫。如今京中百姓得了风寒的不在少数,京城的医馆每天都排满了人。

  有钱的人家毕竟在少数,大多数没钱看病的只能硬扛着。他看了心里着急,这才萌生了这个想法。

  只是,“那些是你的药材,你真舍得拿出来?”

  石榴的意思显然是要白送,不过这些出诊用的是皇室的名义,名声也是皇家和皇上的,她是半点好处也落不到。

  伸手握住胤礽的大掌,石榴轻笑,“我懂你的意思,放心我是心甘情愿的。再说汗阿玛是明君,咱们把东西拿出来,他还能看着咱们吃亏。”

  像这种事情肯定是要把名声推给皇上的,皇上健在,太子的名声却大于皇上,这种给自己找事的行为,石榴怎么会不懂。

  作者有话要说:先更四千,今天还有六千,咱们六点见哈

第60章

  这场大雪把所有人都折腾的够呛,别看石榴只忙于内廷也是脚不沾地的到处跑。胤礽作为皇太子更是以身作则。

  耗时一个月,这场大雪带来的‘后遗症’才算清算完毕。京城因为事先有准备损失并不大,最惨的是山西,有几个村庄被大雪压塌了,死了不少人。

  得到消息,康熙立刻派人带着粮食、药材、太医和御寒的衣物前往支援。天寒路滑,并不好走,等他们到了山西已经是年关。此次被派去的人是尹德也就是石榴的小姑夫,她二哥庆德也作为护卫在运送物资的部队里。

  山西是比较严重的一个省,除去山西还有其他地方受灾,每天都有灾区的折子往皇宫里送,康熙和太子忙的每天只能睡一两个时辰,一道道的命令往外发。

  因为灾情,太皇太后带头缩减了用度,各宫纷纷效仿,石榴不止缩减了一半的用度,更是拿出把嫁妆田里的粮食、药材全部捐献出来。

  “妾在宫里,吃穿用度都有内务府管着,这些东西也用不着。本来这些东西都是打算换成银钱的,是庄子上的农户们。妾看他们都喜欢存粮食,说是怕有个万一,就也学着他们存了点,谁曾想就用上了。”

  庄户人家都是这样有存粮食的习惯,新的粮食下不来很少有卖粮食的,都是等新粮食下来,再把陈年的卖掉。这样虽然少卖点钱,他们心里却安稳。

  比如今年,大雪封路的时候粮食难买,他们手里有粮食就不会心慌。

  石榴觉得他们这种忧患意识很好,自从庄子记到她名下也学着庄子上的农户这么做。每年她庄子上都要存上一批粮食,还会分出一个庄子专门种植常用的药材。这么多年过去,原本也就是出于习惯,哪里想到今年就用上了。

  就像她说的,她是太子妃,没人敢亏待她,毓庆宫有小厨房,她也不必特意去巴结谁。嫁妆里的粮食也好、药材也罢对她的作用并不大。

  如今大清子民受灾,她身为太子妃理应以身作则。

  太皇太后感慨,“难得你有心,是个好孩子,太子有你做贤内助,哀家和皇上都放心。”宫里的有庄子的不止她一个,后宫的这些女人,哪个手里没点银子,可舍得拿出去的又有几个?就说大福晋吧,她就没想过要把这些拿出来。

  当然,她说这话不是埋怨大福晋,大福晋的家世不如太子妃,从小的教育不同,想不到也正常。

  “妾哪有太皇太后说的这么好,只是嫁了太子,总想着要多想多做点,免得让人觉得配不上殿下。”石榴脸色微红,有些羞涩的说道。

  身为太子妃,尤其皇上又说了那样一番话,没人知道她的压力有多大。她总想着自己吃点苦没什么,一定要做好,让人难挑出错来。

  太皇太后拉着她的手拍了拍,“你做得很好,哀家相信就算是别人做了这个太子妃也不一定能做到你这样。”

