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59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圣人现在这模样,即便能醒来,也暂时不可能总理朝政,朝中势必要立太子,由太子辅国,但是她以为郑玄会借着机会,辅佐幼帝登基。没想他居然会扶持二皇子?二皇子今年都四十了,孙子都有了,他扶持二皇子,二皇子会因为他的拥立之功看重他吗?

  郑玄自然不会跟王贵妃解释自己心里的想法,他说完后便弯腰亲自抱起圣人去内寝殿,刚才情况太乱,圣人就在临时安置在书房的短榻上,郑玄将圣人放在床榻上,跟方慎行两人伺候圣人换了衣服,他对方慎行说:“你留在圣人身边,安心伺候圣人,我会让陈敬入宫帮你,你们两人片刻都不许离开圣人身边。”

  方慎行恭声应是,他虽因自家子侄的前途,暗中投靠了郑玄,但毕竟是圣人的心腹大太监,心里最看重的还是圣人,见郑玄还是如此孝顺圣人,他眼眶微红,圣人果然没疼错人,即便这时指挥使一心一意为圣人盘算。

  这时药童也熬好汤药,太医令开始熏蒸药气,先舒缓圣人病情。郑玄就坐在一旁看着太医令治疗,太医令也是一把年纪大的人了,一面颤巍巍的给圣人治病,一面祈求这煞星早点离开。

  “指挥使。”柳习文匆匆赶来,郑玄这次入宫,把陈敬和柳习文都带来了,这两人都是太监,在宫中行走比较方便,他低声对郑玄说:“淑妃想要见您。”

  郑玄眉头微皱,但还是起身吩咐太医令说:“这几天你不许离开宫里。”

  太医令恭声应是,圣人病危,他也不敢离开。

  郑玄暂时安置完圣人,起身去见淑妃,淑妃被王贵妃第一时间关了起来,关押淑妃的人是王贵妃的心腹,宫里能当到贵人心腹的都是人精子,关押淑妃的时候就将所有危险用品全部收走,淑妃所在的屋子空荡荡的,几乎什么摆设都没有,两个女官垂首站在角落里一声不吭。郑玄来了以后,两个女官屈身退下,贵人谈话,不是她们能听的。

  圣人好色,身边的宫妃颜色都好,淑妃今年已五十有八,年轻时的容色早已不在,但依然是个气度雍容的贵夫人,她坐在蒲团上,看着郑玄:“方慎行是你的人?”

  郑玄居高临下看着淑妃:“你找我就为了说这种废话?”

  淑妃道:“你若肯放了我皇儿,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她自知自己是这次是劫数难逃,她只求所有劫难都落在自己身上,不要波及她的孩子。郑玄不置可否的看着她,淑妃知道他等着自己说话,她咬牙道:“你可知道你是圣人亲子!”

  郑玄闻言哂笑一声。

  淑妃见他如此,一鼓作气说:“你只知杨夫人是圣人表姐,你可知他们青梅竹马、年少相恋?若不是当时圣人需要借助郑家权势,先后也不会嫁给圣人。圣人本来想迎娶皇后以后,再纳杨夫人为孺人,但当时镇国公看上了杨夫人,登门求娶,杨家就把你母亲许给了镇国公。”

  郑玄淡淡道:“那又如何?”少年男女,婚前相知相许不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吗?要不是他防得紧,娇娇也不是喜好出门的人,说不定娇娇在婚前也会有段恋情。

  “圣人和杨夫人各自婚嫁后,的确没什么波折,但你的确是圣人的孩子,那段时间镇国公远在边疆,皇后那段时间身体不适,杨夫人时常入宫探望皇后,她那段时间突然怀孕,你明明是足月而生,可杨夫人却说你是早产,这些皇后、圣人、镇国公都知道,不然圣人为何会这么宠你?为何皇后把你当亲子照顾,而本该是你亲父的镇国公又对你如此厌恶?”淑妃信誓旦旦的说:“这段秘密宫里老人都知道,你只要有心都能查到。”

第135章 病危(下)

