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为我点绛唇 第55章

作者:君子迁 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穿越重生

  自从投军之后,沈明程一直在京营里,日常并不大回家。别看他从前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一旦正经起来,也算是个狠人。京都大营主要是戍卫京师,偶尔也会在直隶一点巡边素匪。沈明程有心上进,豁得出去,又有定国公和靖安侯这两位硬靠山,很快就在军中冒了头。如今,已经是营千总,正经的六品武官了。品级不算高,但泰宁伯府在勋贵之中也属落魄的,这一代子弟之中,沈明程已经是佼佼者。

  因有他在,这两年薛蓁的日子也算好过了些。虽失了丈夫的心,但婆母妯娌总不敢再轻易对她冷嘲热讽了。只要安分,日子总还是能过得下去的。

  只是薛蓁也另有烦恼在。

  泰安伯并不看重嫡子嫡女——认真说起来,他对子女远不及对女人来得有兴趣。

  如今一双儿女渐大,总要相看亲事。沈明珠倒是不急,离着及笄还有几年,慢慢地打听着不迟。但沈明程,却等不得的,眼瞅着都快十八了,薛蓁还想着早早娶个儿媳进门来帮衬自己呢。

  受了三年冷落,娘家也不得回去,薛蓁心气儿却是半点不减。沈明程的正妻,她是既要挑人,又要挑门第出身,略差些的根本入不得她的法眼。

  只是以泰安伯府如今在京城的地位和名声,略好些的人家,谁又会把女儿嫁到他们家里呢?

  薛蓁左挑右选的,凡看中的女孩儿,稍微透出些做亲的口风去,委婉些的便说孩子尚小,欲多留在家中几年,干脆些的就直接当面回绝了,薛蓁气得回家后搂着心口喊疼。接连碰了几次壁,薛蓁总算是看明白了,靠着沈家,沈明程是娶不到高门闺秀的。

  思来想去的,薛蓁想到了娘家。

  定国公府,靖安侯府,不管大哥二哥,拿出去都是京城里响当当的人物。她嫂子,还是郡主呢。

  有这样的舅舅和舅母,何愁她儿子娶不到门当户对的好妻子?

  薛蓁兴奋起来,琢磨着如何能够回薛家一趟才好。

第65章 论起少年英才,谁还能比得过表哥?

  “二嫂, 你可要为我做主啊!”

  一大早起来,昭华郡主本来心情是不错的,正叫人取了周皇后才赏下的料子来, 叫了阿福一同要裁剪新衣。

  丫鬟们才抱了料子过来铺排开来,外面薛蓁哭哭啼啼地进来了。

  一见了她来, 昭华郡主一时都愣住了。两三年没看见这小姑子,她都快要把人给忘了。

  “你怎么来了?”昭华郡主皱眉, 目光扫过跟在薛蓁后面的几个婆子。迎着她冷厉的目光, 婆子们都暗暗叫苦——不是她们当差不用心, 泰安伯夫人硬是往里面闯, 她们拦都拦不住呐。

  “我是来求二嫂的!”薛蓁眼睛红着,哽咽着道, “我从前多有对二嫂不敬的地方,只是一家人哪里能说两家话呢。还请二嫂看在我年轻不懂事的份儿上,揭过去吧!”

  阿福在旁边看着, 觉得很是好笑。从前薛蓁对昭华郡主做过的事, 她多少也听说过一些。再有亲眼看着薛蓁将三太太害得险些一尸两命, 这样的人, 怎么有脸说出“揭过去”的话来呢?

  不过这乍一看到薛蓁, 阿福同昭华郡主一样, 也都有些愣住了。

  据说薛蓁当年出阁的时候,江老夫人横扫国公府公库, 并将自己一半的私房陪送。可以说薛蓁噎死十里红妆,赫赫扬扬进的泰宁伯府。论起吃穿用度,薛蓁可以说是无一不精了。而且薛家人,无论男女,容貌都是一等一的好。绫罗裹身, 珠玉在头,薛蓁从来都是精致妩媚的。

  可眼前的薛蓁,容颜憔悴,眼角处有着厚厚脂粉也遮不住的细密纹路,服饰也不似从前那么鲜明,头上卧凤钗上嵌着的珠子都黯淡无华,竟是个十分落破的模样了。

  若她还是从前那样蝎蝎螫螫调三斡四的模样,昭华郡主直接就能叫人赶了出去。可看着她这般仿佛苍老了十几岁的脸,昭华郡主抿了抿嘴唇,按压下心中的不耐,指了椅子让薛蓁坐下,问她,“这是怎么了?”

