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包她不干了/包子的反击 第113章

作者:三花夕拾 标签: 打脸 快穿 系统 穿越重生

  李老板来之前自然是打听过了,他听宁初夏松口,便立刻答应。

  远远地忽然有铃声响起,李老板顺着声音看去,有妇人正在偏殿门口摇铃,随着铃声,孩童、少年的喧哗声便也随之响起,他们没到正殿这边来,偏殿那边还开了门,能够直接往外出去。

  其中掺杂着不少女声,李老板对此也是了解过的,灵山小学堂收徒不禁男女,不少村民也会送女儿到这上面识字,学些诸如接生、看病的本事。

  虽说对此李老板不甚苟同,但既然决定要来,他也不会提什么意见。

  “妙初。”正好带着孩子们上完课的法传真人出来,六年过去,他依然很精神,甚至比当年的状态看上去还要好些。

  “师傅。”宁初夏看向法传真人。

  法传真人只稍微和李老板示意,和弟子说起话来开门见山,直接说到了主题:“我还是觉得不妥,这衡中二字取于何意?”

  富商们的出现,带来了一大笔钱,灵山观这是扩建又扩建,通过和宁初夏的商量,这灵山学堂应该会被分出,单独做个学院,如果还有剩余的钱,还可以顺便准备个可供弟子学习的厢房。

  图纸是宁初夏画的,法传真人当时看到便觉得奇怪,这设计着实有些天马行空,和现在传统的房屋不太一样。

  法传真人按照惯例没有提出意见,只是在迎客厅的牌匾那有了疑惑,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初夏想在那挂个“衡中”,是有什么典故吗?

  宁初夏听到这话轻咳一声,师傅这就是不懂她了。

  衡中这二字含义当然好,代表了学生考试优秀,教育水平出名……嗯,再加上个管理严格,齐活。

  没错,宁初夏对于想走科考之道的学生,也给不了太多帮助,除却她能教导一些记忆方法之外,她所教给学生的就是严格的自律学习。

  严格制定的时间计划,充足的学习、适当的运动、应试的教育……当然,宁初夏也愿意教他们灵活应对学习,可考八股的年代,你灵活着灵活着就没了。

  别的东西不会,这模拟考还不会吗?法传真人的师侄是京都皇家道观的观主,帮忙要来了以前的考卷题目。

  宁初夏按图索骥,跟着出了不少题,当然,这题目大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能写个无情的“略”,一般是通过学生们的破题,文章,来分别探讨。

  只可惜师傅不懂她的梗,否则起个毛坦厂也不错,不过可能这就涉及到侵犯后世学校的权益了。

  “师傅,我又想了想,不如就在牌匾上写上校训。”宁初夏迅速地放下了衡中的计划。

  她仔细想了想,她一点也不魔鬼。

  不过是《五年科考,十年模拟》,两月一次学习考核……这还没有晚自习呢,比起后世好多了。

  “也可。”法传真人点了点头,“不过校训要写什么?”

  宁初夏沉思片刻,想了想道:“学无止境?”