  淑妃盘算的很好, 是男人都有野心, 郑玄以前不知道自己身世,现在知道自己身世,他会不心动吗?一样都是圣人的儿子,凭什么他就只能当见不得人的私生子?淑妃知道有了自己今天这出,儿子想要登基难了, 她也不想便宜别人, 若郑玄想要趁机夺权, 朝堂一定会动荡,就让这些人狗咬狗一嘴毛,这样她和儿子们说不定还有活下来翻身的机会。

  郑玄想要证明自己是圣人儿子,总要有证人。她身为四妃之一, 又是圣人龙潜之时的老人,是最好的证人。淑妃看着儿子争权夺利这么多年, 很清楚自己不能担上弑君的名声,不然自己、儿子、甚至自己家族都毁了!淑妃心中暗恨, 若不是圣人对郑玄过分偏爱, 他又怎么会将宫禁视若无睹, 随意出入,没了方慎行和郑玄, 王氏那小贱人又怎么制得住自己?

  淑妃做梦都没想到, 郑玄居然可以收买方慎行,这位可是圣人最信任的心腹,老大多次试探他都不为所动, 为何他会投靠一个私生子?难道圣人真动了要认回郑玄的念头?这想法在淑妃脑海中一晃而过,她立刻否决的,要是圣人想要认郑玄,当初就不会让郑玄生在郑家。淑妃讥讽的暗笑,圣人恐怕自己都不确定,郑玄到底是谁的孩子吧?毕竟杨夫人和镇国公是出名的恩爱!不然就凭郑皇后当年想儿子想疯的样子,她跟杨氏说不定真会做出借腹生子的戏码来。

  郑玄面无表情的听完,突然伸手握住了淑妃的脖子,淑妃慌乱的不停挣扎,她双手想去抓郑玄的手,却被郑玄轻松的卸了双手,淑妃双脚乱蹬,但是怎么能挣扎得过郑玄的力气,他的手宛如大山般牢牢的压在淑妃的颈脖上,不一会淑妃便恹恹的垂下头,四肢瘫软,一股恶臭从她身上散出。

  郑玄嫌弃的将她丢在地上,用帕子拭手后,转身出了寝室。两个女官等郑玄远离后,才蹑足进入寝室,见倒在地上的淑妃,两人惊骇的面面相觑,好一会才有人大着胆子上去探淑妃的鼻息,她刚碰上淑妃的鼻子,淑妃就无力的轻咳一声,两人松了一口气,连忙将淑妃半抱半扶了起来,两人也发现淑妃身上的秽物,两人厌弃的皱着眉头,打来清水,替淑妃简单的清洗一下。

  淑妃晕厥了许久才惶然惊醒,她发现自己没死,不由伸出手想喊人,但喉咙里能发出的只有咯咯的声音,她叫了几声,只觉得喉咙疼得不行,她双手挣扎着起身,但是身体虚弱无力,这时她耳畔响起女官絮絮的低语:“亏得贵妃好心,还把这罪人救了下来,她都敢刺杀圣人了,让她去死不好吗?”

  淑妃双目圆瞪,没有!她没有刺杀圣人!她只是质问圣人,难道比起正经的皇子,他更宠爱那个私生子吗?那为何等当年不让郑皇后生下这孩子!圣人就气得晕厥了!她没有想刺杀圣人!她有四个儿子!她儿子最大!她稳坐太后之位,她为什么要刺杀圣人!淑妃挣扎着想起起来,她自以为自己动作很大,其实她因伤势颇重,只有很轻微的动作。

  站在帘外的女官看着淑妃细微的挣扎,相互着换了一个眼神,淑妃怎么说都是育有四位皇子的宫妃,最基本的体面还是有的,宫里定罪哪有这么容易?她们不过只是有意这么说,扰乱淑妃心神而已。

  寝殿里淑妃度日如年,紫宸殿中众人也争论不休,几位成年的皇子都来了,但没一个人急着跳出来商量何时立太子,大家都站在圣人跟前尽孝心。镇国公神情凝重的看着郑玄,当初圣人将郑玄选为羽林大将军时,镇国公就十分反对,毕竟北衙禁军几乎掌握了大夏龙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掌握了北衙禁军,就算郑玄想造反都可以。

