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4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去吧,早点回来。”

  王琼沉默听着王夫人和王珞的对话,她恍惚间想起了一件事,好像有段时间,小崔氏一直带二娘回良国公府,后来好像发生了什么事,阿耶又跟她大吵了一架,再后来二娘就嫁人了,嫁的还是圣人未来的心腹……王琼神色微动,她当年糊涂度日,根本不关心外界的事,难道二娘当初在林氏哪里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

第8章 祖孙

  良国公的爱妾林氏房中,林氏看着女儿将礼物一样样的摆出来,听着女儿一件件的介绍,这件是吃的、这件是用的……林氏听了许久,含笑对女儿说:“每次过来都带这么多东西,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好东西都自己留着,我这里不愁吃不愁喝,不用每次给我带这么多东西,回头阿朗又该说你了!”

  崔氏哼了一声,“他敢!”

  林氏摇头,对女儿谆谆善诱,“对男人要软着来,你这样硬碰硬,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崔氏不假思索道:“我有闺女、有儿子,将来也不靠他。”

  崔氏的话让林氏心口一堵,女儿是正室,等儿子大了就能熬出头,而她儿子大了也不可能熬出头,只能一辈子被王氏压着。年轻时她还能凭着年轻貌美,将王氏压制,现在自己年老色衰,儿子又一事无成,王氏好歹靠嫡子熬出头了,将来万一老爷子比她们走的都早,林氏都不知道自己跟儿子应该去哪里?想来想去也只能靠女儿了。

  崔氏把礼物都给阿姨放置好,又把一个荷包放在林氏手中,关切的问林氏:“阿娘,你最近身体如何?”

  林氏摸了下荷包,里面有个簪子状的物品,她眼皮不自觉的一跳,女儿不会又送了她一件金饰吧?她把荷包推给女儿,“你都送了这么多东西,这个我不能要。”

  “您收下吧,这是你外孙女孝顺您的。”崔氏乐滋滋的说,“阿石特地让我给你打得金簪子。”

  林氏握着荷包的手一下捏紧了,她就知道除了这鬼丫头,没有人会想出这种阴损主意!她笑容有些僵硬的说:“阿石真贴心,她这段时间都送了我不少首饰。”

  “可不是!阿石最贴心了。她知道您不方便出门,特地让我给您备了不少吃的用的,要是还不够,您就让人给我说一声,我立刻给你买回来。”崔氏与有荣焉的夸着女儿,她以前傻,只知道给阿娘飞钱,结果阿娘手头有钱也不能出门,还不如现在给阿娘买好吃好喝的,让阿娘吃的顺心,再给她多打几件首饰,让她在王氏面前显摆。不过——最近她手头有点紧,金子份量轻一点,等她手头宽松了,再给阿娘打个大金镯子!崔氏暗忖着,还是以前在隆平府舒服,家里吃穿度用都是她来管,她不止大家吃好穿好,每月还有不少剩余留个阿姨。

  崔氏的话让林氏的笑容都快维持不住了。如果说有人天生八字不对的话,崔氏和王琼是一对、林氏和王珞也是一对,只是相较于前一对明火执仗,后面这对面上祖孙情深,大约也只有王夫人能看出两人暗地里较劲。林氏明显感觉自己对女儿的影响不如以前了,女儿以前自己言听计从,现在则对王珞那小妮子言听计从。

  “阿婆。”就在林氏咬牙切齿想着王珞时候,王珞带着四郎和两个姐妹笑盈盈走进来给林氏行礼。林氏是妾,按理没资格让王珞姐妹喊外祖母,但法理不外乎人情,再严苛的人家也不至于不许外孙来拜见庶外祖母,只是叫外祖母是肯定不行的,故王珞称呼林氏为阿婆。二娘、四娘也跟着王珞一起称呼林氏阿婆。

  林氏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二娘身上,见她容色甚美,神情怯弱,不由暗暗满意,懦弱好,懦弱了才好控制。不动声色的相看完二娘,她满脸堆笑的拉过四郎:“哎呦!我的四郎乖孙长得又出挑了不少,等将来大了,也不知道要有多少女孩子被你迷住。”

  四郎仰着小脑袋乖乖叫道:“阿婆。”他不大喜欢来阿婆这里,既没有好吃的、也没有好玩的,还一直有坏哥哥欺负他,可是阿娘总说这是他亲外祖母,这让四郎有点懵,他外祖母还有亲不亲的吗?