  她其实是想用苦海无边的,咳咳,但这估计要被师傅说的。

  “好。”法传真人答应了下来,便转身回去,准备动工。

  他往里面走时路过了几个同样从侧殿出来的道士,他们毕恭毕敬地对着法传真人说道:“师叔祖慢走。”几人的声音一起响起,站在门边也能听清。

  宁初夏在拜师之前,并不知道法传真人的辈分这么高,现在灵山观里的道士越来越多,都是她的“后辈”,被送来学习或是帮忙的,现在有不少也帮着教导起了学生。

  这灵山观,越来越壮大了,宁初夏和师傅呆久了,也伸出手摸了摸下巴,看来她也要把收徒弟提上日程了。

  宁初夏告别了李老板,便带着李浩往内殿去。

  李老板主动要求,让李浩跟着众人先听一天课,他正好也能到山下去处理一下房子的事情。

  跟在仙姑后面,李浩很是觉得新奇,他在来之前,听说过很多关于这位宁仙姑的传说。

  阿爹带着他出去买东西的时候,茶水铺请的说书师傅正在讲宁仙姑的系列故事。

  他们那天去的晚,被恶毒叔叔欺负的那部分已经说完,接着的是仙姑的传奇故事。

  什么宁仙姑向保生大帝借法驱魔,听得李浩很是感叹,现在看到宁仙姑,也觉得她身上笼罩着一股很难明说的神秘气息。

  这借法到底是怎么借,着实很让人好奇。

  跟着往前走,正好路过不少偏殿,偏殿的门只开了一部分,李浩的角度能看得清楚里面的动静,学生们纷纷开始上课,各自坐在椅子上。

  他以后也会在这里念书。

  到了目的地,是一间不大的房间,进了屋宁初夏便递给了李浩一张纸。

  “识字吗?”

  李浩点了点头,家中请老师给他启蒙了,他接过纸张看,这张纸和家中的账本有些相似,很是整齐。

  只是他一时不懂,上面的“选课表”三字是什么意思?

  宁初夏轻声道:“你把你感兴趣的课勾上,上课第一个礼拜都可以听,最后确定自己想上哪些。”

  李浩有些惊讶地瞥了眼宁初夏,果然,宁仙姑会读心。

  他低头看着这张选课表,不由地露出了惊叹的神情。

  医学、药学、木工、算账……其中甚至还有厨艺。

  他感兴趣的有些多,眼神忍不住跟着发亮,不过倒是比家里学的要少了琴艺:“可以都学吗?”他年纪小,喜欢的东西都想要。

  “当然,只要你学得过来。”

  宁居耀和宁居乐先后进了屋,便看见了这个小萝卜头。

  “居乐,你把这孩子带去听课。”宁初夏喊着大弟弟。

  这八年的时光,也使得这两个瘦小的孩子变得康健了许多。

  宁初夏很注意两个弟弟的身体,八年过后,原先比宁居乐瘦小了许多的宁居耀现在看来已经算是个健康少年了。

  二人继承了来自于宁知中的头脑,在学习上一点即通,之前年纪小,宁初夏担心他们出意外,和他们商量了一番便暂时把考试搁置,今年两人都会去考童生。

  李浩回头,看到两个少年时心中再度惊叹。

  在宁仙姑的故事里,宁居乐和宁居耀也是出场过的,不过并不算多,他现在只觉得宁仙姑和这两位宁哥哥肯定是一家人,都生得极好看,且恍若仙人。

  宁居乐带着李浩出去了,宁居耀便也直接坐在了姐姐面前。

  “怎么了居耀?”

  宁居耀看着姐姐,脸上忍不住地带出点担忧,他们虽然还小,可也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但在姐姐面前总是不一样的。

  “阿姐,我和居乐走了,你一个人管道观实在太过辛苦。”宁居耀忧心忡忡,从小便被姐姐保护着长大,外人只看到仙姑的天赋,而他们是知道姐姐的辛苦的。

  他和兄长都不小了,也知道姐姐费了多少心在给他们帮忙。

  “要不我不去考试了吧?让兄长去就好。”宁居耀忍不住说出了心声,他对于出息更多的想法是保护家人,当然也能实现抱负。

  可梦想有轻重,他留在道观也能陪伴姐姐,替姐姐分担辛苦。

  宁初夏看着弟弟,笑出了声:“我哪里辛苦?”

  她这两个弟弟滤镜开得太大,宁初夏自觉自己进了灵山观后,过的日子别提有多舒适了,她看似忙里忙外,其实大多时候都是别人在忙,她几乎没自己干过多少活,更多时候是在使嘴皮功夫。

  “是我不放心你们,怕你们出去遇到了危险。”宁初夏摇摇头,“你们把心放到肚子里,我在这是什么都遇不到。”

  宁居耀沉默了一会,才吞吞吐吐地说道:“姐,姑姑来找我了。”

  姑姑?