  但是圣人对郑玄太宠爱了,竟然不跟自己商量,就擅自让郑玄当了羽林大将军,甚至还让他领兵镇压流民!镇国公想要阻止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这也是自己的错,明知圣人对郑玄有愧疚,还是任圣人这么放纵他。镇国公心中微叹,他跟圣人虽是表兄弟,圣人对自己信任有加,但自阿杨去世后,两人已十来年没有私下见过面了。平时君臣谈话,全是由内监、或是世子来传递,他知道郑玄受宠,却不知道他私下势力已经壮大到这程度。

  圣人突然重病垂危,朝臣们惊惶过后,就开始商议立哪一位皇子为太子,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圣人重病,可由太子监国。按照大夏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圣人无嫡子,那么皇长子赵王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可是圣人病危便是淑妃暗害,即便现在尚无定罪,可郑玄已经派人将皇长子一系四位皇子尽数关押,北衙禁军也控制了宫廷和京城行事。镇国公虽说面沉如水,但也没有阻止,显然是默认了儿子这举动。

  只是镇国公虽然跟儿子站在了一处,但大皇子在朝堂经营多年,很多人都把身家性命压在了大皇子身上,自然不会任郑玄将弑君的罪名按在淑妃头上,不然淑妃整个家族都毁了,连带他们利益也会受损。有人站了出来要求见淑妃,但郑玄却轻描淡写道:“淑妃畏罪投缳,虽被救了下来,但还在由太医医治。”

  投缳?众人不会信淑妃会畏罪投缳,但是投缳就代表是脖子受伤,也就是说淑妃暂时没法说话,她即使认字能写,但是她现在这样还有没有力气书写是个大问题。一人对着镇国公和郑玄嘿嘿冷笑:“圣人病危,为何指挥使能比我等都快一步入宫?到底是淑妃意图对圣人不轨,还是指挥使您——”

  他话还没说完,就感觉眼前一道白光闪过,他蓦地瞪大眼睛,感觉自己整个人似乎高高飞了起来,而后——而后他再也没有知觉了,他被郑玄杀了,一刀毙命,人头顺着台阶骨碌骨碌的滚落,最后滚到高高的门坎处停下,那头正好对着众人,一双眼睛依然瞪得大大的,看着自己已经轰燃大地的身体,鲜血留了一地……

  众人咋然色变,镇国公正待上前,却被次子牢牢的按住,郑亶低声道:“父亲,难道您还会怀疑阿弟对圣人的忠心?”他这个弟弟虽说没心没肺了点,但对圣人是真心敬重,或许旁人不信,但郑亶相信,至少圣人一日不死,阿弟便会替圣人守着这个江山。

  郑玄杀了人,扫了众人一眼,淡淡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圣人无嫡子,皇长子犯下弑君大罪,那便立二皇子为太子,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大皇子一脉的人还不死心,但脚下一地的血腥,提醒他们,他们要是现在反对,也不用等淑妃定罪,他们就可以先去给大皇子在阴间开道了。除了大皇子一脉,大部分朝臣还是赞同郑玄的提议,淑妃犯下如此大错,大皇子已绝了登基可能,大皇子下来便是二皇子,郑玄这提议也不算有私心了,毕竟很多人都猜郑玄可能会扶持年幼皇子,如今他提议二皇子是意外之喜了。

  二皇子早从母亲口中得知郑玄有意扶持自己为太子,二皇子又惊又喜,虽说母亲对郑赢有养育之恩,可他因避嫌的缘故,跟郑玄并不亲近,他自己都没想到郑玄会愿意扶持自己上位。

  镇国公见郑玄愿意扶持二皇子为太子,神色稍稍缓和,这孽畜还不算不可救药!

  就在朝臣议论纷纷时,方慎行突然跌跌撞撞的从内寝殿跑出来:“圣人醒了!诸位大人,圣人醒了!”

