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89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他竟然勾结了某位节度使想要在圣人寿诞时候叛乱, 幸好被郑大都督——不,现在应该是郑太傅及时发现,才没有让圣人被害。只是太子却被二皇子给害了,连太子府都被人烧了!

  这条谣言集严肃政斗、风流八卦于一身,最后又有英雄出面力挽狂澜的情节, 完全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上层既敬畏又好奇的心理, 因此一下就把别的谣言完全压过。

  不过半天功夫,京城所有百姓就都知道了昨天皇宫发生的事,大部分熟人见面就聊起昨天宫变的内容, 其中细节之清晰,让人怀疑这些人都是宫变参与者。

  何六看着禁龙司的探子奉上的京城各处的报告,对自家三姨敬佩的五体投地,她到底是怎么把那条谣言想出来的,现在大家都把这个当真相了。

  何六跟四娘成亲后,一直待在翰林院画画,因他画功出众,又对各种印刷记忆如数家珍,华夏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国债设计图就是出自他之手。后来郑玄又发现了他出众的文字整理能力,就让他暗中在禁龙司领了一个职位。

  让他做王珞的副手,专门控制民间舆论,何六本来是想一心专研画技,将来当个名留青史的大画家,但是现在却被迫领了好几个官职,每天忙得脚不点地,他——居然还诡异的觉得这种生活不错,果然是自己之前太无聊了吗?

  谣言在民间流传甚广,上层却很少有人会信,毕竟那烧得只剩残垣断壁的太子府就这么立在朱雀坊里,无人能忽视、也无人敢忽视。莫说二皇子已流放多年,就是他没流放,他又哪来的本事的将太子府弄成这样?

  朱雀坊里除了太子府,圣人和皇后嫡出的几个皇子皆是如此,不过他们比太子好一点的是,太子是被灭门,全府上下没留一个活物,连家里厨房暂时养着的家禽都死了,而别的皇子家中只死了成年男丁,女眷和幼儿都没死。

  这种赶尽杀绝、毫不留手的行事方式,怎么看都像是郑玄弄出来的,他不会是造反了,才把污名泼到了二皇子身上。宫外众人再心急如焚,也只能等宫门开了,家中顶梁柱从宫中回来,再做计较。

  那些平时就投靠郑玄的人家,各个欢天喜地,光看禁军这么安定,出入的将领也都是以前的老人,就知道这次宫变一定是郑玄赢了;那些平时亲近皇室的人家,就一个个如丧考妣,他们现在也别无所求,就希望家里能不被几位皇子牵连就好。

  镇国公府里也不太平,按说郑家是胜利者,镇国公府应该欢天喜地才对,但郑家同皇室的关系太亲密了,不提自尽的宜城,现在府上还有三个公主,临海和长乐听着街上的动静,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两人不约而同的派了心腹去查探消息,但是心腹走到府门前,就被守卫的禁军拦住了。禁军对心腹很客气,但态度很坚决,不许心腹离府邸。

  心腹只能无奈的折返,临海闻言轻叹一声,她虽是公主,可都是今上姑祖辈了,如果先帝还没驾崩,郑家闹上这一出,临海说不定会伤心,可现在——临海心里虽有些惆怅,但终究儿子在她心中才是最重要的。郑家被先帝宠幸太过,放了太多的权利,他们不动手,先帝也会动手,届时被看热闹的就是他们了……

  如果说临海对皇室还有几分感情,替今上感到伤感的话,长乐连伤感都没有。她跟今上算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但她出生时今上已十多岁了,等长乐稍稍懂事,今上都已经成亲生子。

  因此兄妹两人也就在宫宴时见过几次,说是兄妹,实则也就跟陌生人差不多。先帝去世后,长乐因郑家的关系,地位依然是公主中最尊贵的一个,看似连帝后所出的嫡公主都比不上她。

  但这也仅仅是看似,长乐心里很明白,阿耶去世后,一切都不同了,以前宫里是自己的家,现在的皇宫,自己只不过是过客……而且每次看到贤妃得意洋洋的当着太后,她心里就百味杂陈。

  现在郑家上位,贤妃是不是也能退下去了?阿耶的皇后是不是,还是只有她阿娘一人?长乐只是自己这么想,眼界太窄,可她就是忍不住,她本来就是女子,心眼小不也是正常的吗?

