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第354章

作者:宝妆成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帝王心术那套东西程卿也懂点皮毛。

  她在淮南获得了这么多民心支持,皇帝不压压她才怪呢。

  让她以庶民身份去淮南,是在逼她,让她去淮南再想办法立功!

  前后的功劳加起来,不仅能把杀流民的弹劾压下,这样先抑后扬,让程卿先战战兢兢,再奖赏程卿,给程卿恢复官职,甚至是升官……程卿自然会感激涕零,恨不得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如果程卿真是一个十七岁的大魏土著少年,从小被君君臣臣的想法洗脑了,就算有六元及第的状元头脑,都逃不掉皇帝的套路。

  可惜程卿不是土著,皇帝还在搞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想要先抑后扬让程卿感激涕零,程卿只想说一句话:皇帝在想屁吃!

  程卿去淮南,是因为程卿自己想去,绝对不仅仅是遵从圣旨,更不可能照皇帝所想,提着一条命去淮南立功。

  自愿和被迫差别很大,程卿要去淮南,除了不太放心五河县这边的防疫工作,程卿可以立刻收拾行李就走。

  对于程卿被贬谪为庶民的事,城外的流民比程卿自己反应还大。

  流民们不敢说皇帝做错了,却觉得皇帝肯定受了小人的蒙骗。

  程大人这么好的一个官,都要被问罪,天理何在?

  以至于程卿离开五河县时,一些流民声嘶力竭伏地大哭。

  他们为程卿不公!

  只恨他们是普通百姓,因为天灾人祸自己都流离失所、朝不保夕,不能为程大人请愿。

  不对,他们是可以请愿的。

  不知是谁提议,说大家可以一路北上,去京城敲登闻鼓,为程大人喊冤!

  留在五河县外,有救济粮可以领,患了时疫有大夫治,这里是淮南流民们的避难所。

  要离开五河县去京城,一路上不知有多少磨难等着大家,忍饥挨饿是小事,病死、冻死,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就算是这样,居然还有流民响应提议,说要上京去。

  程卿冷汗都吓出来了。

  如果真叫流民们去京城敲登闻鼓,那不就是公然对皇帝的旨意不满吗?

  那时候,等待程卿的就不是一时的丢官去职贬为庶民,她裹挟民意为自己争取利益,皇帝就可以压她一辈子,让她再也不能起复!

  “有刁民要害本、本少爷啊!”

  没了官职,不能自称“本官”了,说话好像都少了点气势。

  幸好程卿提前得到了消息,还能拦下情绪激动的流民们,好说歹说,才让流民们打消去京城敲登闻鼓的想法。

  为了说服他们,程卿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还佯装生气:

  “你们要离开五河县,就是要让我的心血白费,我这个官被罢免的冤啊,罢了,你们想去就去吧,你们为了我去京城,理应由我负责盘缠,小磐,你去将我攒下的俸禄都取来!”

  程大人下线了,换了程戏精上线。

  闹着要去京城的流民们羞愧难当。

  程大人爱民如子,不愿意让大家一路讨饭去京城,竟要资助他们盘缠。

  他们哪里有脸要程大人掏银子?

  小磐站在原地不动,为难道:“少爷,您的俸禄早就捐出赈灾了,哪里还有?不仅是俸禄,您身上值钱的东西都当得差不多了,还剩最后一件御寒的裘衣……”

  程卿急眼,“你看看这城外的百姓,他们还在为粮食和药材发愁,我穿什么裘衣,赶紧送去当了,换成便宜实惠的棉衣送给要上京的百姓们。”

  噗通、噗通。

  闹着要去京城敲登闻鼓的流民跪了一地,赌咒发誓说自己错了,他们不去京城了,求程卿别当最后一件裘衣。

  ——其他当官的配不配穿裘衣流民们不在乎,程大人身体单薄,没有裘衣如何过冬?

第524章 :有用亲二叔,无用程侍郎(2更)

  荣九远远看着,眼珠子都要掉地上。

  一场危机,就这样轻描淡写就被程卿化解了吗?

  “还只剩一件裘衣,这种话,那些流民也信……”

  程卿好歹是六元及第的状元,就算拿不出十万两银子,也不知有多少人争着要送银子给程卿花。

  一路南下,运河两岸的商人捐银子赈灾,难道私下里没送过银子给程卿?

  程卿的谎话实在太拙劣了!

  程知绪也将一切看在眼里。

  见荣九愤愤不平,程知绪反问他:“如果你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同样是来淮南赈灾,愿意像程卿一样为了阻止时疫丢官吗?”

  荣九第一反应是摇头,又怕程知绪对他有坏印象,还想解释几句,程知绪却打断他:

  “不必解释,本官和你一样也不愿意。本官在科考上的天资不如程卿,十多年寒窗苦读才换来入仕的资格,如今官居三品更是得来不易,自是舍不得为了素不相识的流民去冒险……但程卿敢,所以程卿求仁得仁,他现在不管说什么,流民都愿意信他!”

  流民们肯定不聪明,容易摆弄,否则也不会听人一撺掇,就要去京城敲登闻鼓为程卿喊冤。

  真要让流民上京敲登闻鼓,程卿的仕途就彻底完了。

  但正因为流民们不聪明,一旦他们信任程卿了,那就是程卿说什么,他们都会信!

