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头条 第403章

作者:莞尔wr 标签: 穿越重生

  “哪里可怜?”

  “罗先生……”莫安琪刚一说话,夏超群就道:

  “罗先生能从白手起家,到挣下这么一份家业,光有菩萨心肠可是不行的。”

  她淡淡的道:

  “世纪银河的艺人很多,能进这一行的,大多样貌都不俗。”

  这一行永远不缺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可为什么当时的陶岑能从这样一群人中脱颖而出?

  除了是因为她自己本身的条件不错、充满了上进的野心及有夏超群的帮助,还有公司本身有大量的资源愿意给这样优秀的女孩儿铺路。

  但公司付出这些,不是为了把她翅膀养硬,喂出她野心,而是为了从她身上得到更多回报的。

  “身在圈里,自有圈里的一套规则。”陶岑也可以选择老老实实呆在公司,将合约混满,激流勇退,离开这个地方,自然不会再受公司约束,不必再受资本摆布。

  可她的野心与自尊不能容许她这样做,仍执意要往局里闯,难免就会被人拿捏了。

  “我跟你说这些,不是让你胡思乱想的。”夏超群皱了皱眉头,“你跟在瑟瑟身边也很多年了,拿的一直都是助理的薪资,就没想法往上涨一涨的?”

  几十万的年薪是不少,但莫安琪的薪水,从才入行的时候就一眼看到了头。

  她跟在夏超群身边多年,学的不少,见识也多,夏超群有意提携她一番,帮她一把,让她更进一步。

  江瑟现在身份一变,将来需要打理她身边事情的人就更多,莫安琪如果一直仅安心当个普通的助理,将来一辈子也就普普通通,难以出头,总会被后来者居上的。

  夏超群说完这话,原本拿着面膜正在涂抹的莫安琪愣了一愣,没有出声,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她也懒得再理睬莫安琪,紧接着又道:

  “陶岑在这个时候落了些下风。”

  事实上她应该早就觉得不大对劲儿了,她宣布成立公司的时机巧妙,原本是想要借此博一把,拼一截流量,打压刚拿到‘百年电影人’最佳电影奖的《神的救赎》,影响其票房,带领舆论走向。

  哪知最后偷鸡不成,新公司成立的消息最终被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打散,最后不少人反应过来陶岑离开世纪银河,成立新公司时,事情都成昨日黄花,难以掀起波浪了。

  不管陶岑承不承认,她与江瑟在吸引流量上,已经分出了胜负。

  现在霍知明这样一个倔老头儿带着《犯罪嫌疑人》前往法国参加电影节,报的又是双女主,这对陶岑来说是很难堪的,容易让媒体及影迷想到那年她亲口承认的《犯罪嫌疑人》中,自己是女主,江瑟配合演出的话。

  被媒体拿到把柄,这可能会成为她出道以来的一个重大笑柄了,毕竟江瑟的粉丝也不是吃素。

  这些年来陶岑维持现在这样的形象不容易,其间需要多少克制,陶岑心里也清楚,一旦遭到群嘲,对她的形象来说是一个打击,极有可能会影响许多人跟风黑,继而使一些本来有可能与她接洽,并考查她多年的奢侈品牌却步。

  夏超群说了一半,莫安琪就试探着接话:

  “所以她得想个办法,转移大众视线。”

  她这个回答中规中矩,也不见有多出色,但好在夏超群并没有苛责,只是点了点头:

  “她已经答应接下宁占平的新电影《浴火重生》了,将其作为离开世纪银河之后,第一部重要的作品。”

  江瑟听到这里,不由有些好奇:

  “陶岑与宁导的合作也不是第一次,要作为开公司之后打响的第一炮,这《浴火重生》有什么特殊之处?”