  “没错,谁敢说太子妃不好,奴婢第一个帮您锤他。”苏嘛也跟着凑趣。她笑的真心实意,以往她得病总要躺个十天半月,耽误事不说还受罪。这次只用了五天就觉得浑身轻松,她知道一切都是太子妃的宫里。

  不只是她,如今宫里谁人不说太子妃心善菩萨心肠。

  太子妃一句话就请了医官给他们看诊,哪怕后来宫妃们做了补救,大家说起这事首先想到的依旧是太子妃。

  苏嘛觉得太子妃聪慧,她不跟宫妃们争权利,而是从底层入手,先收拢‘民心’。

  石榴见苏嘛好了,心里也高兴,“姑姑这话我可是记住了,日后有了烦心事就来找姑姑。”

  今日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她来慈宁宫闲话家常,顺便来向太皇太后说一下年夜宴的事儿,求个主意。本来年夜宴置办的比较奢侈,大菜肉菜比较多,如今山西闹了灾,皇上正头疼,她就想着年夜宴是不是清减一些。

  各宫都在缩减用度,一批批的粮食、银子往山西送,百姓对皇室正是夸赞的时候,若年夜宴办的奢华了,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嘴。

  山西的事情一出,可没少有浑水摸鱼的,连‘天罚’都有人传,这事让有心人知道她总觉得不太好。更何况皇上如今正为山西的事儿忧虑,也没有胃口。

  “你考虑的很是,今天你不来找我,我也打算让苏嘛去找你的。”太皇太后了解皇上,他如今为了山西的事情心里急躁,若是年夜宴办的兴盛了,他不止不会高兴还会生气,对置办年夜宴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别的不说,一个奢侈、铺张就跑不了。

  这两个词落在太子妃头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妃能自己想到这些她怎么会不高兴。

  年夜宴是太子妃跟钮祜禄贵妃与宜妃一同办理的,得了太皇太后的准信,她就去了钮祜禄贵妃的宫里。

  钮祜禄贵妃闲着没事,正跟偏殿里的庶妃们打麻将。

  麻将这东西也是六阿哥发明出来的,它一出来就风靡了整个后宫,宫妃们没事就聚在一起打打牌,消磨时间。

  钮祜禄贵妃对着石榴招手,“快过来坐下玩两圈。”小庶妃们总是让着她,钮祜禄贵妃嘴上不说心里并不高兴。玩这个图的就是乐呵,她们这样故意让自己赢银子没意思的很。

  都在她宫里呆了好几年,难不成还不知道她的脾气?

  她早就有些不耐烦了,若不是实在无聊,她都想散了。石榴来的正是时候。

  石榴是太子妃,论品级比她大,她不用担心石榴会故意输给她。

  “给太子妃请安,”面对钮祜禄贵妃她们就已经是诚惶诚恐,再来一个太子妃,小庶妃们更是战战兢兢。

  石榴挥挥手让她们起来,看到她们居然在玩麻将,乐了。“贵妃娘娘真是好兴致,娘娘您这倒是好,躲懒玩起来麻将,本宫那边可是忙坏了。要不然娘娘也疼疼我,多分担点宫务?”

  麻将这东西她还是指婚后跟别人学的,福建那边没人会这个,也只有京城的贵妇们没事了摸几圈。

  钮祜禄贵妃这副麻将是用上好的玉石做的,摸到手里光滑,手感很好。

  看到石榴过来,有个小庶妃机灵的让开座位。石榴看了她一眼并没有坐下,“本宫这次过来找贵妃娘娘是有事儿,就耽搁娘娘一炷□□夫。”

  钮祜禄贵妃挥手让庶妃们下去,她让人撤了麻将,顺便给石榴上茶。

  “什么事儿,也值得你专门跑一趟?”太子妃有事找个人传唤一声就成,也难为她自己跑过来。

  石榴扯了下衣袖,正色道:“是年夜宴的事儿,我正好去给太皇太后请安,想着也不远就顺道过来了。”

