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系田园 第336章

作者:竹子米 标签: 穿越重生

  而且,成年班的课堂改地方了,今早安东给她发的信息。张经纪昨晚与他聊过,把今早的课改在另一个地方上。

  但下午的少儿舞蹈班,她始终要回去的。

  见她心意已决,农伯年不再多劝,“找个时间把你放在丁家的日常用品搬过来,省得麻烦别人收拾。”

  “我知道,过几天吧。”等她凉了再说,“年哥,我想找个时间请娜娜她们过来坐坐,不介意吧?”

  她之前一直住在丁家,打扰人家许久。现在搬家了,理应请人家到新居坐坐。丁寒娜和她是非一般的交情,冯莱、钟康明和她也比较熟了,不必太生分。

  “你是女主人,自己看着办。”农伯年不在意这些小事。

  家是两个人的,做什么之前互相打一声招呼便妥。比如现在,至少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见不见的另说。

  晨跑结束,两人回到家,洗个澡出来,早餐已经摆在餐厅。

  有年哥在的地方,一切琐事均由旁人解决,比如一名管家,两位佣人、两位厨师和司机、园丁。司机和园丁的本职是保镖,平时随主人家一起出入。

  因为主人家极少在家,园丁什么的,大家有空的话,大可以拿庭院里的花草树木练练手。

  今天是年哥用车,先送罗小妹上班,再绕道去本地一所知名学院给学生们讲课。

  从牙湾山庄到熊氏培训机构,一路畅通的话约莫费时40分钟。塞车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市中心,加起来共一个多小时。

  不过,早上的成年班改地点了,年哥把她送到地方才离开。她的车还留在丁宅,外边一堆人守着,不方便回去取。

  “罗老师,谢谢你救了左依,那傻孩子……”张经纪一早就到了,看见罗青羽,除了感激,还有几分歉意,“另外,真的不好意思,是我们把你连累了。”

  是她公司的艺员起内讧,这才把罗青羽给扯进来。

  幸亏左依没死,否则这事会闹得更大,所以,她今天是来跟罗青羽商量怎么善后的。至于课程,让艺员们自己排练,他们已经跳得很好,无需老师守着。

  除了罗青羽,安东、阿盖也在。这种事肯定是交给他们处理,她在一边旁听。

  原来,网上的舆论在不知不觉间变了风向。

  为什么娱乐记者被称为狗仔?因为他们的触觉实在太敏锐了。

  他们不知从哪里得知,跳楼女生的脸上有疤,那是旧伤,不是跳楼造成的。由此联想到某位小鲜肉,他前阵子被本公司女艺员爆过黑料,引发一场纠纷。

  此事导致两名女艺员破相,其中一人到国外整容了,另一位下落不明。如今看来,估计就是跳楼这位了,因为她和那位女艺员同名同姓。

  紧接着就有人爆料,青舞虽然救了人,可她并不无辜。把左依推向死亡边缘的,也有她一份功劳。

  这人已被追踪查出,受到奇亚公司和张经纪所在公司的警告。

  原来,此人是左依的一位朋友,坚称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她还说苦于没有证据,所以左依只好以死明志什么什么滴。

  康南是张经纪公司全力扶持的对象,在这种关头,务必要洗脱污名。

  目前能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左依亲自开口,在网上声明一切与康南、罗青羽无关。

  “……可她不肯见我,只要求见你。”张经纪很无奈,“你毕竟救过她,大概想向你道谢吧。所以,罗老师,能不能麻烦你和我去一趟医院?”

  不管罗青羽做过什么,好歹救过她一命,总得给个面子。只要左依的态度软化,松了口,一切就好办了。

  “我不想见她。”想起左依那封遗书的内容,罗青羽的内心十分抗拒,淡淡道,“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她要是闹得太过分了,我自会给粉丝们一个交代。”

  国有国法,班有班规,来上她的课,就要守她的规则。不能因为对方要寻死,就能抹杀她不守规矩的事实。

  “可你不去,我就见不着她,她一心想毁了康南。”张经纪极力劝她,“罗老师,康南是你的学生,如果这事闹大,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

  罗青羽望着她,“如果传闻是真的,他的所作所为对左依来说,也是毁灭性的。”

  “那是谣言。”

  “既是谣言,何必理它?谁主张谁举证,谁造谣,咱就告他。”总之她不想再见到左依。

  无论张经纪怎么劝,罗青羽坚决不松口,只承诺不轻易向外界透露上课时发生的任何事情,除非事情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她的声誉。

  这是双方最初协商好的。

第551章

  成年班改地点,下午的少儿舞蹈班没改,培训学校前后的门口均有许多人在蹲守。

  无妨,中午的时候,安东和阿盖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护送一位包得严密的年轻女子去了机场,被某些记者看到。

  那姑娘要出差,上飞机后,安东、阿盖直接返回公司,假装人已经送走,他们要回公司报到的样子。

  实际上,他俩是顺便找部门的老大彭亚军商量接下来的事。

  所以,等到下午,学校门口仅剩三两个不死心的记者和摄影小哥。罗青羽坐在熊春梅的车里大摇大摆的从他们眼皮底下经过,畅通无阻的进入停车场。

  “妈耶,跟娱乐圈打交道真特么刺激!”尽管外边看不到车里,熊春梅依旧吓出一身冷汗。

  “刺激吧?”罗青羽揶揄道,“明年多招一些,分分钟把你们学校拆了。”

  “辣个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这么爱搞事?有舞不好好学,偏整些有的没的。”熊春梅锁好车门,操心的左瞧右望,“哎,东东他们进得来吧?”

