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61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王珞摇头道:“天下人这么多,有些人会永远落魄、有些人则只是暂时,我们又不是神仙,又如何能看透?所以没有什么不该得罪的人。”郑赢没想王珞会这么说,他不由专注的看着王珞,王珞缓缓道:“我们要的做的就是,平日尽量与人为善,能不结仇就不结仇,但一旦结仇了,就没必要留手,务必做到一击必杀!”

  郑赢何等聪慧,他知道嫡母这是在教导自己,也是在警告自己,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这说明嫡母至少是把自己当成对手了,他恭敬的向王珞行礼:“多谢母亲教诲。”

  王珞笑了笑:“再有就是如果发现自己无力回天了,记得死的干脆点,上吊、抹脖子,哪个比不服毒更快?这样被人救下来,还不如死了。”王珞顿了顿,又不屑的继续说:“还穿衣打扮后再死?人死了一了百了,迟早尸骨都要腐烂,被虫吞噬,这么在意一具臭皮囊,还不如不死。”这些古人就是矫情。

  王珞派陈司籍去接宜城孩子的时候,听说宜城把自己礼盒送给临海,她就知道宜城准备寻死了。王珞立刻反应不能让宜城去死,因此急匆匆让柳习文带人去拦截,她让柳习文去探听宜城寻死方式,如果是上吊之类的死得快的方式,就赶紧阻止,若是服毒自尽就不用着急,先来通知自己。

  也不是王珞淡定,而是古代能有什么毒药?无非就是□□、钩吻、乌头几种毒药而已,这些毒药都能致死,但时间却不短,完全有时间暂时抢救回来。横竖王珞也不准备救宜城,只是不想她现在死而已。

  郑赢看着宜城狼狈的模样,默然片刻,点头说:“我知道了。”以后他要遇到这种情况,就干脆抹脖子。

  王珞见他受教,对他略一颔首,郑赢见嫡母神情缓和,不由微微而笑。

  陈司籍和柳习文面面相觑,他们莫名觉得这对母子对话似乎有点不对劲?

  王珞等仆妇丫鬟们把宜城肚子里的食物排干净,又让人给宜城喂了羊奶养胃,她对仆妇说:“贵主伤了脾胃,这段时间就喝点羊乳、稀粥养胃,等她身体好些再说。”羊乳稀粥这些玩意,吃了不会让人饿死,但也容易让人没力气,几天下来,人就软了。人只要身体不行了,气性也就软了,王珞不信一个娇生惯养的公主,还有多大的意志力?她不准备软刀子折磨死宜城,但想要害自己,总要受点惩罚,等过了这段时间,她想怎么死都随她。

  仆妇们扶着宜城进去,里面一早就备好了热水,仆妇们麻利的伺候宜城洗漱,比起之前的催吐,她们动作真不算粗鲁,但是宜城何曾让这些粗使仆妇伺候过?她本来就被折腾的死去活来,被热气一熏,她便晕死了过去。等郑亶接到消息匆匆赶来时,宜城已经清洗干净,换上干净的寝衣躺在床上。

  她难得素净了一张脸,苍白的脸色让她多了几分楚楚可怜的气质,郑亶袖手看着宜城沉睡的样子,半晌后吩咐仆妇好好照顾贵主,别再让她寻死,宜城现在不能死。郑亶缓步走入临海的院落,临海见郑亶来了,她有些愧疚的说:“十七娘受了点委屈,我也不要阻止,只能——”

  “祖母,我来把孩子接走。”郑亶说。

第140章 挑拨离间

  临海见郑亶神色淡然, 她警觉的问:“你想把这些孩子送到哪里去?”

