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31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崔氏撇嘴:“那都是骗人的。”王朗也比自己八岁,她也没觉得王朗有疼自己。

  王珞说:“指挥使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为人沉稳,能跟阿耶一样吗?阿耶是一辈子都没长大。”

  崔氏哼道:“你阿耶不是没长大,而是年纪跟着大崔氏一起死了。”他心里只有大崔氏。

  王珞笑而不语,父母的感情不是自己能评价的,等她成亲后,要阿娘陪自己,估计王家不会阻止,要是换了一个门第不显的,王家哪里会把自己当盆菜?

  崔氏又忿忿道:“王家那些人都想通过你往国公府讨好处,你别理会他们。”

第73章 回家(下)

  要是女儿换了一个年纪相当、家里门第比王家高, 但又不像镇国公府那般高不可攀的人家,崔氏一定非常高兴, 指不定现在还会在沈老妪面前吹嘘, 可镇国公府门槛太高, 崔氏满脑子都是女儿嫁过去要受曾婆婆、祖婆婆、继婆婆、长嫂、二嫂的气, 这五位中还有四位是公主, 崔氏就提不起劲来,她在王家都过的那么难,阿石去了镇国公府也不知道会如何。

  王珞说:“您放心, 我不会让他们占便宜的。”

  崔氏这才满意的点头, 她才不要给王家占任何便宜呢,“这些人就是血蛭, 被他们缠上,你就只能被他们吸干血。”

  王珞微微一笑, 阿娘对林氏以外的人看得都挺明白的。王珞对王家人没感情,不像崔氏对王家的变脸耿耿于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趋炎附势、趋利避害是人性。只是她现在还不了解郑玄,肯定不会理会王家人,相信自己祖父还有点远见的话, 也应该暂时控制住家里那些急功近利的人。等自己有余力了,王珞不介意反哺王家。

  王珞以前准备甩开王家是自顾无暇,如果带着王家这艘快沉的巨船,只能大家一起沉没。可随着自己地位转变, 她也乐意从王家挑出几个不是那么不可救药的人扶持。战乱时期,家族势力越大,对自己就越有利。她为什么情愿结婚,也不愿轻易带着阿娘、王小四孤身离开?就因为自己离开变数太大、太危险了。

  她是收服了几个人,但也是基于她是成国公府的女郎份上。对皇室、郑家来说,王家不起眼,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她这一身份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一旦她离开成国公府,她收复那些人,到底能有几个保持忠心,谁也不好说,说不定最后背叛自己的就是他们,王珞从不去试验别人真心。就算他们都能保持忠心,王珞也没把握带着这么一群人在乱世求生。

  即使在现代,遇到天灾人祸,普通家庭也跟纸糊一样,不堪一击。只有团结的力量,才能让大部分人生存下来。当时士族南渡,难道仅有王谢几家南渡吗?可是大部分人死了就死了,在史书上连作为数据存在的资格都没有……歌舞升平才能玩单机,战乱时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就靠小猫两三只单玩是要团灭的,除非自己有随身空间。

  崔氏又对女儿说:“阿石,明天你在家休息,我回娘家一趟。”

  王珞问:“您去良国公府做什么?”

  崔氏忸怩了一会,终于咬牙对女儿说:“我去拿我的嫁妆。”

  “嫁妆?”王珞一头雾水,阿娘还有什么嫁妆?不是都给林氏吞了吗?

  崔氏解释说:“我当年是有嫁妆的,但你也知道,女子出嫁后,嫁妆就不归自己所有了,我担心你父亲拿了我嫁妆补贴家用,就让你阿婆替我藏起来,你阿婆经营有道,这些年我的嫁妆肯定翻倍了,她替我赚钱辛苦,我们也不能让她白经营,就把我原有的嫁妆拿回来,多余的部分就归你阿婆可好?”

  崔氏是认真的跟王珞在商量自己嫁妆处理,王珞沉默半晌,小心翼翼的劝崔氏:“我觉得阿婆在崔家过的也不容易,我们手里也不是没钱,您的嫁妆就当是我们小辈孝敬长辈的如何?”就林氏那只进不出的貔貅,嫁妆到了她手里还指望她能还出来?还不如让她直接给阿娘补一份嫁妆快速。

  崔氏摇头:“那怎么能行?我们手里的东西要给你当嫁妆,我的嫁妆你也要带上,不然你在郑家怎么硬的起来?”郑玄的两位嫡嫂都是有封地的公主,手里肯定不差钱,女儿地位比她们低,也只能在嫁妆上跟她们比了,她不求能富国公主,但也不能差太多,不然崔氏也不会打自己嫁妆的主意。崔氏的嫁妆其实还挺丰厚的,不然也不会被林氏看上,从女儿手里骗了出来。

  王珞说:“那您也不能都给我,不如把您的嫁妆留给小四?”