  至于登顶的人是郑玄,而不是自己夫婿,长乐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是女子都想当皇后,可人也要有自知之明,夫婿是个好人,但当皇帝他还是差了些。

  世子是她夫婿,郑玄是她亲弟弟,两人无论哪一个当皇帝,她都是利益既得者,她又怎么可能对皇室有惋惜之情,自阿耶去世后,皇室跟她就割离了。

  至于府上另一个公主九江,她的想法并不重要,无论是皇室还是郑家,都从来不曾将她放在眼里过,即使她现在才是镇国公的夫人。

  郑玄、世子、郑亶、镇国公父子四人回府时,已经是三天之后,郑玄三兄弟因正值壮年,三天没睡,他们精神还算好,镇国公就不行了,回家简单的洗漱了下,倒头就睡了。

  郑玄三日没回府,身上的衣服还算整洁,但面上却多了些胡须,这非但没有减损他的魅力,反而让他多了几分男人味,王珞第一眼看到郑玄时候,都有些愣怔了,她从来没见过郑玄这种样子。

  郑玄见妻子怔怔的看着自己,轻笑一声:“三天不见,娇娇不认识我了?”

第197章 各家反应(上)

  郑玄本来只是逗逗妻子, 但王珞接下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愣住了,王珞突然上前抱住了他的腰, 踮起脚亲吻了下他的下颚,然后将脸埋在他怀里:“郎君——”

  虎儿惊讶的瞪大眼睛, 王珞和郑玄在时下算是非常恩爱的贵族夫妻,郑玄私下对妻子可以毫无顾忌的耍流氓,在儿子面前却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 两人顶多在虎儿面前牵手, 从来不做别的更亲昵的举动。

  眉绿见姑娘如此,先是害羞的红了脸, 而后连忙将虎儿眼睛捂住,不让他再看下去。姑娘也是太思念姑爷才会如此。

  王珞亲完郑玄后, 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了, 当众亲吻就算是现代,华夏人也很少做。可王珞提心吊胆了三天, 咋见完好无损、意气奋发的郑玄,她难免一时冲动。

  郑玄也惊讶于妻子的主动,他怔了怔,见娇娇亲完自己,就把脸埋到自己怀里, 怎么都不肯出来, 不由轻笑一声,抱起妻子大步往房里走去。

  眉绿连忙哄着虎儿跟自己离开,姑爷跟姑娘分别三日, 两人肯定有说不完的话,虎儿就不要待在这里了。

  郑玄跟妻子回房后,两人不是说不完的话,而是做不完的运动,按说他三天没睡,应该很累了,可郑玄完全不感到累,反而感觉很兴奋,这种兴奋在看到妻子后更为激烈。

  王珞哪里想到自己轻轻一吻,居然能让郑玄如此冲动,她感觉郑玄都快把自己腰给掐断了,她忍不住撒娇道:“郎君疼。”

  要换在平时,郑玄肯定心疼得缓下来,可现在郑玄却停不下来,他低头亲吻妻子额头,“娇娇忍忍——”

  王珞只能被动的随着郑玄起起伏伏,她迷迷糊糊间想着,难怪都说权利是男人最好的春药,他这样子哪里像是三天没好好休息过的?这跟他平时出门十天半月,回来缠着自己的样子差不多。

  这一天王珞跟郑玄都没出房间,郑玄到底累了三天,稍稍尽兴之后,王珞就不让他再胡来了,他陪妻子用完晚膳就睡着了,王珞跟他夫妻这么多年,这是他第一次比自己早睡。

  王珞看着他沉睡的侧颜,神色忍不住有些恍惚,走到了这一步,郑玄上位基本是注定的了,所以她这算改变了历史?之前郑玄没成功前,王珞生怕他会出事,总是想着法子替他刷名声。

  现在郑玄快登顶了,她提着的一颗心落地,却又忍不住胡思乱想了起来,一人之下的权臣,跟皇帝到底还是不同的,皇帝是掌握天下苍生生杀大权的,郑玄现在对自己这么好,日后他真正登顶了会不会变了?他们夫妻还能像现在这么和谐吗?

  就在王珞想得出神的时候,郑玄睁开了眼睛,他眼底有着浓浓的倦色,但见妻子坐在身边发呆,他还是关切的问:“娇娇怎么了?我刚刚太孟浪,弄疼了你?”

