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第321章

作者:宝妆成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冯典史不觉得自己比知县大人聪慧。

  他若是真聪明,就不会只考个举人,要从小吏入仕。

  但程卿肯定比他聪明,人家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知县都被拿下了,冯典史很识时务,“下官遵从大人的吩咐,大人需要下官做什么?”

  程卿站到了城墙上,望着城外徘徊的流民。

  “第一件事,放流民进城!”

第475章 :见死不救就是资敌!(1更)

  放流民进城?

  冯典史使劲摇头。

  “大人,不是下官和知县大人心狠,这些流民从淮南逃出来,不知是否染了疫病,要把他们放进城,传染了城里的百姓,这、这……”

  冯典史自己怕死,知县也怕死,这没啥可掩饰的。

  虹县的百姓们同样怕死,不放流民进城,是知县的决定,但虹县上下也没人站出来反对啊!

  冯典史知道程卿要给流民们发粮食,冯典史没异议,若虹县有充足的粮食,冯典史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两千流民饿死。

  现在有了两万石赈灾粮,冯典史怎会反对?当然,他反对也没用,赈灾粮是程卿带来的,冯典史没资格做主。

  但让流民们进城,冯典史有异议!

  程卿看了他一眼,“冯典史,本官是吩咐你协办此事,不是征求你的意见。”

  冯典史尴尬了。

  他唯唯诺诺要走,程卿头疼,又把他叫住。

  “冯典史,这些流民在县城外聚集多久了?”

  “早的有半个多月,晚的也有三四日,近两日没有新的流民来虹县。”

  冯典史老老实实回答程卿,程卿稍感欣慰,这个冯典史还挺了解流民的情况,不是那种万事不管的官吏。

  既如此,程卿也愿意和冯典史解释几句:

  “疫病发作很快,多则五六日日,短则一两日就有病征,虹县外的流民既然没有近两日新增的,带病而未发作的可能性不大,本官让流民进城自会做好防疫的事宜。当然,任何防疫手段都不是万全的,冯典史你小心行事不是错,这是眼下是特殊时期,把这一两千流民抛在城外,长巾贼一来,他们手无寸铁,只能任由长巾贼砍杀。那是一两千条人命,不是一两千头牲畜,冯典史要眼睁睁看着他们丧命?”

  程卿的质问让冯典史抬不起头。

  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教训得哑口无言,不仅是程卿官位比冯典史大,更因为程卿戳中了冯典史的良知。

  不让流民进城,长巾贼来了,流民们往哪里逃?

  这个问题没人挑明时还可以自欺欺人一下,暗示自己长巾贼只杀官不杀民。

  当这种自欺欺人被戳穿,冯典史的脸火辣辣的。

  ——长巾贼要真有那么纪律严明,那就不是贼逆了!

  见冯典史面有愧色,程卿放缓了声音:

  “就算冯典史不在乎这一两千条人命,本官最怕的不是流民们被长巾贼所杀,而是怕他们被长巾贼收编,虹县的防御兵力本就不足,再多增加一两千敌人,冯典史认为虹县还守得住吗?”

  虹县不让流民进城,把流民抛下,让他们手无寸铁面对长巾贼的来袭,流民对虹县会绝望又怨恨,长巾贼都不需要花多少功夫,就能把这一两千流民招募。

  被怨恨的情绪支配着,这些流民投敌后,会比长巾贼更想攻破虹县!

  程卿说什么都不可能把一两千流民送给长巾贼增强实力。

  程卿的命令是有道理的,冯典史至此心服口服。

  “是下官愚笨,多亏大人点醒。”

  冯典史本就管着虹县的诸多琐事,如何安排人手办事,冯典史比虹县知县都利索,程卿说要放流民进城,也不是让一两千流民一涌而进。

  在临清城外是怎么做的,如今照样。

  虹县没有那么多防疫药材,在淮安城时程卿曾命小磐去药铺采购,那些药材和两万石赈灾粮一起被运进了虹县。

  石灰消毒,大铁锅熬药液,再让流民跳进大桶里泡药浴,这个流程要走完,也要花一两日功夫。

  程卿许诺过一个时辰就要接何婉进城,捆住知县,见冯典史就耗了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太短,程卿还没法完全接管虹县。

  不过不着急,总要等反对她的人先跳出来,程卿采用武力镇压下去,这么一来一回的多搞几次,整个虹县才会老实。

  冯典史一走,何老员外就来找程卿了。

  “老朽已经照你说的,把东西都准备好了。”

  “那咱们就去接人吧。”

  程卿好像并不在意,何老员外自己不太好意思,“老朽这张嘴没把门,先前为了进城说婉娘是——”

  “您和我的交情,不必在意这些,何小姐都不怕受影响,我又岂会扭捏?老爷子,现在咱们是要齐心共渡难关,你们是为了给我带路才来涉险,我只想让大家都平安!”