  听到是年夜宴的事儿,钮祜禄贵妃面容也严肃起来。“我让人去把宜妃也叫过来,既然有事也应该让她知道。”

  石榴没有反对,钮祜禄贵妃的宫殿距离慈宁宫比较近,宜妃的翊坤宫要远一些,所以她才会先到贵妃这边来。

  宜妃来的很快,等她过来石榴也不废话,把在慈宁宫说的又复述了一边,“今年雪灾皇上心情欠佳,我想着年夜宴是不是办的朴素一些。毕竟外面还有百姓在吃苦,咱们若是太奢华了,怕皇上见了心里不痛快。正好太皇太后问起年夜宴,我就把这个说了一下,太皇太后也同意了。”

  说到这里她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事先没有跟两位商量是我的过错。”

  钮祜禄贵妃摇摇头,被石榴这么一说她出了一身冷汗,“这事不怪你,你不说我们险些就要酿成大祸了。”她陪伴皇上多年,加上姐姐给她说的皇上的一些性情,自认还是了解皇上的。

  外面还在受苦,她们却在宫里大吃大喝,不用想都能猜到皇上会是什么反应。这些日子不只是石榴忙,钮祜禄贵妃等人也很忙,石榴管着后宫没错,但有些事她并不适合去管,出头的就是钮祜禄氏和三妃。

  比起石榴她们这段时间一点也不轻松。

  年夜宴有旧例,她们早就比照着旧例拟出了名单,一忙乎就把这事儿给抛到脑后面去了。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底,若再不调整好菜单,怕是要来不及了。

  三个人拿出菜单来,绞尽脑汁的想着这个年夜宴,对着几个菜修修改改,力求做到完美。

  其中石榴说的话最多,她去过杭州到过福州,那边都有很多名菜,吃得多了想法就多。

  “这菜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吃?”宜妃有些不信。

  石榴说的是她曾经见过的一个大师傅的绝活,他用很简单的面粉等物做出鸡鸭鱼,而且你还吃不出面粉的味道,没见过的还以为是真的。

  她当时觉得新奇,花费了很大力气说动大厨教了她家厨子三年,如今她家厨子虽说还赶不上大厨的手艺,也有七八分的火候。她自信大家绝对没有吃过这样的菜品。

  “娘娘若是不信,不如明日我让大厨做上几个菜试试。嗯,还跟上次一样摆在慈宁宫如何?”有了好菜肯定要让太皇太后跟太后先品尝的,上次那个福寿全就是如此。

  钮祜禄贵妃和宜妃出现在毓庆宫不合适,她想要邀请二人想来想去还是去慈宁宫最好。到时候不只是太皇太后,皇上那边也要通知一下。

  “那敢情好,这个菜好不好学,若是简单我也带着几个厨子去帮忙,顺便学上几手。”宜妃听了这话乐开了花,太子妃是个好脾气不藏私的,上次那个福寿全她说想要方子,太子妃不但给了,还让她家的厨子教了几遍。只是她的厨子天赋不行,福寿全用料又讲究,她到如今还没有吃到。

  这几个菜应该没那么难学吧?宜妃不确定的想。

  “娘娘若是喜欢,到时候尽管带着人去。”几道菜而已,石榴并不觉得有什么,何况那大师也没说不准外传。

  也许是有了石榴这话,第二日不管是贵妃还是宜妃都带了厨子,石榴到的时候两人正陪着太皇太后说话。“妾来晚了。”

  “不是你来晚了,是她们来的早。”太皇太后指着钮祜禄贵妃和宜妃说道。宜妃说话有趣,太皇太后也愿意给她这个体面,与她说话也随意些。

  “还不都是太子妃,太皇太后您不知道,太子妃一说有新鲜的吃食,妾这肚子里的馋虫就受不了。妾想着早来一会儿,吃不上先闻闻味道解解馋也好啊。”宜妃不愧是康熙的宠妃,只要她想总是能把人逗笑。

