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第441章

作者:宝妆成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可谁能料到,谁能料到——邺王妃泪眼朦胧,瞧了瞧床上昏睡的邺王,知道眼下自己既指望不上丈夫,也指望不上小儿子萧云沛,她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与她不亲近的大儿子。

  如果萧云庭现在撒手不管了,蛮人的大军几天就能把兰州城踏平!

  邺王妃努力平复了激动的情绪,劝萧云庭让那些来兰州的大夫诊脉。

  “十个大夫可能有九个是庸医,总有一个是有真本事的。”

  “您说的是。”

  萧云庭带着蝉衣离开了房间。

  邺王妃忍不住掩面拭泪。

  躺在床上昏睡的邺王慢慢睁开眼睛,邺王妃要惊呼,邺王冲着邺王妃摇头,示意她莫要声张。

  邺王受伤是真的,那时他被蛮人的毒箭射中,从马背上摔下来,由军中心腹送回营地施救,昏迷了几天几夜。

  主帅受伤昏迷,阿古拉趁机带领大军攻城略地,西北丢失了几个重要城池,邺王妃在王府幕僚的提点下,向朝廷求助。

  等邺王醒时,求助的信函已经发出两日,根本追不回来。

  再然后,就是萧云庭趁机离京,带人疾驰回西北夺权!

  王妃和大儿子没有相处过几天,母子间生疏客套。

  邺王对大儿子要了解多些,知道大儿子做的一些事,但没想到萧云庭往日愿意展现给他看的只是一部分实力,真正的实力是藏起来的。

  西北军中,有一半将领支持着萧云庭,不仅仅因为萧云庭是世子……这件事对邺王来说很难接受,他现在不是想躺在床上养伤,是不得不躺,因为不知道萧云庭还有多少底牌!

  现在还能维持着表面的父慈子孝,是因兰州城外,蛮人的大军仍在伺机攻城,不管是邺王,还是萧云庭,都需要先对外再对内,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

  邺王摇头,就是让邺王妃继续忍耐。

  然而邺王妃与邺王夫妻恩爱,挂念着小儿子,先前顾虑着萧云庭在场,眼下只剩下夫妻二人,又怎能忍得住?

  “老王爷究竟给了云庭多少人马,这么多年来,王爷您竟一点都不知情么!”

  老王爷是已逝的长辈,儿媳不好说公公的过错,邺王妃只是想不明白,当年邺王府被皇帝逼压,老王爷纵是有什么后手,也该交给儿子,而不是才几岁的孙子呀!

  邺王真的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他若是知道,还能被大儿子萧云庭打个措手不及么?

  萧云庭如此阴郁,与这些年的经历有关,邺王对王妃也有些责怪。

  ——妻子这些年应该多关心下大儿子的!

  ……

  邺王夫妻在相互埋怨时,萧云庭在处理军务。

  阿古拉仍然不死心,想要攻掠兰州城。

  萧云庭和对方几次过招,对阿古拉的军事才能是佩服的,这个世上能让萧云庭佩服的人很少,阿古拉算一个。

  邺王对萧云庭充满警惕,担心萧云庭会弑父,萧云庭不承认也不否认……说真的,在萧云庭杀回西北,迅速夺权时的那几日,看着父母难以置信的表情,萧云庭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然而那快乐是如此短暂,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想到那对夫妻此时或许正在相互埋怨,萧云庭牵动了嘴角,笑意一闪而逝。

  蝉衣等他批完军务,才进来。

  “世子爷,兰州城里来了一个姓马的大夫,说是程大人推荐来给您治病的,您见不见?”

第651章 :不见,赶走!(2更)

  萧云庭微怔。

  一时没反应过来是哪个程大人。

  随即回过神来,知道蝉衣说的是程卿!

  但程卿举荐大夫来给他看病?

  是想探一探,他还能活多久吧。

  萧云庭扔下手里的笔,“都被贬为秦安知县了,还不肯老实?”

  是了,程卿不就是如此么。

  以前自己各种拉拢程卿,程卿不肯回应。

  现在被贬谪到西北,山穷水尽了,便想向他低头了?

  太迟了!

  “不见,将人赶走,不许他们留在兰州城。”

  “奴婢遵命。”

  在淮南时,世子爷为了程大人的事吐过血。

  别的大夫来兰州,世子爷顶多是不见,程大人推荐的大夫,世子爷肯定会厌恶……但如果瞒着不报,世子爷事后得知,未必会高兴。

  通报还是要通报的,现在是世子爷亲口说赶走,蝉衣就不怕自己做错事了。

  蝉衣忠实传达了萧云庭的命令。

  马老大夫一心想为萧云庭治病,但萧世子不见聚集在兰州城里的大夫们,马老治病心切,便问孙安,程大人和萧世子可有交情。

  孙安不知萧云庭和程卿中间梗着程蓉、小蓟两条人命,便同意马老可以用程卿的名号试一试。

  谁知起了反效果,戳中了萧云庭的逆鳞,马老大夫主仆,连带着孙安几人,都被赶出了兰州城。

  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萧世子虽然没有让赶来兰州城的大夫们看病,却也没有将大夫们赶走呀!