  崔氏笑着说:“四郎是越长越像阿石了,估计就是阿石带大的缘故,这孩子就是聪明。”女儿是崔氏最大的骄傲,崔氏但凡有机会,就会卯足劲吹嘘女儿,给自己增光添彩。

  林氏暗暗苦笑,她这个傻女儿,被亲女儿耍得团团都不自觉,林氏对王珞不易察觉的皱眉,小小年纪心思就这么重,将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还是要让女儿好好管一管,不然闹出丑闻来,连累的还是他们。

  林氏抱着四郎,招呼二娘、四娘坐下,又让丫鬟给她们端茶送水,奉上点心,一派殷切。只是茶水是苦涩的陈茶,点心也是干巴巴的盐豆子,林氏一面让孩子们多吃些点心,一面又不动声色的跟大家诉苦,说自己这里不宽裕,她被王夫人拿捏着,平时连口好吃的都没有。

  王珞冷眼看着喋喋不休的林氏,她一直无法苟同外祖父的审美眼光,她到底是怎么引得外祖父对她专宠了十来年?就凭着一张脸?王珞也不觉得她如何好看。大约真是男人审美跟女人完全不同的缘故吧。反正王珞一点找不到她有比王夫人好的地方。她抬头望向阿娘,幸好阿娘跟林氏不一样,阿娘只是不大聪明、情商又低,而林氏是恶。不聪明没关系,但蠢且毒的人,王珞脾气再好也忍不了。

  她看着林氏那副恶婆婆相看儿媳的神情,突然灵光一闪,她不会是想让舅舅的儿子娶二娘吧?王珞的舅舅侍妾甚多,庶子女颇多,但嫡子只有一个,因他今年才十二岁,是故王珞一开始没往这方面想。可是刚才王夫人隐晦的提点了她一句,再看看林氏那模样,王珞终于想通她为什么会突然让阿娘把二娘、四娘带来了。她是想阿舅的嫡子娶二娘?王珞嘴角微晒,脸还挺大的,她到底是凭什么认为她家姐妹就要填他们的烂泥坑。她凭什么认为阿耶会答应?她就不为阿娘的幸福想想吗?

  崔氏问女儿:“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王珞说:“刚才路口被人拦了下来,所以耽搁了一会。”

  崔氏吃惊的问:“谁敢在良国公府邸门口拦你们?”

  王珞说:“是禁龙司的人。”

  崔氏顿时不敢说话了,除了当今圣上,谁敢对禁龙司的人不敬?

  林氏讶然问:“我们家门口怎么会有禁龙司的人?”

  王珞摇头说:“我不知道,外祖父没说。”虽然外祖父跟郑指挥使说的话不像有机密的样子,但涉及保密机构,能不提还是不提的好。

  林氏对朝堂大事不感兴趣,既然禁龙司来了他们家,又没惊动内院,显然不是老爷子犯事,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她对王珞说:“一会你们留在这儿吃饭吧,我让庖厨给你们做好吃的。”

  王珞乖乖道:“阿婆,外祖母刚刚让我们过去用膳。”她傻了才留在这里吃饭!每次吃不饱不说,林氏还摆出一副她已经为他们付出很多,这些都是贵客来才能吃得好东西。那小家子的样子,王珞真心不想多待,万一影响到四郎怎么办?

  林氏听到王夫人让他们过去,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和蔼,她落寞一笑:“应该的,她是嫡祖母,你们应该敬重的。”她这话要对崔氏说,定能引起崔氏的同仇敌忾,崔氏从小就是被王夫人、大崔氏打压着长大的。但王珞、二娘和四娘却没什么反应,王珞是嫡出,对妾室、庶子女本就无法感同身受,二娘、四娘虽是庶出,但从小看着姨娘伺候嫡母,理所当然的认为,侍妾伺候主母是本分。

  崔氏没好气道:“要去你们去,我不去。”她才不要跟嫡母一起用膳,她每次见自己都没有好脸色。

  王珞体谅道:“您跟阿婆许久未见,是该好好聊聊。”她也不想带林氏和阿娘去,免得大家胃口都不好。

  林氏等王珞等人离开后,拉着崔氏的说:“都说小孩子只怕不生,不怕不长,你看阿石和几个姐妹都那么大了,十足的大姑娘了。”

  崔氏点头附和道:“是啊,我还记得阿石当年那么小小一团,现在都是漂亮大姑娘了。”

  林氏见崔氏说什么都往女儿身上扯,她无奈的叹气:“阿石年纪还不大,又能入宫伴读,以后多得是机会挑人家,我说的是二娘,你给她找人家了吗?”

