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63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郑玄闻言也不多说话了,长乐说的没错,皇宫也是长乐的家,她的娘家。

  长乐抬头对郑玄说:“阿耶的陵墓翻修的如何了?”

  圣人的皇陵在他登基之初就建立了,圣人不好奢华,皇陵修建也不繁复,只因建在山体内,所以建了十多年才完工。后来郑皇后薨逝,圣人就先将郑皇后的梓宫送入自己陵墓,待自己百年之后跟皇后合葬。这段时间大家都心知肚明,圣人是在熬日子了,所以圣人的皇陵开始翻修,随时准备等圣人梓宫入内,便封死皇陵。

  郑玄说:“都修建的差不多了,还有几天功夫便可完工。”

  长乐说:“阿弟,你在阿耶皇陵跟我留个位置。”

  郑玄一怔:“阿姐你——”公主附葬父亲皇陵是惯例,但是阿姐和大兄向来恩爱,他以为她会跟大兄葬在郑氏祖坟。

  长乐怅然的长叹一声:“阿耶和阿娘活着的时候,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等死后就让我多陪陪他们吧。”

  郑玄道:“你等大兄回来,问问大兄。”

  长乐看着郑玄:“怎么?这个我自己还不能做主?”

  郑玄说:“我是想大兄会不会跟你在一起,一个人陵墓和两个人不同。”

  长乐又好气又好笑,这时候也只有阿弟会口无遮拦了,长乐低声道:“我明天去祭拜母亲,顺便祭拜外祖父母。”她有很多话想跟阿娘说。

  长乐说的外祖父母是郑皇后的亲生父母,她实际是先镇国公的侄女,因生父母早逝,从小由临海抚养长大,被临海和先镇国公视若亲女。当然郑皇后生父母的身份也不低,她生父是先镇国公的同母的亲弟,母亲是韩王独女归德县主,当年才能被选为太子妃。韩王当时是宗正寺卿,地位跟目前的圣人同母胞弟靖王相似。

  郑玄随口应了,见圣人还是没醒,他便又去紫宸殿处理公务,这时方慎行上前说:“郎君,刚才太子来过了,还让人搬走了部分奏章。”

  郑玄漫不经心的说:“随他去。”郑玄从来没阻拦过太子来紫宸殿批阅奏章,但也不会主动邀请。太子早些年被大皇子压制太狠,在朝中几乎没有心腹人脉,他一朝登基,前来依附的人不计其数,但其中有多少是真有才华且真心投靠的就不得而知了。

  郑玄并不在乎太子的小动作,在他看来,太子无论是敛气蛰伏,还是一朝得势、飞扬跋扈,下场都是注定的,只是如果他能老实些的话,自己可以网开一面,日后留他一条命。郑玄将奏章翻开继续批阅,他批阅的都是最重要的奏折,被太子拿走的那些,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郑玄自己都不会用心翻,基本都交由中书侍郎处理。等二哥继任中书令后,相信自己还能轻松更多。

  方慎行见郎君专心处理公务,他就准备退下,没想郑玄抬头吩咐说:“你去王家请我岳父过来一趟。”郑玄实在没时间去王家见岳父,只能请岳父来紫宸殿了。

  方慎行恭敬的应了,退下后出宫将王朗请了过来。

  王朗听说郑玄找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一脸莫名的随着方慎行入宫,再踏入紫宸殿时,王朗百感交集,他还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进入紫宸殿,没想托女婿的福,他居然能进紫宸殿了。

  郑玄听说王朗了,让人领王朗去偏殿,他将手头公务整理完,便去偏殿见王朗,他对王朗行礼道:“小婿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出空来拜见岳父,只能派人请岳父过来,还望岳父见谅。”

  王朗见郑玄一身紫衣,气势惊人,他下意识的起身想要回礼,但想到这是自己女婿,才勉强站定,他对郑玄说:“你公务繁忙,要多注意休息。”

  郑玄含笑应了,又吩咐宫侍给王朗送茶,他见王朗神色略有憔悴,诧异的问,“我看岳父气色有些不好,可是身体不适?”