  王珞回神,听到郑玄的话,她红着脸微微摇头,郑玄把她拉到怀里,轻拍她的背:“别胡思乱想了,我之前待你如何,将来也会如此。”

  王珞抬头愕然的问;“您怎么会这么说?”就以郑玄纯直男的思维,怎么可能会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郑玄好笑的道:“你们女人还有什么想法?你无非不就是怕自己将来失宠吗?”郑玄简直拿妻子无奈了,“难道我以前是落魄的寒门子,要靠你接济活着?”王珞默默的摇头,郑玄道:“既然如此,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又不是一朝暴发的土鳖,一朝位高权重后,会被接踵而来的享受迷花了眼,他要真好美色,在娇娇之前就妻妾成群了。

  王珞默然,她担心的不仅仅是失宠,而是——王珞抬头看着满脸倦意,依然还在安慰自己的郑玄,她仰头亲了亲郑玄的喉结:“郎君您真好。”就凭郑玄现在对自己的这份心意,只要他不变心,她也不会变心。

  郑玄顺了顺她柔软的发丝,温声说:“睡吧。”

  王珞靠在郑玄怀里,不一会就睡着了,她也三天没睡好了,又经历了一场大运动就更累了。郑玄等她睡着后,睁开眼睛看着妻子睡颜半晌,无奈的摇头,真是越来越娇气了,连睡觉都要人哄了。听着妻子均匀的呼吸声,郑玄睡意袭来,再次合眼睡去。

  郑玄忙得三天没回家,他手下那些心腹除了卫风以外,也是好些天没回家。良国公年纪比镇国公还大一些,平时保养也没镇国公好,三天没再怎么休息,还没回家就扛不住了,还是崔仅扶着他回去的。崔仅倒是这些年修身养性,又被良国公压着习武,身体好了许多。

  王夫人、世子夫人和二娘都在家中翘首以盼,见两人回来了,王夫人让人扶着良国公回房,二娘则亲自扶着崔仅回房。世子夫人很想跟儿子儿媳一起回去,但是看到儿子满脸疲惫的模样,她犹豫了一会,还是没跟着一起去,就让他们两口子好好说说话吧。

  这里王夫人看着累得头疼,但怎么都睡不着的良国公,不由说:“你这又是何苦?”

  良国公嘿嘿而笑:“你不懂,有了这次功劳,我们崔家的地位,五十年之内不愁了。”只要郑玄和虎儿在一日,就有他们崔家的立足之地。

  王夫人忧心忡忡的说:“你们去太子府下手,将来有人提起这事,会不会——”她担心郑玄会把他们丢出去挡灾。

  良国公不以为然道:“我们是去救人,又不是去杀人,杀人的是刘春生。”良国公带去清洗太子府的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没有家业的光棍,再清扫完太子府后,这些人就拿着良国公给的丰厚赏钱离开京城了。

  郑玄给他们安排了地方,他们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回老家也可,三五年之后,事情淡了,就算被人知道太子府是被他们灭门的又如何?难道还有人替前朝皇室出头不成?

  王夫人叹道:“我就怕这事将来落到你头上。”

  良国公轻拍她的手:“放心吧,我有数。”即便事情落到他头上,他也不怕,大不了就是抵命,有阿石在,他这条老命送出去后,崔家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夫妻多年,王夫人何尝不知他是在安慰自己,良国公见她满脸沉凝,又想起一事:“最近大丫头可有来家?”良国公说的大丫头就是王琼。

  王夫人怔了怔说:“没有,怎么了?”

  良国公道:“等她来的时候,你再好好劝劝她,让她好好跟孟继宗过日子,别整天折腾了。”良国公对这外孙女是真头大,他跟妻子也不是没教过,可她就是屡教不改,后来良国公也放弃了,横竖是个外孙女,也轮不上他来教。

  良国公能放下,王夫人却放不下,她听了良国公的话,无奈的苦笑:“我怎么没劝过?都劝了不知道多少次,可她就是不听,我能怎么办?这么大一个人了,我总不能跟孩子一样打板子吧?你怎么想到问大丫头的?”

  良国公说:“我们去太子府的时候,太子府上大部分主人都被孟继宗杀干净了,他做的悄无声息,很多人甚至都没发现。”良国公事后让人清点尸体,核对人数时候发现,这些人全部都是一刀毙命。

  王夫人不解的看着良国公,这不是很好吗?说明孙女婿能干。良国公见妻子如此,也不好继续说下去了,如果孟继宗这人是自己属下,自己一定会很欣赏他,但是换成孙女婿——就凭着大丫头那样子,能跟这样的人过下去吗?

