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瑾 第18章

作者:房顶上的兔子 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今天,他又亲眼看到薛怀瑾和那姑娘姿态亲密,很有可能,这两个人就是同一人。

  而且,那天怎么就那么巧?他被人踢了一觉,看上的小娘子被救走,而薛怀瑾马车上藏了个女子。

  想到这里,宁王吩咐道:“去查查,方才那姑娘是哪家的。”

  虽然离得比较远,但是他却看得明白,那姑娘生得实在不错,就连王府里最好看的姬妾,恐怕也不能与之相比。

  即便她不是那天踢自己的女子,弄到府里日日抱着也是好的。

  顾念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宁王的猎物,她此时正怀着激动的心情四处寻找陈氏呢。按照前世的经验,陈氏此刻应该在尽量纠结人,以便去山顶上围观她的狼狈模样。

  也不知道她若是看到自己好端端地出现,究竟脸上会是何等表情。

  阿巧和刘妈问了好几个小沙弥,才在供香客休息的一排房舍中找到了陈氏。这房舍宽敞明亮,差不多能容纳几十号人。

  明明旁边还有更安静的小一些的房舍,陈氏却故意选择了这一间。此时,房中已经坐了不少的女客。

  陈氏显然和她们相谈甚欢。本来么,大家都是官眷,本来就颇有共同语言,更何况陈氏带有目的性地刻意逢迎。

  有坐在她旁边喝茶的夫人问道:“顾夫人,您是不是心里有事?何故愁眉不展?”

  陈氏叹了口气,望着外头道:“我们家大姑娘在山顶看风景,如今都快一个多时辰了,还不见回来,因此有些忧心。”

  就有知道顾府底细的人赞叹,“夫人对待继女都如此慈爱,真是让人敬佩。”

  这正是陈氏想听的,她感激地看了对方一眼,做出一副恳切的姿态来,“她自小没了母亲,我若是不疼,她就太可怜了。”

  众人自然又是一番感叹。

  陈氏站起来道,“我还是不放心,得亲自去看看。众位夫人有愿意一起去的吗?”

  “后山的红叶很有一番意趣的。”陈氏笑吟吟地道。

  有几人便应声站起来,打算一起上山。毕竟在这里干坐着也是无聊,还不如去游览一番。

  陈氏暗暗数了数,发现差不多有七八个,若是再加上各自带着的丫鬟婆子,怎么着也得有十几号人。

  人倒是够多了,这样就不怕顾念被轻薄的事情不传出去。

  到时候,顾贞贤必然要主张退婚。而顾念名声尽毁,也别再想着嫁什么好人家。

  不过随意找一户嫁了,对方门第不高,也没有脸要求什么嫁妆,那么那些田地、庄园、铺子、金银自然都要归了她的。

  陈氏越想就越是开心,抬脚就要率先往外走。

  “母亲这是要去哪里?”一个声音从门口处传来,把陈氏惊了一跳。

  第19章

  且说陈氏正要领着各位夫人姑娘去看顾念,就听见一人在门口说话,她循声望去,不由惊了一跳。

  门口站了一个绿衣少女,皮肤雪白,容色照人。此时正笑盈盈地看过来,不是顾念,却又是谁?

  房舍中有和顾家来往的夫人,便认出来,忙笑着对陈氏道:“好了,如今你可不必担心了。”

  陈氏敷衍应了一声,视线却随着顾念的行动而转。后者发髻整齐,衣衫干净,神色也是平淡中带着淡淡喜意,丝毫没有被轻薄后的慌乱。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自己去的太迟,事情已经完结?

  还是,那男子根本没有得手?

  几乎是一瞬间,陈氏的脑子里就想过无数个可能性,但唯一能够肯定的是:顾念没事,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她这个局,算是白设了。

  这个认知让陈氏心头发闷,偏偏还被顾念扶住了手臂。

  “女儿迟了,累母亲担心。”若是不知道的,还真的会以为顾念是个温婉又孝顺的人。

  陈氏嘴里发苦,但事到如今,她也暂时做不了什么。总不能说:我安排的那个男子轻薄了你,你怎么好端端地回来了?

  她控制着自己脸上的表情,强自扯出一抹笑意来,“无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呵呵。”

  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但是陈氏的心思已经飘飞出去。她急于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便同在场的夫人们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顾念自然是跟着出来,一派乖顺模样。

  陈氏根本没有同顾念攀谈的兴趣,也根本顾不上再去正殿拜佛,或者按照原来的计划吃什么斋饭,只是带了下人,匆匆地往寺門走。

  顾念嘴角含笑,并不说话,只有阿巧有些好奇,低声问道:“大夫人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话没说完,就被自己娘亲刘妈扯了一下。

  顾念提前和刘妈说过今日之事,所以刘妈觉得陈氏这是害人未果给憋的。

  顾府原来的马车就等在寺院门口,见陈氏和顾念,一前一后地出来,原本坐着休息的车夫便跳上车,甩开鞭子。

  陈氏率先上了马车,顾念随后也跟了上去,还好心地问了一句:“母亲是今日太累,所以脸色不好吗?”

