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31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练习的日子里,舒雨接到了路晁的信,路妈妈还是不想放弃辅导书的生意。但她工作的学校明显不适合合作,好在她妈的同学圈有牛人,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校操作。

  “他怎么说。”舒雅专门拿棉绸布来剪裁,照着妹妹之前画的图纸,一个样一个样的裁过去。

  见妹妹看完了信,手里不停嘴里问道。

  “路阿姨找到一个同学,夫妻俩都是她中专时的同学,其中一个还被送去大学深造过,现在在一所挺有名的中学,一个当校长一个当老师。”

  “那确实合适。”舒雅感慨道:“同学里还有这么厉害的人啊,真好。”

  同学圈属于关系圈中亲密度还比较高的圈子之一,读的学校越好,同学圈越有用。倒不是说势利眼,而是这种帮助原本也是互相的。

  谁有难处大家拉拔拉拔,以后自己有了难处,自己的孩子有了难处,也能让人拉拔拉拔,关系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舒雅终于又意识到了一点,“要是能读大学,同学里一定有更多厉害的人物。”

  停顿良久,舒雅说道:“小雨,你一定要考大学,我赚钱供你,你好好念书就行了。”

  舒雨当然想考大学,但赚钱的事也不用放手,她又不是小孩子,知道怎么安排时间。

  “路妈妈恢复政策的时候,有一笔补发的工资,准备拿这个做启动资金。”舒雨继续说给舒雅听,“路晁说要是真能做成,会给我寄一套辅导书。”

  “就寄一套辅导书啊,不打算感谢感谢你啊。”舒雅纳闷道。

  “我要什么感谢啊。”要是人家不准备感谢你,这会儿肯定通篇都是感谢,但真准备感谢你,反而不会在言语上说的太多。

  舒雨心里明白,也相信路晁是这样的人,但默契这东西,说出来就不美了。更何况,他怎么感谢都是心意,她压根没想过在这上头占好处。截住姐姐的话头,把她往另一个方向带。

  “等把所有款式的连衣裙做出来,咱们要不要试试做一套古装。”

  果然,这话一下子将舒雅给吸引住了,之前的感谢不感谢,都被抛诸脑后。满心剩下的,就是怎么做一套古装。

  作者有话要说: 心情越来越沉重,好像之前一直没有跟大家说过,我就生活在武汉城区。

  在昨天之前我还一直挺乐观,但情况越来越严重,还摊上一群不忘好好过年热热闹闹看晚会的领导。

  医疗系统几近崩溃,缺乏最起码的防护装备,忍无可忍的医院只好自己发出求救信息向外界求助,全程不知道领导在什么地方?哦,他们去参加团拜会看节目了,呵呵!!!

  封城停运所有交通工具,却没考虑过医护人员怎么上下班,怎么吃饭?没有车的家庭如果出现发病者,又该怎么去医院?医院处处爆满,几无立锥之地,医生难,患者难,只有领导歌舞升平!!!

  罄竹难书!!!

  千古罪人!!!

  实在是替医护工作者感到难过,天灾又逢**,希望武汉挺住,医护工作者都能平安无事,大家也都平平安安!!!

第45章 报道

  暑假快要过去的时候, 舒雅终于收到京城来的信, 握着信封的手抖个不停,半天都拆不开信封。

  好不容易拆开哆哆嗦嗦抽出信,一眼就瞧到一句话“请于十月十五日之前来报道”返身抱住妹妹尖叫一声,也说不出来是哭是笑。舒雨感受到这动静也知道, 姐姐必是梦想成真。

  “赶紧再看看呀,什么时候去,要带些什么, 可别落下。”舒雨提醒道。

  舒雅赶紧再展开来信, 和妹妹一同看了起来。

  地址和时间都写的清楚, 最终能不能得到角色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再定。

  “这是什么意思, 到底选上没选上啊。”一个电话出去, 当天金外公就来了长尾镇,这可是大事, 得帮着参谋。

  “意思是上了最终入选的名单。但是谁演谁还没定, 得看他们的形像和状态适合谁。如果培训的时候,实在进入不了状态, 那就谁也演不了。”舒雨把信里的内容揉碎了,讲给外公听。

  “就是也不一定。”外公接过信,心想到这一关了还是不确定, 这要是耽误的时间长了,有工厂招工怎么办,岂不是两头落空。

  舒雅看出外公的犹豫,赶紧道:“我想去试一试, 不试一下我不甘心。再说这期间,人家发工资的。”

