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美色 第38章

作者:鸿呀红呀 标签: 爽文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草民应嘉让叩见皇上,皇上万安!”

  “平身。”修文帝的声音有些着急上火后的沙哑。“你便是应爱卿的小儿子?”

  “回皇上,正是草民。”制止住声音里的颤抖,这是嘉让第一次面见天颜。

  修文帝也听出眼下这少年声音里的紧张,却还是稍作安抚:

  “勿要害怕,你且老实说与朕听,七皇子是如何遇害的?”

  嘉让回想了昨日的情景,仔仔细细,和盘托出:

  “昨日草民与阿耶汉学子游玩小雀山,临下山时见到七皇子一身书生打扮出现在小雀山,七皇子与草民先前有一面之缘,大约是晓得草民也会古琴,便邀草民作陪,前去深山寻那琴师。

  快要到那琴师住所时,七皇子便要草民在林子外头先候着,琴师应该是个比较古怪的人吧,一般大师都会有些规矩的。

  后来,草民等了良久,听见七皇子吹响了通知草民进林的哨声。

  结果一进去就发现了几具尸首,还有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七皇子。

  草民怕还有刺客,便将七皇子带出了那片树林,躲在了坡后的石洞中过了一宿......”

  修文帝听完心中也有了计较,那不怒自威的神情叫嘉让更是心里没底。

  修文帝似是极累,便朝嘉让说道:“你先下去歇着吧。”

  嘉让一下得到解脱,便如蒙大赦般的退了出去。

  修文帝捏着那封信,指尖泛白。忽而望向李霁,用那从未让李霁见到过的,慈父般的担忧疼惜的面容看着他。

  李霁将三皇子引出他的那封信,细心临摹出另一封完全不一样的的内容。

  上面写着以兄长为口吻的几句话,将一位封琴隐没在小雀山的琴师的住址告诉了李霁,将李霁引荐给琴师,邀他前去小雀山,以琴会友。

  寥寥几句话,便将崔鹤唳与贺兰集相关的密事推得一干二净,更是让修文帝猜忌,是他那两个好儿子使出的好手段。

  曾经的自己也是这般算计,天道果真是好轮回,自己的儿子们也还是逃不了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的命运。

  修文帝呆坐了良久,忍着怒火吩咐太医照顾好李霁,处罚了一干人等,便离开了七皇子府。

  李霁醒来,给贺兰集修书一封:计划提前,开始猎杀。

  嘉让跟着哥哥和姜浮宁一道出了七皇子府后,都松了口气。

  待回到家中,清让出口责问:“年年,你怎么与七皇子扯上了关系?你知不知道这很危险?”

  嘉让不敢反驳,确实,昨夜是凶多吉少,弄不好还会给家里惹上大麻烦。

  应清让也怪心疼她的,好好的一个人受了一身伤还要挨训,便也不再说话了,能瞒着就瞒着一些,别让父亲和母亲担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想试试万更,有没有期待的小朋友?没有就算了,撇嘴...

第45章

  另一头, 三皇子愠怒,猛摔了一盏茶杯,脸上尽是失败后的狰狞, 与其平素的温文尔雅有着极大的反差。底下的暗卫暗道不好。

  三皇子:“尸首竟叫人截了去?一群废物。”

  暗卫:“主子息怒, 这群死士无名无姓,无从查证。就算被有心之人劫去了, 也绝不会累及主子您。”

  三皇子:“可有查到是何人的手笔?”

  暗卫:“属下该死,还未查明。”

  这时,外头一位公公打扮的人在外求见。

  ......

  四皇子李霖还在为江淮盐案做最后的收尾, 修文帝一道旨意便将他召进了宫,朝中众臣都知道, 四皇子若是将这案子办妥,无疑是要稳稳的压三皇子一头。

  李霖:“参见父皇, 父皇召见儿臣有何事?”

  修文帝按耐住怒气,不重不轻的将折子扔在了李霖的面前,“看看你做的好事!”

  李霖微微抬头不解的看着修文帝,只见修文帝面带愠色,低沉的有些吓人。自己最近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啊?