第145章 崔氏离婚

  郑玄的问话, 让王朗有苦说不出, 他能跟女婿说, 他这气色是带外孙带出来的?本来孟继宗回来后,王琼就应该回家了,但是王琼知道孟继宗又纳了两个侍妾后, 一怒之下就抱着孩子又回娘家了, 还让王朗去给自己出头。

  大部分疼爱女儿的男人, 自己可以纳妾,但是女婿纳妾却是不能忍的。王朗也觉得孟继宗太过分, 娶了自己女儿都不珍惜,不仅不送走那个农妇, 居然出门平乱还要找两个侍妾!他以为他是谁?郑玄出门都没给阿石带两个妾回来!可是他再愤怒,都找不到给女儿出头的理由。

  说女婿宠妾灭妻?不过是找几个没正经的名分的女人,哪里算得上宠妾灭妻?说难听点,就算王朗是皇帝, 也管不了驸马纳妾。他只能把女儿接回家, 让女婿对女儿多担待。这话王朗说出来都亏心, 王琼入门后, 不侍姑翁、不照顾弟妹、连庶子大半时候都是让孟家几个姐姐照顾的。

  说来王琼这次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毕竟孟继宗也不是没妾, 她之前的侍妾都接受了,怎么对新来的两个侍妾反应这么大?这两个侍妾虽是太原世家女,但论地位还不及已给孟继宗育有长子长女的农妇。光从孟继宗将两人带回来后,就丢给苏氏(农妇)照顾, 就知道他对两人并不上心。

  孟家大姐早安抚过王琼了,她要不喜欢这两个狐媚子,等她们生完孩子就打发她们离开,可王琼依然不依不饶,说孟继宗没良心!一点都不知体贴她的辛苦!她如此大的反应,这让众人十分不解,很多人都在怀疑,王琼是不是后悔嫁给孟继宗了。毕竟王家出嫁的三个姐妹,王珞就不提了,指挥使对她爱若掌珠,为了不让她委屈,连庶长子都过继了出去。

  二娘家的崔大郎,虽说才干、权势比不上郑玄,为人也风流,庶子女无数,可他对妻子也十分体贴,这几年更是修身养性,专心守着妻子,身边侍妾中也只有春喜生了孩子,别的侍妾再无所出。相比之下,王琼是日子过得最狼狈,孟家虽说这些年也渐渐起来了。

  孟继宗手头也不缺钱,甚至借着这次平乱之功,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武官,可他跟王琼夫妻感情平平,孟家又有这么大一家子拖累。就凭着郑玄当前的地位,以及王琼成亲三年连生三子的能力,就有不少人家愿意娶王琼。就连王朗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从来没看上过孟继宗。

  王琼哪里是想跟孟继宗离婚?她就是气不过。前世孟继宗跟王珞成亲后,身边只有王珞一人,他位高权重时,也不知道多少人家想要送女给他,孟继宗都不为所动。那时候王珞身体弱、两人膝下又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儿子,他就算纳妾,王珞还能阻止?

  这辈子她跟农妇都给孟继宗生了这么多孩子,他居然还要纳妾?王琼拿王珞前世和自己相比,她心态一下失衡。但离婚是不可能的,是故王朗一提离婚的事,王琼就言辞激烈的拒绝了。父女两人不欢而散,王朗又被三个外孙闹了一宿,这会过来可不就憔悴了吗?但是这种话他也不好跟郑玄说,只掩饰说:“我没事,只是昨夜没睡好。”

  郑玄何等敏锐,光看王朗的神色就猜到大半,他这次叫王朗过来,主要也是因为王琼,崔氏和王琼不和,她要留在王家,崔氏怎么回家?郑玄一面跟王朗闲聊,一面不动声色的提及王琼的事,想让王朗把王琼送走。

