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72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王珞很残忍的打破了阿娘天真的幻想:“不可能。”

  “什么?”崔氏愣愣的看着女儿。

  王珞说:“郎君那么重男轻女,怎么可能会宠女儿?”郑玄对虎儿称不上疼爱,但绝对很重视,虎儿从小到大,身边出现的人都是经过郑玄精心筛选的,连给虎儿念书的小厮,都是府里数百个念过书的家生子中选出来的。

  她要生了女儿,能有这待遇?绝对不可能。所谓的宠爱,不过只是不上心。就像镇国公对两个女儿一样,郑玄三兄弟的素质毋庸置疑,可郑家两姐妹跟兄弟比起来,就失色许多。

  尤其是郑二姐,简直不像一个娘生的。是镇国公不会教吗?肯定不是。他只是觉得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只让她认些字、知晓点礼数足够。等成亲后自有夫婿婆婆来教。这也是时下几乎所有人的观点,他们把纵容当成了疼爱。

  崔氏不解的问女儿:“纵容不就是疼爱吗?你看你阿耶多疼你长姐。”

  王珞反问:“难道王琼过的很好?”

  崔氏困惑的问:“她不好吗?”王琼成亲几年,顺利生了三个儿子,这会又怀上了,这腰板在夫家也不知挺得有多直。她不想孟继宗纳妾,只要一句话,孟继宗就乖乖送走了,要换成郑玄,女儿敢这么对郑玄说?

  王珞苦笑,这就是时代的代沟吧。

  虎儿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等王珞离开赵府时,虎儿对王珞说:“阿弟?”

  王珞低头诧异的看着儿子:“虎儿你说什么?”

  虎儿摸着阿娘的肚子:“阿弟?”

  王珞笑着抱着儿子说:“没有阿弟,如果阿娘要生阿弟,一定会先问过虎儿,虎儿要不要阿弟阿妹?”

  虎儿斩钉截铁的说:“不要。”

  王珞一直没怀孕,可郑家上下那么多口人,就没一个像郑玄这样,目前膝下仅有一个独子的。虎儿见过伯父家里的堂兄弟们,他们的阿娘才没有自己阿娘对自己那般上心。在虎儿心目中,弟弟妹妹都是来跟自己抢阿娘的,他不喜欢。

  王珞笑着跟儿子顶头,“阿娘也暂时不会生宝宝。”

  有了阿娘的保证,虎儿就放心了,他心满意足的坐在阿娘膝上,继续玩拼图。

  在王朗成亲后三个月,郑亶也成亲了,他也不算真正成亲,他并未另娶高门贵女为填房,只是扶正了为自己生子最多、也陪伴自己最久的妾室为妻。

  按照大夏律法,是不得以妾为妻,但大夏从来不是法治社会,能不能扶正妾室,全在男人而不是律法。

第165章 眉绿成亲(上)

  郑亶的婚礼比崔氏和赵翀的还低调, 什么亲戚朋友都没来, 只有家里人关起来庆祝了一次。要说庆祝也不尽然, 毕竟整个婚礼临海都沉着脸,她是府里的老祖宗,虽然她说的话, 大家大部分都不听,可她心情不好,大家也只能跟着心情低落。

  别说是临海,就是九江、长乐都提不起兴致来,毕竟以前郑亶这位妾室,都没资格出现在她们跟前,可现在却是府里的当家夫人了。

  王珞坐在一旁不出声,她也是今天第一次看到郑亶扶正的妾室,跟她想象中的一样, 这位妾室容貌不算太出众,甚至还比不上宜城,但气质温顺, 即便被所有人冷眼相待,她都是一脸柔顺,完全没有任何的不满。

  看着就像是郑亶喜欢的类型,郑家三兄弟都强势,郑亶忍了宜城十几年,一朝解放,他肯定不想再娶个要自己哄着的妻子, 这种扶正的妾室本身没什么底气,唯一能依靠就是郑亶,她除了听话也就只有听话了。

  临海几乎是憋了一口气,受了妾室的礼,喝了她奉上的一口茶水,她对郑亶和新婚夫人挥手说:“我累了,你们下去吧。”

  郑亶知道祖母心气不顺,也不敢太过刺激她,见礼后便带着妻子退下了,那妾室虽扶正了,可依然是侍妾做派,低头跟在郑亶身后。临海见状心里更难受了,就这上不了台面的样,将来怎么带出去见人?