  “送去边关。”郑亶缓声道,他对宜城没什么感情, 她要死他不会阻止,她要想活,他也会找间僻静的道观安置好。两人仅有的夫妻情谊, 早在宜城一次次偏帮赵王时候没了,但孩子毕竟是自己的, 他也不忍心看着他们死。

  “你说什么!边关那么苦, 他们怎么能过去?!”临海大惊, 她知道郑亶看不上嫡子,可在她眼里, 嫡出永远是嫡出, 跟庶出完全不一样,即便郑亶日后再娶又如何?他还能再尚一个公主?临海自己是公主,骨子里看不上皇室以外的人。几个高门大户的嫡女嫡女还好,像王珞这种身份, 若不是孙子年纪老大没成亲, 即便看上了也顶多纳回来当妾罢了。

  郑亶揉了揉额头:“家里孩子都能去, 他们为什么不能去?祖母, 我不想再折腾了。”他的人生被宜城毁了一半, 好容易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不想再有半点波折,这几个孩子有了宜城这样的母亲,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前途, 边关日子虽然清苦,可好歹能顺顺心心的活下去,有什么不好?

  关键是这几个孩子必须送走,不然他们要是一冲动,对十七娘和虎儿做出什么事来,哪怕跟他们娘一样没成功,幼弟都不会放过他们的,好歹是自己孩子,郑亶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郑亶对王珞以前的印象就是漂亮温顺,很得阿弟喜欢,可王珞今天的事让他对她的印象有了改观。漂亮的女人常见,但是像她这么漂亮又有能忍、审时度势的人就不多了,或许阿弟这个妻子是找对了。

  临海不死心的说:“可是他们是你的嫡子啊!”

  郑亶漠然道:“我以后还会有孩子的。”郑亶对嫡子不强求,尤其是在他庶子已经长大成人,马上可以成亲生子的情况下。宜城走后,郑亶也不准备另聘高门贵女为填房,为他生子最多的侍妾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家世清白,足够当他夫人了,他会将她扶正。郑亶可不想在自己这房里,弄出一个小大房出来。

  他耽搁时间已经太久了,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妻子,而是一个可以让他安心办事的安定后院。当然这事他暂时不会跟临海说,以祖母的观点来看,妾永远只能是妾,又怎么可以扶正?等大哥回来后,他们三兄弟商量后再说,郑家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他娶个小姑娘回来,他也没阿弟那份愿意去哄小姑娘的耐性。

  他抬目望向临海,“祖母,难道您想让我这几个孩子成为第二个大房?您心善,忍了他们,我将来的妻子可不一定有您这份善心。”无论是世子,还是郑亶、郑玄,三人都不赞同祖母和父亲如此放养大房,按照他们的想法,早该分家,把大房分出去,奈何父亲一意孤行,而祖母又顺着父亲,三人也只能默认大房在国公府里耀武扬威。

  提起大房,临海长叹一声,“罢了,你想如何便如何,祖母年纪大了,管不了你们了。”她憋气了一辈子,不想后辈跟她一样。

  郑亶微微而笑:“祖母,我们以后会好好孝顺你的。”

  临海说着又想起了郑赢,她试探的问郑亶商议:“怎么说贤妃也是养大大郎的人,对大郎总有几分情分,我看不如别过继大郎了。”

  郑亶道:“这您要十七说,我可做不了主。”这是十七的决定,大郎年纪都那么大了,虎儿还小,郑亶可不敢随便乱出主意,不然虎儿有什么万一,弟妹说不定会怨自己一辈子,他可不想兄弟失和,郑亶从来不小瞧枕边风的威力。

  临海哼了一声:“你们父子一个比一个狠心,我能说什么?”她那个死鬼念着前妻,临海对死鬼一辈子怨恨,但看到儿子、孙子对妻子子女又这么狠心,临海又觉得还是死鬼那种脾气好,男人太狠心也让人心寒了。

  郑亶笑而不语,心中暗忖,就凭弟妹那手腕,郑赢还是过继出去的好,留在她手下,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王珞收拾完宜城,回屋洗漱,虽说她没凑近过宜城,但想到宜城刚才那狼狈的样子,她就觉得需要好好洗个澡才能去抱儿子。崔氏一直没离开过院子,她生怕有人会来害虎儿,紧张的片刻都不敢放手。等王珞回来,她才稍稍放心,她担忧的问王珞:“宜城怎么说也是贵主,你这么对她,二郎君会不会生气?”