  是真的发工资,而不是片酬。不管主演还是配角一律平等,有工作的暂时把工作关系调到剧组,没工作的去剧组就算是临时工。工资在剧组里拿,给包食宿。

  金外公知道有工资,让人去干活能不给开工资吗?可这不是工资的事啊,拍完了戏可怎么办。

  “拍完了再说拍完的事,那么大一京城,还怕姐姐找不到工作吗?”舒雨赶紧接茬。

  说话间金明天也回来了,爷俩把这事一对,想法都一样。稳定压倒一切,肯定是有个稳定的工作,比去当个一二年演员再回来强。

  倒不是说他们出尔反尔,之前跟着舒雅一块乐呵,纯粹是奔着长长见识,自家孩子真争气这个想法去的,压根没觉得这事能成真。等事到临头,发觉这事可能奔着真的去了,才暴露出他们真正的想法。

  舒雅直接把嘴一噘,“我不管,我就是非去不可,机会都来了我要不去,这辈子都得恨我自己。”

  大人不管怎么想,都架不住孩子乐意,就愿意去大城市。

  “得了得了,孩子愿意,去吧。人家还不一定选不选得上呢,真能演也是好事。”大不了再回来,家里总有她一口饭吃。金外公最先投降,孩子的想法最重要,总不能逆着她来。

  金明天也跟着道:“反正小雅年纪小,去两年长长见识,回来也不到二十,再找个什么样的工作不行。”

  又跟着叛变一个,风向还转的贼快。

  常红心在旁边听着,心想你们爷俩根本就是多余发表意见,不情不愿又怎么样,舒雅一句非去不可,你们就认了。换到别人家,还能想干嘛就干嘛,不听话怎么办?一天按八顿揍呗。

  最后商量的结果,还是金外公送去,舒雨就不让去了,她得读书呢,一来一去好几天,多耽误学习。

  在舒雨开学的九月,舒雅总算在妹妹那儿获得了小有所成的认可,姐妹俩轮换着踩缝纫机,你剪裁时我踩,我剪裁时你踩。越是这样争分夺秒,学习的热情就越是高涨。

  舒雅看着代表自己手艺最高水平的裙子道:“看看,心灵手巧就是咱们家的遗传。”

  这话舒雨认可,他们的父母都是手巧的人,就跟正正得正负负得负一样,没理由就她遗传到了,姐姐没遗传到。事实证明,舒雅只是懒,一旦上了心,天赋就从血脉里激发出来,看着经验条蹭蹭蹭就涨了起来。

  “这两个月天气还算好,我放了学回家住,天气冷了再住宿舍。”舒雨仍旧定了宿舍,但不准备一开学就住进去。这个时候的管理也松散,金明天去学校打声招呼就行。

  “白天我在家帮你做大衣。”舒雅自觉分配好时间,除了帮妹妹的忙,也开始琢磨古装的事。又学着妹妹画草图,一开始线条都是歪的,一段时间后竟然还像模像样的能唬弄唬弄外行。

  她坚持自己原创,不让妹妹掺和,舒雨也乐得让她自己摸索。有些事,还真是只有自己摸索过一遍,把雷都踩一遍,才知道该怎么做,也知道有人提醒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舒雨自己手里的活,本来是进度稍慢,但在舒雅手艺过关后,开始帮她做工,进度很快追了上来。不过她也不是很着急,反正这批大衣的件数并不多。

  她也不准备赶工,而是要保证每一件大衣都质量上乘,零碎的时间还拿着皮料拼了几个男士的带着腕带的手包出来。

  舒雨收拾行李的时候,拿出给姐姐做的大衣,驼色的短款大衣,大翻领宽松款,但一上身就是能显出腰身来,俗称显瘦。下头是一条牛仔裤,在现在流行的喇叭裤上做了改良。大腿和腰身都是贴着身材做的,到了膝盖下头才开始放成喇叭状,但放的也不多,长度正好在鞋跟那儿,看着就精神。

  “这一身穿出去,能把所有人都比下来吧。”舒雅摸着大衣舒服的料子,挣扎了一下道:“这一件能卖不少钱吧,不然还是拿去卖了,给我穿可惜了。”

  “拉倒吧,我姐姐是要去京城的人,怎么也得有一身能拿得出手的衣服。你呀,就好好打扮着,别让全国人民小瞧我们小地方的人就对了。”

  “你等着,姐肯定好好混,到时候把你和外公外婆都接到京城过好日子。”舒雅扬着头,青春的脸庞洋溢的全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行,那我可等着呢。”舒雨又让姐姐把手里存折的钱取出来,带在身上。

  “我说给你,你肯定不能要,你手里的存折有多少钱都取了,大老远在外头,不带着钱我们哪里能放心。”

  舒雅是要带钱,但只准备带一百块钱,她振振有词,“有工资呢,还包吃住。这一百块我也就是留着防身,没什么能花钱的地方。”

  万一真有事,不是有剧组呢,这年头对工作单位的依赖就是这么大。舒雨想想也是,人在剧组里能有什么事,真有事打个电话回来,给她汇钱过去也不是难事。

  “那也行,去了那边要是有行李箱,不管什么价钱赶紧买一个,不然你们要是转战几个地方,光搬行李都够麻烦的。”

  “知道了,小管家婆。我不在家里,你去川市也好,又想什么心思也好,一定得叫舅舅陪着,千万不能一个人去,知道吗?”