  二娘?崔氏有一瞬间的茫然,她都不明白为什么阿姨会突然提起二娘?

  林氏知道女儿蠢,开门见山说:“我想把二娘许给八郎,你觉得如何?”林氏是良国公的远房表妹,比良国公小了七八岁,她入门时王夫人早已有嫡子女,她生下儿子时,王夫人的长子都老大了,因此她孙子排行在家中也小,八郎是林氏的长孙,都说小儿子、大孙子是老人的心头肉,林氏也不例外,对儿子、孙子溺爱之极,把两人宠成了废物。

  “八郎不是才十二岁吗?”崔氏不解的问,“二娘都十五岁了。”在崔氏心里,自己弟弟、侄子是最好的人,谁都配不上,二娘是庶女不说,还比侄子大了三岁,这婚事怎么般配?她侄子是她阿弟嫡出!

  “媳妇大一点好,能多疼惜丈夫,我瞧二娘长得好,性子也柔顺,跟八郎最般配。你阿弟当年不也是十三岁就有了八郎?”林氏睁着眼睛说瞎话,她很有自知之明,她儿子是庶子,又一事无成,想要找门当户对的人家根本不可能,就连等闲小官人家都不会愿意把女儿嫁进来,毕竟儿子这辈子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二娘虽是庶女,但王朗是嫡子,又备受国公夫人疼爱,将来国公夫人去世,王朗能得到的贴己肯定不少,他又是个疼爱孩子的,有这么一层更亲近的亲家关系在,将来她让女儿多补贴点自己,王朗也不会多说什么。

  “您看得上二娘是她的福气,我有什么好不答应的。”崔氏一口答应,她都忘了二娘已经是快成亲的年纪。

  林氏温言劝道:“你先别急着答应,回去找女婿商量商量再说。”

  一提起王朗,崔氏心里就糟心,两人已经很多天没见面了,一见面两人就吵架,崔氏现在有儿有女,根本不想再见王朗。或者她去问问阿石,要是阿石觉得合适,她再去找王朗?崔氏依然对母亲言听计从,可在王珞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渐渐习惯万事先找女儿商量,只是这种习惯说出来好像她是由女儿做主一样,让人听了笑话,她连阿姨都不告诉。

第9章 反套路

  崔氏城府浅,好容易等熬到女儿在王夫人出用膳回来,小四郎在屋里睡着了,崔氏就拉着女儿去花园聊二娘和八郎的亲事,她将林氏的话复述了一遍,无外乎就是说二娘嫁到崔家不会受委屈,她一定会好好待二娘的,崔氏轻哼了一声,“二丫头能这门亲事,是她上辈子积德!”要不是阿姨坚持,崔氏才舍不得八郎娶了二娘。

  二娘要嫁到崔家,才是倒了八辈子霉,王珞暗自腹诽,但她面上没表露出来,她阿娘吃软不吃硬,不能跟她对着干,不能让她有逆反心理,不然再有林氏煽风点火,二娘就危险了。王珞心思急转,片刻后就有了对策,“阿娘,我觉得这门亲事有些浪费。”

  “浪费?”崔氏一怔,不解的问:“有什么浪费的?”

  王珞问:“我们跟舅家本就关系亲近,您最关心阿舅,就算二娘不嫁给八郎,你会不疼八郎吗?”

  崔氏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不会。”阿弟孩子多,她或许对他庶子女不上心,但八郎是他唯一嫡子,她怎么可能不疼?