  他倒是不觉得孟继宗会□□,可以他的手段,想要治王琼,多得是法子,她现在又是孟家人,他们想管也不好管,良国公摇摇头,按说大丫头对孟继宗是有知遇、扶植之恩。

  要换成她别的姐妹,不用阿石、就是二娘、四娘都能把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怎么轮不到她就不行了?良国公想的头疼,干脆也不想了,闭上眼睛,不过一息之间,就打起了震天的呼噜。

  王夫人瞪着老头子半晌,愤然起身,自己也去休息了,王夫人早跟良国公分房睡了,两人年纪大了以后,待在一间房里睡,反而大家都睡不着。

  跟着郑玄的那些人,只要是有妻室的,大部分人回家都有妻子的嘘寒问暖,孟继宗回到家里时,他的妻妾倒是也在等他,只是王琼连一口热水都没给他端来,就连声追问:“这几日你去哪里了?郑玄真想篡位?”

  王琼前世就不止一次的听人说,要不是郑玄死了,说不定下一任皇帝就姓郑了。而这一世郑玄篡位之言,更是甚嚣尘上,皇家为抹黑郑玄的名声,总说他有反心。

  只可惜皇家玩舆论战没有王珞高明,他们以为只要说郑玄是反贼,天下人就会对他群起而攻之,但事实上老百姓更不在乎上位者是谁,他们要的是自己能过好日子。郑玄可以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如何能不支持郑玄?

  王琼的话,让孟继宗抬眼看了她一眼,这一眼让王琼和始终不敢插嘴的侍妾都惊了,孟继宗此时脸上并无怒色,神情也很平静,只是目光冷漠,看王琼的样子跟死人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王琼吓得一个激灵,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孟继宗见她言行粗鲁,不堪入目,心中越发厌烦,起身淡淡道:“日后再让我听到你胡说八道,你就不用说话了。”篡位这词除了前皇室,谁也不敢说,谁给王琼这胆子,如此肆无忌惮?

  王琼不可置信看着孟继宗,他居然对自己这么说话!她蓦地起身,想跟孟继宗好好说道说道,他是不是准备宠妾灭妻,但孟继宗已经让妾室扶着他回去休息了,忙了三天,他累了。

第198章 各家反应(下)

  孟继宗警告王琼后, 就由侍妾伺候回屋了。当孟继宗把手搭在侍妾身上的时候,侍妾就觉得奇怪, 因为平时孟继宗很少对自己有如此亲近的举动。

  等两人回屋,孟继宗终于忍不住跌坐在地上, 他沉声吩咐侍妾去端干净的清水、白酒和白布来。

  这下侍妾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大惊失色:“郎君,您受伤了?”说完她也等不及孟继宗回答,就急匆匆的出门去取伤药箱。孟继宗是武将, 难免有受伤的时候, 家里常备伤药。

  孟继宗等侍妾离开后,面露疲色, 他勉力起身,缓缓褪去身上的盔甲, 他的动作很慢, 等盔甲尽数卸下后,就露出了沾了大片血迹的衬。

  良国公、崔仅只负责太子府, 孟继宗不止要看惯太子府,还要负责灭口刘春生带来的人。那些皇子养尊处优惯了,被人杀到跟前,也不敢反抗。可刘春生带来的人,都是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 面对围剿, 自然会拼死反击。饶孟继宗武力过人,也不慎受了伤。孟继宗低头看着被刀口划开的皮肉,幸好伤口不深, 不然只能缝合了。

  这时侍妾也端着热水和一只小箱子进来,这只小箱子是军中新近配备的伤药箱,里面有干净的白布、纯度的白酒,白酒是时下新出来的玩意,因太耗费粮食,仅供军中使用,说是给受伤的人擦洗伤口用,不能用来喝,喝了会死人的。有人不信邪,大着胆子喝了一壶,第二天就去了,之后就再也没人敢碰这玩意了。

  孟继宗是军中高级官员,每月禁军都会给他一瓶白酒,孟继宗也不让侍妾动手,他自己动手用清水清洗伤口,然后再用白酒涂抹伤口附近的皮肤,白酒的刺激让他神情越发冷峻。

  侍妾愣怔的看着孟继宗冷漠的侧面,她会给孟继宗当妾,不是王琼所想的那种,她勾引了孟继宗,才让孟继宗纳自己一个寡妇为妾。孟继宗会纳自己为妾,完全是因为王琼管家无能,而孟继宗需要一个能管家的人。

  侍妾怎么都想不明白,王琼到底是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的。王家家世不算显贵,可她有个好妹妹,妹夫愿意提拔妻族人,王夫人几个姊夫、妹夫前途都好,姐妹们跟丈夫日子过得也和和美美,怎么就她不行了?

