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的自我修养 第82章

作者:吃饱喝足的狗蛋 标签: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明丽倒是没注意到刘氏在打量薄秋,也没注意到薄秋捧着茶盏那种听故事的兴致盎然,只自顾自地继续哭了下去:“我深深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我已经顾不上了——我宁可什么都不要,我只想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长长久久就行。我从前总不懂什么叫有情饮水饱,现在我知道了,这便是了……我看着姐夫,就觉得人生都明亮了。”

  这话说完,屋子里面就陷入了微妙的安静当中。

  薄秋是在回味这番告白——顺便品评了一下明丽的问话水平,她感觉明丽如果以后要走这种爱情开道的路线应当回去多看看言情小说,多看看古人的那种诗句,什么君生我未生,什么换我心为你心,这样抒情起来会更打动人一些了。

  而刘氏在一旁忍不住也拿起了茶杯喝水,她是想等着看看薄秋是什么反应,至于明丽说的这些酸话她根本左耳进右耳出,一句没往心里去。

  这样的安静,让明丽趴在地上觉得有些难过了。

  过了好久,薄秋忽然回过神来,她放下了手里的茶盏,和善地看向了明丽:“没了吗?”

  一旁刘氏等了许久等到了这么三个字,差点把自己口里茶给喷了,她年纪大经历多,但也没见过薄秋这样的,明丽这不是她亲表妹?至于这么冷漠?这姐妹俩只怕不是表面上那么和睦吧?她迅速地回想起了明丽进府前后的事情,很快就认定了自己的说法,她是记得薄秋收到了家里的信,可薄秋嫁进来这么多年都没主动给她娘家送过信,可见和娘家关系有多差。

  这就对了!刘氏把茶杯放下,又看了一眼明丽,相当确信了自己的猜测:薄秋不是自愿接纳明丽来京城的,所以她根本就不在乎明丽做了什么,难怪她知道明丽上了诸平的床都这么淡定,恐怕是巴不得自己妹妹过得不好了!

  想到这里,刘氏起了身去,把明丽从地上搀了起来,柔声道:“可怜见的,小小女孩儿呢,这片真情倒是让我这老婆子都动容了。”她嘴里说着话,眼睛却是看着薄秋的,她看到薄秋挑了眉,顿时便确信了她们姐妹俩关系恶劣,那么只要她扶着明丽,不就可以直接挑唆明丽去对付薄秋?看他们姐妹相争,岂不是省事?

  明丽就着刘氏的手站起来,泪眼婆娑地看向了薄秋,弱弱地喊了一声:“姐姐”

  薄秋饶有兴致地看着这新出炉的组合,刘氏这是想扶一把明丽?刘氏想用明丽来恶心她薄秋?

  “别怕,有老婆子在呢!”刘氏伸手给明丽把眼泪擦了,“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脸都哭花了就不好看了,好生留下来,我做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来啦~~~

第138章 世界六

  薄秋并不在意刘氏和明丽有什么打算, 就算刘氏把明丽捧到天上去又能如何呢?

  这府里她是女主人,并且是无可动摇的女主人——换言之,薄秋可以容许刘氏捧着明丽, 也可以直接把她俩一起踩下去, 但是没有必要。

  她没必要卡着明丽让她什么都做不成,这种无关紧要的小把戏, 只要不妨碍她薄秋的事情,她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老带新, 她宽容得很。

  于是那边明丽就和刘氏上演了个别扭的婆媳相得的把戏,每天刘氏关爱地把明丽带在身边, 明丽又殷勤地洗手作羹汤,给刘氏送给诸平送给诸佩和诸俊这俩小哥俩送, 当然也漏不了薄秋。

  明丽每日晨昏定省准点跑到薄秋这边来嘘寒问暖,然后送上各式补品,姿态摆得低,仿佛是要低到尘埃里面去,仿佛她已经为爱把什么都抛弃了, 人都可以不做,就只做小猫儿小狗儿,只要讨人欢心。

  薄秋不知道明丽自己内心怎么想, 她本人并不太能够认同和理解明丽的选择, 不过她也知道明丽还有后招, 宝燕来告诉她,明丽给家里写信了。

  “明姑娘让人给明家写了信,厚厚的一封。”宝燕过来的时候避着人,心中也还是有些担忧的, “太太,明家的老爷不会过来说三道四吧?”

  薄秋靠在椅背上想了想,夏秋之交的时候还有些热意,但是已经不似盛夏时候那样热得人烦躁。她思索了许久,终于想起来明丽父亲家里还是大家族,虽然不在京城,但也算是一方大族,明丽的父亲虽然死了,但是还有两个亲叔叔,二叔仿佛是哪里的太守,三叔似乎身上还有个爵位,具体是做什么官居何位她记得不清楚,但是明丽自己应该是清楚的。

  明丽既然给她家里写信,多半是存了想让家里人给她撑腰的心思。

  所以当初为什么明丽要选择上京城来找她?