  她扭头看着一脸严肃的镇国公,没好气的说:“你怎么还在这里?”

  镇国公一怔,一脸莫名的看着老娘,今天是儿子的婚礼,他怎么不能在这里的了?

  临海见他一脸无辜,心里更不舒服:“我不是我累了吗?你怎么还不走?一定要我累病了你才甘心是不是?”

  临海这话一说,镇国公还能怎么办?只能乖乖跪下说:“孩儿不敢。”他心里把次子骂了无数遍,恨不得现在就去抽他一顿。

  他这一跪,小辈们也只能跟着跪了,临海看着小辈们零零散散的跪了一地,没好气的说:“走走走!都走!”不想看到这些讨债鬼!

  王珞看着子孙们一个个的起身乖乖离开,她心中暗忖所以孩子生多了什么用?都是讨债的。

  郑玄等回了院子,才对王珞说:“祖母这段时间心气不顺,你去请安的时候尽量少说话。”横竖她是小孙媳,家里事务轮不到她做主。

  王珞点头说:“我知道。”

  郑亶成亲后,除了临海生了一段时间的闷气,家里大致还算平静,郑亶和郑玄全身心的扑在了朝堂上,世子也班师回朝了,跟他同时回来的还有不少战俘,这些战俘看着各个年轻力壮,他们大部分是突厥贵族弟子,被俘虏后一直被世子好吃好喝的养着,站在笼子时各个神采飞扬,不像是战俘,反而像是凯旋而归的将士。

  眉绿和王珞站在窗口,她看着那些满脸高傲的战俘,忍不住忿忿不平的对王珞说:“姑娘,世子也太善心了!”

  王珞现在心气倒是平了,因为郑家兄弟在她的怂恿下,已经昧下了大半战俘,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贵族,好吃好喝的养着,就是准备将来赎买用的。既然是商品,就要好好养着。

  而郑家昧下的大半战俘,都已经被郑玄暗中运送到了隆平府,南面瘴疠横生,稍有不甚就会发痢疾,是故北人很少往南方去。郑玄也想开发南方,但是人手消耗太大,让他不得已暂时搁置。这会有了战俘,他计划就能更顺利了,战俘死了就死了。

  眉绿忿忿的嘟哝了一会,突然探出身体,“姑娘你看,是卫风!”

  王珞抬眼扫了一眼,只见街上黑压压的全是人,根本看不出谁是谁,她笑望着眉绿:“卫风这次回来后,你们也该成亲了。”

  眉绿闻言,顿时脸蛋通红,“姑娘!”

  王珞满脸笑意:“你也别叫我,你们年纪都不小了,是该成亲了。”

  卫风就是之前一口气吃了王珞八个猪蹄的侍卫,他以前是郑玄的贴身侍卫,他比郑玄还年长一岁,因从小修炼童子功,所以一直没成亲。

  这些年随着他年纪渐长,郑玄贴身侍卫之职被别的年轻人取代,郑玄也没亏待他,不止安排他官职,还让他随大兄外出了一趟,让他赚了点军功回来。

  这次世子大胜而归,卫风或许不能升职,但凭着军功的得个勋爵还是没问题的。勋爵不能留给后人,可有了爵位,起点也高了,王珞也不担心眉绿将来的日子了。

  眉绿低头说:“他现在都是大官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看上我呢!”眉绿是良民,可她心里始终把自己当成是王珞的丫鬟,卫风现在功成名就,眉绿难免有些自卑。

  王珞毫不犹豫的说:“要是看不上你就别嫁,反正我养得起你。”

  “什么别嫁?”长乐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王珞和眉绿起身相迎,却见长乐同两名脸生的贵夫人相携而来,“阿嫂。”王珞轻唤一声。

  长乐笑着给王珞介绍自己带来的两人,她先指着一名衣着华美、容貌秀美、看着跟王珞差不多年纪的贵妇说:“阿石,这位是汾阳王妃。”

  王珞没想长乐居然跟未来的太孙妃认识,她上前给这位贵妇行礼:“汾阳王妃。”先帝重视嫡孙,他膝下几位皇子都有嫡子,圣人一登基,就将嫡长子册封为太子,余下儿子册封一字亲王。