  姐妹俩的互相叮嘱,一直持续到十月份。金外公带着舒雅,踏上去京城的火车。这一回,缝纫机厂的领导都特意来过问了一下,毕竟这一回是真选上了,在剧组拿工资呢,在一般人眼里可不就是选上了。

  在他们小地方,还是件挺大的事,就连程燕都问了好几回,羡慕的不得了。

  “还没谱呢,去了也不一定就能当演。就算能演,没准就仨镜头,到时候扒着放大镜都不一定找得着。”问的不止程燕一个人,不管谁来问,舒雨回的都是这句话,尽量给这事降降温。

  “切,我信你个鬼,你这人不老实。”程燕嘴噘的可以挂油壶。

  舒雨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啊有点好事老爱藏着掖着,“你说又没人找你发糖,怎么就不能说了。”

  “现在说的热闹,后头没成不是招人笑话吗?”舒雨的性格就是这样,不爱招摇。

  “果然还是老毛病,胆小鬼啊胆小鬼。该威风的时候就威风,你以为你不威风,人家该落井下石的时候,会少踩你一脚。”

  舒雨“唉哟”一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才一个周末没见,学问见涨啊。”

  程燕回了一声,“哟,被你看出来了。”

  舒雨差点被咽住,手一搭朝她肩膀拍过去,“讨厌。”

  眼儿一瞥,被班上一个男同学的造型给惊呆了,竟然扎了个辫子。其实这个男生一直在留头发,但之前没扎起来,便不显眼。等头发过肩,他在脑后一扎,就显了形。

  同学看热闹,老师则是气了个半死。让他去剪,谁知道男同学脖子一梗,说现在诗人都留长发,他也要留。

  “你是诗人。”老师顺口就怼了他一句。

  “那当然。”男同学仿佛就等着这一句,递上自己的笔记本,还真是他自己的诗集。

  老师被一本诗集怼得哑了火,拿起来就奔主任办公室,搬援兵去了。

  同学们又是新奇又是佩服的看着自己的同学,只有他的同桌,很骄傲的说道:“他真的会写诗,都是我看着他写出来的。”

  “那怎么让老师拿走了,万一给你烧了不是可惜。”同学们还挺会替人担心。

  诗人同学一扬脖子,“那是我的手抄本,原本怎么会给他。”

  同桌又帮着宣传,“他投稿给出版社了,等着出版呢。”

  出版两个字,直接让教室炸开了锅。后世的人可能没法理解这种心情,在**十年代,所有铅字印刷出来的文字,都被视为神圣不可动摇,也是绝对不可质疑的。甚至在今后的好多年里,都有人愿意自费出版,就为了把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我没事,很早就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了,家里人本来是二十九三十当天会大采购的,也被我拦住了,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吧,省着点别讲究了。

  下楼扔垃圾,我也是戴着口罩,回来就洗手液洗手的。

  现在网上很多关于武汉的谣言,让人难过又气愤,但也有不是谣言的真事,更让人难过。

  民间自发组织车队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民间自发组织给医护人员送饭,民间自发组织去联系酒店让无法回家的医护人员免费休息,这都是真的。

  医生缺口罩,缺防护服,缺检测用的试剂,病人挤爆医院看不上病也是真的。

  病人绝望,医生也绝望,我都不敢想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感染的概率会有多大。

  武汉封城,湖北省其他十几个城市也陆续封城,这十几个城市的医院都面临这种情况。

  今天开始机动车限行,说明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

  真的很希望中央派人接管武汉。

  有些人就不配为人,就该千刀万剐,钉在耻辱柱上示众!!!

  今天开始很多物资到达武汉,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感谢,这个时候的医疗物资不是物资,是医护人员的命,再一次双手合什表示感谢!!!

  很抱歉大过年的,让大家都跟着难过,以后不提了,大家该开心过年的还是要开心过年,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关心,我会好好的,大家也都好好的,待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贡献!

第46章 诗人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