  薄秋想了半晌也想不起来,她只记得是因为明丽父亲没了,母亲病病歪歪的,她的母亲问她能不能帮忙明丽在京城相看个人家……所以问题是出在,明丽自己想在京城找人家?

  既然自己想半天想不出为什么,薄秋看向了宝燕:“当初明姑娘为什么进京来着?”有些事情的八卦和内幕之类的下人知道的比主子更多,宝燕作为陪嫁跟着她这么多年,知道和记得的事情多半比她自己更详细。

  宝燕听着这话也想了一想,方道:“据说明家的老爷原本是打算在青州就给明姑娘说个人家,但是明姑娘不愿意,然后后来才托到了太太这边。”

  和自己的猜想相差不是很大,薄秋忽然有些感慨——无论是现在的明丽还是从前的明丽,都是一个心高的人啊。

  不过从前那个想进京的明丽比现在这个一心钻营到别人家里去了的明丽还是要高出一分,至少人家不打算打着爱的旗号去加入别人的家。

  “既然表姑娘要给家里写信,那就让她写吧!”薄秋把这事情细细思索了一番,就算是最坏的结果,明家人不分青红皂白来京城给明丽撑腰,对她影响也不大,她本就没打算在这个国公府多留。

  宝燕看着薄秋神色,她跟随了薄秋这么多年,只看近来府中的事情和薄秋的反应,便已经在猜测薄秋之后想做什么了——她想了想,只委婉道:“太太,在国公府,至少您是太太呢!”

  薄秋原本在出神,忽然听到宝燕这么一句话,倒是有些意外。她抬眼看向了宝燕,笑了笑:“你在猜什么?”

  “我猜着……太太是不是腻烦了。”宝燕小心翼翼地说道,“太太,在国公府,您是太太,身上还有诰命,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我知道。”从宝燕的这句话,薄秋倒是真的觉得她若是在现代不仅能做个管理者,甚至很能做个开拓者,看得清局势也猜得透上位者的想法,做个丫鬟是屈才了。

  宝燕听着这话,倒是也知道不再多说什么,只又道:“寿安太妃那边回了帖子,是请太太过去寿安王府赴木樨宴,太太准备穿哪套衣服?奴婢们先去收拾出来。”

  薄秋笑道:“就由着你们安排好了,今年新做的衣裳随便哪一身都可以,别太张扬就行。”

  宝燕脆生生应下,便去给薄秋收拾出门的衣服头面了。

  寿安太妃的请帖当然不单单只请了薄秋一人,薄秋拿着帖子去了一趟刘氏院子,恰好碰到明丽也在。

  刘氏见到薄秋过来,语气是有些不耐烦的:“薄氏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倒是劳累了你这当家主母跑这一趟。”

  一旁明丽柔柔道:“老太太不要这么说,姐姐主持国公府上下这么多事情,总有疏漏时候,您这样说岂不是让姐姐伤心么……”

  刘氏抚着明丽的手,感慨道:“她若是有你这般贴心,我何至于每日被气得站都站不起来。”

  薄秋含笑听着她们这一唱一和地把话说完了,才让旁边丫鬟把寿安王府的帖子送到刘氏面前去,口中道:“寿安太妃请老太太与我去寿安王府赴宴,不知老太太要不要去?”

  刘氏听着这话,拿着帖子的手顿了顿,帖子还没打开,眉头已经皱了起来,道:“我老了,走不动了,这什么宴会便不去了。”口里这么说着,她低头看了看那帖子,只交还到了一旁丫鬟手里,脸上表情已经淡了下来,“收拾两斤螃蟹送去,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一旁的明丽听着这话,面上倒是露出了几分惊异,还有几分不赞同。她眼珠子转了转,又看了薄秋一眼,然后向刘氏笑道:“家里面什么没有?出去赴宴也没什么意思。要是真的想热闹热闹,不如下帖子请王妃到咱们家来玩耍吧?”

  刘氏面上已经冷了下来,她看了一眼明丽,又看了看薄秋,道:“没什么好热闹的,就这么清清静静的最好!”