  捡起地上的奏本, 是大理寺呈上来的,李霖细细看着里面的内容,脸色慢慢变得凝重, 最后不禁大惊失色。

  “父皇明鉴, 此事绝非儿臣所为, 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修文帝微眯着眼,审视着自己这个儿子。李霖也被看得浑身一震。

  “为何那刺客尸体会由你的宫人处理?你七弟的信件也是由你府上递出去的?你最好是给朕一个合理的回答。”

  李霖稳了稳心神,情况不算坏,父皇还会听自己的辩解, 说明他并非全信。

  “父皇,儿臣从七月一直在处理江淮盐案一事,哪还会有多余心力去刺杀七弟,况且七弟与儿臣交好,儿臣万万不会行此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的糊涂事儿,若是此案是儿臣所为的话,为何刺客尸体和信件还会从儿臣府上走漏消息?这定是有人要栽赃陷害于儿臣,还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

  修文帝面上并未松动,心中却是了然,“你若是清白的,为何还会如此轻易被构陷?好好想想这脏水为何泼在了你身上?”

  修文帝是何等心计之人,哪会看不出这件事其中的蹊跷,将李霖召来不过是想让他知道,莫以为办好了一个江淮盐案就能高枕无忧,他身边可处处是明枪暗箭。这回老三法子破绽虽多,但也不失为一个一石二鸟好计策。

  李霖听出那话外之音,心中倍感震怒,这把火竟敢烧到他头上来,这幕后之人定是老三。可老三为何要去刺杀老七?

  李霖稳了稳心神,“父皇给儿臣一些时间,容儿臣将此事查明,再回禀父皇。”

  “退下吧。”修文帝眉间染上了一丝倦意。

  “是,儿臣告退。”

  看着老四退下的背影,却是在想:自己放任这两兄弟龙争虎斗下去,到底是胜者为王还是满盘皆输?

  看着这样的修文帝,身旁的大太监张德全却是心中感叹,修文帝在大齐历代帝王中已经算是深谙制衡之道,谋略权数皆不在话下的人物,先帝在世时,受世家牵制,几次改革皆受到来自世家大族的反对之声。

  修文帝从小就对先帝的改革变法耳濡目染,在先帝的熏陶下也知道若是皇权一直受世家大族的牵制,那么和前朝皇室穷途末路的境况也无二致。

  而先皇在位时不能行之事,在修文帝掌权后却能逐渐将兵权收回。在他登基为帝之后也一直与世家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好,并不曾动他们,知道世家大族的势力盘根节错,若要将势力连根拔起,最可行的办法便是姻亲与制衡,却没成想,眼下最杂乱无章的却是儿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

  ......

  依着那位公公所言,李霄浮着的心也沉了下去,这般想着,怕是老七也以为是老四的手笔,那封信本就是自己安排从四皇子府递出的,那刺客尸体如今有老七自己帮着处理,倒是省了自己一桩事,还能在明处坐山观虎斗。

  贺兰集夜里潜入李霁的府邸。

  “你说,我大半夜的不去私会水灵灵的姑娘,倒来私会起你个大男人来了。”说着便随意往李霁的榻上一坐。

  李霁倚靠在床榻上,手执着一本书,上头赫然写着一句话:天予拂取,反受其咎。

  李霁眼也不抬,淡淡出口:“后院里倒是有几个女人,自己去寻。”

  贺兰集挑眉一笑:“我也不敢呐,这都是你那好三哥送你的,我可不敢染指。”

  李霁漠然,不同他打趣了,“崔鹤唳几时回来?”

  “快了,边关大捷的喜报明日就该到檀京了。倒是你,要怎么样个猎杀法?”

  贺兰集心中苦笑,自己现在的处境比在北边吃沙子的崔鹤唳好不了多少,这儿狼窝虎穴自己倒是两边跑,指哪儿打哪儿也怪晕乎的。

  李霁翻过一页书,倒也没多认真的看:“南朝萧纲这句话倒是应景,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我瞧着不错。”

  贺兰集听出门道了:“四皇子这阵九月风倒是凉爽。”

  “不然怎么吹散这一地讨厌的尘土?”李霁好整以暇的翻过下一页。

  贺兰集心中也有了计较,如今也比较关心这次修文帝的态度,“你说三皇子当初要万烨拉拢我定国公府,莫不是那时就知道了我与你的关系?我们的密会从来隐秘,他是从何而知?”