  而汾阳郡王正是太子妃所出的嫡长子,按理应该是太孙,但圣人并未立嫡长孙为太孙,而是册封他为汾阳郡王,故大家都成为他为汾阳王。

  当然不册封太孙,也不代表皇帝不重视太孙,毕竟圣人孙辈中,只有汾阳王一人有爵位,别的皇孙迄今都只是白身,大家只能按照排行称呼。

  汾阳王妃对王珞嫣然一笑:“王夫人不必多礼,说起来我们年岁相当,要不是差了辈分,我还能叫你一声妹妹呢。”

  王珞抿嘴微笑,郑玄是跟圣人同辈的,从郑玄那边排辈分,汾阳王妃是自己的孙媳妇。王珞觉得古人这种论资排辈太可怕了,她还觉得自己还青春年少,却已经可以被人称呼祖母了。

  长乐又给王珞介绍另一名比王珞和汾阳王妃年长些的贵妇说:“这是大姐的儿媳阿袁,你成亲的时候,她也参加过你们婚礼,只不过没跟你正式见过面。”

  “十七舅母。”袁氏恭敬的给王珞行礼,世子妃的长子比郑玄要小几岁,但他成亲早,所以袁氏比王珞要年长几岁。

  王珞连忙笑着扶住她说:“都是自家人,阿袁不必多礼。”她一面引着三人进入屋内,一面吩咐眉绿上茶。

  长乐打量着给自己奉茶的眉绿,眉绿从小跟王珞同吃同住,养得比寻常小户人家的闺女还好,这些年又跟着王珞在国公府见了世面,举止越发稳重,长乐抿嘴笑道:“我听世子说,卫风这次立了大功,他想给卫风请个勋爵,绿儿嫁过去也有个诰命了。”

  卫风是郑玄的心腹,这次又随着世子出征,长乐也知道了眉绿和卫风的婚事,她也是等卫风和眉绿订婚后才知道,原来娣妇的陪嫁大部分是良民。

  眉绿这下脸更红了,袁氏也是知道卫风的,她问王珞:“十七舅母,这位眉绿姑娘是您的丫鬟?长得可真出挑,莫怪能被卫将军看中。”

  王珞解释说:“绿儿是良民,只是从小跟在我身边,才以丫鬟自居。”卫风是良民,不是郑家的家生子,王珞也不希望眉绿顶着一个放良的身份嫁过去,这样就矮了卫风一头。

  袁氏赞道:“是个知恩图报的丫头,难怪舅母这么疼爱。”

  长乐兴致勃勃的说:“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我看干脆早点让他们成亲吧。”

  王珞见长乐兴致盎然的样子,就知道她定是被关得太无聊了,想着法子要找热闹,才关心卫风和眉绿的婚事,她颔首道:“都听阿嫂的。”

  长乐说:“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借着他们婚礼,大家一起热闹热闹。”长乐这举也不光光是为了热闹,更重要的是替世子安抚底下人,好让跟着世子的将士知道,郑家不会亏待忠心的人。

  王珞也明白长乐的意图,所以她没有跟长乐争,毕竟这会卫风属于世子的属下,当然日后他肯定还是要回到郑玄身边的。

  王珞跟长乐、袁氏、汾阳王妃说了一会话,注意力又回到儿子身上,这一看王珞不由啼笑皆非,虎儿拼图玩累了,正在逗水缸里的小鱼玩,他伸出小手去抓小鱼,但他手指还不灵活,又怎么可能抓得住小鱼?他板着小脸,一门心思的跟小鱼较上劲了,一定要把鱼儿抓住。

  王珞握住儿子的小手,“虎儿,你做什么?”

  虎儿一脸严肃的说:“抓鱼。”

  王珞柔声问:“为什么要抓鱼?”

  虎儿眨了眨眼睛:“它们坏!”他想摸鱼,鱼儿都不让他摸。

  王珞手按在儿子头上:“如果阿娘让眉绿摸你,你要不要?”

  “不要!”虎儿头摇成拨浪鼓。

  “那你摸鱼儿,鱼儿也不愿意啊。”王珞耐心教导儿子,“虎儿以后别乱摸别的小动物好不好?”