  朝臣们又惊又喜,众人商议了一回,有几位重臣出面面君,镇国公和郑玄也赫然在列。太医院的太医令还是有几手的,他先用药气蒸熏,而后再施以针灸,将圣人从昏迷中救醒。圣人刚刚醒来,神智还有几分迷糊,但是看到诸多朝臣依次入内时,他挣扎着想要起身。

  方慎行和太医令惊慌失措的想要让圣人躺下,但郑玄上前一步,双手稳稳的托起圣人,让他靠在自己身上,“您现在身子还没大好,还是先坐着休息一会。”

  郑玄贴心的举动,让圣人面色好转,他张嘴想说话,但僵硬的面部,只让他发出了“啊啊”的叫声,顺便流出了一点口水,这让向来体面的圣人不禁有些羞恼。郑玄不动声色的替圣人拭去口水,语气平稳的跟圣人说出他们的决定,想要请圣人立二皇子为太子,由太子暂时代圣人处理朝政。

  重臣们目光一瞬不瞬的看着圣人,圣人面前发出了一声:“可——”

  重臣见状,心里差不多有数了,显然圣人重病跟淑妃脱不了关系,不然圣人不会答应立二皇子为太子。圣人目光望向二皇子,二皇子跪在圣人跟前:“阿耶!”

  圣人目光看看二皇子、又看看郑玄,郑玄也跪在圣人面前说:“臣一定尽心辅佐太子监国。”

  圣人闻言扯动着僵硬的脸皮:“好……”

  若是圣人未醒,朝臣们或许会对郑玄处置大皇子一脉有异议,但圣人一醒,并且明显在众人提及淑妃时有怒色,并且郑玄说已经关押了大皇子四人时候,圣人并未反对,众臣也就在无异议了,皇子再重也比不上圣人,淑妃犯上罪无可恕!

第136章 善后(上)

  宫中政变风起云涌, 但全因郑玄运作得宜, 及时镇压,并未引起大乱,而圣人也及时醒来,虽然他很快又昏睡了过去,但至少定下太子, 处置了大皇子, 不至于让朝堂陷入太子之争。当然因郑玄控制大局的关系, 大家想闹也闹不起来。

  而郑玄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北衙禁军的能力,让所有人都深深忌惮,即便是刚刚身为太子的二皇子,都没有想到郑玄居然只担任了半年的羽林大将军就有调动北衙禁军的实力, 这对太子威胁太大了,可威胁再大, 他也不敢随意提出卸下郑玄羽林大将军的职务,因为圣人目前最信任的就是郑玄, 即便是昏睡中都紧紧握着郑玄的手。

  自古文人即使不通医术, 也会懂些药理, 大家都很清楚,风症是绝症, 得了风症基本就是等日子了。这一点圣人也清楚, 是故他更担心老二当太子后,会杀了自己,提早登基。毕竟大家都默认自己迟早要驾崩的。因此他比任何时候都看重郑玄, 这时他愿意的相信也只有郑玄的,只有这孩子在自己一出事就让人先救自己,而不是考虑其他。

  郑玄也一直没有离开紫宸殿,在商议完立太子后,朝臣们各自散去,准备册立太子的各项事宜,郑玄则得了圣人的允许,坐镇紫宸殿内处理圣人昏迷后一系列的大事,尤其着重处理淑妃和大皇子一系,淑妃育有四个皇子,又是皇长子生母,这些年淑妃娘家也算名声赫赫。但再显赫遇到谋逆这种事也是一夕败落。

  从郑玄入宫到圣人立二皇子为太子,不过短短半天时间,淑妃的族人便从高高在上的贵人变成了阶下之囚,他们也不是不想反抗,只是这些反抗在全副武装的禁军和禁龙司面前,是那么得微不足道。宫里风起云涌,宫外也是风声鹤唳,世家大多内部联姻,很多朝臣不一定是大皇子一系的死忠,但总跟他们一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待晨会散去,镇国公回府,各府上拜帖如雪片般飞来,大家都想探探镇国公的口风。可镇国公要是能被人看出端倪来,就不是镇国公了,郑家也不会屹立朝堂这么多年都不倒了。

  国公府里长乐听说最疼爱自己的阿耶被淑妃害得得了风疾,她甚至都没心思去找宜城算账,就命人备车入宫去看阿耶了。目前宫中各项事宜有贵妃和贤妃两人做主,两人知道长乐是圣人的爱女,也不阻拦,让她径直去了紫宸殿。长乐看到躺在寝殿内,明显老了许多的阿耶,不禁泪如雨下,“阿耶——”她颤声轻轻叫着,当年阿娘似乎也是跟阿耶这样,难道阿耶也要离开自己了吗?

