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322章

作者:YTT桃桃 标签: 穿越重生

  两口子像哄着女儿似的,给宋茯苓硬拽进屋。不让干活,不让给宋福生端洗脚水。

  没一会儿,大屋里就传出宋茯苓清脆的声音,没了鼻音。

  其实当女儿的也是为了哄父母,特意将平日里放在心里琢磨的话说出来,显得话格外多:

  “爹,你这样想很对。

  我们虽然做不到像陆公子一样,豁出他一个,幸福千万家。但是我们也要尽力帮忙。

  今年辣椒种出来不会怎么挣钱,那就不挣呗。

  今年种出很多辣椒,才能留出更多的种,明年要将这些种子交给朝廷,那就交呗。

  记得你曾经在点心房劝过我一堆话,我现在也将这些话再送给你,爹,当时你说的真对。

  离开辣椒,我们家往后就没有其他进钱的买卖了吗?

  即便没有这些特殊的,旁人没有的手艺,我们也要相信自己,咱就是开个面馆也会比别人做的好,那就行了。

  人活一世,在我们能尽力而为的范围内,要有些追求的。

  不求别人说我们好,或许还会有人说我们傻,说去呗。”

  钱佩英在旁边听的直恩恩点头:

  “我也赞同,不用那个叫什么钱粮官的嘱咐咱,咱今年自个就主动多种一些,为前线那些孩子们。

  谁还不是爹生娘养的?为咱心里活的坦然,不挣钱就不挣,往后交给国家就交。

  你看看那陆畔,前线那么危险还要去,是人家傻吗?人家不傻。

  多好个孩子,你看看人家那思想境界。

  真的,咱一辈子也比不上。

  去前线的,都不傻,咱们做不到,但咱不能嘲笑,要更敬佩。”

  钱米寿盘腿坐在旁边也听懂了,姑父决定要干一件奉献的事,预料之中的,往后挣银钱吃饭的辣椒买卖就要无偿捐献了。今年不捐,是要给国家留种。留出的种子越多,明年各地的军户和兵士们自己就能种,要普及。

  姑父,你不愧是米寿的姑父。

  “给,姑父,不就是一个辣椒嘛,米寿将来挣了银钱给你补。等往后再大一大的,能翻山过海啦,就去寻你说的外国人,管他们再要稀奇种子让咱挣钱,好不?”

  宋福生心里感恩,甭管他要干啥,妻女都非常支持他,甚至开导他,让他放心大胆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前世今生都是。

  既然商定好了,等钱粮官找他时,心里更有底该怎么谈了。

  有多大能力都使出来。

  不止辣椒,我们会制作奶砖,肉松,腊肉往前面带,看看有没有好的大量生产的办法,往各地推广。不再藏着掖着了。

  宋福生两手捧着米寿的小脸,眼角笑出了皱纹:“不是说长大能杀人了吗?”

  “嗨,别提了,姑父,给我吓懵了都。醒了海让奶奶们又吓得不轻,她们在我跟前画的像鬼似的,比咱家的面具还吓人,张着胳膊围着我一顿跳。”

  呵呵,嘻嘻,哈哈哈,宋福生家的大屋里传出几口人的笑声。

  宋阿爷站在宋福生家窗外外,也在用手抹着眼睛笑。

  老爷子已经听宋富贵他们讲完了是怎么一回事了。

  不要紧,不怕,福生啊,阿爷永远支持你,大伙也永远在你身后,我们绝对能做到,让俺们向东绝不会向西,咱们啊,今年好好给人种,啥钱不钱的。

  当然了,得是你这个娃想得开,因为辣椒买卖你挣的钱多呀,哈哈哈。

  就在老爷子差些笑出声时,村里九嫂她们几个婆子忽然驾到。

  给宋阿爷吓一跳,以为村里知道了呢,俺们明明挺低调。

  急忙迎上去问,来有事呀。

  没事,想找马姐妹唠嗑。

  可这还没完全出正月,俺们家逃荒,近亲有没的,来这里做客不吉利。

  行了行了,老爷子你可快别说了,没那个讲究。

  皇上都正月里死了,天天跪丧钟,还有比这更不吉利的吗?