  这话便是在下明丽的面子了,明丽脸上有些挂不住,便不再说话,只低头捧着茶喝。

  薄秋倒是知道刘氏为什么这样,甚至连送两斤螃蟹这样的话也说得出口,原因无他,只是早年寿安太妃还未嫁的时候在家中与刘氏的关系便不怎么和睦,姑嫂关系一言难尽。当然了,这也是薄秋做计划时候选择了寿安太妃的原因,这么个人,和国公府关系近,自己地位高,姑姑管侄儿的事情也不算手伸太长,简直是绝佳的人选。

  “既然老太太不去,那我便一人去了。”薄秋只当是什么都没看出来的,语气淡淡,“帖子都送上门来,老太太不去没什么,我这个做小辈的不去,便是不尊重人了。”

  刘氏摆了摆手,连话也不想再说,只示意薄秋可以出去了。

  薄秋对刘氏这样态度只不以为意,第二天她便专门找了个礼盒装了刘氏说的螃蟹,然后自己又单独准备了些礼物,往寿安王府去了。

  寿安王府按照规格来看是郡王府,老王爷已经死了,如今的寿安郡王是太妃的亲子,王妃也是太妃当年亲自去给儿子挑的,自然与太妃关系和睦,母子之间并无矛盾,婆媳之间关系也十分融洽——当然了,也有太妃不怎么弄权,早早儿就把事情交给了儿子媳妇,自己也不在旁边指手画脚的缘故了。

  寿安郡王如今得了圣上的青眼,还计划着把西海的兵交给他去练,这是显而易见的圣眷,不知让多少人眼热——于是这木樨宴上,便有许多人明里暗里旁敲侧击地说着奉承的话。

  薄秋在席中坐着,便只见寿安太妃与王妃一道在上首,婆媳俩倒是把这些话头都不着痕迹地接下来或者推出去,总之圆滑到让人抓不出错来。

  席间寿安太妃便让人请了薄秋过去说话。

  太妃看起来年轻,倒是比刘氏显得年轻十多岁了,并且眉眼间和善,看起来让人感觉亲切。她看着薄秋倒是有些感慨,道:“你们府上的事情我看在眼里,你这孩子当初兄长还拿着你名帖来问过我的意思,当初便觉得你好,如今回头看看,是果真没有选错的。”顿了顿,她又看向了一旁的寿安王妃,“你们算起来是同辈,薄氏年纪小,你倒是还能喊一声妹妹。”

  “秋妹。”王妃在一旁也很和善,“秋妹若是平常家里没事,尽管过来王府来找我说话玩笑,原本两家离得也不远,家里关系也亲近,实在不必这样生疏的。”

  薄秋笑了笑,只道:“家里事情实在多,也不是我不想出门。”

  太妃听着这话,倒是露出了个感慨的神色来,但这会儿席上人多,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只道:“你等会别急着走,我们说说话。”

  薄秋于是应了下来——有些话也的确是不好当着众人说的。

  一旁王妃挽着薄秋的手站起来,道:“我带着你先去园子里面转一转,今年园子里面木樨开得极香,趁着园子里面没人,这会儿清净,就我们俩去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来啦~~~

第139章 世界六

  王妃比薄秋年纪稍长, 说起话来也是亲切不拿架子的。

  国公府的事情因有太妃在,王府中也知道个七七八八,故而王妃也知道薄秋在府中被婆婆为难的事情。她自打嫁到王府中后是没有受过太妃什么磋磨, 但见过许多婆媳之间的不和, 于是对薄秋多有几分同情。

  站在桂树下,王妃向薄秋笑道:“秋妹你还年轻, 常常出来交际倒是更好。就算表弟不打算谋个功名出路了,但家里总还有小侄儿,多为将来打算才是正经的。”

  薄秋也知道王妃所说是没错的, 她若是想在国公府长久下去,自然应当这样打算, 眼前这些婆媳关系也好妻妾关系也好,都是虚的, 只有抓在手里的才是实的。

  古代的女人来说,事实上便是如此了:丈夫是虚的,所谓的爱宠也是虚的,只有手中抓着的银钱权力是实的,膝下的儿女是实的。或者更极端一点说, 对女人来说,只有子嗣是实——子嗣是唯一的她能用一个孝字拿捏一辈子的存在。这当然是可悲的,这也是薄秋进入了五个位面之后体会最深的, 她看得到听得到也体会得到, 许多事情只有身在其中了才能感觉到那种什么都无法做的无力。

  在这个位面中, 国公府就是薄秋目前最好的栖身之所,子嗣她已经有了,诸俊和诸佩这哥俩认她为嫡母,她对这小哥俩也有养育之恩, 这就已经是她将来的筹码,将来只要他俩有出息,她就能用一个孝字把这哥俩拿捏一辈子,让他们俩不得不孝顺自己。

  王妃当然也看得明白,所以才有刚才的那句话。

  只是薄秋没打算这么做,她不打算把国公府当做自己的栖身之所——应当是厌倦了,她修养了五个位面的主母心得,她已经不想继续修养下去了。

  这些话她没打算对王妃说,她的打算也不想过早让人知道,于是她便只笑了笑,道:“娘娘的意思,我明白的。”