  程知绪对程卿从冷眼旁观到感慨万千。

  大哥程知远虽然死得早,有程卿这样的儿子,就算死了也值得啊!

  说不定还要沾程卿的光青史留名……程知绪以前还劝程珪,让程珪别和程卿比,大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人。

  现在看来他没说错,是不该比,因为程珪远不如程卿,哪怕程珪娶了高首辅的孙女,程卿现在被贬为庶民,程珪仍然和程卿差远了。

  仅仅是贬为庶民,意味着皇帝要压程卿几年。

  可皇帝一边贬程卿为庶民,一边又派程卿去淮南平叛前线,摆明是要让程卿立功。

  程卿甚至都不需要做太多,安安稳稳从淮南前线活着回京城就会升官!

  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观念,把皇帝的旨意解读成了不同的两种意思。程卿觉得皇帝是先抑后扬,刻意施恩,是在想屁吃!在程知绪这里,却看出了皇帝对程卿的爱护。

  程卿这个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以前只是祥瑞,是摆设。

  走了淮南这一遭,程卿才算真正入了皇帝的眼!

  程知绪带着荣九走过去,程卿正好演完,瞧见程知绪,程卿一下就乐了,郑重向一群流民介绍:

  “这位是吏部侍郎程大人,朝廷的三品大员,也是我的亲叔叔。等我离开了五河县,我二叔也会照拂好大家!”

  有需要时是亲二叔,不需要时是程侍郎。

  程知绪早就明白程卿的套路,现在已是波澜不惊,少不得要陪程卿演一场,让跪了一地的流民赶紧起来。

  程知绪是特意来交待程卿的,五河县外的流民,程知绪可以照拂,他本就是朝廷派来赈灾的,在物资充沛之时,不会眼睁睁看着流民饿死、冻死。

  甚至是程卿一直坚持在做的防疫治疫,程知绪都可以继续做下去。

  亲力亲为不至于,但他可以派人监督。

  程知绪这么有诚意,程卿觉得这人对她有所求。

  “二叔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小侄若是能办到,一定为二叔办到。”

  她要是办不到,那就只能说抱歉了,不可能因为程知绪愿意照拂流民,程卿就为对方赴汤蹈火,或者答应对方不合情理的要求。

  程知绪笑笑,“你放心,本官不为难你。本官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此去淮南谨慎行事,你可以不看重自己的命,但你身后还有整个南仪程氏。”

  程知绪是怕程卿胆大妄为,连累全族。

  二房虽然分家了,大家仍然同属一族,仍是血亲。

  程卿要是犯下大罪,二房很大概率逃不脱。

  程卿没想到程知绪居然真的只有这一个要求。

  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因为自己太能折腾,程侍郎已经怕了她……这是个好兆头哇,程卿立刻得寸进尺,神神秘秘将程知绪请到一边。

  “二叔,小侄有个疑问已存在许久,不知二叔能否为小侄解惑?”

  “说。”

  “小侄回南仪后,不止一次听说我爹少有才名,不到二十岁就中举,二叔可知我爹为何不继续参加科考?”

  “……”

  打死程知绪都没想到,程卿神神秘秘是要问这件事。

  程知绪觉得程卿可能有什么误会,俩人外人面前演绎叔侄情深可以,他俩究竟有几分叔侄情,程卿心里没数?!

  见程知绪冷了脸,程卿赶紧解释:“二叔,小侄绝非刻意重提旧事找麻烦,也不是指责祖母不分家财给我爹,当年的分家条件我爹自己都接受,小侄不会为了一点铜臭之物翻旧账,小侄是真的心有疑惑……南仪县的人说我爹分家之后远走,困于生计,早早谋了个小官入仕,小侄不太信这样的说法,我爹没从二房带走银钱,尚有原配夫人的丰厚的嫁妆,不至于连继续科考的银子都掏不出来。”

  程卿觉得不是缺钱。

  也不认为朱老夫人有那么厉害。

  一个继室,能让嫡长子净身出户就够牛逼了,少不得要靠当时当族长的程大老爷帮忙。

  但朱老夫人可以不分家产给程知远,却拦不住程知远进京赶考,朱老夫人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二十多年以前,南仪程氏在朝堂也不如今日,没有像程六老爷那样做到六部尚书的大官,程知远要是真想参加会试,族里打压他,还有同年可以帮他。

  所以程知远为什么不继续科考?

  程卿觉得解开这个谜团,就能解开她为何会中毒,以及何望春和黎老头那伙人到底想做什么。

  程卿和程知绪这对塑料叔侄,从在南仪县第一次见面起,程卿就没用过这么诚恳的语气和程知绪说话。

  他们相互有蔑视,有敌对,有警惕,唯独没有叔侄亲情。

  程卿的话,将程知绪的思绪带回了二十多年前,那时候,程知绪只有十来岁,而他大哥程知远,是南仪有名的才子,少年举人,外出游学一年多后归来,南仪县的媒婆踏破了二房的门槛……

第525章 :你算是问对人了(1更)

  二十多年前,程知绪只有十来岁。

  那一年,大哥程知远游学归来,南仪县的媒婆踏破了二房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