  这种事郑玄还是第一次做,他以前何曾关注过这种家庭琐事?郑玄感慨万千,天下也只有娇娇一人才能让他如此了,这次回去一定要娇娇好好补偿自己。她不是爱画画吗?她可以跟自己学某种图的绘法。

  郑玄莫名其妙的叫王朗过来,又跟王朗闲话家常,这让王朗有些困惑,但很快郑玄高超的谈话技巧就让王朗卸下了所有心防,他对着郑玄大吐苦水,说着孟继宗的种种不好。郑玄听得很认真,但心中对王朗的不满加深,在王朗心中似乎只有王琼一个孩子,别的孩子都是不存在的。

  不提娇娇,他就是对王小四这唯一的嫡子关注都不够,反而三郎更让他上心。郑玄看着行事不忌,实则骨子里像足了郑家人的古板,庶出再优越都比不上嫡子,除非他二兄那种特殊情况。三郎再聪明,小四也不是傻子,他怎么心里就只有庶子?郑玄今天叫王朗过来是别有用心,他若想跟王朗叙家常,什么地方不可以?何必要选紫宸殿?他就是以紫宸殿震慑王朗,然后再以正装相见,让王朗不自觉的臣服,以达到他想撮合王朗和崔氏的目的。

  可是随着跟王朗聊天深入,郑玄发现王朗对王琼的疼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的,他固然可以用权势一时压制王朗,但是时间久了,两人不可避免会有矛盾,就像他二兄和宜城不就是如此?郑玄为了自己,愿意花心思偶尔调节岳父岳母的感情,但让他一直花心思调节,他可不愿意,他哪来这么多时间?

  难怪娇娇一心想让父母分居,可是如果王朗和崔氏分居,就代表崔氏会一直住在家里……郑玄不动声色的跟王朗来了一次愉快的翁婿聊天,然后派人将王朗送走了。送走王朗后郑玄继续回紫宸殿处理公务,他这举动看着陈敬、方慎行一头雾水,郎君喊岳父过来就为聊天?他有这么闲吗?

  郑玄的想法要是能被人看出来就不是郑玄了,他处理完公务,又回了国公府,王珞已经习惯了他的神出鬼没,郑玄一回来,她淡定的把儿子交给乳母,然后伺候郑玄洗漱换衣服,郑玄被妻子伺候的心情甚爽,他搂着妻子说:“娇娇,我今天跟岳父聊了一会,他似乎对你长姐比较偏爱?”

  王珞没想到郑玄会有闲心给父亲聊天,她见郑玄这话说的委婉,她不客气的说:“他心里只有长姐一个孩子。”

  郑玄沉吟了一会,试探的问王珞:“那娇娇有没有想过让岳父岳母离婚?”

  王珞简直不敢相信的自己的耳朵:“您说什么?”这话怎么可能是郑玄说出来的?他不应该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对男人矢志不移的吗?

  郑玄说:“我看岳父和岳母脾气并不太相投,与其勉强他们在一起,还不如早点分开,岳母也好再嫁。”郑玄的主要目的不是离婚,而是让岳母再嫁,等有了新家,她又要照顾丈夫,还要照顾王小四,就没时间来跟娇娇挑拨离间了。岳母再婚对象郑玄都有个大致选择了,岳母那种脾气,不适合找文人,她可以找武将。

  王珞迟疑的望着郑玄:“夫君,你是不是太忙了?”把脑子忙坏了?王珞是想让母亲离婚,甚至想让她再婚,但她从来没想到郑玄会说出这种话。

  郑玄捏捏她小鼻子:“我是很忙,还分心处理你娘家的事,你准备怎么感谢我?”

  王珞沉默了一会说:“那您准备怎么让我父母离婚?”

  “这事我来处理,不过离婚之后要暂时先把你母亲送去别院,别留在府里。”郑玄解释说:“我不是嫌弃岳母,只是府里人多嘴杂,难免会有些闲言碎语。”等去了别院,下次再出来就该成亲了。

  王珞默然,说的好听,还不就是嫌弃阿娘?不过郑玄这举动正合了王珞心意,没有郑玄出现,想让爹娘离婚比登天还难……

  郑玄见妻子闷闷不乐,低声说:“怎么?不愿意?”

