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魏晋 第158章

作者:九州月下 标签: 爽文 种田 穿越重生

  王悦就很不开心:“哪里不可,你未见过吾父,岂可轻下决断。”

  司马邺嘲笑道:“黄氏钱庄这事,我父亲可是入过股的,其中门道,我便说给听听……”

  王悦忍不住凑近了听。

  “钱庄这耕牛贷款可成,最大的厉害之处,便是有渤海公支持,可从税收中抵扣,”司马邺冷静地分析道,“这其中孟老师大力派人宣传,同时,还向各地派驻了一些兽医,交代庶人如何伺候牲口,同时,处罚了一千多件恶意贷下牛犊,然后转卖逃跑的事情……”

  他娓娓道来,一头牛不是说养就养的,割草、清圈、喂水都需要人,很多没养过牛的,轻易养牛,那就是个大坑,家财百万带毛不算,可不是说说而已。

  所以这次的牛羊贷,没有养过牲口的都是要去乡里学习一个月,才能将牛牵走。

  这个计划,更多的是一种公益,黄氏钱庄虽然推广,但并没有赚多少钱,但就算如此,很多乡豪也以各种由头,想要在其中赚一笔,欺骗庶民将牛做抵押,可以在他们那里换更多钱,然后再去做点小买卖之类。

  很多人上当,将牛抵押后,拿的贷钱很快花光,也是渤海公强行处理了一批,加上在各地宣传,才止住这个骗局。

  更不用说这次还投入了大量能写会算的学生去帮忙,确定每次都有据可查……

  末了,司马邺冷笑道:“这些事情,若是发生在南方,会如何?”

  王悦哑口无言,他几乎都能想到,哪怕父亲真的从北方购买了一万头牛,也跟本发不下去,就会被各家氏族瓜分,然后他们会强行让庶民贷款,至于然后再让人还一头毛都没有见到的牛。

  于是只是挥手道:“别说了,吃饭。”

  然后他们又在菜里有新发现。

  “这个是什么肉?”王悦拿出一个棕黑色、带着须和腿的东西,指甲盖大小。

  司马邺大惊失色:“蜚蠊!”

  ……

  蓟县学校发生的事情很快被好事传到了网上,大家纷纷义愤填膺,称那边学校好的不学,尽学坏的,这可是当今北方第一的学校,吃个饭居然有蟑螂,黑历史啊,这事一定要写要建校历史里。

  但这毕竟只是个意外,很快便消失在新的事情里。

  只是给两个学生留下了强烈阴影,连着让这里送了好几天外卖,这才缓过来。

  -

  渤海郡,南皮县城。

  从上党调来的崔鸢姑娘已经上任几个月了。

  她一来,便组织人手,疏浚了渤海郡中的大小河道,发现这里水流平缓,并不适合水利机械后,找到了工程小星,改进了这边的水利滚轮,同时修筑了甚多的水渠,把上党的已经弄出来的龙骨水车推广到这里。

  这里的工人大量聚集,自然而然地诞生了比较繁华的市场。

  但崔鸢并不只满足于这些。

  苍秀儿最近写给她一封信,让她深受震动。

  小姑娘也是十岁就去了上党,深受渤海公熏陶教育,她觉得秀儿姑娘说得非常有道理,海河、漳河、黄河距离都非常近,其间,若是能有一条运河,可以把这几条河连接起来,她治下的渤海郡,瞬间就可以成为北方的中心。

  问题在于人、钱。

  当然,一次性连上是没有必要的,但海河与漳河、清河之间,先修一条,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渤海郡经过的漳河、清河,如果连起来,不但方便河运,而且至少能浇灌沿途一万亩的土地,若三条河都连接起来,兖州、冀州之间,至少可以有十万亩土地受益增产。