  郑玄微微轻叹,扶起长乐,“阿姐别哭,圣人醒来,见你这样他会伤心的。”

  长乐忍着泪点头说:“你尽管去忙,宫里有我,我会片刻不离的看着阿耶的。”郑玄和长乐立场是一致的,他们都想要圣人活越久越好。

  郑玄看着圣人沉睡的侧颜,沉声道:“阿姐,淑妃之前跟我说,我是圣人的私生子。”长乐蓦地瞪大了眼睛,郑玄继续说:“她现在被我掐得说不出话来的,但是也不能保证,大皇子他们是否知道这桩谣言,我现在分身乏术……”

  长乐立刻道:“我会替你看着他们的,不会让任何谣言传出的!”

  郑玄微微颔首,“这事别跟圣人提,免得他多想。”

  长乐一口答应:“我知道。”

  有了长乐在,郑玄也能稍稍松一口气,他先去外殿批阅圣人尚未看完的奏章。虽说朝堂已经立了太子,但二皇子从未真正接触过政务,批阅奏章这事他还需要慢慢学起来,相反这件事是郑玄做惯的,圣人这几年精力越发不济,很多不重要的奏章都是郑玄批阅后给他过目的,在太子暂且不能理事时,这些大部分政务还是由郑玄处理。

  长乐看着郑玄离去的背影,神色有些复杂,要是阿弟不是阿家(杨夫人)生的该有多好!如果他是自己亲弟弟就好了。长乐比郑玄大了十岁,郑皇后去世前长乐都有十多岁了,她早懂事了,郑皇后在临终前将郑玄的身世告诉过自己。阿弟是杨夫人的孩子,但即便是杨夫人都说不清阿弟的生父到底是家翁(镇国公)还是阿耶。

  这也是当年阿娘想借腹生子却没成功的主要原因,因为阿耶和家翁都不答应。阿娘没皇子,但阿耶不缺皇子,如果阿弟是宫里任何一个女人生的,哪怕是个贱奴,阿娘都可以抱过来养大,但阿弟的生母不能是有夫之妇,更不能是镇国公夫人。是故在阿弟出生前,阿耶和家翁就有默契了,阿弟只能是家翁的孩子。

  长乐一直以为阿弟不知道长辈当年的事,毕竟这件事算丑闻,长辈们将这事掩得严严实实的,可能只有临海祖母知道些端倪,可看今天阿弟轻描淡写说出这件事,长乐觉得自己太小看阿弟了,不愧是禁龙司指挥使,连这件私密都能挖出来……长乐偏头看着张嘴昏昏沉睡的父亲,泪水止不住的下滑,要是当年阿耶答应阿娘借腹生子多好!这样阿弟就是太子,阿耶也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其实长乐真看轻郑玄了,郑玄并不是在当上禁龙司指挥使后才知道自己身世的,他在八岁那年就知道自己身世了,他也知道自己生父不明,要是换成别的孩子,或许会惶恐、会觉得所有人都背叛了自己,但当时的郑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通过自己复杂的身世,获得圣人和姑母(郑皇后)更多的宠爱。

  事实也证明,郑玄这条路没有走错,他不仅得了圣人的宠爱,还让姑母在临终前,把宫中大半势力都交给了自己,即便阿姐得到的都没有自己多。他能收复方慎行大部分得益于姑母留给自己的后手。至于淑妃说的可以帮自己证明身世,郑玄根本不放在眼里,蠢货才会好好的镇国公府的嫡子不当,去当皇室不入流的私生子。