  王珞摇摇头,她抬眼看着郑玄:“我只是想人跟人之间真是缘分,我父母大约天生无缘,我跟郎君——”这缘分大约也是天生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嫁个反社会人格,幸好这个人是高智商型,而且成长后期被圣人干预的很好,不然王珞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跟他过下去。

  郑玄笑着点点她鼻子,半开玩笑的说:“你爹娘是特殊情况,一般人可不会如此。”

  王珞点头道:“这是自然,我虽在家没读过什么书,可也知道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王珞现在对郑玄已经很了解了,知道说什么能哄他开心。

  果然王珞这话说到了郑玄心坎上,他眼底泛起浅浅的笑意,“这是谁教你的?”

  王珞说:“家里的先生。”王家女孩也有先生,只是先生基本就教她们读本诗经,讲些女诫、内训就算完了,真正的学识是不可能教的,谁会在女儿身上浪费时间?

  郑玄满意的点头,王家的家教还是不错的。

  王珞以为郑玄说要让爹娘离婚,起码也要过上几个月,所以她暂时也没跟崔氏提这件事,但是王珞无论如何都没想到郑玄动作会这么迅速,在他跟自己提要让她父母离婚后的半个月,就让成国公答应了王朗和崔氏离婚,等崔氏知道自己被离婚时,离婚书都已经在官府备案了。

第146章 提亲崔氏(上)

  “阿娘。”王珞有些担忧看着崔氏, 崔氏正仔细看着手中的离婚书, 上面写着王朗的手书:凡为夫妇之因, 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 二心不同, 难归一意, 故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 重梳婵鬓,美扫蛾眉, 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王朗的离婚书写的言简意赅,但上面还有不少字是崔氏不认识的, 或者说有些字是认识的, 但凑在一起崔氏就觉得自己不认识了, 她抬头对女儿说:“阿石, 你父亲上面写的都是什么?”

  王珞简单的将离婚书上的内容说了一遍,崔氏哼了一声:“算他还有良心。”没有说自己善妒不贤之类的话。

  王珞暗忖都离婚了, 还是双方父亲都同意的离婚,离婚书肯定要写的漂亮,她对崔氏说:“阿娘你别担心,哪怕你跟阿耶离婚, 你还是我亲娘,我们还是跟以前一样,你跟我住一起。”

  崔氏听了女儿这话,心中欣慰,她就知道阿石对自己好,她有些担心地问女儿:“我是不是给你丢脸了?”阿石现在是指挥使夫人了,自己却离婚了,女儿在郑家本来就难,她跟王朗这一离婚,会不会更被人看不起?从礼法上来说,她跟王朗离婚后,阿石和小四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王珞笑道:“你管别人看法做什么?只要他们对我们面子上尊敬就可以了。”别说是自己了,就是郑玄现在都会被人腹诽,认为他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然而事实是郑太师活着的时候没人可以压制他,也是他死了,才有别人起来。就王珞所知,郑玄是战死的,她就奇怪以他的身份地位,怎么会上战场?

  郑玄这个死法,让王珞多少有些放心,起码历史上他不是病死的,而是出意外而死的。意外好歹可以预防的,生病却不一定能治。不管如何,王珞是不会让他死的,前后两辈子加起来,郑玄都是对她最好的人之一,而且他们之间还有虎儿,她会竭力维护好自己两辈子第一个家的。

  崔氏一想也是,她也不傻,从这些天镇国公府上下人们对自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女儿女婿在府中地位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国公府的下人对自己尊敬在面子上,现在是尊敬到骨子里。以崔氏的迟钝,要不是下人做的太明显了,她也不会察觉。

  “我还是去别院住一段时间吧,暂时避避风头。”崔氏迄今都想不明白,王朗为什么会跟突然自己离婚?两人现在都不吵了,两人吵得最凶的时候,都不曾离婚,怎么现在儿女都大了,他反而要离婚了?难道王朗又看上别的女人了?从头到尾,崔氏都不曾想过自己跟王朗离婚是女婿一手操纵,而女儿在后面推波助澜的缘故。