  崔氏摆手说:“你不是说指挥使乐意养小四吗?小四的嫁妆就由指挥使出好了,他肯定有钱。”崔氏内外还是分得很清楚的,女儿、儿子是首位,女婿是外人,等小四成亲,女儿早有儿女,地位稳固,届时还怕指挥使不给女儿撑腰?

  王珞:“……”阿娘这是嫁儿子嫁上瘾了?给小四准备的不应该是聘礼吗?她忽悠阿娘是熟手,但这一次她也不知该怎么劝她放弃这想法。她不想阿娘去找林氏,她担心阿娘会受伤。

  崔氏没注意自己的口误,她见女儿不说话,以为她答应了,她喜孜孜的说:“阿石你放心,阿娘一定让你风风光光的嫁人。”

  王珞眼睛发酸,“嗯。”王家也会风风光光的发嫁自己,但他们意图跟阿娘肯定不一样。

  王珞洗漱完毕,眉绿伺候她回房,就见芳池正在给王珞铺床,荷风乖巧的站在边上给芳池打下手,眉绿见状不由瞪了荷风一眼,没出息!荷风满脸委屈,她也想给新人一个下马威,可新来的姐姐两句话就把自己说懵了,自己不由自主的就当了芳池姐姐的跟班。

  芳池见王珞回来,连忙退到一边,很识趣的没有抢眉绿的主位,反而替眉绿打下手,眉绿发现芳池伺候王珞十分用心,且处事稳重,比荷风不知好多少倍,她倒也不拦着芳池伺候了,她只想姑娘舒服。

  要在往常王珞早看出丫鬟们的明争暗斗了,但现在她有心思,一时也没注意眉绿、芳池的小动作,眉绿给王珞擦半干的头发,见她依然愁眉不展,她想了想说:“姑娘,要不明天让我和阿兄陪女君回崔家?”这事姑娘不好出面,毕竟是长辈之间的事,但她跟阿兄可以跟着女君一起回良国公府。

  王珞摇头:“你们不行。”眉绿和千树在大家看来只是下人,他们最多只能不让阿娘受伤,却帮不了阿娘,他们身份不够。

  芳池闻言犹豫了一会,上前问王珞:“姑娘,你可有什么烦心事?我们女子解决不了,可以让陈忠去解决。”

  王珞摇头:“没必要。”用了陈忠就是让郑玄出手,这点小事让郑玄出手太小题大做了,她跟郑玄还不是夫妻,她不想让外人消耗郑玄对自己的耐心。王珞很清楚,郑玄应该对自己还没什么情分,只是觉得自己适合当他妻子,才对自己特别有耐心。不管他对自己想法如何,有了好感,下面的路就好走了。

  她看着芳池,突然觉得芳池是最适合的人手,她对芳池说:“我想让你做件事。”

  芳池毫不犹豫道:“姑娘吩咐。”

  王珞也不怕家丑外扬,把崔氏嫁妆的事详细说了一遍,“阿娘明天想回家问林氏讨回嫁妆,她是肯定讨不回来的。”也就阿娘对自己亲娘莫名自信,就林氏那短视贪婪的品性,怎么可能是经营有道的人?那些东西估计早被她败的差不多了,她叮嘱芳池说:“你要寸步不离的陪着阿娘,她要发泄就尽管让她发泄,但如果林氏想伤害阿娘,你立刻阻止她。”芳池是宫女,宫女都是良家子,且以林氏欺软怕硬的性子,看到宫女说不定早腿软了,不敢再多说什么。

  芳池又问王珞:“姑娘可要替女君讨回嫁妆?”如果要讨回嫁妆,她一个人份量可能不够,还要带上陈司籍。

  王珞摇头:“她怎么说也是阿娘的亲娘,没必要闹得这么不堪,你注意给大家都留几分体面。”

  芳池了然,姑娘这是打老鼠伤了玉瓶儿,“姑娘放心,奴一定护着女君。”

  眉绿见王珞把这事交给了芳池,倒也没觉得不忿,她也是良家女,可在外人看来,她就是奴婢。芳池是宫里出来的,身份比自己强多了,她给王珞擦干湿发,又替她把头发包起来,见王珞又准备看书,她想了想说:“姑娘,阿兄说这段时间大姑娘的奶兄弟一直在偷偷替大姑娘变卖嫁妆。”

  “变卖嫁妆?”王珞眉头微挑,“她想做什么?”