第四百五十二章 咋的啦(二更)

  本来大伙是要马上开会的,让宋福生他们才到家的暖和暖和就开。

  可家里来人了,往外撵都不走,非要进院。就不能开了,怎么也要等人走的。

  王婆子郭老太她们,紧急被马老太召唤家里来,作陪。

  炕桌上摆着一小碟糖块,一小篓子花生,一套小泥壶、茶杯。

  村里老娘们头回来家做客,得摆上些吃喝,谁让咱是面上人。

  此时马老太家炕上,分两伙。

  像马老太她们,是倾听的。

  像九嫂子她们,就是说的。

  “你瞅她那个损色(sai),真的,我都恨不得上去挠她,这家伙把她装的,可下求着她,一身贱肉好顿嘚瑟。”九嫂骂完就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任三叔他家大儿媳也骂道:“婶子,你们几个不晓得,她还管任子笙叫大儿,一口一句我儿我儿。我呸,比她儿都岁数小,咋舔脸叫的呢,任子笙他应不应啊。”

  “应啥呀,她都不用管任子笙叫大儿,她当着侯府家闺女面,叫一声儿媳妇试试?大嘴巴子就得给她扇过来。我听说人家身边的小丫鬟就为替主子扇嘴巴子用的。”

  马老太疑惑:“一个村里住着,咋这么不给你们面子?”

  “就那次,你们上门骂她,她说记仇啦,怨俺们捡笑。”

  “啊,你说这事儿整的,还有俺们这伙人的事。”

  马老太没等说完,九嫂子就打断:

  “跟你有啥关系,她就是那样差劲的人,拉不出屎都得怪茅房盖歪的货。我们几个,心里头堵得慌,寻思来你家,与你们唠唠嗑。”

  村里养猪大户的婆娘,又急忙告诉马老太她们:

  “要说这次办人事的是任公信。

  进村听说他家娘们在大门口臭嘚瑟,就骂那大肚婆娘滚家去。

  还冲俺们说,甭管是不是里正了,也是一个村里住着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征兵总是关系到村里后生的命,是大事,能帮忙他指定帮。

  你们听听,这几句话说的是不是还挺像样?”

  村里其他几名妇女也跟着点头。

  葛二妞插言:“然后呢,他帮了你们了吗?”

  “没。”

  葛二妞:没,你们在这夸么。这不就是在耍嘴。

  九嫂忽然叹气道:

  “唉,这不就寻思过来给你们送口信。

  任公信虽然帮不上忙,但是俺们从他那里听说,躲不过去了。”

  说着话就开始抹泪,“我家大孙女也给送了准信,也是告诉躲不过去,让家里准备准备。我都不敢回家,让小子们哪个去哪个不去?让哪个去都不对。我家大孙女婿都已经跟着队伍走了。”

  九嫂这一哭,其他几个婆娘也跟着抹眼睛。

  一边抹泪一边说:“你们也有所准备吧。任公信家的俩小子都要走了。”

  去哪?

  不知去哪,就知今日回村就在张罗拾掇东西。

  听说,不和村里的小子们一批被征兵,是提前就走,他们大哥给找的人,去的队伍能好一些,不用去前面,就干干活啥的。

  马老太眼神闪烁了下:“这都是任公信那老头子自个说的?”

  村里几名妇女点头。

  “是,亲口说的,这也是俺们对他刮目相看的原因。

  帮不上忙,也确实怨不着人家。

  毕竟他家两小子都要走了,两日后就走,比咱们这些普通被征的走的早。

  只不过人家是上面有人,能去好的队伍,不用去前面。

  任公信还说,冲天发誓,真的有帮忙问他儿,问能不能帮帮村里人。

  他大儿说,这俩弟弟都得被征走,都得是弯门盗洞寻拐弯的人情,要欠很大的人情,才能给送到那种不用去前面的队伍。”

  郭老太她们没控制住面部表情,觉得那个糟老头发的誓能有个听?竟干那五雷轰顶的事。

  其实,这次郭老太她们确实低看了任公信。

  像村里九嫂说的,真是事实,任公信真给问了一嘴。

  因为那老头对村里人的感情很“深。”

  就比如,任子笙才发迹那阵,有提过让他爹搬进城里享福,给买个房子。

  用房子勾搭他爹,别去抢那个里正。任族长是他的启蒙老师。万不得已,他不想那样。

  任公信不,当时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振振有词,大儿你要是真孝顺,就找人给咱家房子好好盖一盖,房檐高度压过所有人家,再让我当上里正,我死也瞑目。

  进城不好吗?

  不好。

  进了城,周围住的都是不熟识的人,过的好孬又能咋。

  在村里就不一样了,都认识,天天让他们羡慕眼气,那日子过的多有滋有味。

  所以,任公信这次真给问了,万一大儿子顺手真能给帮上忙呢,那村里人就得对他千恩万谢,家家户户又能捧着他了多好。

  而且河对岸那伙人也得弯腰求他,卑躬屈膝。

  他都琢磨好了,真那样的话,他端一端架子后就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