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为后 第42章

作者:妩梵 标签: 复仇虐渣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天色将暮,慕淮还有件重要的事未处理。

  他来大理寺的缘由主要便是为了那件事,处置左定之只是顺带的。

  思及此,慕淮问向洪广:“被流放的太常寺卿容炳的犯案卷宗,可有寻到?”

  洪广观察着慕淮的神情,犹豫了一番,终是略有些胆怯道:“…回殿下,容炳的犯案卷宗…寻不到了。”

  慕淮单抬一眉,冷声问:“不过是七八年前的案卷,怎的就寻不到了?”

  洪广额头已然渗出冷汗,耐着对慕淮的惧意,恭敬回道:“臣…臣寻了许久,那年的卷宗却然有缺失。”

  慕淮听罢微微沉眉。

  他总觉得容晞父亲这罪犯的,属实蹊跷。

  现下他要查,这大理寺卿洪广又告诉他,这卷宗竟是没了?

  他复又想起,现在礼部的主官,亦是礼部尚书,是皇后的亲弟弟,翟卓。

  而容炳还未被褫夺官位时,这翟卓就已经是礼部尚书了。

  慕淮深觉,这事怕是与翟卓脱不开干系。

  容晞罪臣之女的身份,始终是个隐患。

  虽说他登基后肯定要大赦,但若在此之前,有人拿容晞罪臣之女的身份做文章,那便不妙了。

第36章 小磨人精

  容炳当年犯事的卷宗既是调不出来了,那八成便是让有心之人给毁了。

  大理寺正堂内的光影渐暗, 堂内小厮见勤政的太子仍没有归宫之意,便在大理寺卿洪广的命令下, 将堂内烛火点燃。

  见自己的身影在檀木长条头案上落了影,慕淮回想起,前世皇后的母家翟氏一族算得善终。

  翟卓直到他驾崩, 都还身子康健,一直任着大齐的礼部尚书, 且在位的十余年内,翟卓身为皇家掌着礼仪之事, 并未出任何差错。

  礼部尚书这职衔与朝中其他官位不同,该职品阶高,是朝中正二品官员,但是实权并不大。一不掌兵马,二不会与外州外郡的要官有任何交集。

  但这礼部尚书既是负责操办皇家重大典仪的主官,可捞油水的机会也多。

  前世,容晞是被皇后赶出宫去的。

  慕淮虽对此自是怀恨在心,但庄帝去世前,却特意叮嘱慕淮,让他善待皇后和他还在世的那些妃嫔们。

  庄帝知道慕淮性格强势,不会娶自己不喜欢的女人, 前世便说,若他不想娶翟诗音,就由着他的心意来。

  但万万不要去寻皇后的麻烦,让她就在太后这一位置上坐稳, 安度晚年。

  庄帝还言,皇后毕竟是他的嫡母,不可失了孝心。

  慕淮对皇后翟氏自是没有什么感情,但因着庄帝临终前对他的嘱托,还是应了下来,

  他即位后,因着容晞的事,自是不算对翟太后多孝敬,但也让她一直坐在太后的位置上,珍馐华衣的供养着。

  慕淮执政铁腕强硬,翟太后的母家不算有势力,她亦是心知肚明,慕淮这个皇帝儿子与她不亲近。

  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翟太后终于绝了让他娶翟氏女的心思,并趁翟家双姝仍在青春年华之际,将她二人都许给了别的人家。

  慕淮见天色将暮,便在洪广和薛睿的恭迎下,看着汴京春日黄昏那暮色四合的美景,乘轩车归返雍熙宫。

  安坐于轩车后,他思绪仍是不断。

  既是调不出当年的案卷,趁此时当,那便暗中让台谏的那帮都察御史们查查翟家的底。

  若他翟家是干净的,那他自是不会妄害忠良。

  若这翟家不干净,那便是新账旧怨一同算。

  毕竟容炳,是容晞的父亲,若他是民间男子,还得恭敬地称他一声岳父。

  归至雍熙宫的正门宣华楼处时,已到了宫中下锁的夕禁时令,甫一入宫,东宫的太监便寻到了他。

  慕淮归宫后,神色还算平静,他问:“何事?”

  太监低垂着头首,恭敬地答:“殿下,严侍郎和程事中已经在政事堂候着了。”

  慕淮听到严侍郎三字时,心跳微顿。

  他语气仍持着平淡,回道:“知道了。”

  寻常官员若在非上朝的时当出入宫禁,须得持着帝王诏令,但黄门侍郎这职却有特权,只要是在宫门下锁前,便可持令牌自由出入雍熙宫。

  因着黄门侍郎是皇帝近臣这一特殊身份,宫里的人又称它为夕郎。

  慕淮走在通往政事堂熟悉的长长宫道上,宫内树植已然抽枝发芽,四处满溢着勃勃生机。

  日落西沉,弯月初隐于天际。

  慕淮的思绪飘回了前世,严居胥自尽的那一日。

  严居胥却然是治世之能臣,同历朝历代位高权重的宰辅一样,既想坐稳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也需牢握权柄,擅玩权术。

