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恶毒小姑 第83章

作者:云一一 标签: 女配 打脸 爽文 穿越重生

  ……

第143章

  说起来姜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遭遇这般境况了。突然被众人围着七嘴八舌的一阵/闹/腾,姜菱抿抿嘴,委实有些头疼。

  就在这个时候,齐澜走了过来。

  齐澜此人,神色冷冽,气势强大。除非他刻意收敛自己的气场,否则很轻易就能震的全场一片死寂般的沉默。

  此时此刻便是这样。伴随着齐澜的走近,周遭一众乡亲瞬间就没了声音,纷纷拿祈求的眼神看向姜菱。

  “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去问的。”事到如此,姜菱能给出的回应也就只有这一个了。

  “那就赶紧去镇上问啊!”才刚沉默下来的姜大奶奶忍不住就推了姜菱一把。毫不夸张的说,她比姜家村任何一个乡亲都更加迫切和着急。

  毕竟其他人都只是做了鞋子还没卖出去,姜大奶奶却是实打实的给出过银子的。天知道姜大奶奶是多么急切的想要把当初给出去的银钱全部要回来,可她不能开这个口,也不敢开这个口。除非,她想将一众乡亲尽数得罪,再也没办法在姜家村立足。

  猝不及防被姜大奶奶这么一推,姜菱没站稳,差点摔倒。

  好在齐澜眼明手快,及时扶住了姜菱。

  不过尽管是这样,齐澜还是冷了脸,不高兴的瞪向了姜大奶奶。

  是真的瞪,而不是平常意义上的看。登时就把姜大奶奶吓得面色苍白,彻底没了声音。

  “你这人怎么回事?有话说话,居然还上手了?我家菱儿招你惹你了,还是活该欠你的?”齐澜不高兴,姜老太太亦是立马就沉下脸,冲着姜大奶奶就一顿怒吼。

  一众乡亲本来是站在姜大奶奶这一边的。卖鞋子这事儿真的慢不得,既然姜菱有心帮忙,就立马去镇上帮帮他们呗!可看到齐澜和姜老太太的脸色都不对,众人当即又闭上了嘴巴,不敢说话了。

  这万一他们没弄好,反而惹怒了姜菱,姜菱之后都不愿意再管他们了,他们可怎么办?

  时至今日,因着姜菱已经嫁了人的关系,姜家村一众乡亲反而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早先姜菱还是没出嫁的姑娘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般举动。很多次仗着是姜家长辈,不少妇人总是喜欢说教姜菱,那些话可并不怎么好听。

  姜菱其实并不在意姜家村一众人的态度。还是那句话,她跟大家并不怎么相熟,又不靠着这些乡亲过活,哪里需要时刻盯着这些乡亲的脸色和态度?

  恰恰相反,正是因着对一众乡亲无所求,姜菱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格外的随性和自我。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更加会是这样。

  姜菱可以容忍这些事情,姜老太太却不能忍。方才姜家大奶奶冲着她一顿说教,姜老太太已经忍了。现下姜大奶奶竟然敢当着她的面向姜菱动手,姜老太太不依不饶的非要姜大奶奶讨个说法。

  姜大奶奶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又是族里的长辈,哪里愿意向姜老太太低头?

  可摆在她眼前的事实由不得她耍脾气和闹性子。为了尽早要回她的银钱,姜大奶奶只能被/逼/低头,咬牙切齿的回了一句:“是我没注意,我跟菱儿道歉。”

  以姜大奶奶最爱摆架子的作为和行事作风,她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了。不过,姜老太太依然不是很满意,还待继续跟姜大奶奶争执,却被姜菱拉住了。

  “娘,算了。大奶奶已经道歉了,这事就过去了。”冲着姜老太太摇摇头,姜菱开始圆场了。

  再怎么说姜大奶奶也是长辈,站在一旁的姜大爷爷从始至终都没出面已经很给她们母女面子了,如若姜老太太再继续跟姜大奶奶杠上,难免会落人话柄。

  姜菱现下已经出嫁,日后都会在帝都皇城落脚,一年到头都不一定会回来姜家村一趟,大可以不管不顾这些乡亲的看法。但是姜老太太不同。

  比起帝都皇城,姜老太太更愿意留在姜家村度过晚年。而且姜大哥和姜大嫂也打算留在姜家村,是以该注意的还是需得注意。如姜大爷爷和大奶奶这两位长辈,就还是需得继续敬着。

  秉持着这样的念头,姜菱选择了规劝姜老太太。

  姜老太太当然还是不怎么高兴。但她心里也很清楚,姜菱说的才是对的。姜大奶奶再怎么说也是长辈,还是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向姜菱道了歉,要是再闹下去肯定就变成她们母女不懂事、不讲理了。