  王珞淡淡一笑:“他生气又如何?他还能来找我算账不成?他要找也是找郑玄。”至于郑玄怎么应付,与她何干?宜城动虎儿,就等于动了王珞的命根子,莫说郑玄是“郑太师”,即便不是郑家又能拿她如何?一个是犯了谋逆之罪的儿媳、一个是刚生了嫡孙的儿媳会偏帮哪个?

  崔氏叹气说:“我本来以为临海大长公主是个讲理。”

  王珞微微一笑:“临海祖母一直很讲理啊。”平心而论,临海够讲道理了,脾气也是真软,不然也不会被自己一气就走了,她关键还是自持身份,脸皮不够厚。至于她偏帮宜城也不奇怪,她毕竟是公主,她不一定喜欢宜城,但看到自己如此对宜城,她难免会物伤其类。

  崔氏嗤之以鼻,“她们那些贵主一个比一个心高气傲,平时看着你好我好,实际真遇到事了,公主还是帮公主的。”不然为何她们好好待在家里都有人来攻击。

  王珞笑了笑,心里暗忖,这锅临海背不了,要郑玄来背,不过这厮这段时间估计也没时间回来,王珞这笔账记下来,等郑玄回来慢慢算。王珞哄完了崔氏,又陪着虎儿说了一会话,搂着他慢慢念了一小段书,见儿子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王珞心里十分欢喜,搂着儿子亲了又亲。

  虎儿出生时才五斤多,整个人皱巴巴的,这段时间他吃好睡好,乳母也被王珞养的很好,奶水不止足够养活两个孩子,还把两个孩子都养的十分肥嫩,小胳膊小脚脚伸出来都跟莲藕似地,一截截的,可爱极了。王珞抱着儿子细瞧了一会,偏头问眉绿:“绿儿,丑娃是不是便漂亮了点?”

  眉绿听到姑娘又私下叫虎儿丑娃,啼笑皆非,“姑娘,虎儿一点都不丑,他可漂亮了!”

  王珞蹭了蹭儿子的柔嫩的小脸,对儿子做了一个鬼脸,逗笑他后才道:“你看他是不是一只眼睛出双眼皮了?”

  眉绿仔细瞧了瞧,“我瞧两只眼睛都成双眼皮了。”

  王珞摆手说:“你别安慰我,我瞧只有一只,反正有一只也好,等大点总会两只眼睛都翻出来的。”

  眉绿暗忖,虎儿是郎君,长得好看不好看,又有什么要紧?

  王珞抱着儿子亲昵了一回,就抱着儿子睡了,郑玄离开后,她又把儿子抱了回来,横竖郑玄这段时间是不会回来了。王珞想的很好,但是她无论都没想到,半夜在她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身边突然躺下了一人,王珞一开始还没注意,等一双手搂在自己腰间后,她突然打了一个激灵,蓦地惊醒。

  她睁眼就见郑玄躺在自己身边,一只手还搂着自己的腰,躺着睡觉这姿势也太不舒服了,王珞本来就对他心里有气,见状直接翻了个身,根本懒得理会郑玄。搂儿子不香嘛?

  郑玄瞅了一眼睡得四仰八叉的儿子,手搭在妻子柔滑的肩膀上,低声下气的哄道:“生气了?是我不好,没保护好你们,别气坏了身体。”

  王珞嘴角微弯:“我不气,该气的不是你吗?”郑玄一怔,却见妻子靠在软枕上淡淡道:“想您堂堂禁龙司指挥使、手握实权的羽林卫大将军,在家里却被人任意践踏,是个人都可以踩你一脚,明明我和虎儿都在房里,都能被人行刺——”王珞笑了笑,“说不定哪天您在家,还能多来几个死士,更热闹点呢。”