  虎儿想了想,勉为其难的点头,“好。”

  长乐早习惯王珞和虎儿的互动,倒是袁氏和汾阳王妃看的一脸新奇,四人聊了好一会后,袁氏和汾阳王妃起身告辞,汾阳王妃对长乐和王珞说:“那我们就一月后再叙。”

  一个月?王珞看了长乐一眼,长乐等送走汾阳王妃后才说:“太子妃一月后过寿,让我们都过去。”

第166章 眉绿成亲(下)

  太子妃过寿?王珞闻言微微挑眉, 皇家重子嗣, 媳妇的年纪都比皇子要大一些, 这样生子也容易些。因为太子妃年纪跟阿娘差不多,她上面还有圣人和皇后,这样的年纪在普通人家是不会过寿的。

  但是在皇家过寿是个交际, 所以不止圣人和皇后会过寿,太子、太子妃也会过寿,朝臣内外命妇们也能借着这个机会多沟通交流。

  郑玄被先帝临终前册封为大都督,当下说他权倾天下都不过为,要说圣人对他不防备是不可能的,但郑玄虽说权利几乎可以跟圣人抗衡,但在朝堂上对圣人的态度,却跟先帝差不多,依然恭敬有加。

  圣人对郑玄即使再忌讳, 郑玄这态度,他也只能对郑玄笑脸相迎。太子妃过寿,还要让汾阳王妃亲自来送请柬。长乐对着王珞叹气:“我们去就去了, 你说二娣妇怎么办?难道也要带她去?”

  “那是自然。”王珞不假思索的说:“二兄既然已经扶正二嫂,我们就应该当她是二嫂。”

  长乐瞄了她一眼:“你倒是想得开。”

  王珞叹气说:“都是一家子,自然要和和乐乐的好。”她顿了顿笑着说:“再说二嫂现在也算我们的表妹呢。”

  长乐闻言神情都差点绷不住了,她忍不住对王珞说:“我都不知道外祖父怎么会答应二弟的。”郑亶的妾室姓杨,也不知道郑亶怎么说服了母族杨家,让杨家同意将妾室一家并入杨家,这下杨氏再也不是寒门女, 而是弘农杨氏女了。

  王珞暗忖,还能怎么答应?就是慢慢磨着应了,谁家长辈能扛得住后辈的缠磨?王珞对那位新二嫂心里是同情的,她是郑亶身边,生育最多的妾室,又有庶长子、庶长女傍身。宜城公主在时,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个妾室,时常刁难她。

  王珞嫁到郑家后就见过好几次,她在宜城院落门前的青石板上一跪就是大半天,冬天、夏天都有,她迄今走路不大顺当,都是因为跪太久的缘故。

  郑亶也从来不会给她出头,愿意扶正她也因为自己头三个儿子都是她生的。这三个庶子是郑玄打小精心教育的,尤其是长子,无论是容貌还是举止,都是活脱脱一个小郑亶。即便对杨氏意见颇大的临海,看到这几个孙子都是眉开眼笑的。

  王珞觉得杨氏扶正后,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在全是公主的国公府里,她依然跟妾差不多,她也自知自己身份卑微,平时只躲在自己院落中极少外出。郑亶即便回府,也不回后院,就在书房办公,大部分时候都歇在书房,书房里的几个通房丫鬟各个貌美可人。

  从某种程度来说,郑亶应该是三兄弟中最渣的人,基本可以媲美于镇国公,镇国公目前也是这个情况,常年睡书房,身边的通房三年换一次,很有诗王大人的“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风格,但好歹镇国公当年对杨夫人很好,而郑亶是从头渣到尾……

  长乐显然也想起了郑亶的情况,她揉了揉额头,没好气道:“这小子打小就只有歪才!”宜城死后,连扶正的点子都想出来了,她对王珞说:“我这段时间有些忙,你替我教教她吧。”

  王珞点头应道:“阿嫂放心。”

  长乐这段时间是真忙,世子凯旋而归,看着郑家似乎又是一次大获全胜,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次跟世子出门的亲卫好多都没还活着回来,有些即便留了一条命,也落下了终生残疾。

  长乐身为世子夫人,自然要替丈夫安抚下属。她还要举办眉绿和卫风的婚礼,借着这个机会再次笼络人心……这么多事要做,长乐怎么可能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