  要说孟继宗是个贪欢好色、负心薄情的也罢,偏偏孟郎又不是。侍妾忍不住暗忖,要是自己去世的死鬼,有孟继宗一半好,她一定把他伺候的无微不至,他死后也绝不再嫁。那么好的夫婿,怎么就不见王琼珍惜?侍妾百思不得其解。

  孟继宗处理好伤口,倒头就睡,侍妾等他睡熟,悄然起身去灶间熬粥,他累了三天了,醒来应该要喝粥。

  成国公府上,成国公知道良国公那老小子居然跟着郑玄一起去围剿刘春生,而自己却没有接到任何消息,不禁又气又妒,这老小子惯会拍马,现在连孙女婿都被他拉拢了去。

  王朗听说昨夜的宫变,不禁跟杜氏面面相觑,两人都不是傻子,郑玄这次借刘春生之手,将皇室清洗了一遍,就算皇室有人能活下来,也被吓破了胆,谁也不敢跟他作对了,郑玄这皇位是十拿九稳了。

  杜氏暗暗庆幸,幸好杜家把自己嫁了过来,王珞跟王朗感情不好,可感情再不好,王朗也是王珞的亲爹,她是王珞的继母。郑玄对她不说尊敬,该有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们杜家这次算逃过一劫?她自己也是得利者,皇后的父亲,怎么都是一个国公,她这是成为国公夫人了?这可比她之前的夫婿品阶要高多了。

  如果说杜氏是庆幸,王朗就是欢喜了,他跟王珞感情是寻常,可再寻常,王朗也是王珞的亲爹,他肯定是希望女儿越过越好。这些年自己因阿宝的关系,对别的儿女多有忽略,家里全靠阿石一人撑着。

  她是高嫁,郑玄现在看着对她好,可也是她慢慢熬出来的,郑玄要登顶当皇帝,阿石也算是熬出来的,就是将来如果郑玄广开后宫,阿石膝下却只有一子,是不是有点少?

  王朗眉头微皱,他是父亲,这种事不好跟女儿说,崔氏怎么特不管女儿?他欲言又止的看着杜氏,杜氏体贴的问:“郎君想说什么?”

  王朗迟疑的说:“你说阿石成亲这么多年,膝下只有一子,她是不是怀虎儿的时候伤了身体?”也不怪王朗只怀疑女儿不怀疑女婿,毕竟郑玄膝下有两子,怎么看都不是他的问题。

  杜氏立刻明白王朗想跟自己说什么,他不会是想让自己去问王珞这种问题吧?杜氏迄今还清楚的记得王珞警告自己时那冷漠的神色,她可不想找死!她脸色发白,勉强笑道:“郎君,我只是姑娘的继母,您看不如这事让阿崔妹妹去提醒姑娘?”

  王朗一想也是,阿石性情冷淡,杜氏贸然跟她说这件事,她肯定不会理会阿石,他想了想说:“那我去找岳母,让岳母去劝劝阿崔。”王朗说的是王夫人,王朗前后两任妻子都是良国公府的闺女,他也习惯性称呼王夫人为岳母,而杜氏的母亲则被他下意识的忽略了。

  杜氏也不跟他计较这种小事,横竖两人也只是名色夫妻。

  连王朗都能想到王珞子嗣单薄,沈夫人和成国公自然也能想到,依照成国公的想法,孙女生不出来也没事,族里多得是女儿,借腹生子不就行了吗?都是王家闺女生的孩子,一样的贴心。

  成国公的想法无疑是时下大部分人的想法,但是沈夫人却不觉得王珞会愿意接受王家送去的族女,她跟郑太傅成亲多年,膝下只有一子,也不见郑太傅有妾,两人夫妻情深是一回事,孙女性子有多独也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道郑太傅登基后,孙女性子就能变了?她要是贸然给孙女送族女,惹怒了孙女怎么办?沈夫人跟王贵妃相交多年,深知即便是亲女儿、亲孙女,一旦嫁了人就不再是家里那个小姑娘了。王家本来就是靠女儿在朝堂立稳脚跟,那么认真讨好家里姑娘才是正经事,就凭着孙女这么得宠,他们把孙女哄好了,孙女婿肯定会对他们好。

  不得不说,比起成国公的自大糊涂,沈夫人还是很清醒的,她没有听成国公的吩咐,从族里挑选族女,而是精心挑选了几个十岁左右、读书上进、性情憨厚的男孩子,她先把他们留在主宅,请了先生精心调养,准备过段时间,将其中几个读书最用功的孩子送到虎儿身边,让他们给虎儿当伴读。虎儿是郑玄的嫡长子,他和王珞才是王家最大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