  撇撇嘴,姜老太太冷哼一声,拽住了姜菱的胳膊,交代道:“大老远的回来一趟不容易,又是这么远的路,奔波的很是辛苦。你们俩先回屋歇着去,剩下的事情交给你爹和三哥。”

  姜老太太话里的“你们俩”,无疑说的就是姜菱和齐澜了。

  姜菱没有反对,依言点点头,就要带着齐澜回她的屋子。至于去镇上询问的事情,容后再说,反正已经拖了这么久,肯定不差这一日两日的功夫。

  没想到她都主动道歉了,姜菱竟然还是不管不顾,甚至还有闲心回屋歇着,姜大奶奶差点没被气炸,脸色唰的变得铁青。

  只不过这一次,不等姜大奶奶开口,就被姜三海抢了先:“菱儿你俩先回屋歇着,其他事情我会跟大爷爷商定。”

  姜三海在姜氏族人乃至整个姜家村本来就很有话语权。而今他又贵为朝廷命官,哪里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

  再然后,姜家大爷爷站了出来:“对,这件事我会跟三海好好商量,定出一个解决的法子。各位乡亲都请安心,既然三海已经回来,这件事很快就会解决好的。”

  先有姜三海出声,再有姜大爷爷的保证,乡亲们纷纷点头,不再执着的非要盯着姜菱不放了。

  随后,姜菱神色坦然的带走了齐澜。

  而齐澜,脸色微沉,到底还是随着姜菱一起离开。

  瞥见齐澜的反应,姜三海默默轻叹一声,着实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虽然没办法告诉姜家村这些人齐澜的真实身份,可齐澜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这些乡亲又都不是瞎的,怎么就偏偏把齐澜给惹怒了?难不成齐澜看上去很像是好欺负的?

  同样在朝为官,姜三海可是亲眼见证过齐澜如何兵不见血的帮太子殿下横扫一切障碍的凌厉手段。这样一位既有身份背景、又有权势撑腰,更有强大本事的妹夫,姜三海自己都不敢轻易得罪,没成想却要帮姜家村的一众乡亲收拾烂摊子?

  只盼望姜菱能及时压下齐澜的怒火,千万别让齐澜把怒火牵连到自家人身上才好……

  全然不知道大家已然犯了齐澜的大忌,姜家大爷爷满心欢喜的将姜三海领进堂屋,开始细说起了这段时日姜家村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姜家村至今都没人来收鞋子的事情。这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也是姜家村一众乡亲眼下最为关心的大难题。

  “说实话,家里的事情我一直都没有/插/手过。咱们家能跟镇上的掌柜有联系,也是菱儿帮忙定下的。当初咱娘走的急,菱儿又不在姜家村,那位掌柜可能不认识咱们村其他人,便也没再继续派人来咱们姜家村收鞋子。”姜三海认真的看着姜大爷爷,一股脑将所有的功劳都推到了姜菱的头上。本来,这也是事实。

  “嗯,三海说的在理,我当初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我们找去镇上的时候,不管我们怎么解释,也没人相信。说到底,还是需要菱儿亲自去跟那位掌柜说。”姜大爷爷哪里不知道那位掌柜看得就是姜菱的情面?姜菱不在姜家村,姜老太太一家又去了帝都皇城,对方当然无需再派人往姜家村跑了。

  可这件事情关乎姜家村所有乡亲的生计,必须立刻解决。而且有了这次的前/科,他们必须保证,哪怕日后姜老太太一家人都不在姜家村,这门生意也还得做下去,可不能再次打他们其他人一个措手不及了。