  石榴坐在下方的椅子上,对面正好坐着钮祜禄贵妃,她接过苏嘛递来的茶水放在桌子上说道:“这样说来还是本宫的错,苏嘛姑姑快去给那些厨子传话,让他们赶紧回去,免得一会儿做出来菜,把咱们的宜妃娘娘给撑着了。”

  她上回做福寿全,还做了些闽菜,宜妃等人没吃过,很新鲜,结果不小心就吃撑了。石榴跟宜妃这段时间接触,偶尔也会开几句玩笑。

  宜妃这个人性格爽朗,只要是她认可的人,一两句调笑的话她根本不在意。她跟石榴没有利益冲突,她有两个儿子不假,老五从小就注定了是不能争夺皇位的,老九,老九还小呢,瞧着他那个样子也不像是对皇位有兴趣的。

  跟太子妃打好关系对她只有好处没坏处。

  她有时候也庆幸,她家老五自小跟太子妃关系还不错,连带着太子也很照顾他,学问上有什么不懂的,如果太子看见都会给他解答。还有小九,小九跟小十关系好,两人经常往毓庆宫跑。

  因为小九跟小十,她跟钮祜禄贵妃的关系倒是亲近起来。小九跟小十亲近她是乐见其成的,总比嗯小八亲近好。不是她眼光高看不起卫氏和小八。实在是小八给她的感觉不太好。

  小八年纪轻轻对谁都笑眯眯很温和的样子,可她宜妃是什么人,那样的笑容一看就很假。宜妃自己不是那样喜欢伪装的人,连带着也就不喜欢这种伪装出来的温和。

  她儿子也是个傻的,无论她怎么说就是不信。若小九不是她的儿子,你看小八还跟不跟他亲近?

  也幸好小八顾忌着年纪不跟着往毓庆宫跑,无形中把两人的距离拉开了。就冲着这一点她都要好好感谢太子妃。

  因此她也乐的跟太子妃开玩笑。

  钮祜禄贵妃也跟着说道:“是要让人去跟厨子说一声,让他们多做一点。”十阿哥是个爱吃的,多做点等会儿也好给他们送过去。

  说曹操曹操到,她这边刚想起十阿哥,那边康熙带着众位皇阿哥过来了。

  有这种事情石榴肯定是要通知康熙的,正巧他跟几个成年的儿子在谈论事情,就一起带了过来。走到慈宁宫门口又碰上了老五领着老九、老十和十二,一问才知道几人也是冲着太子妃的新菜来的。

  得,他能说什么,只能带着几位皇阿哥往里面走。“让人去阿哥所把老七、老八和十三也都叫过来吧。”五阿哥带着几个小的过来了,上书房就剩下他们仨也不好看,康熙干脆让人把皇阿哥们都喊了过来。

  如此会跑的皇阿哥们就留了个十四,太皇太后索性又让人去敬嫔那里走了一遭。

  请过安,十阿哥嚷嚷开了,“二嫂太不够意思了,有了好吃的居然不告诉十弟,亏得十弟得了什么还想着给二嫂送去。”十阿哥看着石榴一脸哀怨,仿佛她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似的。

  钮祜禄贵妃嘴角直抽,她拿着帕子沾沾嘴角,平静下来这才开口:“小十你这话也不怕伤了太子妃的心,就额娘知道的,你这一个月里太子妃要往上书房给你送四次点心。你居然还不满足。”

  十阿哥看上了太子妃那边的点心,她让人学了总说味道不对,非要吃毓庆宫做的。太子妃也宠着他,做了新点心总会给他送去。

  因为这个钮祜禄贵妃每次看到太子妃都觉得不好意思。

  十阿哥不满的说道:“额娘,那些东西又不是儿子一个人吃,九哥他们吃的也不少。还有十四,”十四弟也不知道打哪里知道这事儿,午时经常去上书房晃悠,太子妃二嫂给的点心大部分都进了他的肚子。

  十阿哥不是抢不过十四阿哥,只是十四阿哥年纪小,大家都习惯让着他。结果这小子也不知道客气,给他就吃,反倒是他们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