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 第20章

作者:甜饼 标签: 穿越重生

  “笑笑又不能少块肉,怕什么。”舒雨才不在乎呢。

  “你教我的摆的那些姿势,是怎么想的啊,古人真那么坐,那么站吗?”舒雅很好奇,妹妹怎么什么都懂,上哪儿学来的呀。

  “想像的呗,红楼梦嘛,咱们含蓄温婉俏皮一样来一张,不拘能演什么,哪怕演个小丫头呢,也是好事啊。”她自己能够重生一回,必然会走出长尾镇,去外头更广阔的天地。

  而姐姐呢,不出意外会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浑浑噩噩的被这个社会一步一步推着,被动的做出改变。

  不若趁着年轻的时候,走出这方小天地,世界那么大,应该出去看一看。哪怕看过了,还是觉得家里好,那就回来好好享受家乡的安逸,至少以后回想起来,不会觉得遗憾。

  考大学其实是最好的一条路,但这真不是你想行就行的事,现在又没扩招,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走过去的,就只有那么几个。

  舒雨还以为,得等到她再长大一点,才好给姐姐谋划,没想到会在大众电影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

  他们虽是姐妹,但长相却是不同的风格,姐姐是古典美人的长相,瓜子脸柳叶儿眉,眼神灵动,不浓艳不妖媚,最适合把额头露出来扎个马尾的打扮,清清爽爽。

  而她跟姐姐是一样的瓜子脸,但因为还小的缘故,脸儿有点婴儿肥,看着更像小圆脸。眉眼和姐姐区别就大了,眉毛浓密眼睛是标准的杏核眼,看上去更像甜美的娃娃长相。

  有这样的消息,姐姐又有这样的自身条件,不争取一番岂不是可惜。

  舒雅没想到,写封信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为了写封信还得看一遍红楼梦。”舒雅看着妹妹拍完照,直接去了一趟新华书店的成果,一本精装的红楼梦,不由一拍额头,这个寒假可有事干了。

  “看完了写个几百字的心得体会,不论你怎么想的,只要是你自己体会到的便好。既然是争取机会,咱们就要做到最好,就算落选也不遗憾。”舒雨挥了挥小拳头,一锤定音。

第30章 家务事

  舒雨翻出书包里路晁写的地址,压到了书桌的玻璃下,现在的书桌流行在上头放一块透明玻璃,下头压着照片和一些经常需要用的电话和地址。

  舒雅看到地址笑道:“给他们写信,算不算是笔友啊。”

  “笔友那是不认识的,认识的算朋友。”舒雨再一次觉得好笑,没网络的时候是笔友,有网络就成了网友,不管哪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有属于他们独特的时尚潮流。

  长尾镇位于平湖省,气候比较独特,冬冷夏热是基本操作。冬天潮湿阴冷又下雪,却没有暖气。

  大人孩子一个个把自己裹成球,越在家里坐着越冷,凉气从脚底板直往上钻,钻到人的骨头缝子里,逼得人不由自主的抖起来。

  唱歌不用加特效,自带抖音。

  今年冬天金明天提前好久去买了蜂窝煤还有木炭搁到家里,请了工匠到家,铁皮小炉子支个铝合金的烟道直接从窗户上挖个洞伸出去。小炉子烧蜂窝煤,往上可以放个水壶烧热水,这样家里一天都有热水用。

  烟气从烟道里排走,虽然比不得暖气,但坐在室内至少不用抖。这种只是相对安全,晚上还是不能用的,容易煤炭中毒。

  铁皮炉子支到堂屋,放在窗边,然后堂屋正中间再架一个炭盆。这种炭盆是个四方的木头架子,中间放个铁锅似的底架在木头架子里。锅里就放木炭,优质的木炭没什么烟气,也没有明火,最适合取暖。

  当地人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炭盆边上烤火聊天,脚架上木头架子上,扔几个土豆红薯橙子到炭灰里捂着,聊得差不多了,就能从灰里扒拉出来吃一口热乎的。

  缝纫机从房间搬到堂屋里,大家白天的活动都集中在堂屋,人多热闹也省得一分开,炭盆都不够用。

  舒雅专心的炭盆里埋红薯,阳阳每隔五分钟都要问一回,熟了没有。

  常红心在厨房和堂屋里穿梭,灌香肠腌腊肉腌腊鱼,这可是评价这家人会不会过日子,媳妇能不能干的标准。常红心哪里能服这个输,忙起来那叫一个走路带风。

  舒雨踩着缝纫机练手,这期间收到了路晁的第一封信,还有一个包裹,除了给他们报平安外,还给她寄了一些京城的土特产。

  “舅舅,他们跟您问好呢。”舒雨把吃的东西推给阳阳,乐得小家伙恨不得趴上去用手划拉着,每一样都想打开瞧一瞧,再尝一尝。就连花花绿绿的包装盒,都觉得好看。

  “这俩孩子真懂事,寄这么多东西来,得花多少钱啊,咱们可不能白要人家东西。”金明天说道。

  “嗯,我们肯定得回礼。”

  常红心洗了手进来烤火,“人家京城啥没有啊,咱们得回什么?”

