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25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批发市场得去省城才有,而且还不成气候,还真不一定有岳婆婆家齐全。

  “你说,要不然我毕业干脆跟你学手艺怎么样,开个小店卖自己做的衣服。”临到毕业,舒雅终于感觉到压力,万一找不到工作,总不能天天呆在家里吧,那多丢人。

  “可以呀,有想法是好事,家里零碎布头多的是,练吧。”舒雨早就学会,不要去打击任何人的想法,只要让她去做,就知道这想法是不是真的。

  然后你就会发现,百分之九十九的想法都只是幻想,你根本不用打击,自己飘着飘着就变成泡沫飞走了。

  “好。”舒雅雄心万丈的拍着胸,“看我的吧。”

  舒雨轻笑,“行。”

  真能学会,哪怕以后不做这一行,艺多不压身,总归是一件好事。

  新开的茅厕还有三天香呢,初学者的劲头总是最足的,舒雅热火朝天的投入到缝纫大业当中。

  一个月还没到,舒雨的电话没打过去,丽姐的电话就打来了。

  “怎么,衣服那边出了什么问题吗?”舒雨心里咯噔一下。

  “衣服有问题,问题就是卖得太好了,你舅舅最近能不能再去一趟,拿些秋装,费用我出。”丽姐焦头烂额,原本这么贵的衣服,她是打算慢慢卖上一个夏天的。结果这才头一个月,已经卖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眼看也顶不上一个月。

  但这个时候再拿夏天的裙子已经不合算了,最好趁着这波风头拿同一批厂子的秋装,肯定能大赚一笔。

  舒雨哭笑不得,“我舅舅上班的事,可不能说走就走,他要去也得十月十一月了,如果这家厂子的货好卖,我跟他说说,看看能不能拿些秋冬的大衣回来。不过大衣想也知道多贵,肯定死贵死贵的。”

  “多贵我也要了。”丽姐拍着胸口,心里苦恼着自己八/九十三个月得去哪儿弄些高档货回来,才能稳住她店里的名气,又庆幸有秋冬的大衣可以期待,大衣可是女装里最赚钱的门类。

  丽姐打完电话回去,就看一群说着她听不懂的话的人进了店,赶紧迎上去,好一通忙碌,坚持微笑服务坚持不讲价的原则,一口气卖出七条连衣裙。

  看店的小姑娘是丽姐的亲戚,吐吐舌头道:“姑,这些海城人真有钱,而且只挑贵的。”

  “他们海城人可是出了名的讲究,也是亏了他们给我传出去的名声。”丽姐很是得意。

  这事说来也是巧了,省城有个大厂子,听说要和海城的一家厂子谈合作,于是从海城来了一大帮子人。人来了,住下就是二三个月的事,当地厂子里的人肯定得热情招待吧。

  海城人特别是海城的女人,向来以精致出名,吃穿用度都很讲究。这种讲究并不是说非得有多少钱,而是在相同的收入之下,他们就是能把日子过的比别人精致优雅,这也是骨子里的东西,别人学都学不来。

  虽说这里是省会城市,但对海城人来说,那也就是个大农村,或者好听一点,大集市吧。

  海城人自带优越感,当地人也习惯了自己城里人的身份,时间一长怎么会没有摩擦。正好天气转暖,许多人逛街回来说这里没有什么好买的。丽姐有个老顾客,就是这个厂子里的人,知道丽姐店里新上了一批好货,便带着人杀了过去。

  衣服看着平常,只要肯上身试,就没有愿意脱下来的。海城人有眼光那也是出名的,丽姐又会奉承,再把故事添油加醋一讲,四十五到五十五一件的连衣裙也不贵了。去香江买一模一样的得几百块,你在这里花几十块买一样的东西,占多大便宜心里没数呢。

  至于说东西好不好,到了这个年纪家里条件又好的女人,打一眼再一试穿,谁也没脸说东西不好。心里也有数,面料未必是香江的面料,但款式版型肯定是人家的,就这也占了大便宜。

  魔鬼在于细节,这种低调的奢华感,真正是得了海城人的青睐。来这边出差的人,就没人说不带一件回去的。

  于是丽姐这家店出了名,也就是裙子太贵,不然早就抢空了。不过真抢空了丽姐没处补货去,只有慢慢卖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可以带动一下店里的普通款式,这个夏天,她的店真正是火极一时。

  作者有话要说: 上架了,感谢支持正版的小天使们,留评送小红包,群么么哒!!!

第36章 京城来信

  舒雨听了丽姐夸张的说辞, 在电话的另一头哈哈大笑, 同时也放了心,看来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同。 果然衣服得靠穿,穿得好看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几乎是同一时间,舒雅顺利毕业, 正在积极练习手艺,已经可以拿着棉绸布给家里人做夏天的小褂,准备招工不成就在县城开个小店售卖自己做的衣服。

  而此时, 一封京城的来信, 寄到长尾镇。

  舒雨回家一听说有京城的来信, 比舒雅还要激动。上前按住舒雅的肩膀就问, “怎么样?有希望吗?”