  宁初夏一愣,倒是没想到这位宁芍药还真就和火箭队、灰太狼一样,这么意志顽强。

  有这么顽强的意志,好好去上进办点正经生意不行吗?怎么老想要走捷径。

  “姑姑说,她找人打听了,听说你是能还俗的,想要给你介绍一门亲事。”宁居耀想了两天,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姐姐。

  姑姑当时的说法,宁居乐和宁居耀都很不赞同,什么叫这辈子不嫁人生子就是没用的人,这当道士不能当一辈子……

  只是他们对姑姑都心有余悸,总觉得能说出这种话的咕咕,一定还留着什么后手。

  “你放心,我来解决。”宁初夏淡定道,“你和居乐,就好好地去考试,你们出息了,我也能对得起爹娘。”

  说到这,宁初夏从桌上拿了一封准备好的封口的信:“这位是爹生前的师兄,你们到省城后,可以拜访一下他。”

  这还得“谢谢”宁芍药呢,否则原身哪会知道还有这么位可以用得上的师叔?

  既然宁芍药又出现了,那宁初夏也不介意在给她点回报。

  李老板下山的路上,这是一步三回头地看着远去的灵山观,他放手放得利索,可这心里,还是很舍不得孙子。

  眼看灵山观已经消失,李老板终于将目光放到了下山的路,这才瞧见正上山的几个男人。

  李老板有些惊讶地回避着眼神,他如果没认错,为首的那位可是知府。

  李老板想到了一些他本以为只是传言的说法,据说这灵山观,像是得了天上神仙点化一般,制造出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据说,有什么能够增产的神种、能让土地更肥沃的神药……总之,传闻说得很神,李老板自然是不信的,可知府亲自来灵山观,总不是来拜神的吧?

  难道传言是真的?

  如果宁初夏听到李老板的这番感叹,只会觉得啼笑皆非。

  事实上这些说白了,就是杂交品种的新粮食种子,和根据土法做出的化肥等。

  宁初夏自然知道官方背景的重要性,这些所谓的“神仙点化”的发明,她早就经由师傅的途径上达天听,汇报给了朝廷,这知府只是收到旨意来合作帮忙的。

  路子要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得更稳。

  ……

  夜深正是归家时,家家户户闭门之后,灯一盏盏亮起。

  蜡烛、灯油都不便宜,最富贵的人家也不会点太久。

  而在这时候,蒋家之中却传来了一声急促的哭声。

  这声哭声又尖又利,不过戛然而止。

  “你打她做什么?”蒋金山已经垂垂老矣,他拉着儿子着急起来,“这要打坏了要出事的。”

  蒋富贵气喘吁吁:“我根本没用力,我就打了一下。”他恶狠狠地看向倒地捂着自己脸掉眼泪的妻子,紧咬牙根。

  这女人别的不会,惯会卖惨,他刚刚分明是气急败坏忍不住打了一下,也就这么一下,她就嚎得像哭丧一样。

  “到底怎么了?别让乖孙听到。”蒋金山工作了一天已然筋疲力竭,现在看他已经和村中的其他老农没什么区别,常年的劳作,使得他落下了不少毛病,现在腰都难以直起,声音有些哑。

  蒋富贵冷笑:“你怎么不问问她到底怎么了?”

  当几人的目光都落在宁芍药的身上时,她就地坐着,一蹬腿边哭边说了起来:“我不过是想着帮这个家罢了。”

  听着宁芍药的哭声,又看着儿子那写着“你看吧”的眼神,蒋金山越发地头疼起来。

  宁芍药讲的是一件她瞒了许多天的事情。

  在一个月以前,一位富商找到了宁芍药,对方态度很客气,只说要让宁芍药帮忙做媒说和。

  这位富商的独子身上疾病缠身,多年未愈,以前看了几个大夫他们都断言这个孩子恐怕命不久矣。

  听闻了灵山观的灵妙还有道观内的神药,富商的妻子便带着独子去了灵山观,他们本意是请那位知名的宁仙姑出手帮忙看病,却不想因此得罪了宁仙姑。

上一篇:穿成农家子考科举

下一篇: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