  对老头子(镇国公)郑玄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他是真把自己当儿子的,只是老头子性子太迂,对自己各种看不惯,不像圣人对自己那般纵容,所以在虎儿出生之前郑玄只会护着圣人,不会护着老头子。他很清楚,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早把老头子对自己那点父爱消磨的差不多了,他是不可能帮自己的。

  但自从娇娇给自己生了虎儿以后,一切就不同了,就凭着老头子对母亲的那份感情,只要虎儿不长成自己这样,老头子都不会放弃自己,他不指自己还指着孙子。自己现在大权在握,又有老头子背后扶持,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有必要去当一个私生子?也是淑妃现在不能死,不然就凭她说的那些话,就足以让郑玄杀了她。

  郑玄批阅完奏章,召来陈忠,让他回家跟夫人说一声,说他这段时间可能回不了家,让她安心待在院子里不要出门。他还让陈忠给王珞送了一盏流光璀璨的琉璃灯。这盏琉璃灯倒不是郑玄给王珞的补偿,而是王珞上回让郑玄给自己找色彩鲜艳的东西给丑娃当玩具,郑玄哪知道去什么地方找色彩鲜艳的玩意?

  随手把这事交给了陈敬去办,陈敬就给虎儿找了一盏琉璃灯来。他现在跟方慎行两人轮流伺候圣人不得空,去内宅的事只能交给陈忠和柳习文。柳习文虽也是太监,但毕竟不像陈敬、方慎行这种从小入宫,专门学伺候人的太监,他更擅长打斗,郑玄他回去保护王珞。自己在深宫陪着圣人,难保有人会动自己妻子的主意,郑玄对镇国公府的守卫还是很放心的,他是担心有内贼。

  王珞自郑玄离开后就心神不宁,但是郑玄走得急,王珞又不好去问别人,只能干坐在房里发呆,直到儿子醒过来,开始依依呀呀的喊叫,王珞总算将注意力放在了儿子身上。这时崔氏也过来看外孙了,顺便跟女儿说郑赢要过继的问题。她昨夜听到这事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女儿阻止这件事,她刚生完就要过继庶长子,她还要不要名声了?虎儿是儿子还好,将来阿石要是生了女儿,她背了这容不下庶子的名声,她外孙女还能找得到好人家?

  崔氏进门见郑玄不在,她胆子立刻大了:“阿石,这个名声你不能背,不过一个庶子罢了!养着也不过费点银钱,横竖不是你出钱,你可不能做这种短视的事。”

  王珞就知道阿娘会来找自己说这事,听母亲的话,她心中微微叹息,这就是亲娘,她对崔氏说:“阿娘,夫君也是为了我跟虎儿好。”这事从头到尾都没有自己拒绝的余地,郑玄就是这样独断专行、从来不考虑别人想法的人,王珞早放弃跟他讲道理了。

  他说过会补偿自己,王珞也就没情绪了。像郑玄这种不讲感情,只讲利益的人挺好相处的,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种,该谈利益的时候跟你谈情怀,该讲情怀的时候跟你谈利益的人——然而现实里大部分人都是后一种,郑玄这种是极少数。

  “他要是为了你跟虎儿,就应该早过继了!”崔氏脱口而出,但说完她也自嘲的笑了,世子能婚前过继,那是因为妻子是长乐公主,郑亶尚了宜城公主都没如此,女儿在国公府里又算什么?也是有了儿子,才渐渐有了地位,所以女人一定要有儿子。

  王珞安抚母亲说:“阿娘,我们在这里什么都不担心,有什么风雨夫君都替我们挡了,生活够舒服了,就别去想不顺心的事了……”

  “放开我!让我进去!”王珞话说到一半,就听到一阵孩童的叫嚷声,王珞和崔氏同时一怔,这是郑大郎的声音。王珞将虎儿交给崔氏,她出门挥退要把郑大郎拉下去的下人,她弯腰跟郑赢平视,“大郎,你怎么来了?”