  郑玄垂目看着王珞半晌,微微笑着捏了她柔滑的脸颊:“长进了,都会挑拨离间了。”

  王珞反问:“这是挑拨离间?我是您妻子,虎儿是您的嫡子,我们不是您的脸面?天下还有谁比我们更亲近您?您不也是担心我们,才连夜赶回来吗?你都愿意低声下气哄我,可这家里的人——”王珞冷笑的不说话。

  郑玄揉了揉涨疼的额头:“祖母她就是那个脾气,不然也不会让大房在府里作福作威了。”至于父亲和二兄他们,还没来得及赶回来,要是他们在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

  王珞早猜到郑玄会说这种息事宁人的话,她只不过是他刚成亲的妻子,如何比得上相处多年的家人?在她心里最重要的不也是阿娘、虎儿和小四吗?但她还是要挑拨离间,她就不信郑玄这反社会,心里还有什么在乎的人?就算是在乎,也应该是圣人,然后就是虎儿了。

  别的亲人,他估计都不会在乎,她见郑玄揉额头,也不跟他继续说郑家的事,上前替他揉太阳穴,“您休息一会吧,我替您梳梳头。”说着她取出牛骨梳,缓缓的给郑玄梳头。

  郑玄也的确累了,他对王珞说:“我睡一会就要回宫,你也早点睡吧。”他是趁着圣人昏睡时候赶回来的,一会就要回去,也是这里太让他放松,不然他回来说一会话就要回去。

  王珞道:“我不困,您先休息。”

  郑玄手紧紧握住王珞的手腕:“你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们遇到这种危险的事了。”

  王珞无声的一笑,她从来不把指望寄托给别人,她轻声说:“要不您把你那队私兵给我吧?”

  郑玄睁眼看了她一眼,见娇娇笑容可掬的模样,他再次闭上眼睛,微微颔首:“你想要就拿去。”

  王珞在他额头上亲了下,“夫君您真好。”

  郑玄睁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珞:“你是不是不想休息了?”

  王珞闻言继续乖乖的给他梳头,郑玄片刻之后,呼吸声就均匀了,他睡着了。

第141章 黄帝内经

  王珞给郑玄梳了一会头,见他熟睡了, 她也停手休息了, 等她醒来时候, 已经是第二天了, 虎儿已经醒了, 睁着眼睛骨碌碌的看着阿娘,小嘴啧啧有声的吮吸着手指。王珞心情大好,低头亲了亲儿子,起身问眉绿:“郎君何时离开的?”

  眉绿说:“郎君是寅时初离开的。”

  王珞暗忖看来是真累了, 不然他不会睡这么久。郑玄来无影去无踪, 王珞也不在意, 她在意的是郑玄居然把那队私兵给了她!养私兵开销很大,但最大的不是现在而是初期,王珞之前培养几个属下都养的差点倾家荡产, 更别提私兵了, 这根本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 也只有郑家这种世代军旅世家才有如此底气。

  她对眉绿说:“一会你派人给千树送封信。”郑玄借给自己的兵,和自己的兵待遇肯定不同, 王珞不好出面, 只能先让千树出面替自己安抚这些人。郑玄的人,即使给了自己, 也不可能完全忠于自己,就如陈敬、柳习文那样。不过王珞不在乎,她要的也不是他们的忠心, 她要的就是他们的本事而已。

  虎儿还小,等他满了三岁,王珞完全可以挑拣几个跟他年纪一样大,身体健康的孩子一起培养,这些孩子就当成是他以后的心腹。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能让自己全身心奉献,无怨无悔的话,也只有儿子一个了。当然这情况只能到儿子成年,成年以后他跟自己就又要分开了,想到这里王珞格外珍稀儿子还没长大的这段时间。

  或许是自觉这段时间欠王珞的有点多,郑玄这次回来并没有说要给王珞补偿,但郑玄离开后第二天一早,郑亶上下就开始大清洗,不少服务了郑家几代的老人都被抄家遣散出去。郑家在大夏显赫数百年,家中仆役也枝叶繁茂,很多人家世代联姻,一家遣散,往往带了不少亲朋故友。