  王妃拍了拍薄秋的手,只轻叹道:“长辈的事情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好说,不过太妃已经与我说了,国公府的事情她是会问一问的。”顿了顿,她含笑看着薄秋,又道,“这京中没什么新鲜事儿,况且咱们两家关系原本这么近,是因为老国公去世了才来往少了些。有些事儿让人看笑话,总是不好的。”

  话说到这里,薄秋已经明白了太妃的意思——这便是太妃不好直说,让王妃来转达的。

  太妃打算过问一下国公府的事情,因为现在国公府闹得难看了,甚至会波及到了寿安王府,所以太妃打算过问,并且确信国公府的那些糟心事儿不会被人拿到寿安王府头上说三道四。

  薄秋感激地看向了王妃,道:“先谢过娘娘。”

  王妃见薄秋有这么一句回话,便笑了起来,指了指旁边那棵木樨,道:“今年便是这棵树开得最早,你来看,不仅香味浓郁,而且花儿都比旁边的要多。”

  薄秋听着这话,便上前去跟着王妃赏花了。

  .

  木樨宴后,客人都散了,太妃便把薄秋留下来说话。

  这次便没有王妃在场,就连丫鬟也没在旁边伺候,只有太妃与薄秋两人了。

  有许多事情,还是不好当着人的面来说的。

  太妃皱着眉头听着薄秋把国公府的事情说了个七七八八,忍不住摇了摇头,带着几分感慨地拍了拍薄秋的手,道:“你婆婆年轻时候只是脾气有些执拗但人也是个好人,可现在再看,人老了,却开始做糊涂事了。”顿了顿,她又叹了一声,道,“你先回去,等过两日我去你们府上,把这些事情与你婆婆说一说。”

  薄秋倒是没想到能得了太妃这么肯定的一句话,但转念一想,两家这样亲近关系,太妃多半也是怕国公府上有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最后七弯八拐牵扯到寿安王府了,寿安郡王正好在受到圣上重用,可经不起有人在后面拖后腿。

  但无论如何,只要太妃愿意开口,薄秋就已经千恩万谢了。

  “多谢娘娘。”薄秋真心实意地谢道,“侄媳妇也是不知要如何是好,所以才贸贸然求到了娘娘面前来。”

  “论亲你应当喊我一声姑妈。”太妃向薄秋笑了笑,“平儿是我的亲侄儿,我这个做姑妈的关心侄儿是应当的,别人也挑不出什么理来。”说着她又思考了一会,叫了丫鬟进来问了问最近几日的空闲,然后向薄秋道,“等过两日安乐公主的宴会过了,我便差人送帖子到你们府上,到时候我与你婆婆亲自说说这事情。”

  薄秋满口应了下来,也不多打扰了太妃,只陪着又说了几句闲话,就起身告辞。

  等到薄秋走了,太妃便找了王妃过来,又把国公府的事情说给自己媳妇听了听,最后叹道:“人总有这样执拗到不辨是非的时候,你我都应当这样自省。”

  王妃笑了笑,只安慰太妃道:“母亲与我都不是那样的人,将来就算媳妇也做了婆婆,当然也不会做出这样事情来。”顿了顿,她又忍不住叹了一声,“只可惜那薄氏,她瞧着倒是好的,方才我看到国公府上送来的礼,前头都规规矩矩,最后又来了两斤螃蟹……虽然这是吃螃蟹季节了,可……也太不讲究了一些。”

  “那多半是那位老诰命要加上的。”现在没有外人了,太妃说话便也没那么客气,“她年轻时候执拗,与我还争过数次,那会我只当是姑嫂之间必有一争的,可嫁到王府来了才发现,哪里有那么多事情好争?事事要争个赢,事事都要抢着拿主意压别人一头,实在是没意思。”

  .

  薄秋回到府中后,又过了两日,果然便等到了寿安王府的帖子,接着便是太妃亲自过来了。

  若还是刘氏当家作主,只怕是要拒了帖子说没空的,但现在府里面做主的是薄秋,薄秋那边都请了太妃的车驾进府,刘氏便不得不应付一二了。

  这多年没见面的姑嫂再见面,气氛算不得太和睦,至少在一旁的薄秋看来,刘氏笑得十分虚假,倒是太妃面上是露着坦诚的。

  诸平见到太妃倒是十分欢喜,他上前搀扶了一把太妃,还问起了太妃喜不喜欢自己做的那套小家具。

  太妃笑着道:“十分精巧可爱,我让人摆出来看,见过的都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