  “成。这事我稍后会跟菱儿商量,让菱儿去镇上跑一趟。不过大爷爷……”姜三海顿了顿,语气颇为严肃,“菱儿到底已经出嫁,虽说依然是咱们姜家的姑娘,可以后也得顾及齐家的态度。我那位妹夫别的不说,对菱儿是真的看重。像今日这种情况,我希望最好不要再次发生。虽然我们一家人从未明说,可大爷爷应该看得出来,齐家并不是寻常人家,我那位妹夫也不是寻寻常常什么人都能招惹的。一旦他生起气来,我们姜家承受不起,我也拦不住。”

  “连你也拦不住?”姜家大爷爷当然看得出来,齐澜出身非同寻常。可他以为,凭姜三海现下的身份和地位,是可以跟齐澜抗衡的。也是以,在明眼看出齐澜并不高兴之后,姜大爷爷未曾放在心上。没成想,姜三海居然也不能得罪齐澜?这就出乎姜家大爷爷的预期了。

第144章

  “大爷爷,您可真是高看我了。”姜三海无奈的笑笑,指了指姜菱的屋子,“那位的官职比我高,能耐也比我大。”

  “官比你大?怎么可能?他当时不是连科举考试都没过?”姜家大爷爷还记得齐澜初次来姜家村的时候,他有当面问过,齐澜没能考过科举,完全不如姜三海。

  “他不需要科举考试也能当官。”说心里话,姜三海对姜大爷爷是敬重的。他不希望姜大爷爷因为不知道齐澜的身份做出一些错事来。毕竟在齐澜这里,一旦得罪了姜菱,只怕“无知者不罪”这句话就没办法适用了。

  虽然跟齐澜算不得多么的至交好友,但是不可否认,姜三海对齐澜是有一定了解的。在齐澜这里,姜菱哪怕算不得不可触碰的/禁/忌,却也绝对不是随便可以任人欺负的。

  像今日姜大奶奶的作为,或许姜大奶奶觉得很正常,姜大爷爷也没放在心上,只觉得长辈稍稍推一下小辈,全然不值一提。可是齐澜那里,姜三海很确定,之后还会再提,而且很难轻易揭过。

  姜大爷爷不是傻子。很多事情他一开始没有想到,不是他被蒙蔽了双眼,而是他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但是现下姜三海都说的这般明显了,姜大爷爷面色变了又变,猛地回过神来。

  “哦对了,他是我去帝都科考时候的考官。”为了避免姜大爷爷低估齐澜的出身,姜三海接着又补充道。

  这一次,姜大爷爷是彻底被震住了。

  他一向以姜三海为荣,总觉得姜三海是他们姜家最有出息的小辈。而姜三海也确实一直以来都没有让他失望过,直至今日顺利入朝为官已然是他们整个姜氏一族最厉害的小辈了。

  也是因着姜三海的关系,姜大爷爷对同族以及同村的很多小辈都尤为看不上。连带当时就没瞧上齐澜,也是将齐澜视为了寻常比不上姜三海才学的学子。

  可是现下姜三海却告诉他,齐澜其实并不是他所想的那般模样,反而是他们姜家村根本得罪不起的金贵人物?

  “那我,我之前……”一想到先前对齐澜的怠慢,姜大爷爷不由有些懊悔。他向来自诩很会做人,眼光和交际也尤为不错,鲜少会得罪人。却没料到在不知不觉中,他早已经将齐澜这么一位大贵人给得罪了。

  再联想到他们姜家村这大半年始终没能将鞋子卖出去的实际困难,姜大爷爷恍然明白,原来他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般会做人。恰恰相反,他明明已经将人得罪却根本没有意识到,怪不得他们姜家村越来越低迷,差点牵连所有村人的生计……

  姜三海并非故意吓唬姜大爷爷。他只是善意的提醒,既然姜大爷爷已然知晓是怎么一回事,他便不再多提,秉持了沉默。

  “三海啊,你说,他是不是从心里记恨上咱们姜家了?”姜三海不再多提,姜大爷爷却是记在了心里,连连追问。

  姜三海抿抿嘴,并未立刻应声。不是不想回答姜大爷爷,而是这个问题委实有些难回答。

  要说齐澜这个人尤为大方,只当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姜三海不相信。可要说齐澜记恨上“他们姜家”?倒也不至于。最起码齐澜肯定不会迁怒他们一家人。但是姜大奶奶本人,姜三海敢保证,肯定被齐澜记住了。