  “那我们又何必让二娘嫁给八郎?”王珞笑盈盈的说:“二娘嫁给八郎,是她的福气,对大家却没什么好处。”

  崔氏冷笑:“我才不指望她能给我什么好处。”她从来没指望过这些自己没管过的庶子女孝顺她,她有儿有女,也不稀罕别人孝顺。

  “那可不行。”王珞反驳她说:“她们是您养大的,吃你的用你的,你还操心的给她们找傅姆,教她们女红针黹,养育之恩大如天,她们怎么能不报答您?”王珞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套理论自她出生迄今,就一直有人在她耳边念,王珞从一开始的努力压制反驳欲望,但现在都可以用这套理论来反套路别人。

  “您不是常说姐弟相互扶持吗?二娘和四娘是女儿,她们阿姨又没能给她们生个兄弟,两个兄长心里只有长姐,她们将来除了阿弟还能指望谁?你好好待她们,给她们找个好夫婿,在阿弟长大前她们也能帮扶阿弟。她们日子好过了,阿舅日子不也好过了?二娘要是嫁到崔家来,也只能代您伺候阿婆罢了,崔家难道还缺伺候阿婆的人?”

  王珞有三个姐妹、四个兄弟,大郎、二郎是同母所出,其母是大崔氏的丫鬟,两人跟王琼感情很好,三人亲如同胞姐弟。二娘虽生母也是大崔氏的丫鬟,但因她迟迟不孕,好容易怀孕了,又抢在王琼之前生下女儿,因此不得王朗喜欢,王琼也不喜欢二娘,二娘母女跟透明人般在后院生活。四娘生母生下四娘就去世了,王朗就让二娘生母照顾四娘。王珞说两人日后只能指望四郎这话也没错,不然二娘、四娘也不会这么听王珞话。

  不得不说,王珞是全天下最了解崔氏的人,她这番“道理”,说到崔氏心坎里去了,她从小就被阿姨灌输女人要补贴阿娘、补贴弟弟,有了兄弟撑腰,女孩子出嫁才不会被人看不起的理论。她自己深信这套道理,自然对儿女教育也是如此,要女儿多心疼多帮扶阿弟,要儿子将来多关心阿姊,给阿姊撑腰。

  对庶女她不可能那么好心,但不妨碍她让庶女补贴儿子。阿石说得对,她都不得已养二娘、四娘,应该让她们来帮扶四郎,崔氏若有所思的问:“那你说把二娘嫁给谁更好?”她已经绝了让二娘嫁给侄子的念头。

  “我平时又不出门,哪里知道谁合适?”王珞给崔氏出主意道:“您不如去问问阿耶?我觉得那些寒门士子不错。”王家是士族,虽说现在没落了,可门第还在,国公府的庶女,在京城上流人家中数不上号,没人愿意娶,但要是肯放下身段,多得是寒门弟子愿意娶来提高身价。

  或许现代很多人都把寒门代入贫穷,但事实是能靠自身实力挤进贵族圈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穷人?别说是知识严格被限制的古代,就是在知识大爆发现代社会,按照精英标准培养一个孩子的投入都足以让一个中产家庭焦头烂额,所以寒门只是地位不高,而不是穷,有些寒门甚至家境比他们这些没落勋贵好多了,他们也是王珞看中的嫁人最好对象。

  崔氏不以为然:“嫁到寒门有什么好处?”崔氏从小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寒门也就比贱籍身份高些。

  “怎么没好处?寒门只是门第低,但能供孩子的人家,肯定家境不错,这样二娘嫁过去也不至于受苦。您要跟阿耶好好挑选,多听阿耶的建议,让阿耶给二娘挑个好夫婿,二娘将来出嫁的日子越好,对您就越感激,将来也能多帮扶阿弟。”王珞温言细语的给崔氏洗脑,她真怕林氏求亲不成恼羞成怒,怂恿阿娘把二娘送到高门大户当妾。

  崔氏迟疑的问:“这样会不会对名声有碍。”把女儿嫁给寒门,难免会得一个卖女求财的名声。

  “名声哪里实惠重要?京城那么大,我们家连名号都排不上,又有什么好担心名声的?”王珞这些话也不全为二娘说,她在古代不可能单身,就算日后可以离婚,婚后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跟一个陌生男人朝夕相处。为了自己日后的幸福,婚嫁对象必须严格筛选。王珞对自己未来夫婿的标准是,要么就是大世家的旁系弟子、要么就是有才华的寒门举士,不嫁顶级高门也不嫁武人,这两种门第在乱世中最危险。

  “你说得对。”崔氏成功被女儿说服,侄子跟庶女比,当然是侄子重要,但侄子跟儿子比,肯定是儿子更重要,儿子才是她将来最大的依靠,儿子好了,她跟女儿才能好。崔氏越想越有道理,蓦地起身雷厉风行的说:“我这就去回了你阿婆。”