  下人们知道临海大长公主和镇国公和善,去两人院落哭诉的人络绎不绝,临河和镇国公也隐晦的暗示郑亶行事不要太绝,毕竟家里也少不了下人伺候。奈何郑亶半分情面都没留,即使临海和镇国公的脸面都不给,不服气的就全家遣散。郑家不缺奴婢,多得是在各个别庄的奴婢想要入主家。

  一时间郑家上下风声鹤唳,唯有太平的反而是王珞院子,因为王珞院子里大部分下人都是她陪嫁,跟郑家没关系。不过郑亶的狠辣无情也让大家毛骨悚然,郑亶这等于是让人净身出户,本来就是被主家赶出来的奴婢,还没了多少年积累的身家,只有主家给的少部分补贴,这样的下人京城是不可能有人家要了。

  去了外地也是干苦力,几年就死了,哪里比得上国公府养尊处优?一个被赶出去的丫鬟觉得绝望,竟然想不开投井了,等捞上来的时候人都没了。这下不止郑亶,便是临海都震怒了,他们这是用命来威胁主人?临海索性不管,任郑亶把人捆了一个个送出去,那个投井的丫鬟自然也没落到好处,连自己家人都被牵连了。

  崔氏这些天看着下人们一个个被府兵押送出府,连声响都不敢发一声,不由噤若寒蝉,只敢私下底对女儿说:“我一直以为二公子是个和善人。”

  王珞暗忖,光凭郑亶对嫡子和宜城的处置,就看出他绝对不是和善人,对自己妻子儿女都能理智面对,更何况是面对下人,在郑亶和郑玄眼中,下人大约都不是人……但是郑家也的确需要这样清理,不然随着郑玄权势越来越大,郑家迟早会成为众矢之的,只有家族兄弟齐心,才能更上一层楼。

  王珞这时已经隐隐感觉郑家兄弟的野心了,她只是奇怪为何郑亶和世子都愿意拥护郑玄?她一直以为男人都有想当第一的野心。不过除了郑玄的权利是独立于镇国公府外,世子和郑亶都是依附于镇国公府的,镇国公在一日,两人恐怕都没法越过镇国公干什么大动作,而镇国公那个人么——王珞只能说这位是好人。郑亶清理下人,在郑家引起大震动,对外却没引起什么波澜,谁会管这种小事?

  王珞本来以为郑玄会在宫里忙上一段时间,她也趁着这段时间壮大的产业,大皇子一脉倒下,京城大变动,市面上也有不少贱卖的商铺,王珞仗着手里有钱,大手笔的买下了不少。她手头其实现钱不多,可是郑玄有钱啊,而且郑玄早吩咐了账房,钱随便夫人支用,王珞就尽情用个够了。

  看着郑玄送来的钱和私兵,王珞都被郑玄感动了,她开始相信爱情了,要说郑玄对自己不是真爱,她自己都不信!她决定等郑玄下次回来,一定对他好一点,给他亲自泡壶茶。但是她这想法很快就收回了,因为在郑玄五天后,他再一次神出鬼没的回家了。

  这一次他回家时,王珞并不在家,她去看这几天要收购的商铺了,还把儿子都带出去了。郑玄听说夫人外出了,也不着急,洗漱完毕,换了寝衣就在屋里翻书看。等王珞回来时,就见郑玄穿了一身素衣,靠在隐囊上专注看书,他的仪态是刻在骨子里的,就这么随意坐着,都有自有一股清贵威严,王珞发现几天不见,郑玄身上气势越发惊人,显然他在宫里日子过得很不错。

  郑玄察觉到动静,抬头就见妻子洗漱完毕,抱着同样已经洗干净儿子进来,儿子头靠在她胸前,酣睡正香,郑玄眉头微皱:“怎么不让乳母抱?”