  “阿兄还没打听出来,她让她奶兄把嫁妆折成黄金。”眉绿顿了顿,好笑的说:“她奶兄是个又蠢又贪的人,大姑娘那些黄金被他贪了三成,又被人骗了三成。姑娘,阿兄让我问你,要不要借着机会把大姑娘手里那几间好铺子买下来。”

  “不用。”王珞断然否决,王琼的嫁妆她分文都不能沾,“你让千树注意盯着她,看她想做什么。”王珞揉了揉眉头,也不去想王琼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她跟王琼相处多年的经验来看,不要试图去猜王琼在想什么,只要关注结果就够了,因为她永远猜不透王琼的心思。

  眉绿应了,又给王珞调亮了光线,王珞刚想看书,就听一阵嚎啕大哭,“阿姊!囡囡要阿姊!”

  伴随着咚咚的声音,芳池就见一个漂亮小女娃跟个小炮弹一样冲了下来,看到姑娘,满脸泪痕的小脸一亮,响亮的叫一声:“阿姊!”手脚利索的爬到了姑娘身上,“抱!”芳池看得发怔,姑娘不是就一个弟弟吗?

  王珞看到王小四,就知道自己今天书是看不成了,她抱着王小四掂了掂,好像沉了点,她接过眉绿递来的热帕子给阿弟擦脸:“今天阿姊陪囡囡睡觉好不好?”

  “好!”王小四愉快的应了。

  王珞让眉绿拿来王小四玩具,陪他一起玩玩具,又给他讲睡前故事,哄着他睡觉。王小四许久不见阿姊,对她黏糊的厉害,晚上都不大肯睡觉,一会缠着王珞要横抱摇晃哄睡、一会要她拍背哄睡,一会爬起来要香香,王珞跟王小四分别久了,对他耐心也好了,都答应了。

  眉王小四的黏糊,眉绿早见惯不惯,芳池却才反应过来,原来她以为的小女娃就是王家小四郎。她心里暗忖,亏得姑娘不是马上嫁给指挥使,不然就小郎君黏糊姑娘的样子,指挥使哪里受得住?这一般人对亲儿子也没如此。

  崔氏第二天一早,信心满满的想去娘家,问阿姨要回自己嫁妆,但没想到还没出门,就接到沈夫人的传话,让她跟王珞准备一下,一会长乐公主要来家里。这一消息惊动了王家上下,长乐公主是今上唯一的嫡公主,因她喜静,平时足不出户,甚少见外客,跟擅长交际的宜城公主截然相反,大家想攀关系都攀不上,她能来王家,是王家天大荣幸,王家怎么能不兴奋?就连成国公都派了心腹外管家来帮忙。

  王珞心中奇怪,莫说是讲规矩的大户人家,就是寻常百姓,想要登门拜访前,也要提早两三天下个拜帖,长乐公主身为镇国公世子夫人,不可能不知这种礼数,她怎么会贸然登门?

第74章 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的突然到访, 让王家的心突上突下,崔氏虽觉得女儿嫁到郑家会受苦, 但长乐公主突然到来, 让崔氏心里更担心长乐公主是来相看挑刺的, 她是帝后唯一的孩子, 这样的天之骄女, 能看得上阿石吗?崔氏打从心里认为女儿是最好的,可女儿的好不一定能入贵人的眼,万一长乐公主不喜欢女儿怎么办?

  比起国公府众人的焦急, 王珞心里还算淡定, 她从贵妃口中得知,郑玄跟长乐公主关系很不错, 长乐公主年长郑玄十岁,也算是看着郑玄长大的, 郑皇后将郑玄视若己出,长乐公主没有同母兄弟,把郑玄当成自己亲弟弟。王珞代入了下自己跟王小四,如果王小四将来跟自己说,他看上某个小姑娘,只要姑娘人品好, 不管她容貌家世如何,王珞都不会反对,其实王小四带个男人回来,王珞也能接受, 但估计阿娘要疯了。不过她肯定心里也会急着见这姑娘一面,有可能长乐公主只是来看看自己的?