  王珞忙拦住风风火火的母亲:“你现在不能去。阿婆想让八郎娶二娘,是心疼您,她也是一片好心,您现在回了阿婆,阿婆肯定伤心,我们等回去几天,让阿耶替二娘找好亲事,再回了阿婆,就说阿耶先前就给二娘说好了好亲事,您也阻止不了。”

  崔氏听到女儿这个主意,把拒绝亲事的理由都推倒王朗身上,她顿时心头一松,“你说的对,我回头就问问你父亲。”崔氏打从心底里害怕自己阿姨,即使阿姨大部分时候都对自己很疼爱,可崔氏还记得自己小时候,阿姨时常打她、不让她吃饱、甚至逼着她洗冷水澡,让她生病,好让阿耶来看自己。阿姨每次打完自己,都会抱着自己哭,说全是嫡母的错,崔氏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嫡母,如果不是她,阿姨又怎么会这样对自己?

  王珞并不知道自己阿娘从小被林氏虐待,如果她知道了,她对林氏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撇开林氏的过分小气不提,大家在林氏这里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林氏物质上吝于付出,精神上却很大方,好话滔滔不绝的说,哄的二娘、四娘直把林氏当成一个和蔼的、让人亲近的长辈。只是两人牢记王珞的吩咐,只肯待在屋里给四郎做袜子,不肯去院子里玩,王珞带来的丫鬟又寸步不离的守着她们,让林氏下手的机会都没有,本来林氏是想让二娘和八郎“巧遇”的。

  刚及笄的小姑娘,本就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要是能遇到一个温柔体贴的少年郎,肯定能一眼沦陷,届时就算王朗反对也没用了。闺女大了,难道让她不嫁人不成?林氏不觉得王朗会态度坚决的拒绝这门亲事,二娘也只是庶女而已,门当户对的人家看不上她,难道他还想把女儿嫁入寒门不成?只是这一切计划都被王珞打乱了,林氏气得揉着涨疼的额角,她跟这外孙女大约是天生八字相克。

  林氏也不是没想过把王珞这麻烦解决了,可一来她是女儿的心头肉,女儿再糊涂,也不会害亲女儿,她没法通过女儿的手解决外孙女。二来她也看不透这个外孙女……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长大的,浑身都长满了心眼,小小年纪,待人行事滴水不露。林氏跟王夫人斗了多年,早习惯谋定而后动,她不会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轻易出手。

  林氏想到王珞快入宫给公主当伴读了,不由庆幸终于能清静一段时间了,自己也可趁着她在宫里的机会,慢慢把女儿哄回来。自打女儿嫁人有了孩子后,就对自己离心,这可不好。思及此林氏对王珞的笑容也多了几分真心,就这妮子的城府,最适合去宫里争宠,她要能得了圣人的宠爱,家里也能靠着她沾光。

第10章 按理不出牌

  京城的冬天昼短夜长,等四郎午睡起来,天也快黑了,崔氏也不敢在娘家多留,小四白天还算乖巧,到了晚上就要开始夜闹,必须早点回家哄睡才安分。她急急的跟林氏道别,让乳母抱着儿子回家。

  林氏她亲自送一行人回家,又再三叮嘱崔氏以后别带那么多东西回来,女婿会有意见的。

  王珞暗忖阿耶才不会有意见,阿娘以前回娘家从带礼物,只送林氏飞钱,阿耶都没在这方面表示过不满。现在她们每次回来的费用,只有以前的三成,阿耶更不会说什么。其实如果不是林氏总是想法子挑拨阿娘和阿耶的感情,王珞也不会她如此抠门。王珞牵着刚睡醒的四郎手,向林氏道别:“阿婆,天气冷,您别多送了,快回去吧。”

  林氏正想说话,却听到一阵马蹄声,众人寻声望去,就见一名身披鹤麾的青年男子策马而来,男子的速度并不快,他看到王珞一行人站在门口,目光在人群中找了一会,看到安然无事的二娘、四娘,紧绷的神色微松,他勒住缰绳,让马匹缓缓停下后,翻身下马,大步朝众人走来。