  生死面前,别的都是小事。

  何老员外也不扭捏了。

  大家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呢,的确是该先保命。

  何老员外依照程卿说的,带人把赈灾粮舂了几百斤米出来,大铁锅却是现成的,运粮途中可以不管民夫们的伙食,程卿一行人自己还要吃饭呢,没有炊煮工具怎么行!

  千头万绪,都要一件件的办,见程卿再次出城,流民中出现了骚动。

  流民们还以为自己又被骗了,程卿竟真的要出城发粮,流民不骚动才怪。

  要发粮了!

  必须抢在前头。

  这时候没人会谦让,谁知道排后面的人会不会少领粮或者干脆领不到。

  流民们没想到,程卿并未直接发粮,而是架起大铁锅烧水。

  水沸了,白花花的大米被倾倒在锅里,程卿在城门外现场煮粥。

  流民们眼巴巴看着,锅里的水才刚刚沸腾,他们已经闻到了米粥的香味。

  一大锅水,小半锅米,这样比例熬出来的不会是稀粥,而是香浓的稠粥,非常时期,在乎的不是口味,而是填饱肚子,程卿也没有小火慢熬折磨人,铁锅下柴火熊熊烧着,想要让流民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喝上粥。

  粥熬着,何婉也没被释放,程卿还没履行自己发粮的承诺,流民们也怕喝了这顿粥再没有下顿。

  几头牛拉着板车出来,麻袋里装的就是粮食!

  ……终于要发粮了吗?

  流民们翘首以盼,躁动的声音更大。

  程卿拍了拍手掌,压下躁动,吸引流民们关注:

  “本官现有两个法子,诸位可愿意听一听?”

  听什么啊,赶紧发粮才是正事。

  众流民这样想着,却不敢说真话,程卿脾性再好那也是官,他们则是民,官老爷说话,他们敢不听么!

  更别说,粮食还在官老爷手里捏着,一时没真正发到他们手中,官老爷就有反悔的可能。

  “第一个法子,本官每人发给你们二十斤粮食,你们领了粮食就离开虹县,到别处讨去,本官已尽职将赈灾粮发到你们手上,今后不用管你们生死,你们是死是活就全看各自的运气!”

第476章 :收放自如的程大青天(2更)

  程卿有两万石粮食在手,一石是150市斤,两万石就是300万斤粮食,就算这些流民有两千人,一个人发粮20斤,对程卿来说不过才消耗4万斤粮。

  二十斤粮食去了壳只剩下十多斤,但流民们连草根树皮都吃过,又岂会浪费糠皮。

  米粒和糠皮一起煮粥,更扛饿。

  二十斤粮可以让一个流民撑一个月。

  如果运气再好些,寻到些别的东西掺在一起煮,撑两个月也有可能。

  这时候,流民们求得也不是吃饱吃好,仅仅是不饿死。

  程卿一说发二十斤粮食,当下就有许多流民心动,根本不想听程卿的第二个法子,只想着先把二十斤粮食拿到手。

  特别是一些拖家带口的流民,一家几口人加起来能领上百斤粮食,对逃荒的流民来说,这是一笔多么诱人的‘财富’啊!

  至于程卿说领了粮食就离开虹县,以后是生是死全看个人运气,程卿再不会管他们,流民们倒不在意。

  他们谁也没想过要靠程卿管一辈子。

  就算程卿是话本里爱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爷,也没有照管他们一辈子的道理。

  这些流民从淮南逃出来是为了活命,若是淮南的旱情缓解了,长巾贼也被朝廷剿灭,大多数人还是想回淮南去。

  人离乡贱,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都不愿意离开故土。

  程卿一看流民们的表情就知道,大多数人一听到二十斤粮食就昏了头,没耐心听第二个选择——二十斤粮食是不可能发的,谁有粮谁就是老大,她手里要是无粮无兵,别说指挥虹县的冯典史办事,就是逃荒的流民也不会如此乖顺!

  这第一个法子,本就是程卿为了让流民们信任她使的手段。

  不等流民们发表意见,程卿已沉了脸:

  “不过本官丑话说到前头,若领了二十斤粮食还不愿离开虹县的,本官就要把他当成是居心不良的贼匪,不仅要收回发给他的粮食,还要把他关到县衙大牢里,等长巾贼的匪祸平息了才能放出来。你们领了粮食的就赶紧走吧,都警醒些,别在半道上碰见长巾贼……”

  流民们嗡嗡闹成一团。

  长巾贼不是已经被杀退了吗?

  程大人的意思,好似长巾贼就在虹县之外等着劫杀大伙儿。

  流民推选出一个老者上前相询,程卿语气焦急:

  “本官的确杀了不少长巾贼,但那只是长巾贼的先头部队,还有更多的长巾贼已在半路,你们赶紧领了粮离开吧,不要耽误本官组织人手守城御敌!”

  流民们都被吓着了。

  领二十斤粮食离开,半道再被长巾贼杀人抢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