第137章 善后(中)

  郑赢见王珞还愿意出来, 他心里一松,他扑通一声, 跪在王珞面前,“母亲求您不要让父亲送走我, 我会好好伺候您的!”

  王珞垂目看着跪在地上的郑赢, 心中暗暗叹息, 看来郑玄在郑家的确太低调了,光死一个郑七不够给大家深刻的教训, 她拉起郑赢的手:“你先起来。”王珞不讨厌郑赢, 她甚至是同情郑赢的,如果她不是郑赢嫡母, 而是隔房叔母,她会对郑赢更好, 可惜她不是。

  王珞从来没对郑赢有过任何亲近的举动,王珞的手刚接触到郑赢手时,郑赢差点将王珞的手甩开, 但他勉强忍住, 他忍着泪仰头对王珞说:“母亲求您不要赶我走。”

  王珞见状收立刻回了手, 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也不信任旁人, 也不习惯跟人亲近,将心比心,她不勉强郑赢,她对郑赢说:“起来吧, 你是聪明的孩子,总不想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吧?”王珞很肯定,郑赢这次会来是受了别人怂恿,不管是谁,这人绝对没安好心。

  王珞的话让郑赢身体一僵,他就知道这一套对嫡母没用。

  王珞领着他进房,让丫鬟给他打脸洗手,又给他端上热茶点心,“你是逃课过来的?”王珞问了一个众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崔氏想抱着孙子入房里,但是王珞却从崔氏怀中接过虎儿,完全不避讳郑赢。

  郑赢没想王珞居然这时还关注的自己的课业,他沉默了一瞬承认说:“我是偷溜出来的。”他见嫡母现在还在关心自己课业,他心中微动,或许他直接跟嫡母说自己来意更好?

  王珞轻叹一声:“过继的事,是你父亲的决定,你要是不想过继,就等他回来问他吧。”

  王珞的话让郑赢面上闪过一丝惊恐,“不!”他之所以敢现在过来,就是因为父亲不在。

  王珞就知道这孩子是吃定自己才会如此,她搬出郑玄也不是恐吓郑赢,而是希望谈话能继续下去。外人可以挑拨离间的对郑赢说,过继他是自己的主意。郑赢也可以因为惧怕郑玄而责怪自己。但他心里必须清楚,过继他是郑玄的决定,这是他将来的立身之道。

  王珞给郑赢倒了一杯水,温声提醒郑赢:“你还记得你以前在宫里是什么样的生活吗?你愿意过以前的日子,还是现在的日子?”

  郑赢默然,他在宫里是呼风唤雨,可没人教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些天祖父对他是很严厉,但他也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

  王珞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也不想跟你说什么大道理,我只希望你记住一点,你的人生最后走向,还是你自己决定的,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就好好学习,多读书多看书,书看多了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我如果是你,就现在回学堂好好上课,学不下去也要学。”

  这是王珞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前世经历跟郑赢也差不多,她生母生父都不爱她,有了弟妹后,她就是多余的存在。也是因为现代没有过继的说法,不然王珞恐怕早被父亲过继了。她最无助的时候也曾恨过继父、继母,毕竟这两人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恨他们比恨亲生父母容易多了,但她心里是明白的,这事跟继父继母没关系,这全是她父母的错。

  郑赢抬头直直是看着王珞,“那我可以留在京城吗?”郑赢说出了自己真正目的,父亲的决定没人可以更改,郑赢也知道有了弟弟后,自己对诸多长辈而言没有任何作用了。

  过继就过继,但郑赢不想离开京城,他不想跟郑家诸多庶子一样,被远远送到边关,当成嫡系的侍卫,在战场上为嫡系出生入死。一样都是父亲的儿子,他凭什么要当下人?

  王珞微微颔首:“可以,你还有什么条件?”只要他提的要求不过分,王珞都愿意答应。王珞早觉得让郑赢当虎儿下人不符他的脾气,这孩子天生反骨,怎么都不像是愿意屈居人下的。天生反骨不是贬义词,王珞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天生反骨,不然不会跟祖母反抗到底了。

  郑赢问:“我还能待在府里上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