  水是最能直接增产的东西,只要小麦生长途中有充足的水份,那就会比平时的产量多上两成。

  人手不必担心,秀儿老大说了,她拿下兖州,手上又多了一大波要吃饭的流民。

  崔鸢对增长兴趣一般,但对运河的好处却非常心动,于是她又看了下渤海郡中的可用的钱,觉得财产可能不支持修一条河。

  没关系,她在上党学到最重要的事,就是遇到问题不能退缩,而是要想办法解决。

  “帮我联络渤海郡、清河郡、平原郡的土地千亩以上的士族。”崔鸢分咐属下,“既然是利民之举,这钱未必就得全从我账上出。”

  少女目光炯炯,整个人都洋溢着光芒。

  抢哥哥的钱就很快乐,现在能合理抢那么多人钱,光是想想,就感觉快乐到头皮发麻。

  就从我家开始好了!

  想到这,她亲自给父亲写了信,邀请他来渤海郡,说有事相商。

  作者有话要说:

  蜚蠊就是蟑螂的古代名啦。

第179章 我爱种田

  天很热了,知了的叫声都一阵一阵的。

  一行人走在渤海郡去清河的路上,他们戴着遮阳的斗笠,打着绑腿,手拿刻有尺度的木杆,频频引得过往民众注目。

  “啊,平时工作要去野外风吹日晒就算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要搞水文勘察,”一个玩家拿着斗笠扇风,重重吐了一口气,“我不行了,我要去吹空调,换人换人。”

  说完往树下一闭眼,再唤不醒。

  领队的玩家看着这位新来的六测玩家,冷笑了一声,没有去扶,甚至还拦住了旁人。

  “怎么了?”有人问领队。

  领队是修过上党漳泽水库的优秀水利玩家,闻言只是拿手杖指了指躺倒玩家的手边。

  众人定睛一看,大惊失色,那里居然有一条黑白相间的蛇尾。

  一瞬间,领队周围的人就跑到了百米开外。

  领队嗤笑一声,拿棍子挑起了那条蛇,乱棍打死,再用棍子把玩家翻过身来,检查有无被咬。

  数分钟后。

  玩家们用了急救办法,各出厉害手段,但是收效甚微,这个玩家没有醒来。

  领队还用他教育周围的人,告诉他们如今这边的野外非常凶险,休息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据统计,乱去野外已经有上百人领过贡献奖励了云云。

  众人听得都很认真。

  然后,然后当然是录视频了,亲自遇到领贡献的机会可不多。

  ……

  苍秀儿的坐在一张地图前,认真地审视着,这张地图非常巨大,其中的水文资料极为细致,都是水利玩家们上山下乡,精心勘测出来的。

  没办法,如今的华北华中的水文和两千年后大不相同,在东汉治理黄河之后,黄海安宁了八百年,至宋朝时,才因为关中地区开垦过度,泥沙淤积成悬河,而开始长达千年的家暴。

  后世,黄河有淤平原本的河道后,夺泗水入海,泗水无法流入淮河,便形成了微山四湖;夺淮河河道入海,淤平淮河故道后,形成了洪泽湖,历史上的“大野泽”、“巨鹿泽”、八百里梁山泊,都是被黄河推平的。

  所以北方要取水,首要解决就是关中不能开垦太过,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泥沙源头。

  嗯,这个暂时不用管,关中的土地已经荒废百余年了,如今匈奴还在为争关中和当里的豪强索綝打得天昏地暗呢,听说植被甚是丰富,想找当年的良田都不容易。

  第二就是水道,华北这边的水其实不少,但分布极不为不均匀,尤其是太行山东边的一带,有河流经过还好,没有就是纯的望天田,必须修筑堤坝蓄水。

  修筑的堤坝平时蓄水,到农事时,才放水到各地田坝,水多越深,蒸发损失就越少。

  苍秀儿算了一下,如今只要兖州没有战乱,那么从太行山东边到山东这块,基本上都是她管理的土地,按狗策划的补充算法,只要是他们管理的土地,那么粮食不管是在普通人手上,还是在她手上,那都能算成她的成绩。

