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41章

作者:弦歌雅意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但是梁启恒完全不在意的样子,还拿出一份报纸递给苏采青:“你看看这个。”

  “是什么?”苏采青有些不解。

  梁启恒显得有些兴奋,说:“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苏采青打开报纸,就看到第三版上,有一个标题:《论生源、教育和我们的未来》。

  再看署名,梁学超。

  ”这位是……“苏采青猜应该是梁启恒的家里人亲戚之类的,没想到他说:”是我爸。“

  苏采青按下心中的惊讶先不表,从头到尾把文章读了一遍。

  文章中的观点,和苏采青的想法类似,教育应该公平,应该扩大生源的范围,通过各种升学考试等方式,筛选出优秀的苗子,进行培养教育,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做贡献。

  文中还提到,中国革命先烈中,不少人就是出身于农村,但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天赋和优秀的品质,在时代洪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引领中国走向独立民主的人。

  梁学超还说,因为他们来自农村,来自中国的根部,所以他们有着更加纯粹的中国思想和精神。

  观点差不多,但是苏采青自认为,自己是写不出这样引经据典、文采斐然的文章来的。

  “写的非常好,读来让人信服的同时,又感觉心潮澎湃的。”苏采青夸赞说。

  梁启恒说:“他是专门搞学术的,这点只是他必备的本事而已。我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会声援你,愿意在报纸上发声。”

  曾经的经历,在梁学超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按照道理,他应该埋首于书堆,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的研究,不再发出什么声音,以免招来什么灾祸,导致以前的事情重演才是。

  可是,他竟然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出来,公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没有顾忌即将到来的攻讦和恶意的意思。

  苏采青听王朝英说过梁启恒家的一点事,不一会儿,也懂了梁启恒的惊叹和意外,心中也有了许多的感动。

  想必梁教授也听过,所谓的梁启恒和自己这个寡妇开夫妻店的事情,对自己的观感不会很好,但是这时他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自己这边,就显得非常不容易了。

  于公于私,他都是个了不起的人。

  “替我谢谢你爸。”苏采青说。

  梁启恒摇头:“我家老头注意正得很,要是我转达你的话,他肯定又要骂我满脑子私事,没点天下为公的觉悟了。”

  不管梁学超本人是因为什么,才发了这样的文章,面上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有帮苏采青的意思的。

  苏采青弯了弯嘴角,说:“你有一个好父亲。”

  梁启恒倒是没反驳这点。

  这事儿确实也不好道谢,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梁学超教授是因为私人关系,才站队的,这对他的学术信誉和声誉,都是一种打击。

  最好的做法,还是不要为此出声了。

  但是感激和感动,苏采青还是记在心里的。

  梁启恒绝口不提照相的事儿,苏采青自己也没法开口,干脆都没说。

  从孩子们嘴里,梁启恒知道他们下周要去春游,要踏青和野餐,他立马就说:“我也要去,你们允许我加入吧!”

  “你去的话,能做什么?”张云冰问。

  “我可以帮你妈看着你们,特别是几个小的。”

  张云冰看向张云清,张云清问:“还有呢?”

  苏采青搭话说:“还可以给你们拍照,让你们以后翻到照片,就想起快乐的春游。”

  张云扬点头:“这个倒是不错。”

  几个孩子点了头,梁启恒才放心了。

  苏采青很“民主”,几个孩子的话是管用的,梁启恒明白他们家的规矩。

  到了晚上,苏采青又要赶往上海了,和几个孩子拉了勾,保证自己下周末会回来,带大家去春游后,苏采青才被孩子们放走。

  大的孩子们都开始知道要表达自己了,小的这个还懵懂无知的,睡得昏天黑地的。

  但是想起几个孩子,都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外向活泼,胆子也越来越大,苏采青就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到上海的时候,苏小壮也是百忙之中抽空来接她。

  “家里都好吗?”

  “都好,我看家里收拾的挺有条理的,幺妹长进了不少。”

  苏小壮顺口说:“那也是姐教得好。”

  苏采青想了想,说:“也是,都是我的功劳,哈哈。”

  见苏采青心情不错,苏小壮也放心了,知道她并不是敷衍说家里挺好的。

  接下来,苏小壮直接给苏采青说了这个周末出货的情况。

  生产一开始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衣服被生产出来,然后被分别送往不同的销售点了。

  这边的厂比吉阳的厂速度还快,因为他们生产效率更高一些。

  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他们的机械设备更好,熟练工也更多一些。这样的富裕城市,就是有着这样的资源优势。

  将近一周的时间下来,已经生产了好几批衣服出来,完成了不少经销商的订单任务了。

  “就是这些天出货太忙了,我也没什么时间去看看销售情况如何,恐怕还是得你自己去看看。”苏小壮最后说。

  去了解自己的衣服卖得如何,最好是能够听到一些消费者的评价,是苏采青的习惯了。

  苏采青点头说:“我知道了,这事儿交给我。”

  到了工厂,苏采青先拿到了这几天的出货单,以及送货单,检查的查阅过,确定没什么问题了,苏采青又继续抱着老七,去四处溜达了。

  再看好些店铺,确实是挂出了采英的衣服,在之前卖的那些款式中,显得比较突出显眼了。

  还有些商家,直接把彩英服饰作为招揽客人的重点,不仅把衣服都挂在显眼的地方,还有大字写着:“彩英服饰,新款上市!欲购从速!卖完难补!”

