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第304章

作者:拈花无裳 标签: 快穿 穿越重生

  他看着刘芳,刘菁两人,手无力地撑着龙椅的扶手,缓缓道,“我,我,其实,有想,过,不,不杀,你们父亲的,可是,当时,真的不,不可以……”

  刘菁大惊,看着他摔倒在地,眼睛还一直死死地盯着大门外。

  “亦之,对,对不起。”

  刘菁红着眼,扭头不再看已经气绝身亡的杨成帝。

  刘芳叹了口气,转身就要离开。

  刘菁转过身来伸手拉着她,道,“妹妹,你就这么走了?”

  刘芳回头看着她,“不然呢?外面还有很多事,长姐,我很忙的。”

  刘菁:……

  难道,不应该和她一起感慨一下大仇得报的感想吗?

  刘芳笑笑,对刘菁道,“长姐,你想好了吗?接下来,可是你与我之间的争斗了。”

  刘菁笑了,“妹妹,那就来吧。”

  说罢,她伸手右手的拳头,“咱们一决胜负。”

  刘芳:……

  这可是皇位,亲姐啊!你不觉得儿戏吗?

  刘菁却笑着看她,“妹妹,你知道的,我身体弱,打肯定打不过你的,人,也没你的多,所以啊,咱们就这样,一决胜负,如何?”

  刘芳:……

  不如何。

  实在是太儿戏,太不符合权谋剧情的套路了。

  她们之间应该再斗个百八十回,争个你死我活,让一群炮灰死的死,残的残,最后轰轰烈烈地上位,这才对得起天下这么多的观众啊!

  这样算什么?

  猜拳定胜负?

  呵!

  只是,最终,刘芳还是跟刘菁这样决出了最后的继位者,顺理成章地,刘芳成了平国建立后的第一位女皇。

  而她的长女王玥,最后也改了姓,跟刘芳姓刘,被刘芳封为皇太女,成为下一任的女皇。

  一场改朝换代,就这样毫无血腥气地结束了,让天下人,让周围的其他想要趁机占便宜的国家,都有些不可置信。

  接下来的时间里,刘芳彻底让自己的人手替代了原来杨国的官员。

  由于全都是新人,又是新朝,所有律法朝政

  都一一变动,曾经的杨国,如今的平国,彻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在宁州府内,随着改朝换代的皇家布告张贴在新的衙门前时,王深才知道,自己的妻女们都在哪里。

  而这时候,他心中的后悔,与惶恐就不必多说了,此后他再也没有提起与刘芳的那一段婚姻,生怕被已经是女皇的刘芳清算。

  只是,成为女皇,还怀着孕的刘芳,真心没空理会他这个已经不在记忆中的前夫。

  光是要完全将杨国之前留下来的乱七八糟的问题理顺,就已经够她忙的了,而且她还要逐步提高国力,生产力,也要渐渐提升现今平国的女性地位。

  而随着平国的快速发展,女子也需要出门做工,参与劳动,各地也开始建设起技能培训学堂,让底层百姓可以识字读书,学习一技之长。

  随着时间推移,免费的学堂书院,开始在平国各地建起,严谨的律法也渐渐在全国普及,逐步替代了原来的家族式的族规,家规,全以国家律法为准则,定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

  等到刘芳退位时,平国已经是一个国力强盛,海运发达,百姓富裕的国家,引万国来朝!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而平国的辉煌,漫长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第282章 第20章

  十年后的七里村

  刘家酒坊是村里有名的酒坊, 虽然规模不大, 可这里面的几种酒,真是让一众好酒之人, 不远千里都要来这里排着队购买。

  说起来,刘家娘子刘安娘,十几年前到的这里酿酒, 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不在。

  可等她回来将第一批酒起出来的时候, 七里村刘家酒坊的名号就彻底闻名天下了。

  可惜, 这刘家娘子啊, 每年酿酒的数量都非常有限,三种酒, 每一种, 至多只有一百坛,这对于整个平国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到了极点。

  因此, 每年刘家酒坊起酒的时候,这些酒,每一坛都会被拍卖到天价。

  反正, 在七里村的村民看来,这些富贵人家啊,真是有钱烧得慌。

  这刘家娘子的酒, 封得严严实实的,就这样拍卖,也不怕买回去之后酒不好, 白白浪费了那么多银钱。

  可谁让刘家娘子酿的酒香呢?