  “父亲。”王珞、王小四、二娘、四娘同时给来人见礼,这名青年男子正是众人的父亲王朗。王朗今年已三十有六,但看着不过二十五六的模样,他容貌俊美、气度温雅,只是这份温雅的气度被脸上的怒气破坏。众小面面相觑,有些不明白父亲为何生气?崔氏不算慈母,但王朗却是不折不扣的慈父,对自己每个孩子都不错。

  王珞察觉父亲神色不对,立刻轻轻推了推小四郎,四郎开心的往父亲怀里扑:“阿耶!”四郎最亲近的是阿姊、第二亲近的是乳母,第三就是母亲和父亲,阿娘对他千依百顺、阿耶会陪他玩,小四都喜欢。

  王朗一怔,但随即抱起了四郎,“小四。”被小四这么一打岔,王朗心头的怒火散去不少,他回京城后父亲跟他谈了不少话,其中一句就是堂前教子、枕边教妻,崔氏再怎么不看都给他自己生了唯一的嫡子,他也不能总在外人面前给妻子这么没脸。

  王珞上前一步问:“阿耶你是来接我们的吗?”王珞在女性长辈面前是稳重懂事的长姐风范,在男性长辈面前是乖巧贴心的小棉袄,这种切换自如的风格,让她得到了大部分长辈的好感,虽不说疼爱她,但至少也不会厌恶自己。也不是王珞喜欢演戏,而是身在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她要不这么演戏,生活环境会很艰苦。有时候旁人的闲言碎语能逼死一个人,王珞自己独立惯了,可她还有亲人。

  王朗勉强一笑:“是,阿耶来接你们回家。”王朗一想到长女说,崔氏想把二娘嫁给娘家侄子就笑不出来,她不当慈母、不关心庶女便罢,居然还狠心到把二娘推入火坑!简直是毒妇!王朗打定主意,明天就给二娘定下亲事。三娘也有十岁了,再待个两年也赶紧嫁了,省得留在家里不太平。

  “太好了!我要骑马回家!”王小四兴奋的手舞足蹈。

  崔氏大惊失色:“不行!”小四怎么能骑马?

  王朗温声对王小四说:“小四坐在马上,阿耶牵着马带你走好不好?”

  “好!”王小四开心的小脸通红。

  王珞拿了厚厚的棉袄给阿弟裹上,吩咐他一定要抓紧缰绳后,拉着阿娘说:“阿娘,我们上车吧,让阿耶陪小四玩,您也能松快一会。”

  崔氏等上了车才责备女儿道:“你怎么能让小四跟你阿耶疯?万一病了怎么办?”儿子是崔氏的命根子,崔氏对王小四看得比谁都重!

  “你放心,阿耶还能没分寸?他是阿耶的亲儿子,你还把阿耶害了他不成?”王珞安抚母亲道:“您总不想阿耶以后只亲近大郎、二郎、三郎,不亲近四郎吧?”

  崔氏闻言立刻不说话了,她当然不想让丈夫只亲近庶子,不关心嫡子,那三个野种平时已经抢了很多四郎的宠爱了。

  王珞匆匆安抚完母亲,召来眉绿吩咐道:“你派人去前院问问,阿耶怎么会来了?”她更关心阿耶为何会怒气冲冲过来,他那样子不像是来接他们回家的。

  崔氏哼了一声:“他还能为什么?肯定是大丫头去嚼舌根了!”崔氏突然想起昨天沈夫人送女儿的玉镯,紧张地问:“她不会又要抢你大母给你的玉镯吧。”

  王珞安抚母亲说:“你放心,这次我谁也不给。”以前王琼要的都是小玩意,王珞也懒得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计较,但羊脂玉镯是阿娘的爱物,要真被王琼抢走,阿娘估计一辈子都不能释怀,她跟王琼又没姐妹情,当然不可能为了她委屈亲娘。

  可王珞感觉阿耶不是为了镯子而来的,阿耶不是注意这种身外之物的人,王琼跟他说这件事,他可能会卖了自己珍藏,给王琼另买一只玉镯,但不会怒气来来的找他们算账,他肯定是因为别的事生气。王珞有些怀疑王琼是跟阿耶说了林氏想让孙子娶二娘的事。王珞沉吟了一会,对崔氏说:“一会到家,如果阿耶问起二娘的婚事,你就说庶子女的婚事你不管,一切都有阿耶做主,嫁妆也是阿耶给,你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