  昭华郡主都让人坐下了,立刻便有丫鬟送了香茶上来。薛蓁接了,放在唇边没有喝,眼睛却是落在了堆放在大圆桌上的衣料上面。

  这些料子都是江南新进上的,既轻薄飘逸,颜色又鲜亮,嫩绿鹅黄海棠红,堆在一起很有些璀璨生光的模样。

  薛蓁眼睛里就露出了欣羡来。这样好的料子,一看就是宫中上用的东西。别说如今了,就是从前,她也是只有眼馋的份儿。不用问就知道,这定又是皇后娘娘给昭华郡主的了。

  “嫂子这里的好东西,真多。”薛蓁抹抹眼泪,“从我上次做了错事,都快三年没有见到母亲了。前儿我做了个梦,生生半夜里吓醒了。提心吊胆的一整天,今儿再也坐不住,只好厚着脸皮上门来了。谁知到了大哥门前,竟被那些个奴才拦着,说是没有大哥三哥的话,再不敢让我进去的……”

  说着,薛蓁就掩面哭了几声,然后才擦了擦眼角,抬起了泪眼看昭华郡主,哀求道,“若不是担心母亲,我也不敢回来。如今进不去,也见不得母亲,还请二嫂帮帮我吧!”

  “并没有听见老太太有什么不适之处。你只放心吧。”昭华郡主垂眸看着腕子上的金镯,淡淡道,“当初你害得三弟妹早产,险些一时两命。三弟因此恼了你,也是人之常情。”

  薛蓁抽噎两声,低头讷讷,“现下,不也没事了么。”

  “没事了?”昭华郡主气笑了,“虽说太医保住了三弟妹母女,到底伤了三弟妹的身子,调养到了今日,都没能大安。七丫头更是自出生起便比旁的孩子弱,但凡交节气必会病上一场,几次险些救不过来。你自己拍着心口问问,换做是你,有人这样祸害你的孩子,你可会轻易揭过?”

  薛蓁还想辩解,昭华郡主脸色一冷,“你若还是狡辩从前的事,也就不必再说什么了。我这里且忙着,就不留你了。”

  薛蓁忙道:“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嫂子知道我素来如此,没半分的心眼儿,说话从不过心的。我,我对三哥三嫂也着实愧疚呢,这三年可没少为他们念经祈福。”

  说着,忙忙地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平安符来,“二嫂你看,这是我上回上香,给七丫头求来的呢。”

  “姑母这样的有心,何不将平安符亲自送到三叔三婶跟前去呢?”阿福从昭华郡主身边探出头来,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薛蓁,粉儿认真地说道,“三叔虽严厉方正,三婶却是再厚道不过的人了,知道姑母为七妹妹祈福求平安,怕就会感动了呢。”

  然后,便看到薛蓁脸色一僵,阿福就明白了。脑袋上挨了昭华郡主一指头,阿福忙缩回了头。

  不是她小人之心,一枚平安符而已,上头又没写着名字,可不是随薛蓁怎么说么?

  按照她对薛蓁的了解,若真实心实意地去给七妹妹求了平安符,薛蓁早就敲锣打鼓地送回来,叫嚷得人尽皆知了。

  “阿福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昭华郡主端起茶水,慢条斯理地说道,“本就是你与三弟三弟妹之间的纠葛,你不去与苦主赔罪,跑来我这里,又有什么用呢?难不成,想叫我去替你求情?”

  “二嫂这样说,我无可辩驳。”薛蓁抹着眼泪说道,“只是,纵使我有心给三哥三嫂赔罪,不得进门也是没法子的呀。”

  她抬起泪迹斑斑的脸来,哀求道,“本来我也不敢轻易惊扰二嫂的,还请二嫂看在我确有心悔过,又着实惦记母亲的心上,就帮衬我这一回吧!”