  王珞猜的没错,长乐公主的确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见王珞,郑玄迟迟不娶妻,长乐跟圣人一样,都替郑玄操碎了心,难得郑玄看上了一个小姑娘,长乐心里比圣人还急,一听说王珞回家,她也顾不上礼仪,直接来了成国公府。她是嫡公主,哪怕她平时行事低调,她骨子里也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并不需要跟别人一样,顾虑太多礼数。

  沈夫人虽因家族败落,平时行事有些短视,但对上位者心态还是把握的很好的,她知道长乐公主是来看王珞的,因此早早的把王珞叫来,盯着王珞换衣、打扮。王珞长得很美,任何见过她的人都会觉得她美,但王珞的长相其实不符合时下主流审美观。当下主流欣赏的美人是颀秀丰整、面若满月,简而言之就是要丰润但不显胖的美人,而王珞太瘦了。

  沈夫人以前不管王珞,是因为主流审美是选正妻用的,她指着王珞入宫争宠的,自然是按照她自身特点发展,王珞本就是纤柔明艳型的美人,让她变成端美庄严型的也不合适,但现在她成了郑玄内定的未婚妻,沈夫人看王珞的模样就有点不顺眼了,郑玄年纪老大,都没个嫡子,她这么瘦,怎么能孕育嫡子?沈夫人想了想说:“阿石以后跟我一起用膳。”她要盯着王珞多吃东西,省得小姑娘为了节食什么都不肯吃,在沈夫人印象里王珞一向吃的很少。

  沈夫人的想法,王珞不用猜就知道,她暗想她也觉得自己太瘦,可想胖也要自己能吃得下去,也是穿越太神奇,她的厌食症才渐渐好转,不然以前都是吃一口都是折磨,王珞婉拒道:“祖母赐饭本不该推辞,但四郎这段时间总缠着我,他年幼淘气,哪里好让他来搅了祖母用饭。”你要是逼我吃饭,我就放王小四,她就不信王夫人会罚三房唯一的嫡孙。她这会能出来,也是让几个伴读陪王小四去花园里玩耍才逃脱的,一会王小四看不到自己,肯定又要哭闹不休。

  沈夫人眉头一垂,她不知道王珞是不想自己逼她吃饭,只当这丫头跟自己不亲近,她怏怏道:“随你。”等以后生不出来了,就知道长辈对你们的好意了,沈夫人暗自盘算着要给这丫头找几个好生养的陪嫁,她生不出来,抱养别人生得一样,就跟大崔氏一样,不也把大郎当亲生的?

  王珞才不管沈夫人心里想什么,横竖沈夫人由王贵妃搞定。

  长乐公主是轻车简从来王家的,她没摆公主的仪仗,镇国公府离成国公府也不远,可即便如此,长乐公主也带了五六十名侍从,成国公、沈夫人亲自站在门口迎接公主,长乐公主刚下马车,就见到跟在沈夫人后面那名华服少女,够资格在门口迎接公主的人不多,除了王珞没有,再没有别的妙龄少女了。长乐公主见到王珞的第一眼就知道为何阿弟会看上这个小姑娘了,她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女郎。

  阿弟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东西,食物要色香味俱全、器具要华丽精美、伺候的下人也要清秀可人。阿耶在他十岁以前是顺着他心意的,十岁以后就改了他这习惯,让他每日粗茶淡饭、粗陶木碗度日,阿弟被纠正了大半年,才勉强把这爱好压了下去,人也渐渐变得笑脸迎人,让人看不出心思来。后来阿耶给他定亲杜氏,长乐当时就觉得不妥,杜氏论长相还挺出挑的,是个美人儿,但不是绝顶出众的美人儿,至少容貌还比不上阿弟,且为人又太心高气傲。

  阿弟自幼被阿娘和阿耶捧在手上宠大,舅母(杨夫人)、阿娘去世后,阿耶更是加倍疼爱阿弟,要论心高气傲,阿弟比杜氏更甚。如果杜氏长得美,阿弟说不定看在她长得好看份上对她容忍几分,她长得还没阿弟好看,脾气又不好,两人相互看不上对方,怎么可能不出事?王家的小姑娘长得好看,听贵妃说她性子也温顺,定能跟阿弟好好相处的。思及此,长乐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示意王珞走近:“是阿石吗?这孩子长得真好,子渊有福气了。”就是瘦了点,不过小姑娘还在长身体,瘦是正常的,等再大点就好了。子渊是郑玄的字。