  “我来准备就行了,舅妈不用担心。”舒雨接过话茬,常红心抿嘴笑了笑,顿时满意了。

  天太冷,晚上舒雅跟妹妹挤到一张床上睡,小声吐槽,“舅妈就是不想自己回礼,故意推给你的。”

  “本来就是我们的同学,我也不会让他们回礼。”一个屋檐下能住几年呢,这点小事舒雨懒得跟她计较。

  更何况,前世舅舅出事后,她娘家上门好几回,就想让她改嫁,人都挑好了,舅妈却死活没同意。

  就算她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关键时候没丢下舅舅和阳阳,也是难能可贵。自始自终,舒雨都承她这个情。

  “我也不是跟她计较,就是烦她这点。她不说,难道我们就会让她花钱不成。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舒雅烦的就是她这点,总以为人人都跟她似的斤斤计较。

  其实舒雅要求也不高,表面装一下,大家把面子圆过去就行。她偏不,就小气巴拉的,还要自以为聪明的拐弯抹角,好像别人都傻,就她聪明似的。

  其实这种自作聪明的小聪明,最是让人看着心烦。

  舒雨叹了口气,“这种事是无解的,我们能怎么办,当面噘她一顿,她这个人还好面子,到时候互不搭理,舅舅夹在中间多为难。再不然,赶她回去和外公外婆一起住,阳阳读书怎么办,舅舅每天回来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只能休息的时候回去看一眼,你说最后难为住谁了?”

  为什么家务事难办,就难办在这个地方,他们的情况又特殊,真正是不说话心烦,说话又容易伤着和气,最后难为到自家人。

  舒雅听完“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她这算不算进可攻退可守,明明是她膈应我们,结果我们还只能让着她。”

  “清官还难断家务案呢,亲戚嘛,远香近臭,以后我们离得远了,自然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

  “咱们还能去哪儿?”舒雅压根没有想过自己除了吴县,还能上别的地方?

  “姐,如果不考虑任何现实的因素,你想做什么?”

  这个时候你不能问人的理想是什么,人人的理想都是科学家,工人和老师,没别的。

  “我不知道。”舒雅摇头,她想不出来,也没想过。

  舒雨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所经历过的成长环境,都是如此单调而缺乏变化。人在见识有限的情况下,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或是喜好在什么地方飘着。

  打个比方,可能有个农村孩子,对服装款式和颜色搭配有着绝佳的领悟力,但他可能生活了半辈子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服装设计师,也不知道T台走秀,甚至从来没有看过一场时装秀。

  这个时候你问他爱好,理想,纯属白搭。因为他的生活甚至还没有上升到,能够认识足够多的职业和技能,而将他的天赋迸发出来的程度。

  信息的闭塞让很多年轻人,都处于迷茫之中,我想干什么,我喜欢什么,根本不知道。

  所以舒雨更坚定的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姐姐走出去,到大城市里看一看,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没关系,等毕业之后,咱们再想。”舒雨也没那么着急,但转移话题之后,舒雅的注意力终于不继续在常红心身上打转。

  “那你准备回什么礼,我去取钱,你的留起来。”舒雅转头想起了这件事。

  “送两个牛仔包吧,再把当地特产买一些,一起打包寄过去。”舒雨也没打算送什么特殊的东西,自己做的东西,加点特产就行。

  “行,去县里的时候你记得叫我一起。”

  也不知道舒雅对常红心的不喜,是不是真的有心灵感应,他们去县里买完东西再打包寄走,回到家才发现常红心娘家来人了。

  舒雨对常红心的娘家人才是真正的不喜,看到他们冷淡的打了个招呼,就准备和姐姐回屋里待会儿,等她走了再出来。

  “别走啊,小雅是吧,留下陪你大姨说说话。”亲戚的亲戚,怎么个叫法也没定论,按着辈份瞎叫吧。

  舒雅不好意思直接摆脸子,只能在堂屋里坐下,舒雨一见更不会走,看了一圈便道:“阳阳呢。”

  “跟他哥一块玩呢。”常红心满不在乎道。

  舒雨见常红心这不长记性的样子,便站了起来,“屋里多冷,我带他们来这儿。”