  说着往下一溜身,竟然就要给昭华郡主跪下了。

  幸而,旁边有个丫鬟眼疾手快,扶住了薛蓁。

  昭华郡主脸色登时冷了下来。

  她本就是吃软不吃硬的人,生平最厌恶薛蓁这样借着弱势倒逼别人的,冷笑一声,“好歹你也是伯府的夫人,膝窝子别那么软!”

  正要喝命丫鬟将薛蓁架出去,外面匆匆进来个锦衣少年。

  “姑母!”

  却是秦斐。

  见到秦斐,昭华郡主脸色缓和了些,点了点头,“阿斐怎么来了?”

  秦斐只看到有个眼生的夫人坐在昭华郡主下首,只以为昭华郡主在待客,便也不多说客套话,视线落在正笑眯眯看着自己的阿福身上,眼眸之中也透出笑意。

  “听说牡丹园中,金色牡丹开了。正好今日我休沐,便想带表妹一同去赏玩。”

  昭华郡主诧异,“牡丹园的金牡丹?这都十几年没开过花儿了吧?”

  “可不是么。长到这么大,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街上人都传遍了,不少人都争着往牡丹园去了。”秦斐笑道,“表妹最喜欢这些稀罕的东西,错过了今年,下一次金牡丹开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去吧,将阿福看顾仔细了。”昭华郡主摆了摆手,又叮嘱阿福,“你听阿斐的话,不许淘气。”

  阿福听见秦斐的话已经眉开眼笑了,脆声应了下来,跳到秦斐身边,拉起他的袖子,“表哥,我们走吧!”

  秦斐对昭华郡主颔首示意,领着阿福走了。

  “方才厅里那是谁?”坐在了马车上,秦斐才问阿福。

  “那个啊,就是我姑母,泰安伯夫人。”阿福看看自己的裙摆,“皇后娘娘才赏了新料子,娘正说要给我裁新衣呢,她就来了。”

  听得泰安伯夫人五个字很是耳熟,秦斐想了一下,“沈明珠的母亲?”

  阿福点头,“对,就是明珠表姐的亲娘。”

  说完,扁了扁嘴,“表哥倒还记得明珠表姐啊。”

  “你忘了前几年,她见你房间收拾得精致,趴在桌子上大哭?”秦斐笑道,“不说还想不起,你一提她的名字,才记起来。不是说,定国公不许泰安伯夫人回薛家来了吗?”

  马车颠了一下,阿福没留神,往一旁歪去。秦斐眼疾手快,扶住了她。

  “多谢表哥啊。”阿福坐稳了,将鬓边一缕碎发绕在手指上,将薛蓁到侯府的来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斐,“就是大伯父不许她回娘家,这不就求到娘跟前了么。她嘴里说是梦见老太太不大好心里挂念,想回去看看。我倒是觉得,肯定还有别的缘故呢。”

  秦斐见她明明是个小小的人儿,偏又端着张仿佛深思熟虑的模样来,便觉得有趣,“不管她打着什么主意,姑母总不会如她的意。”

  因沈明珠,他对泰安伯府再无好感。一想到沈明珠曾在阿福跟前趾高气扬,秦斐便恨不能立时一刀子结果了她。

  “妙妙,沈家那一门都不是好人,你离着他们远一些。”

  感觉到秦斐对沈家的敌意,阿福不明所以,但还是开口替沈明程辩解了一句,“明程表哥倒是与姑母他们都不同,很上进的。”

  “沈明程?”秦斐眼睛眯了起来。阿福不提,他都快忘了这人。沈明程大约是泰安伯府中唯一一个有良知的人了,他还记得前世阿福死后,沈明程怒斥沈明珠,最后决然离开了京城。

  “他倒也能算个人才。”听见阿福夸沈明程,秦斐有些吃味儿。

  阿福恍若未觉,“那是啊,明程表哥投军才多久,就搏到了如今的职位呢。只是,跟表哥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她伸了个大拇指对秦斐比了比,“论起少年英才,谁还能比得过表哥?”