  有的时候,刘家娘子在家中品酒,他们这些村民闻到,都觉得心痒痒,十分想要尝一尝。

  可只要一想到刘家酒坊的酒的价格,他们就只能是偶尔闻一闻酒香,实在不敢想自己能喝上这样绝佳的美酒。

  今年又是一年一度的刘家酒坊起酒的日子,一大早的,就有人陆陆续续过来排队,站在刘家酒坊门外,安静地等候着。

  罗平一打开门就看到对面门口站着的人群,嘴角抿了抿,他就这样站在门前等着。

  等将近午时,对面大门打开,刘安开始主持拍卖,一坛一坛的美酒渐渐卖出,直到三百坛就全部卖完了,那些人才各自散开,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各自回去了。

  罗平看人都走了,抬步走下台阶,走到对面门前,对刘安道,“你家姑娘呢?”

  刘安看着他,心里叹气,面上却见怪不怪了,道,“姑娘不会见您的,罗大人。”

  罗平冷着脸,淡淡道,“我知道,我只是想知道她在不在。”

  刘安垂头道,“姑娘自然是在的。”

  现在平国安稳,姑娘的身份留在这里隐居,也过得自在,少了许多纷纷扰扰。

  要是没有罗大人一直纠缠不休的话,恐怕姑娘会过得更好。

  倒不是说罗平为人如

  何,只是这般看似坚定深情的纠缠,对于刘菁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负担和打扰。

  罗平抿唇,垂眸道,“如此便好。”

  说罢,他便转身回了自己的家,关上大门。

  十年前,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就彻底搬到七里村这里住了。

  本来,罗平可以继续当官的,可他却辞了官,搬到这里,陪着刘菁。

  他也不知道是想要弥补,还是想更多,可他只知道自己想待在她的身边,哪怕就只是这样看着她,就很好了。

  …………

  刘菁在后院的书房里看书,刘一真站在一旁伺候。

  当初她离京,还以为刘安,刘一真几人会留在京都,没想到,他们竟然都跟着她一起回来这里,继续过这样平静的生活。

  刘菁也有问过刘一真,为何还要留在她身边。

  刘一真耸耸肩道,“习惯了。况,我也不想留在京都里忙碌,跟着您,简简单单的,也挺好。”

  最重要的是,她留在刘菁身边可以不需要考虑婚事,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奴仆,不嫁人什么的,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可留在京都,跟在主子身边,那她就绝不可能是普通奴仆,至少也得是个官身,这样的身份,可是香饽饽。

  刘一真懒得费心思,更懒得去折腾,所以就选择继续跟在刘菁身边了。

  刘菁看她确实是喜欢自由散漫的日子,也就不多管了,人各有志,只要她自己高兴就行。

  刘安这时走进来,跟刘菁禀报了一番罗平的事儿。

  刘菁微微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对于罗平,说实话,她其实没有多恨,也许当年有那么点怨怼,可现在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那一点点的怨怼,早就消散了。

  只是,他们注定是有缘无分,刘菁也不想让他再多留恋从前。

  就这样吧,对彼此都好。

  刘菁放下罗平的事儿,只问刘安刚才拍卖酒如何了。

  刘安回道,“还是以往的惯例,拍卖了三百坛,余下的,一半送去京都,一半留在酒窖内留存。”

  刘菁点头,放下手里的书,转头看向窗外的蓝天,“今年好像陛下开始开设女子科考了,对吗?”

  刘安回道,“是的,姑娘,三月份在全国第一次开始女子科举的考试,

  科考内容与男子科举无异……”

  刘菁笑笑,“陛下还真是敢想,也敢做啊!”

  刘一真笑着道,“现在朝堂上都是陛下的人,陛下自然是敢想也敢做的。”

  刘芳这位女皇登基后,虽然在贵族圈中,尤其是前朝的贵族圈中有很大的非议,可是在百姓眼中,这位女皇陛下可是一等一的好人,大大的明君。

  而且刘芳直接釜底抽薪,前朝贵族们虽然没有被刘芳清算,但至今也没有让他们上朝,在朝中任职。

  现在朝廷中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刘芳暗中培养的人,年轻有活力,并且也是经过刘芳的一番悉心教导的。

  经过这么些年下来的历练,这些人如今也十分有能力了。

  所以,现在刘芳要彻底推行女官制度,那些前朝贵族们纵然是有想法,有异议,也不敢多说什么,或者说,他们即使说了,也没用。

  刘芳自己是女皇,从她登基的那一刻开始,京都众人都看得出来,未来天下大势应该是什么样的。

  女子的地位必然大大提高,这是毋容置疑的。

  只是刘芳一开始没有马上推行,就是怕中途会让底下百姓心生反感,甚至是抵触。

  经过十年时间的潜移默化,现在百姓们对于女子出来工作,已经有习以为常的趋势了,刘芳这才大力推行女官制度。

  这样一来,哪怕京都里有人反对,那人数也不会太多。

  这样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就会很小很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