  事实上,这样做也颇有效果,一些客人进店就问采英的衣服在哪里,不少客人试穿了感觉合身之后,就爽快付钱了。

  看来,这不仅是那天遇到的两个女孩的想法,也是许多喜欢漂亮衣服的人的想法。

  苏采青突然就觉得,自己底气足了不少。

  这个时候,消费者还没被市场的各种陷阱套路过,显得单纯而朴实,认牌子就是她们非常普遍的做法了。

  自行车有凤凰和永久,钢笔有英雄牌,相机有海鸥牌,这新出现的潮流想法,就是买衣服认采英的。

  只有在这种刚刚发展的市场里,才能靠着不到一年时间的经营,就把品牌的形象树立起来了。

  可是,除了服装以外,其他的市场也是非常单一的,比如苏采青想要给孩子们采买点新的文具之类的,却发现铅笔和本子都长得差不多,在质量和外观上,没多大的区别。

第33章 想要的房子

  文具的质量也不怎么样, 张云扬曾经抱怨说, 铅笔太容易断了, 他一天就削掉了大半根,非常影响他的学习效率。

  苏采青想起自己见过用过的那些优质文具, 不由得为这个时代的孩子难过,文具也可以做的很漂亮很好用, 许多人喜欢写字, 作画, 也是因为文具能够带来那种舒服的感觉。

  想到自家以后有七个孩子要读书, 而且还有侄儿侄女们, 都快到读书年纪的就有七八个, 苏小壮三个人还没结婚呢, 以后还有侄儿侄女。

  心里这样盘算着,苏采青心里就冒出来了那样的念头。

  她要做文具生意, 要为学龄期的孩子们,生产好看又好用的文具。

  有了这个想法, 在调查完了服装的市场和销售情况后, 苏采青便去打听各个文具厂的地址, 然后一家一家地看过去。

  文具厂都不大,文具大多是小零件的生产和组装,比如说本子,就是把造纸厂的纸买回来,装订好就行。铅笔就是买来石墨和木材,压制成铅笔。

  复杂一些的, 大概是钢笔的生产了,钢笔的各个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组装的。

  英雄牌钢笔是这个年代最好用的钢笔,但是很容易摔坏,因此修钢笔的生意和修手表之类的一样,非常普遍和受欢迎。

  这一周的生意十分不错,苏采青不用操什么心,苏小壮就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了。

  再回吉阳的时候,她完全不担心上海的生意的事情了。

  这次,她带了不少东西回去,除了给孩子们买的本子笔和书之类的,还买了一些面包、火腿之类的,味道并不怎么好,可是苏采青自己没有合适的炊具,也就不方便去做蛋糕面包之类的。

  回到家,苏采青就看到自己的大侄女也来了。

  “大哥,追弟第一次来还习惯吗?”

  苏大壮的是自行车,一次性也带不了多少人,所以只能够带个苏追弟,其他的孩子想来也没法来的。

  苏大壮嗨了一声,说:“你这儿吃得好住得好,还有那么多小孩一起玩,有什么不好?”

  “姑妈!”苏追弟一看到苏采青,就高兴得不行,立马扯着嗓子喊起来。

  苏采青应了一声,说:“你不用那么大声,我听得见,你别把嗓子喊劈了。”

  苏追弟笑呵呵地说:“我盼现在盼了好久了,我老想你了!”

  这丫头不知道学了谁的,嘴还挺甜。

  苏采青说:“我知道,你想我想得做梦都喊我呢!把你妈给气的。”

  这孩子说梦话叫姑妈,还说姑妈你是我妈,可把她自己的亲妈气了个半死。

  这次要不是苏采青打电话回去说,趁着孩子放假,让她来玩玩,她妈肯定不乐意她来的。

  苏追弟咧着掉了两颗乳牙的嘴直笑。

  外头曹小旺一头撞进来:“蜗牛!我抓了这么大个!”

  这孩子就是喜欢玩各种小虫子,幸好两家的菜地里也有不少地方给他玩。

  不一会儿,几个孩子又跟着出去玩了。

  张云清看苏采青带回来的东西的时候,看到软软的面包,问:“妈,这是什么?”

  苏采青说:“哦,那是面包,为后天踏青准备的。”

  “闻着很香呢!”

  苏采青知道肯定是馋了,说:“你那几个去和他们分了吧,免得你们老惦记着。”

  虽然家里的点心饼干之类的没怎么断过,可是孩子们还是非常惦记各种吃得。

  到了周六,就是苏采青最忙的时候,除了准备一些三明治,她还着手准备饭团、炸鸡、卤肉之类的,以保证一大帮子人能够吃。

  这次不仅梁启恒要来,王朝英挺着大肚子也要去,不然她就不干了。

  黄自力拗不过,决定自己开车带着她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