  舒雅得意的一笑, “让我去面试,你说我去不去。”

  “去啊, 怎么不去。”成不成另说, 见见世面有什么不好的。没这个理由,哪家大人敢放他们去京城。

  “你看看时间, 能等着我吗?我陪你一起去。”舒雅是毕业班,舒雨还得半个月才能放暑假。

  “应该能,我看看人家怎么说的。”舒雅拿出信坐下, 舒雨就站在她身后,头搁在她的肩膀上往下瞅。

  “是不是得开介绍信啊,咱们去哪儿开。”八十年代初介绍信仍然非常流行,得到再晚几年, 介绍信的作用才慢慢被身份证取代。

  “居委会吧,不然派出所?”舒雅也不知道,不过没关系,这不是有舅舅呢。

  晚饭时舒雅一说来信的事,全家人都惊呆了,常红心更是惊得筷子都掉地上了,“咋地,拍电视剧,真的假的,别是蒙人的吧。”

  根本不敢想象,京城拍电视剧怎么可能写信让他们小镇上的姑娘去面试。舒雅好看归好看,还能好看到惊动中央?

  舒雅被常红心逗得差点笑趴下,舒雨也笑得捂住肚子叫唤。舅妈办差事的时候,是真膈应人,说笑话的时候,也是真能笑死人。

  金明天也不敢相信,但听舒雅解释是写过信去毛遂自荐,再看了人家面试的地址,才半信半疑道:“真能成?”

  “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得面试之后等通知。”舒雨赶紧解释,“千万别在外头说选上了,只是一个面试的机会。”

  “那也很了不起了,全国多少人写信去,能面试的才多少?”金明天很骄傲,“这是好事,我明天去厂子里请假。”

  舒雨很想说不用,不过忍了一句,没有吱声。就他们俩个大姑娘,金明天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他们单独出远门。

  开介绍信的事金明天包了,“还用得着居委会吗?去厂子里开是一样的。”

  又忙不迭打电话回去,把好消息告诉金老头。全村就一部电话,放在村支书的办公室里,半个私人电话也差不多了,通起消息来十分方便。

  电话那头的金老头一听就发了话,“你不用请假,我陪他们去,我不在的时候,让你媳妇带孩子回家陪你妈住几天。”

  农村结婚都早,金老头现在还不到六十岁,硬朗的很,根本就不服老。不就是出远门吗?陪孙女出去一趟,完全可以嘛。

  金明天还是担心,但舒雨倒觉得这主意不错,也劝舅舅,“我们是去京城面试,即不肩挑也不手扛,更不是出去做苦力非得壮劳力。按说我和姐姐一起去都没问题,但没个大人你们肯定不放心,何况去京城又不是别处,治安肯定没问题。”

  最后一句话让金明天放了心,今年还在严打当中,治安问题真是好了许多,而且是去京城,天子脚下能出什么事。

  等了舒雨半个多月,爷仨买好火车票,上了去京城的火车。

  火车票是拜托厂子给定的卧铺,卧铺票不管什么时候,都难买的很,得跟铁路系统关系好,才能定到。

  吴县不通火车,得到川市才有。金明天还是请了一天的假,送他们上了火车,才怀着满腹担心回家。

  金老头按了按自己坐着的下铺,一连说了几个真好。想到现在物价涨的厉害,也不知道京城的消费怎么样,转念想到他兜里装着自己攒的钱,还有儿子给的,心里才踏实不少。

  舒雅和舒雨在两个中铺,放好东西下来,一人随身带着一个腰包,牢牢系在腰上,藏在衣服里,里头放着顶要紧的现金和介绍信。

  治安再好的时候,扒手小偷都少不了,直到大家不用现金改用 付款,小偷们才会被迫改行琢磨新的营生。

  火车上的小偷更是重灾区,舒雨临走前做的腰包,只要不是明抢,被扒肯定能发现。

  姐妹俩坐在下铺和外公说话,舒雅夸妹妹的成绩,“比小学的时候可强上不少,小时候皮着呢,又犟又拧,脾气也大,学的不好也不在乎。现在开窍了,这一回考试排到班上前十呢。要是一直这么下去,说不定我们家真能出个大学生。”

  舒雅是真心在夸,听得舒雨直脸红,重生一回的人,跟小孩子一起坐教室,要是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不努力学习,那真是白回来一趟。她前世不努力吗?可是很多机会,就是有学历的门坎,你拼尽全力奔跑的结果,可能就是和一个有学历的人,勉强站到了同一起跑线。

  当然,人家读书的时候努力了,你读书的时候没努力,那么后头想和人家站在一起,就得付出加倍的努力。这些道理,都是舒雨在一步一磕绊的道路上,得来的经验。

  除非你不上班,自己创业没人看你的学历,但相对容易成功的年代,她一无所有,别说金钱经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懵懂的,连创业是什么都不知道。等到她有了积累,很多机会和风口都已经过去。