  夏超群‘嗯’的应了一声,显然是肯定了江瑟的猜测:

  “这部电影中,陶岑有裸_露的镜头。”

  这是她出道以来第一次,为艺术而牺牲了,一定会引起影迷激烈反响的。

  江瑟就不再问了。

  休息了几天之后,Melovin的团队从荷兰订购来的新鲜玫瑰送达,江瑟开始了第二轮的拍摄,直到二月下旬,拍摄结束之后,霍知明的团队,终于带着《犯罪嫌疑人》,赶往法国了。

  对于这部电影,不止是国内观众给予了众多的关注,就连国外也有不少网友在注意着。

  《犯罪嫌疑人》是江瑟自《神的救赎》之后的又一部新作,当初《神的救赎》以全球三十三亿票房打破许多项纪录。

  那一年是属于《神的救赎》的一年,各地票房在当时《神的救赎》上映之后,呈现极其良好的趋势,引起了大波观影的人潮前往。

  当时的盛况,哪怕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仍留在许多网友的心中。

  后期《神的救赎》下映后,观众观影热情褪却,还使得当时电影票房表现不佳,有很大幅度的跌落。

  《神的救赎》票房神话在前,又有当时的‘百年电影人’权威认证,使得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部电影是江瑟演员生涯里的一个高峰,难以突破。

  如今她事隔一年多,再现新作,难免会引起许许多多国内外的影迷关注、比较了。

  “她年纪太轻了。”

  舒佩恩忧心忡忡,有些替江瑟担忧。

  其实在江瑟这样的年纪,太过出名,在舒佩恩看来不是一个好事。

  此时的江瑟花了八年多的时间,达到了陶岑十几年时间达到的高度,每一部电影都有很大的突破,这样的情况会致使观众对江瑟的要求无形中是在增加的。

  江瑟拍摄的电影,大家会对演技、情节更加挑剔,更加的苛刻。

  而身在名利场,代表着江瑟是身在漩涡中心的,前有《神的救赎》这样无论从票房、口碑来说都难以突破的神作在前,后又有她的婚事被摆在大众眼中。

  嫁进裴家是荣,但同时也代表着无论国内外的观众,对她会更加高标准、严要求。

  要是《犯罪嫌疑人》中她的表现稍有些许毛病,以前的时候大家会以她年纪太小、受美貌所负这样的借口来开托,但现在一旦有些差池,可能引来的会是大众的嘲讽与奚落。

  这部电影原本打着陶岑为主,她为配角的口号,就已经很吸引人瞩目,哪知霍知明这老头子不按套路出牌,申报时把原本应该报为女配名额的江瑟,名字填在了女主角那一栏中,这下把江瑟推到风口浪尖,恐怕到时炮火都会向她集中了。

  她成名太快了,作品一直都有,但未必心理年纪是跟上了的,舒佩恩实在是很怕她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到时一个难得的好苗子就这样毁了。

  在与崔彰成打电话时,舒佩恩提出了自己心中的隐忧:

  “霍知明的风格,实在太难把握。”

  电话另一头,崔彰成犹豫着问:

  “霍知明这样做,是不是想把锅全推给江瑟一人背了?”

  他近几年作品口碑都不大好,票房也不佳,几乎已经到了稍有名气、号召力的演员都不大肯与他合作的地步,投资人也不肯往他身上撒钱,可以说早年积攒下的名声、威望都被近几年的霍知明败得差不多了。

  舒佩恩一听这话,本能的就摇头:“不可能的。”

  都是同一个圈子的人,舒佩恩对于霍知明人品、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

  知道这老头子脾气倔强,为人还算正直,不屑于搞那些阴私的花招,他能在报名时将江瑟的名字填写在女主角那一栏,有两个可能性。

  一则是电影一开始对外虽然号称是以陶岑为主,江瑟为辅,可实则这只是一个噱头,真正这部电影应该是双女主的设定。

  二是电影在开机之前,确实如传言所说,以陶岑为主,江瑟为辅,但在拍摄过程中,霍知明逐渐增加江瑟的戏份,最终使她反客为主。

  在舒佩恩看来,后者可能性很大,霍知明不稳定性,在业内是出了名的。

  其他导演不敢在拍摄中途临时再三更改剧本,并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大展拳脚,将电影通过剪辑,改成与原先设定截然不同的故事,但霍知明是完全有可能这样做,并且在此之前有过前科。

  要是许多年前,霍知明的电影都还不错,他维持着自己的风格,拍出令人耳目一新作品时,舒佩恩倒不替江瑟急的,甚至很看好这样一个倔强老头儿与江瑟这样一个认真演员的组合。

  可在看过霍知明好几部电影,里面掌控镜头的功力虽犹在,但却失去了故事灵魂的电影,最终只剩下一个空壳,演员与演员、演员与导演、镜头都已经剥离开来,故事七零八落,最终看得人满心尴尬,也难免让霍知明头上的骂名更甚了。

  双更合一~!