  王珞说:“您先回良国公府住几天,然后再去别庄,您放心,最多三个月,我一定接你回来。”夫妻离婚后,女儿先回娘家是习俗,毕竟要清点女儿嫁妆,阿娘也没嫁妆,但不妨碍王珞私下给阿娘补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崔氏摆手道:“不急。”她四处望了望,压低了声音对女儿说:“女婿给我离婚书的时候,也让我放心,说他跟你不会不管我的,说你们会好好伺候我的。”郑玄这句保证比谁都管用,所以崔氏突然知道自己被离婚后,心态还能这么淡定。女儿保证是一回事,女婿保证更让她放心。

  王珞没想到郑玄还有这么一出,她不禁感激郑玄,不管他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至少他做到了自己目前还做不到事,且他还愿意哄阿娘,莫说是他这样性格了,就是像他这样身份的人,愿意哄人的都是少数,难怪郑玄只要想做一件事,就不会失败。

  良国公和成国公是最早知道郑玄要王朗和崔氏离婚的人,两人听到郑玄提出这要求时皆大吃一惊,两人第一反应就是,难道王家/崔家惹到指挥使了?但是郑玄并没有说理由,只提了两个让两人无法拒绝的条件,他让成国公去中书省当中书侍郎,再让成国公去兵部。

  成国公和良国公都是奔六十的人,但男人无论多大年纪都有野心,成国公知道郑玄让自己去当中书侍郎是为了给郑亶铺路,可他并不在乎,郑亶十多年未入仕,就算他有心提拔兄长,也起码要等上三五年,中书令随时可能致仕,届时就有可能是自己先上位,然后等着郑亶熬到一定资历再让自己让位。

  成国公不反感这种利用,他心心念念不就是王家的门第吗?自己要是能当中书令,王家门第三代以内就再无衰落之忧,郑玄给了他这么一个好处,却仅要求自己儿子跟儿媳离婚,这样的好处成国公怎么会拒绝?良国公比成国公有点良心,他还是有点顾及女儿的,女儿离婚后,他倒是可以养女儿,但自己死后女儿怎么办?

  不过郑玄跟良国公保证,他肯定会照顾崔氏的,良国公想到阿石也是个孝顺的孩子,不然不会刚成亲就把女儿接到婆家了,他也就答应了。良国公和成国公都得了好处,对崔氏也不吝啬,崔氏嫁来时没嫁妆,但离婚时清点嫁妆时候却多了不少嫁妆,一部分是成国公和良国公添置的,一部分是王珞给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却是郑玄给的。

  这份嫁妆送到崔氏手里时,别说崔氏,就是王珞都惊呆了,她不是想把郑玄往坏里想,但看到这一份嫁妆,她实在忍不住怀疑郑玄是不是别有用心,光凭自己、祖父和外公给的那份就足够阿娘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郑玄那份比三人加起来还多……王珞狐疑的看着那郑玄:“您想做什么?”

  郑玄言简意赅的说:“我想让岳母再嫁容易些。”岳母年纪有些大了,再嫁不容易,如果嫁妆丰富点就没问题了。

  王珞道:“不用这么着急吧?”她娘才离婚,起码让她松快一段时间再考虑再嫁吧。王珞没准备让崔氏单身一辈子,大部分女人都不适合单身。阿娘嘴上说要守着她跟小四过一辈子,可她跟小四都不可能长时间陪着她,她不是精神上真正的独立,所以她还是要找个能跟她说到一起的伴侣。只是这样的人难找,王珞暂时没头绪,难道郑玄已经有人选了?她抬眼看着郑玄,“你看中谁了?”