  前世的舒雨过的不好不坏,对于一个没有学历一无所有的小镇姑娘来说,能够在大城市立足,有房有车有工作,可以说不算坏。但对于她自己来说,奋斗那么多年,却没有一个让她放开手脚释放自己想法的平台,始终是一种遗憾。

  金外公听了不由憧憬道:“小雨要是真能上大学就好了,你爸当年成绩就好,又聪明又好学。可惜啊,没遇着好年景,家里人也不看重他。”

  舒雅闻言冷笑道:“那帮人,自从证明的事之后,就再也没来过。还什么亲奶奶亲大伯呢,狗/屁不如。”

  工作不成,亲戚总是真的吧,亲奶奶对亲孙女就这么不闻不问了,外人听着都寒心,更别提当事人。

  舒雨前世知道更寒心的一段,巴不得离他们越远越好,但舒雅不知道,提起来便觉得生气。

  外公拍拍舒雅的手背,“提起来生气就不提,咱们不求人,腰杆子硬着呢。”

  舒雅哼了哼,“为了一个工作跑来折腾,在省城也不见得过的有多好。”

  聊完天又发愁,找舒雨拿主意,面试的时候应该说什么?

  这话她已经问过一百遍了,舒雨开始还跟她好好商量,这会儿听了只想翻白眼,“有完没完。”

  “算了,我自个再琢磨琢磨。”

  爬上床闭着眼嘴里念念有词,手边还放着舒雨买给她的红楼梦,这半个月被她翻得 都快熟了。

  他们这个隔间里,另一个下铺和两个上铺,在川市没人上车,一直等到省城两个上铺才来人。他们是同一家厂子里的业务员,一路都在交流现在世面上紧俏的货源,或是抢货时的新鲜事。

  “他们冰箱厂的货,这头才下生产线,那头就等着装车。厂子里腾不出人手,就自己花钱请人装车,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算什么,你怎么不说他们家为了排队的事,按顺序发的拿货单,转个手出去就能赚一万。”

  “这钱归谁?”

  “呵呵,你说呢。”

  两个业务员交流的事,让金老头暗暗称奇,可见这世道是真的变了啊。

  到了隔壁省,另一头的下铺才有人上来,矮胖的五短身材,腋下夹着只手包,拉着现在世面上少见的带滑轮的行李箱。翻领的T恤衫扎在一条西装裤子里,腰上系着的皮带,中间一个明晃晃的金色字母。

  手腕上一块金色的手表,阳光一照,晃花了人的眼。

  满车的人都朝他行注目礼,不用人提醒也知道,绝对是现在刚刚富起来的那一茬。

  金手表将行李箱往床底下一塞,开始跟隔间里的人打招呼,显得十分外道。金老头和姐妹俩都是只是淡淡的,他往舒雅脸上扫了一眼就挪开了目光,热情的邀请两个业务员一起玩牌,省得枯坐半天累得慌。

  “不带彩吧。”业务员满世界转悠,什么没见过,同样老道的很。

  金手表啧了一声,“小兄弟说的是什么话,打发时间,能带彩吗?”

  三个人玩牌,很快就热络起来,中午别人都拿出自带的食物,金手表却大方的招呼两个业务员,“走走走,去餐车,我请客。别啊,客气什么,我一个人吃也没意思,你们就当陪我的。”

  等他们一走,舒雅侧过身问对面床的妹妹,“诶,你说他们刚才说的是真的吗?”

  对于刚毕业的舒雅来说,金手表和她好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她看到的是舅舅一个月赚六十多块钱,满足得不得了。可在人家嘴里,几万块好像都唾手可得,随随便便就能赚到。

  舒雨从耳朵里揪出两块绞成团的卫生纸,转身面对姐姐,“事情是真的,但他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

  塞着两团卫生纸,都挡不住魔音入耳,金手表说的事还挺真,各种细节都有,不过皮带是假的,衣服也是假的,金手表是不是假的没细瞧不知道。

  当然,这种公然模仿奢侈品牌商标的事,在中国会有一个漫长的阶段,有些人就是冲着这个商标买的,有些人根本不认识只是当件普通的衣服买。所以这个时候,爆发户穿仿款也不能代表什么,他都未必知道什么是真的,更没有假的概念。

  不过男人最在乎的首饰莫过于手表,也很愿意在上头花钱。那么困难的六七十年代,都有人愿意攒上二三年的钱,买一块好手表。如果一个爆发户买块假表,那几乎可以肯定他的身价有水份。

第37章 假的

  舒雅听了半天没说话, 金手表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她不在乎, 她只是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真有他所说的那些事情发生。

  “外头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舒雅终于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当然更多的是好奇。

  一直以为, 她所生活的环境,放大再放大就是整个国家的环境,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但应该过着差不多类似的生活。可刚才受到的冲击, 让她不敢相信, 原来, 这个世界和她想像的完全不同。

  金外公喊两个外孙女下来, “快下来,我去打点热水, 咱们吃点饭。”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