第六百五十九章 犯罪

  舒佩恩怕的,是重现多年前,法国电影节上,陶岑主演的《意外事件》的情景。

  那时陶岑的表演也是无可挑剔,但因为她的地位摆在那里,观众对她的期待原本就比对当时的江瑟高许多。

  所以《意外事件》和《恶魔》同场争戏,所有观众,包括了舒佩恩在内的,都一致认为当年的江瑟表现比陶岑的中规中矩的出演,更惊艳一些。

  陶岑当年吃过的亏,如今风水轮流转,也转到了江瑟身上。

  如果说以往的作品中,江瑟拿出了十分的努力,这一部电影里,她必须要付出十二分的心血,兴许才能达到观众的预期。

  “不说了不说了。”

  崔彰成听舒佩恩聊起电影就没完没了的,及时叫了停,又问起他的身体,反正电影如何,上映之后好坏总是能见分晓的。

  这一次法国电影节,关注江瑟的媒体远比往年更多。

  《神的救赎》风头还在,她身上还有婚事可问,想要采访她的媒体一直都在预约中。

  法国电影节开幕仪式当天,江瑟与陶岑跟着霍知明,出现在媒体的视线中。

  陶岑一头波浪卷的长发拨向一侧,穿着黑色的抹胸礼裙,肌肤雪白,红唇份外醒目,有种冷艳与成熟的性感诱惑。

  江瑟则穿藕粉色贴身礼服,将纤瘦颀长的身材完美展露。

  这几天两人都同时到达了法国,虽说入住了同一间酒店中,但相互之间碰头的时候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各忙各的。

  全球赶来参与电影节的媒体在江瑟出现的一刹那,镜头都落到了江瑟身上,陶岑身边的助理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之色。

  国内一些媒体在匆匆拍摄完陶岑的几张照片之后,又将镜头转开了。

  陶岑对这样的情景倒是神色淡淡,仿佛并不发怒。

  江瑟的目光隔空与她碰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微微冲陶岑点了一下头,她也露出一个笑容,随即借着向记者招手的动作,将头自然而然的别开了。

  比起她助理脸上的怨怼,陶岑的反应自然大方得多。

  江瑟接受了几个媒体记者的临时短暂采访,谈到了电影,也难免被人问到了丈夫,她俱都一言带过。

  舒佩恩早早就已经在网上选好了《犯罪嫌疑人》的场次位置了,他这一趟前来电影节,因为身体缘故,准备要看的电影并不多。

  目前的电影名单里,除了《犯罪嫌疑人》及几位大导演的作品被他勾划上必看之外,其余电影准备等后期的口碑出来之后再说。

  他进入电影宫殿时,也看到了被媒体包围的剧组。

  舒佩恩一开始本来是想要跟江瑟交谈几句的,见到这样的情景,他伸手揣在兜中等了一阵,江瑟身边的人只多不少,他愣了一会儿,也只好打消跟江瑟打招呼的念头。

  他看了一下时间,离《犯罪嫌疑人》自己选定的场次播出还有将近半小时,他拿出手机,拍下了江瑟被记者包围的一幕,想了想发到了妻子的手机上,打趣的道:四年前,我还记得一样是法国电影节,赵让带着江瑟一行人,凭借《恶魔》闯法国。

  那时的江瑟还没有什么知名度,刘业在几人之中,名气是最大的,当时因为拍摄了张静安的《救援行动》而被一部份外媒所熟知。

  但就算是这样,当年的《恶魔》最初时受到的待遇,依旧是略显寒酸的。

  舒佩恩还记得,自己当时原本是要看陶岑的电影,误打误撞进了《恶魔》的影厅。

  他还没有提前订票,但那会儿《恶魔》名气太弱,毋须提前订票,那影厅依旧是空的,他进去的时候,还有几个外国记者进入影厅,一副准备休息的架势。

  当年的江瑟略感青涩,与剧组一行在影厅之外,不要说采访她的人,连过路打招呼的都不多。

  《恶魔》的影厅用门可罗雀来形容都是一点不夸张的,舒佩恩看完电影出来之后,还能随意的与她聊天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