  郑玄说:“我暂时还没定下。”他有几个人选,但官职都不是太高,这让郑玄不是太满意。崔氏是娇娇的亲娘,就算她离婚后跟娇娇没关系了,娇娇也不可能放着崔氏不管,崔氏嫁的越好,阿石越能放心。

  王珞对郑玄说出自己对未来继父的要求:“我要一个人员简单些的人家,最好孩子都已经成亲,上面也没有长辈的,不要文官,更不要儒将,有点规矩的武家人家即可,人也不用太聪明。”王珞烦死了王朗这种文青,儒将更不能找,儒将文青起来比文人更不要脸,比如她身边这位,阿娘还是找个正常点的男人比较好。

  郑玄无奈,娇娇就差没说要找个没脑子的,“王朗要娶杜家的女儿,你真愿意让你阿娘找个不入流的武官?”

  “杜家的女儿?”王珞扬眉看着郑玄,“你撮合的?”

  郑玄说:“怎么可能?是杜家主动找上门的。”

  “跟杜娘子是什么关系?”王珞问。

  “是杜娘子的姑姑,比你父亲小几岁。”郑玄说,这位丈夫刚死一年多,三年孝期还没守满,王家、杜家还是要脸的,所以准备等她守孝结束再商议婚事。

  王珞嗤笑一声:“他倒是越老越值钱。”堂堂杜家嫡系嫡女,嫁给没落公府的三子,这位杜娘子也不知道心里要有多少委屈,王朗估计会更加思念大崔氏了。

  郑玄问王珞:“所以你看岳母的人选——”

  “还是要看人,官职钱都不重要。”王珞毫不犹豫的说:“我娘要是日子过得不好,我还是要把她接过来,你还想再嫁我阿娘一次?”

  郑玄飞快道:“你放心,我一定替岳母选个好夫婿。”这种事有一次就够了,第二次——还是杀了继岳父吧,这点小事都干不好,要他何用?

  郑玄派人将崔氏送回了良国公府,崔氏本来心头有些忐忑,毕竟她这次是离婚回家的,没想王夫人、世子夫人和二娘都没提这事,反而若无其事的跟她闲聊家常,这让崔氏放松了不少。

  王珞之后又给良国公府上送了不少礼物,还三五不时的带着虎儿来看母亲,王珞对生母的看重,让良国公对崔氏更好了,王夫人都动了让崔氏再嫁自己娘家子侄的心思,她娘家子侄也有几个跟崔氏年纪相当的,就算有妻子也无所谓,可以离婚再娶。

  但想到王珞和郑玄,王夫人又压下这念头,要是鳏夫王珞说不定会答应,但是如果是休妻再娶,王珞肯定不会答应。别说是王夫人,就是林氏都在想让女儿再嫁。女儿虽然比不上以前听话,可她现在手头有钱啊,如果能把她嫁到林家,女儿手里的钱不就是自己的吗?

  王珞早预料到王夫人和林氏会打阿娘的主意,所以想让阿娘在家里住上几天就去别院的,但是还没有等到她把崔氏接走,就有人上门提亲了。提亲不奇怪,崔氏离婚后,良国公府上几乎每天都有提亲的人。

  不提崔氏是王珞的生母,光凭她手里的那些嫁妆就让很多人心动了。但是提亲的人大部分不入流,连良国公都看不上,更别说王珞了,但这次提亲的人身份却有点不同,此人是左龙武卫大将军赵翀。

第147章 提亲崔氏(中)

  “左龙武卫大将军?”这官职让王珞怔了怔, 这人在官职上应该跟郑玄是平级的吧?大夏已许多年不起大战事, 武官地位颇低, 能世代为武将,又能手握重权的,也只有镇国公府一家了,别的武将在朝堂上几乎都没什么声响,王珞也没听陈司籍提过这人。

  她问陈司籍:“你知道这人吗?为何我从来没听郎君提过此人?”这人会来提亲,显然目前没有妻子,她跟郑玄就想给阿娘找武官,郑玄还希望找个官职高一点的,为何从来没听郑玄提过这人?“莫非此人是世家子、儒将?”不然怎么取名翀?王珞怀疑她阿娘都不认识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