  此时马车里只有三个人,除了陈氏和顾念,就只有阿巧。陈氏也实在没有心情和精力再装出一副慈爱的模样,干脆理都不理顾念。

  微微闭了眼,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顾念听见马鞭声响,车夫一声吆喝,马车开始动起来。

  和陈氏的沉默不同,顾念一路上都有些欢喜,细细琢磨,这欢喜甚至有些肆无忌惮。她叽叽喳喳,一直和阿巧讨论着永定寺的风景,后者也十分配合,“姑娘,那后山的枫叶真是好看呢。”

  顾念道:“今天还是有些匆忙了,下回一定再来好好看看。”

  还看!看个头吧!

  陈氏从来没觉得顾念居然如此聒噪。厌烦起来,这条路都比来的时候长了数倍。

  薛怀瑾依然留在寺中,此时正坐在一座禅房中。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头皮剃的发青,上面赫然烫了着九个戒疤。

  这人正是永定寺的方丈。

  也不知方才薛怀瑾同他说了什么,方丈脸上一片为难之色。想了一会儿,道“论理,你是故人之子,而且,这些年来,陛下对蔽寺颇多照顾,老衲是不应该拒绝。

  “然而,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不如就让它尘归尘土归土,如今翻出来又有什么好处?”

  薛怀瑾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对着老方丈行礼,“身为人子,如果连母亲的死因都不能弄明白,我岂不是白活一世?既然老方丈不愿透露,那怀瑾自当寻求别的门路,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我一定会查清楚。”

  说罢,他微微一笑,最后看了老方丈一眼,转身大踏步离开了。

  老方丈望着他高大的背影,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佛说因果,何为因何为果,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薛怀瑾出了禅房并未再做停留,而是直接出了寺庙。来的时候曾经注意过,顾府的马车就停寺門外,若是来得及,说不定还可以再见顾念一面。

  说来也是奇怪,一向被人称为不近女色的薛怀瑾居然开始对一位姑娘念念不忘起来。所以说人的感情真真是难以预料。

  然而,他怀着隐隐的期待来到寺外的时候,发现顾府的马车早就不见了。原本停着马车的地方,此时空无一物。

  薛怀瑾看着那片空地出了一会儿神,才骑马离开了。

  陈氏和顾念回到府中,先去了慈心堂。顾老夫人见顾念完好无损地回来,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你们也都累了,回去歇着吧。”

  陈氏应了一声,并没有想往常一样坚持要在此伺候,便带着下人走了。

  当慈心堂中只剩下顾念和姑老夫人的时候,后者问道:“今天在永定寺,发生了什么?”

  这个猜测从两人进来的时候就有了,倒不是因为顾念,而是来自陈氏。

  陈氏神色不对。

  顾念觉得意外,她没有想到姑老夫人会如此敏锐。当下,就一五一十地把永定寺后山的事儿告诉了顾老夫人。

  当然,她并没有说此事是陈氏安排的,毕竟她现在还没有直接的证据。一切都只是来自前世的猜测。

  顾老夫人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那男子呢?或许可以问出来些什么。”

  顾念并未将薛怀瑾带走男子的事告诉顾老夫人,此时便推说自己太过害怕,并没有注意到男子的去向。

  顾老夫人便软了口气,看着顾念半晌沉默不语。顾念却觉得,她似乎在透着自己看另外一个人。

  果然,顾老夫人开口了,“若是你母亲还在,怎会让你陷入如此境地。”

  “说到底,都是我的错。”顾老夫人神色哀凄。

  顾念:“祖母为何这样说?今天去永定寺祈福,是孙女自愿的。”

  重生以来,眼前这位看似冷漠的老夫人渐渐成为顾念心中仅有的温暖。

  她每天都来请安,陪顾老夫人说话,两人的相处越来越顺畅。

  后者对顾念的关心也越来越多。

  在出发去永定寺之前,更是让身边常嬷嬷提点刘妈,这样的关心对别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却是顾念从来没有享受过的。

  顾念走到顾老夫人身边,蹲下来,轻轻地把头靠在后者的身边,“祖母对我已经很好了。”

  人要懂得知足。

  顾老夫人伸手摸了摸顾念的脑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在顾念走后,顾老夫人的心情一直不好。常嬷嬷问道:“老夫人可是想起了先大夫人?”

  她指的是顾念的亲生母亲-姜氏。

  顾老夫人点了点头,“一切都是我的错。”

  方才她在顾念面前就说过这句话,但真正的含义却没有告诉后者。

  顾老夫人觉得姜氏的死、陈氏的入门,乃至现在顾念受的委屈,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常嬷嬷劝导:“当年,老夫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大老爷只是继子。”

  顾老夫人比老太爷小十多岁,是在后者原配死去之后嫁进来的,当时原配已经有了两个子女,就是顾远宏和顾贞贤。

  顾老夫人先天不足,不能生育,也就一直把两个孩子视若己出。

  这桩事在京都并不是秘密,只是后来顾老夫人对两个孩子十分疼爱,渐渐地人们就不再提起顾老夫人是继母的事儿。

  然而,不是亲母子,相互之间到底是有些谨慎的,顾老夫人当年也自觉没有足够的立场阻拦陈氏和顾远宏。

  说到陈氏,其实她是顾老夫人的远方亲戚,因家道中落,父母双亡的她便来投奔顾老夫人。

  只是,这个所谓的远方亲戚表面看着温婉,实际上心机深沉。顾老夫人在后宅生活多年,在陈氏刚进顾府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只不过是碍着亲戚的面子,这才收留了她。没想到她还蹬鼻子上脸,和儿子顾远宏有了首尾。

  顾老夫人自然是不同意两人的婚事的,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姜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