  王珞说:“她抱了一路了。”其实路上都是王珞抱着的,她儿子才不让别人抱呢,不过这话没必要跟郑玄说了。她将儿子交给乳母,很乖巧的偎依到了郑玄怀里。

  郑玄低头看着难得主动的妻子,轻轻一笑,“今天怎么这么乖?”

  王珞暗忖,因为她今天心情好啊,只要是女人,就没有不喜欢购物的,今天买了这么多店铺,王珞心情能不好吗?“您出门这么久,就不想我吗?”

  妻子的撒娇让郑玄十分受用,他让王珞靠在自己怀里,轻轻笑道:“寤寐思服。”

  王珞:“……”每次跟郑玄说话,都感觉自己特别没文化,有古代文化了不起吗?她一定把虎儿养得比郑玄还要厉害!

  郑玄见妻子板着小脸不说话,不由问她:“怎么了?”

  王珞不想跟郑玄讨论自己文化水平问题,她翻着郑玄手中的书问:“您再看什么?”

  郑玄将书名翻给她,《黄帝内经》,王珞困惑的望着郑玄,“您看黄帝内经做什么?”

  郑玄一本正经的说:“不是你让我教你黄帝内经吗?我前段时间没空,没来得及教你。”王珞看着他道貌岸然的模样,心头警铃大作,他前段时间没空,现在就有空?这厮不会又打什么鬼主意吧?她立刻想要起身,却被郑玄一把搂住,他挑眉看着王珞:“娇娇去哪里?”

  王珞镇定的说:“我去瞅瞅丑娃。”

  “他有乳母照顾,有什么好看的?”郑玄一手搂着王珞的腰肢,一手翻着书页,指着其中一段道:“娇娇可知这段何意?”

  王珞瞅了一眼:“几已内脊毋动翕气……”这是什么鬼东西?上面的字她全认识,但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更丧心病狂的是这本书居然一个断句符号都没有!要不是现在情况不对,她又要膜拜郑玄了,这种天书都能看懂,他太厉害了。

  郑玄就知道娇娇看不懂,他轻轻笑道:“这是七损八益中一段,话说不清,我慢慢教你……”

  王珞就知道这厮又要毁古典文献了,她提醒郑玄说:“您答应过我的,不会马上再生孩子的。”她才不要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而且虎儿还小,她根本分不出心思再生二胎。这是王珞的底线,她再从心都不能顺着郑玄的意思。

  郑玄淡定道:“这个我早有准备。”他指着放在床榻旁的一只罐子说,“我都准备好了。”

  王珞不明白这只罐子跟不生孩子有什么关系。她先前都问过太医了,时下根本没有里讲得避子汤,全是打胎药,她才不要喝打胎药,郑玄要她喝打胎药?“我不喝药。”王珞连忙声明,大夫说打胎药喝多了,就不可能再怀孩子了,王珞不想吃药吃得连身体都坏了。不生孩子和不能生孩子是两回事。

  郑玄没想娇娇都知道喝药,猜她应该是去问太医的,郑玄安抚她说:“不是打胎药,是别的东西。”娇娇是他妻子,又不是侍妾,郑玄还指望她给自己多生几个嫡子,哪能让她喝那种坏身子的药?他打开罐子,里面是一罐牛乳,牛乳里有个长条形的东西。

  王珞看了看那东西,再惊疑不定的看着郑玄,这玩意看着怎么像安全套?古人也太牛了,连安全套都弄出来了,不过这玩意是什么材质的?郑玄微微笑道:“没见过是不是?我慢慢教你怎么用,娇娇先为而耎脊……”

第142章 关心岳母(上)

  郑玄已经数日没有回家,即使家中下人都知道郑玄是忙于宫中事务, 但总会担心会有不开眼的小妖精把郎君魂勾走。郎君以前不近女色, 说不定是不开窍, 现在有了妻子, 开窍了, 说不定就喜欢上女人呢?所以大家见郎君回来就跟夫人待在房里不出来,丫鬟们步履都轻快了不少,大家脸上都带着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