  “我看倒不至于,他定是不敢确定,用来摆你一道,此事你若是现身,他便不会再信你。”

  贺兰集眉间一蹙:“可这信,你可确实换了,若是没鬼,这信就不能换。”

  “他将老四扯进来,不就是用来保底的吗?若我们真是同盟,他杀了也就杀了,再用老四来顶锅,可我现在将信换了,他既能知道我不寻常,又能嫁祸老四,指不定沾沾自喜。”

  贺兰集这才了然,却还是不明白他为何要将应嘉让牵扯了进来:“所以说,就是要让他自以为掌握全局?再伺机而动?”

  李霁点头,不再多言。

  贺兰集却想问一问李霁,会不会在乎修文帝如何处理他被刺一事。但他不忍开口,虽说已经都长大成人了,谁还会像个小孩一样成天念着糖果?可两人都心知肚明,这件事一旦发生在李霁的身上,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到了最后不了了之。

  贺兰集回到国公府后,十三将这几日重要的事件都一一告知于他。

  “余公公去见了三皇子。

  皇上召见了四皇子。

  崔将军七日后便能到达京都。”

  “皇上怎么说?”可能李霁已经不关心他爹的态度,可莫名的,贺兰集自己还是很同情他这个兄弟,想知道修文帝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去处理这件事。

  十三:“属下不知,只知四皇子已是镇定自若的从御书房走出来。”

  贺兰集面无表情,冷嘲一声:“果然。”他依然选择寒了李霁的心。

  唯一还算好点的消息,便是崔鹤唳凯旋进京。

  李霁自己倒是看得开,在修文帝面前谁也不得罪,做出一副自己都清楚,却不作追究的样子。

  四皇子倒是最近因着这件事明里暗里与三皇子掐的正酣。

  连嘉让也通过哥哥的关系得知,七皇子遇刺一事恐怕要到此为止,心中颇为心疼李霁。

  此时,四夷馆破天荒的迎来了宫里有品级的公公。专门来找救了七皇子的应嘉让,这下四夷馆的前院满院子的寻应嘉让前来听旨。

  嘉让与庚七在葡萄架下交流着阿耶汉的民风习俗,听到宫里来了公公寻她,也匆匆赶去前院。

  嘉让问那传话的同期:“可有说寻我做什么?”

  同期摇头:“我也不知,这还是我在四夷馆头一次见到这位公公。”

  嘉让二丈和尚似的被推上了前头,众人纷纷弯腰,十分的恭敬。

  余公公一股去了势的怪异嗓音,尖细着说道:“你便是四夷馆的接待使应嘉让?”对这些穷酸书生似有不屑。

  嘉让恭敬有礼:“回公公,正是。”

  余公公见应嘉让抬了头,有些愣怔,没想到这个让自己等了许久的少年郎竟长得如此标志。余公公本是不想来这四夷馆的,内侍们受这些所谓身有风骨的读书人的气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自以为是,满身穷酸,本还想不太客气的,乖乖,一见到这张贵气清冷的脸,这可是有大造化的面相啊!这还怎么不客气得起来?

  余公公与自己的师父张公公在宫里待了大半辈子了,惯是会察言观色的,宫里的贵人长相一眼便瞧得出,这可是看家本事,余公公看那后宫里的嫔妃,只需瞧上一眼便知道她在宫里的造化了。

  看这少年郎,声音清正,身姿雅致,三庭五眼,男生女相,骨相极佳,皮相稳稳要胜过骨相,难得,难得!只可惜是个男儿身,若是个姑娘,那得是红颜祸水,引各路英雄尽折腰的妖姬啊!

  嘉让被余公公看得有些发毛,难道自己犯了什么事?

  余公公也将将收回打量的目光,咳了一嗓子:“皇上口谕,四夷馆接待使应嘉让,救驾七皇子有功,特赐汉白玉文房四宝一副,黄金百两,钦此。”

  嘉让一听,竟是皇上给自己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