  虽说前世严居胥去世后,慕淮才知道他对他从来都未生过叛心,但自从让严居胥任了大齐丞相后,他为了制衡他,亦予了台谏很大的权利。

  慕淮将台谏那些谏官和御史大夫纵得一个比一个咄咄逼人,他看不惯哪个官员,便暗中下令,让这些御史在上朝时高谈阔论得弹劾他要整的人。

  那日他独坐于嘉政大殿的龙椅上,冷眼睥睨着被御史漫骂折辱的严居胥。

  那些御史弹劾官员时从不留情,什么难听的话都讲。

  言他狼子野心,又语他奸佞弄权。

  最后对他这个皇帝说,若让严居胥这样的佞臣为相,定会让大齐生祸,不利国运。

  严居胥蹙眉站在殿中,表情虽仍强撑着平静,但眼中已然泛红。

  他为官多年,又怎会不知,这一切都是慕淮暗中指使的。

  慕淮面色冷肃,他端坐在华贵的龙椅上,额前垂旒泠泠作响,他冷声问他:“严居胥,你可知罪?”

  帝王之威,让人心生怖畏。

  严居胥看着高高在上的慕淮,声音却是异常平静,他答:“回陛下,臣不知。”

  慕淮冷笑,将御案上的奏章抛掷于地,怒声道:“既是不知,即日起便滚回相府反省,朕要你扪心自问,你到底有没有那些心思。”

  归府后的当晚,严居胥便选择了自尽。

  慕淮清楚,他自尽是因为将忠心错付给了他这样一个冷酷无情又多疑的君主。

  他感念他对他的知遇之恩,却也对他的残忍心冷。

  严居胥同他一样,对大齐疆土有着深深的情怀,愿收复中原以光复山河。

  亦愿大齐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慕淮驾崩的那年,尹诚战死,他如失去了手足。

  严居胥自尽,他亦失去了股肱重臣。

  月色溶溶,慕淮的心思百转千回,见政事堂外,站着一着靛青公服的温润青年。

  他停步时,青年觉出了他已至此。

  那青年便是这一世的严居胥,见到慕淮后,他恭敬地向他作揖,道:“臣,见过殿下。”

  慕淮耐住心中种种的复杂情绪,颔首后让他起身。

  严居胥面色温和,眼神既透着坚毅,又有着刚刚入朝为官的抱负和赤诚。

  慕淮阔步进了政事堂,他想,这一世,他绝对不会再重蹈复辙了。

  前世的侍中程颂已然在里面候着了,这一年,程颂还只是个给事中,慕淮竟是忘了,原来他执政后期近侍他的程侍中,竟与严居胥是同期。

  说来程颂虽然才能不及严居胥出众,但亦是慕淮做皇帝后离不开的臣子。

  慕淮驾崩的那一年,性情尤为乖戾孤僻,程颂明明不是宦官,还要掌封驳审署之事,却更像是伺候他的太监。

  重活一世,看着两个大臣犹自年轻的面孔,慕淮心中多少生出了些许的怅惘。

  这夜慕淮准备与这两位新科举子商议修订大齐新律之事,与严居胥一起办公时,慕淮感到了久违的舒心。

  二人风格很像,一旦沉溺于公事中,便是精力充沛,不知疲倦。

  程颂却不然,虽然强自伪装着,但一个时辰后,慕淮仍能从他的言语中听出了疲倦。

  紫瑞殿的钟音倏然彻响,磬声悠扬,这是太史局的官员入夜后最后一次撞钟。

  慕淮听见钟声,方才意识到时辰已晚。

  他竟是忘了派人到东宫,让那小良娣和她肚子里的崽子先用些晚食。

  慕淮抬声,刚要唤人,却见东宫的太监提了两个食盒,被政事堂驻守的侍卫引了进来。

  慕淮蹙眉,不解地问:“怎么回事?”

  严居胥和程颂坐于圈椅处,正面面相觑时,东宫太监恭敬答:“…回殿下,容良娣派奴才来,给殿下送些宵夜。”

  慕淮眼都未抬,仍看着书案上的《大齐律》,他锋眉又紧了几分,不悦地斥道:“送什么宵夜,孤从来都没吃宵夜的习惯。”

  小太监立在原地,正不知所措时,慕淮回过味来,这太监好像提到了容良娣三字。

  他掀眸,看向那太监,问道:“容良娣送的?”

  小太监恭敬点头,回道:“是…容良娣送的。”

  慕淮声音平和了些许,命道:“拿进来。”

  小太监应是。

  待将那精致的梨木食盒打开后,慕淮见里面备了三小碟一模一样的点心,俱都分别装着糍糕、蟹粉毕罗和金团。

  于男子的食量来说,这三块点心便是一口一块,片刻功夫便能用下,不用担心吃相不雅,亦不会因着食宵夜过多,而占用处理公事的时间。

  那小良娣心细,应是事先打听出政事堂内还有两个臣子,所以备下的吃食也是三份,还让东宫太监提来了三盏温热的胎菊枸杞茶。

  慕淮嗅着点心甜腻的气味,心中也渐泛温暖。

  新令的制定和颁布却然不是一时之功,便让严居胥和程颂用完点心后,回府好好休息。

  ******

  东宫殿中四处立着的凤头红木台上,烛火曳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