  否则今晚又要她送罗姑娘出去,太吓人了。

  “安啦,下午有人接我。”罗青羽好笑的安慰她。

  熊春梅听罢,稍稍安心,“青羽,网上的舆论你要怎么应付?好像对你不太有利。”

  这年头,多管闲事落不着好,不管闲事同样惹人非议。不敢说好人难做,但做人真的好难。

  “这个让公司操心,我不管。”罗青羽破罐子破摔。

  至少目前不管,等上完这几天课再说。

  回到学校,迎面碰见的同事无不关心的上前问候一声,问她怎么不好好在家休息什么的,转身又是另一种说法:

  “她怎么来的?记者不在下边?”

  “她怎么还敢来?”

  “唉,一直高高在上,今天终于撞板摔下神坛,肯定很难受。”

  “是呀,看她今天笑得不太自然。”

  吧啦吧啦,此类对话,纷纷出现在各楼层的洗手间、茶水间和各自的办公室。

  一句毫无根据的流言,轻而易举的将她实实际际做的好事彻底淹没。在有些人眼里,救人算什么新闻?把她扯下神坛看她往后的狼狈相,才是要紧事。

  当然,正常人也蛮多的。

  “罗老师,你手不痛吗?喔,一点伤都没有?你这身手怎么练的?”

  “每天健身,加上运气好。”罗青羽谦虚道。

  “你检查清楚了吧?不要大意啊,有些内伤表面看不出来的呀……”

  吧啦吧啦,好些同事和家长堆在她的办公室,既有关心亦有好奇。直到上课时间到了才渐渐散去,还她一方清新空气。

  和网民不同,学生家长对网上的流言不以为然。

  因为罗青羽的每一堂课在面向家长时,一向公开透明。有无虐待或者其他诡异举动,大家一目了然。

  孩子们也喜欢她,因为她长得漂亮,说话好听,跳舞很好看。至于她的为人如何,那还真的不知道,她平时和学生、家长无私交,大家不了解,不予置评。

  而传出绯闻的是成年班,学员是娱乐圈的新艺人,能有几个是单纯的(家长的想法)?

  况且是封闭式教学,里边发生什么事,外界一无所知。

  但是,就凭她义无反顾的冲出去徒手救人,不管外界怎么说,家长们对她的人品和实力给予十分好评,叮嘱孩子们认认真真的跟她学。

  正应了一句话,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家长的信任和理解,驱散罗青羽内心的一丝烦躁,专心上课,平心静气的看待外边的流言。

  下午五点多,下班了,罗青羽依旧在办公室。

  现在是下课时间,电梯人挤人的高峰期。人多口杂,她要等人走得差不多了再走。

  “青羽,你还不走?”熊春梅不放心,特意过来确认一下,“东东他们呢?还没回来?”

  “他们若是回来,我就走不掉了。”罗青羽调侃道,“你走吧,等一下有人来接我。”

  “真的假的?”熊春梅不太放心,“要不还是我送你吧,走。”

  “谢谢,真的不用了。”罗青羽再次拒绝,“现在是下班高峰期,人多口杂,跟我一起,恐怕连你也走不掉。”

  “那我真的走了。”

  “走吧走吧。”罗青羽挥挥手,坐回椅子里看安东发来的信息。

  他的意思是,如果舆论实在控制不住,她可以把事情的经过摆上网。因为当初协议是,若有艺人的言行影响她的声誉,她可以把课堂上发生的事抖出来。

  比如左依请了两次假,最后旷课,一再犯规。不过她自杀未遂,群众肯定会偏心她,弱者有理嘛,但罗姑娘至少能挽回一半声誉。

  如果舆论加剧,再把左依在办公室对她说的那些话播出来。

  当然,这样做等于往左依的伤口上撒盐。

  可没办法,这场舆论是左依自己闹出来的,如果她不出面替罗青羽澄清,那么只好再逼她死一次了。

  以上计划不是安东的想法,而是他根据罗小主的脾性得出来的结论。相信他,如果左依不出面,她肯定会这么做,罗小主是一个莫得感情且非常严格的人。

  “控评不行吗?”罗青羽直接用办公室的电话跟他聊。

  像年哥那样,除了那次癌症药上市,网络上再无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哪怕和她搭上关系,媒体也是用某某某称呼他。

  “那便印证网上的传言,你身后有神秘靠山,是被权势捧出来的。你的实力在观众眼里减半,你的努力没人承认,你的成绩是由团队操作出来的。”

  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找左依商量私了?别逗了,罗姑娘已经放话绝对不见。工作室若敢擅作主张,绝逼散伙。

  没办法,他实在太了解她的底线在哪里。

  “……”

  考虑良久,罗青羽最终道:“等我上完课,如果她还不出面澄清,就按第一个方案去做。”

  “好。”安东爽快应下,“对了,你今晚怎么走?还在学校?”

  “没事,我有人接。”

  说曹操曹操到,年哥的电话来了,他到了,在楼下等。匆匆挂了电话,拎包出门乘电梯。

  巧得很,等下到负一层的电梯口,遇到凌昔阳在通道口看手机信息。

  听到电梯门开,他抬头望了一眼,见是她,万分惊讶:“罗老师?你还没走啊?外边好像还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