  秦斐的嘴角扬起,曲起了指头敲在阿福额头上,“真会说话。”

第66章 秦欢

  “这就是金牡丹?”阿福站在牡丹丛中, 多少有些失望,“就是姚黄嘛。”

  姚黄乃是牡丹名品,花色多为鹅黄。不知这种花的人用了什么法子, 眼前的牡丹花色更加浓郁鲜亮,花瓣之上泛起闪亮的金黄色。

  “妙妙觉得不美?”

  阿福摇头, “那倒不是。从古至今,赞颂牡丹的诗句不知道有多少。姚黄更是牡丹名品, 怎么会不美呢。其实这世间, 哪一朵花儿是不美的?被说是倾国之色的牡丹, 便是早春的一朵迎春, 道边叫不出名儿的野花,也都各有风姿哪。这牡丹园素来号称牡丹冠绝天下, 尤其这金牡丹更负盛名。十几年没开过了,如今盛开,我才难免好奇心盛了一些。兴冲冲跟着表哥来, 看也看了, 赏也赏了, 不能说失望吧, 就是觉得, 没有意料之外的惊喜了。”

  秦斐笑道:“只说你喜不喜欢?”

  “虽小有失望, 却还是喜欢的。”阿福很是诚实。

  秦斐拉着阿福走上了卵石小径,“喜欢便好, 世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口是心非的人倒是多得很。”假山后转出几个人来,当中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这少女明眸皓齿,雪肤花容,生得着实出挑。绫罗裹身, 金玉满头,看上去富贵非常。若说有什么不足,便是眉眼间透出的尖酸与刻薄,生生地破坏了本来的美貌了。

  “我当是谁,原来是荣王府的郡主的啊。”阿福平生不肯吃亏,听这个少女阴阳怪气的话,转头一看,还是个熟人,当下反唇相讥,特意将“郡主”两个字说得重重的。

  这少女不是别人,正是荣王妃的女儿,秦欢。

  秦欢与秦悦是龙凤双生,都是备受宠爱长大的。若说秦悦多少还有几分脑子,秦欢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没脑子了。一味地以自己是王府嫡女为傲,除了二公主外,整个京城里也没能结下几个手帕交。

  因皇帝厌恶荣王夫妻,荣王妃连玉牒都未能上。甚至,荣王几次为秦悦请封世子,也都被皇帝教训了个狗血淋头。至于秦欢,既没有爵位,更没有封号。

  阿福称秦欢郡主,摆明了就是在取笑她。

  秦欢果然气得面红耳赤,身子都颤抖了起来,伸出染着丹蔻的手指对着阿福,怒道,“你敢笑话我!”

  “哎呀,被你听出来啦?”阿福惊讶,“秦姑娘你长进了不少呢。”

  “你……你!你敢这样和我说话!”秦欢性子娇蛮,却远远不及阿福伶牙俐齿。说不过阿福,秦欢眼圈一红,转头就对着身边的少年怒道,“你就看着她辱我?”

  少年看了一眼阿福,有些为难。这要是个男人,或者哪怕是与秦欢年纪差不多的姑娘呢,他还能出头。可眼前小姑娘才十来岁,比他家里最小的妹妹还要小些。他,他不干看着,难道还要过去动手不成?

  更何况……少年看了看站在阿福旁边,冷面如一尊雪雕般的秦斐,觉得自己大概也没有动手的本事了。

  正如秦欢不喜欢阿福,阿福对秦欢也是满脸丝毫不加掩饰的轻视。

  她不是个会迁怒的人,但荣王妃的女儿秦欢除外。听说她和那个秦悦才出生,秦斐就掉进了荷花池子里差点没命。秦斐不在京城的时候,荣王妃和秦欢这母女两个,一边摆着副白莲花儿般的清白模样,一边暗搓搓地祸害秦斐的名声。什么东西!

  “你也就会让被人替你出头了。”阿福嗤笑一声,拉起秦斐的手,“我要是讨厌谁,就直接走到她跟前去说,说不过了就自己个儿回家去修炼。屁个本事没有,还动不动就寻衅,哪天挨了耳光都是活该呢。当然啦,这些想必你是听不懂的。表哥,咱们走,别叫人搅了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