  聚集在兰州城的大夫们都住在同一客栈,亲眼目睹军中兵士将马老大夫和孙安几人赶走,纷纷打听起原因。

  说来说去,扒出马老大夫是前脚刚打着秦安知县的名义自荐,后脚就被萧世子下令赶出兰州城……

  萧云庭在西北的形象极为正面,如果他不待见某人,那一定不是萧云庭的错,而是得罪了萧云庭的人有错——秦安县令么?大家都记住了,一定要敬而远之!

  客栈里有两个大夫,先前还答应了马老大夫的邀约,待兰州这边的事情结束,就转道秦安县,帮程知县把把脉,现在他们都不想去了!

  兰州城外,马老大夫和孙安面面相觑。

  马老大夫苦笑,“孙护卫,你怎不告诉老夫,程大人与萧世子不和?”

  孙安尴尬。

  唉,他也只是茂国公府借调到程大人身边当差的嘛,没有及时更新程大人身边的人际关系变化,太对不起马老大夫了。

  孙安表示愿意帮助马老大夫重获萧世子的信任,马老大夫却摆摆手:“罢了,兰州城人才济济,老朽并不是医术最好的,有这么多大夫能替萧世子看病调理,老朽不必再担心。”

  相比之下,程大人却有些可怜呢。

  身中奇毒,又被贬谪到了西北边陲小县。

  程大人还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如今这么落魄,在秦安县也不知能不能找到大夫解毒。

  马老大夫最终选择和孙安一起回秦安县。

  在没有更好的大夫出现前,只有马老尝试着给程卿解毒了。

  程卿身边知道她身中奇毒命不久也的,只有小磐和何婉,孙安是不知情的。但程卿从京城到西北的路上,都在找大夫看病,孙安、武二这些人知道程卿身体有不适。

  马老大夫愿意去秦安县给程卿调理身体,孙安乐意至极,带着马老大夫主仆又折返秦安县。

  ……

  短短十几日过去,秦安县已经展现出了不同的新气象。

  秦安县的百姓有些察觉出了这种变化,知道都是程知县带来的,有些则很迟钝,只听说在程知县的主导下,重开了县学,程知县一口气收了七八十个学生。

  好像县里的衙役也有变化,少了些老面孔,添加了一些新面孔。

  谁谁谁家的儿子就被选成了衙役,每个月有一两银子可以领,省着点花,足够一家老小嚼用了。

  还有谁谁谁家,把儿子送进了县学,一个大子儿都没花,街坊们说起来都很羡慕。

  考取功名对普通百姓来说太遥不可及了,但把儿孙送进县学,立刻就能省下吃饭穿衣的钱,这肯定很合算。

  可惜程知县也不是什么学生都收的。

  程知县让人贴榜公示,说不拘家世,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都能入学,等到许多百姓带着自家孩子去报名,又听说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至少要识字过千……这要求,把许多平民家的孩子拦在了县学的门槛外。

  县里便有人私下抱怨,说程知县重开县学,为的是拉拢县里的大户之家,为平民子弟提供的县学名额形同虚设,真要招收平民子弟入学,就不该设立识字过千的门槛!

  说这话的人,当即被别人喷了一脸:

  “识字不过千,还有脸说自家孩子有向学之心?程大人可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亲自授课,教导一群没进学的,程大人有本事令学生们听懂,连字都不识,去听程大人授课,岂非是浪费了程大人的精力心血!”

  “说的极是!一本《千字文》学完,刚好能识字过千,真想做程大人的学生,就让家里的孩子努力识字。”

  《千字文》是启蒙书籍,如果有心要读书,基本都会从《千字文》学起。

  连《千字文》都没学过,这样的学生不是程卿不想教,是她怕自己来不及教。

  解不了毒,她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这几个月里能教多少就教多少,不识字的小孩子太难理解她授课的内容了。

  解了毒,她在秦安县能呆多久也不好说。

  县学这次招进来七十六名学生,程卿已将秦安一县识字的苗子一网打尽,诚如一些百姓议论的那样,因为识字的成本高,许多穷困家庭真的没办法送孩子启蒙,他们的孩子在这次县学招生中都没有被选上,能入学的还是大户之家居多——虽然这本是程卿定下的分化之策,但见到穷人想靠读书改变子孙命运又读不起书的样子,程卿心里不舒服。

  这根本不是靠她一己之力能改变的。

  程卿只有不断给自己打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些事总要有人先做了,才有追随者。

第652章 :收为学生(补)

  短短十几日,秦安县学已经大变样了。

  破破烂烂的外表经过了简单的修缮,窗户纸重新换过,破门修好了,墙粉刷过,桌椅都新的。

  秦安县穷的叮当响,修县学的钱是几个当地大户凑的,程卿本来打算自己出,那几个大户愣是没让她掏一文钱。

  其中胡典史出力甚多,帮着跑前跑后,很快安排好了县学的琐事。

  看门的,打扫的,做饭的,样样都不需要程卿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