  阳阳和常家的孩子在常红心的屋里玩呢,阳阳抱着京城寄来的果脯,给一块他哥,他哥就叫一声,“哥。”

  舒雨顿时捂了嘴,笑的不行,别看阳阳在她面前憨里憨气的,关键时候还挺会记事。舒雨就教过他一回,还是为了怼常红心才故意这么说的,没想到,他竟然能记到现在。

  “阳阳,带你哥去堂屋里玩,这边冷。”孩子才不怕冷呢,有吃的就行。

  不过金阳很听话,见姐姐叫,就抱着果脯跟了出去,常家的孩子也乐颠颠跟了上来。

  堂屋里,常红心的大嫂正在问缝纫机厂的效益,得知他们刚涨了工资,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一个劲道小姑子有运气。

  一拍大腿,一个劲的笑,“都说你有福气,看看,时来运转了吧,这日子啊,眼看是越过越兴旺。”

  常红心抿着嘴儿,略带着得意的笑,却不知两个外甥女一起蹙起了眉头。

  瞧这话说的,什么叫时来运转,舒自立夫妻不死,金明天也不会进厂子当工人,这是时来运转的事吗?

  你们娘家人,关起门来在常家说,随你们的便,跑到舒家来说,还当着他们姐妹的面,这是什么意思?

  舒雅正要说话,舒雨抢先开了口,“舅妈,今年是我爸妈的头一年,我们去县城的时候,把香烛元宝都带回来了,大年初一就去,您这边不用特意准备,省得买重了。”

  常红心和她大嫂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凝固到了脸上,常红心讪讪道:“你们怎么去置办了,该我们来的。”

  家里有大人在,让小孩子去置办这些,让外人知道了,不得说闲话啊。

  “没关系,都是一家人,谁置办都是一样的。再说舅妈忙着置办年货,哪里像我们这么有空。”舒雨今天出去,还真就置办了,这是给自己父母的,不管常红心置不置办,她都会自己置办一份,表达的是自己的心意。

  但这都什么时候了,离大年初一还有几天,也没见她有动静,可见根本就忘了这件事。

  常家大嫂赶紧转移话题,问起金明天,厂子里上班都得到三十当天才能放假,大嫂赶紧说让他们初二记得回娘家,一家子都等着他们呢。

  又转头对舒家姐妹道:“你们一起来,人多热闹,咱们家也添了人,都是亲戚,认个脸熟,省得在外头撞上都不晓得是一家人。”

  舒家姐妹礼貌的点点头,其实他们心里清楚,肯定不会去,但也用不着当面噘回去,点个头算是面子上过得去吧。

  常红心起身送她大嫂出门,也不知道要送多远,反正半天没看到人回来。

  阳阳从堂屋玩到自己屋,忽然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姐妹俩赶紧寻过去,还以为他摔到了,结果是对着一个拉开的抽屉哭呢。

  作者有话要说:  求 !!!

第31章 借钱

  “糕糕,糕糕没了。”阳阳跟姐姐们哭诉。

  姐妹俩对视一眼,明白了,常红心拿了京城的糕点送给她娘家人。阳阳早把这些东西当成他的所有物,这会儿没了,可不得跳起脚来哭。

  舒雅冲妹妹挑挑眉,嘲笑的味道十分明显。还伸出手指头往妹妹额头上一点,“怎么着?”

  舒雨只好双手一摊,“得了,是我错,行了吧。”

  昨天晚上刚劝舒雅别跟她生气,一家人难免磕磕碰碰,结果今天就这样。你娘家来人,送点东西是应该的,送就送吧,偷偷摸摸的干什么,他们姐妹看到还能抢回来不成。

  “我可不生气,我又不缺这点吃的。”舒雅冲妹妹呶呶嘴,“赶紧哄哄,我去堂屋烤火去。”

  昨天不是才哄过我吗?今天哄这位小祖宗试试,看看好哄不好哄。

  舒雨牵着阳阳出去买了一兜烟花爆竹回来,才哄得他开心起来。说好了要留着过年那几天,回下溪村再放。

  晚上金明天回来,吃饭的时候,常红心提了一嘴,说她大嫂今天来看她了。

  “你大嫂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又是为了她侄子做生意的事吗,不是我说,年纪轻轻好好找个工作不好吗?生意哪里有那么好做的。再说现在做生意的,都是些什么人,传出去也不好听。”

  金明天的观念也是当时大部分人的观念,做生意哪里有上班好听,一提做生意跟盲流差不多,社会地位极低。

上一篇:穿书七零不做炮灰

下一篇:尘埃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