  与其现在去找不知道几年才能培育出来的良种,不如直接兴修水利,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一但水源足够了,那么至少这个活动里,加个名次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就是人口,兖州这边良田荒芜,就流民成群,需要尽快恢复生产生活,这样多出来的粮食产量,也算是她的。

  第四,当然就是她的对手们。

  肖妃不足为惧,她把自己草原上的后宫都杀了也增不了多少肥,种不出粮来。

  严江更不用担心,他养猫打野哄人是一流的,但种植嘛——连种子怎么催芽都不知道。

  孟岚是个劲敌,但广州那地方太小了,想开垦梯田那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需要几辈人精心护理照顾才能出梯田作物区。

  最麻烦的,还是辽东那家伙……

  -

  辽东,郡治襄平城。

  扶余国王子依玄穿着丝衣,学着晋人束发戴冠,坐着牛车,带着扶余国特产的山参与礼器,前来求见辽东太守。

  但是希银不在。

  年轻的王子甚是忐忑。

  他记得父亲临行前的嘱托,让他一定要通过辽东太守向渤海公朝拜,只有这样,扶余国才能重新得到中原王朝的保护,在白山黑水中生存下来。

  依玄当然是谨记的。

  从他出生开始,就没有见到父亲那么虔诚的模样。

  他们扶余国在辽东的东边,听去渤海郡的人说,那边的异人称扶余国的位置叫“吉林”,是非常富饶的土地,但依玄一点不那么觉得,不像中原这边,二月就开始融冰,扶余国的冬季非常漫长,冬天极为寒冷,每到冬季,就会有大量的老幼冻饿而死,种的大麦和粟米产量都很低,他们更多是以渔猎为生。

  但是国内的特产很多,山林野货,野兽皮毛都能养育很多的人。

  可是,慕容鲜卑太可怕了,如果说高句丽和更东边穴居的挹娄人他们还能勉强抵抗的话,慕容鲜卑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三十年前,慕容鲜卑就攻灭了他们扶余国,爷爷依虑王自杀了,父亲逃亡到了辽东,向晋朝求援,是当时东夷校尉,打败了鲜卑人,同时且他们复国。

  但就算这样,慕容鲜卑也不罢休,他们把数万人抓为奴隶,卖到了晋朝,好在当时的晋帝仁义,将他们扶余的奴隶送了回来……

  “太守是有什么要事么?”想到这,依玄去拜访了李成,后者既是护东夷校尉的儿子,也是他们扶余国如今最大的雇主,是他帮着将国内的很多平民送去了渤海郡,从而换来了重要的粮食和铁器,靠着这些,他们的国家才高句丽、慕容鲜卑、还有挹娄人的侵扰下生存下来。

  “没什么要事,只是去看稻田了。”李成回答道。

  “稻田?”依玄有些茫然。

  李成看着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想到这些年靠他收的中介费,笑道:“嗯,正好有空,便带你开开眼界。”

  依玄有些惶恐地道谢。

  李成淡然地挥手:“随我来吧。”

  依玄跟了上去。

  李成上马出城,带着依玄来到襄平城外西边的一处河滩上,依玄目光有些震惊,这里有好多田。

  浩浩荡荡,一望地际的田。

  田里种的是豆子,蔓延很远很远,他有些惊叹,但又有些失落……豆子他们扶余也有的种,但是这东西吃了胀肚子,很难受,在他们那,只有健壮的,能打猎采集的人,才能吃上好的饭食,老人孩子,大多都吃的豆子或者割口的大麦。

  顺着田路走了一截,一片有数十亩的田地出现在眼前,这东西让依玄有些茫然,他从未见过这种植物,细小的花穗开在又高又整齐的草丛里,田里有水,蔓延的整整齐,不由回头看向了李成。

  李成却不看他,而是走向了视线尽头的一座的凉亭,那里正有几名晋人正在聚集在亭下的桌案边,细细说着什么。

  依玄跟了上去,有些疑惑地问:“李丛事,那些种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