  齐澜确实记住了姜大奶奶。乃至于对姜大爷爷,齐澜也不是很喜欢。

  在来到姜家村之前,齐澜对姜氏族人有一定的了解。提到姜大爷爷,不管是姜三海还是姜菱,都是赞许有加。但是在齐澜看来,姜大爷爷也就那样。

  不过齐澜从未想过要跟姜氏族人有过多的接触。姜大爷爷的好坏,跟齐澜也没有关系。他更是不会在意姜大爷爷对他是什么态度。

  直到今日姜大奶奶的作为,一如姜三海所想,齐澜是肯定生气的。

  “真的没事。我那位大奶奶啊,这些年一直都想跟我娘争个高低。偏生我又是我娘最心疼的闺女,所以她时不时就冲我说教两句。我都习惯了,从来不会放在心上。”跟齐澜一样,姜菱也没想过跟姜氏族人有更深的牵扯。除了必要的接触,她向来跟姜氏族人保持距离,省得又要被姜氏族人逮着说三道四。

  要知道,而今的姜菱跟原主比起来,只会更加的高调,也更加的另类。落在姜氏族人的眼里,她的名声远比原主更加的差。

  好在姜菱从未想过要讨好姜氏族人。想当然的,就不必在意姜氏族人的看法和态度了。

  然而,姜菱今日显然没能找好说辞。她这一番话出口,直接就定死了姜大奶奶在齐澜心目中的“恶名”。

  在齐澜这里,姜菱毋庸置疑当属第一。但凡对姜菱不好,齐澜势必会记住。如姜大奶奶,此刻听在齐澜的耳朵里,不单单是今日推了姜菱,原来以前也有一直欺负姜菱啊……

  新仇加上旧怨,之后不管姜大奶奶如何作为,都不可能在齐澜这里博得半点好感了。

  姜菱只是顺口一说,未再过多言语,只因她没有多想,也没真的打算跟姜大奶奶计较,简单几句之后便准备揭过此事了。

  而在当日的晚饭桌上,姜菱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一般来说,姜大爷爷并不会轻易留在这边吃饭。但是今日因着齐澜,姜大爷爷主动留了下来。

  对于姜大爷爷留下来吃饭一事,姜家人并没觉得有什么。都是亲戚,姜大爷爷又是长辈,更别说现如今的姜家根本不缺银钱,亦不会却一顿饭菜,姜大爷爷即便想要日日留下来都算不得大事。

  姜大爷爷并不是简简单单想要留下来吃饭。他是真心想要挽救和弥补跟齐澜的疏远关系。

  早知道齐澜是位贵人,上次他就主动跟齐澜打好关系了,哪里会等到现下?

  于是乎姜家所有人都发现,姜大爷爷突然就对齐澜尤为的热情了。

  难道是因着齐澜是姜菱的夫婿?可上次齐澜来姜家村的时候,也没见姜大爷爷如此重视啊……

  怀着这样的念头,大家不由自主就看向了姜大爷爷和齐澜。

  姜大爷爷有些脸红,也有些不自在。他也不想做的太明显。可眼下的事实就是,他必须得做些什么才行。没看见他都这般热情跟齐澜说话了,也没换来齐澜的热脸?

  只看齐澜对他的冷淡反应,姜大爷爷就很是担心。总觉得他们已经将齐澜彻底得罪,而且是没得缓和的那种。

  琢磨到这里,姜大爷爷轻叹一声,不禁摇了摇头。

  相形之下,齐澜就是真的淡定了。任凭大家若有似无的打量,他自顾自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全然不受半点的影响。

  还是姜菱觉得奇怪,瞥向了姜三海。

  对姜菱,姜三海当然不会隐瞒。虽然没有明言,却也给了眼神示意。

  好吧,姜菱微微点头,顿时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对于姜氏族人日后可能会处处巴结齐澜这位齐王府世子,姜菱早就有预期。她很确定,以姜三海的为人,肯定没有完全泄露齐澜的真实身份告知给姜大爷爷知晓。

  当然,姜三海必定也是说了些什么的。否则姜大爷爷的态度不可能变得这么快,前后落差更加不会如此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