  王珞听王贵妃说过长乐跟郑玄感情好,但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好,长乐拉着王珞的手问了她好几个问题,王珞皆回答了,长乐见她谈吐温文,应对如流,态度不卑不亢,心中更满意的,王家是没落了,可家里女儿确实都不错,王贵妃是阿娘亲自夸奖过的,这孩子也好,现在只要等两人成亲,给她生了侄子,她就安心了。因郑玄的大龄未婚,已经让长乐对他未来妻子的期许从开始的样样都好的高门贵女,变成只要家世清白、能生孩子就行。

  其实长乐跟夫婿成亲也晚,镇国公世子跟长乐成亲时也有二十四(虚)岁了,可世子是她夫婿、郑玄是她弟弟,立场不同,看问题的方向也不同。思及此,长乐公主开门见山的对沈夫人说:“沈夫人我看不如后日,我跟阿家带媒人来府上提亲,早点过纳采、问名两礼?”过了纳彩、问名两礼,下面纳吉就快了,纳吉时就能下聘书了,长乐公主急着想先订亲。

  沈夫人哪里想到长乐公主这么急,居然后天就让媒人来提亲?要是换了别人,女方说不定还会拒绝几次已显示女儿家的尊贵,但贵主亲自过问这门亲事,沈夫人哪敢端架子,她连连点头说:“都听贵主的。”

  长乐闻言满意笑着,她对王珞说:“真想你早点嫁进来陪我。”长乐是嫡出公主,可她没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她性子又有点独,远没有宜城公主那般长袖善舞,她平日在镇国公府也挺寂寞。长乐跟镇国公世子育有三子,镇国公和世子对三个孩子很看重,早早的接到身边教养,长乐平时也就养些小猫小狗小鸟玩。实在无聊了,就让乳母把世子的庶子女抱来逗逗,只是孩子一天天长大,就没有奶娃娃好玩了,她让世子给她多生几个庶子女玩,世子也不肯答应,长乐现在最大的期盼就是王珞能早点嫁进来,她也要好有个伴。

  贵主这话王珞不好接,她只是害羞的低头,长乐也知道小姑娘脸皮嫩,没继续逗她。她没有用外食的习惯,在成国公府呆了一会就离开了。沈夫人也不敢苦留,只敢再送长乐公主出门。至始至终,长乐公主都没怎么跟别人说话,只顾着跟王珞聊天。

  她这做派就是崔氏都觉得有点不对劲,她回去对女儿说:“阿石,我瞧长乐公主有些天真烂漫?”崔氏这评价还是含蓄的,这也太随心所欲了,让人不知所措。

  王珞差点笑出声,居然还有能被阿娘评价为天真烂漫的人?“贵主是帝后唯一的女儿,她身体又不大好,圣人从来舍不得拘束她。”看圣人宠郑玄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多宠溺自己喜爱的孩子,且长乐还是公主不是皇子,圣人宠起来就更肆无忌惮了,男人或许会找很多女人,但对于大部分古代贵族男子来说,嫡出的子女地位总有些不同的,长乐行事会如此肆无忌惮也不奇怪。这样的人也好哄,光看长乐对自己态度,就知她已经把自己划到自己人的范围,王珞心中微定,有了长乐,她至少不是在镇国公府孤立无援的。

  至于宜城公主,王珞从来没想过与其交好,即使王贵妃没说,王珞也能猜到那位给郑玄头顶种草原的是大皇子,除了大皇子还有谁敢挑衅皇帝的权威?十年前郑玄还不是禁龙司指挥使,可杜氏是圣人亲自做媒定下的,除了皇长子,谁敢跟杜氏私通?这不仅是羞辱郑玄,还是在打脸皇帝。王珞只是想不通,就算杜氏心高气傲,觉得自己本可以当皇子妃,结果却命苦嫁给了臣子,她为什么要跟大皇子私通?

  大皇子今年都四十了,十年前也是三十岁,家里早妻妾成群了,她去当皇子孺人有什么意思?她难道不知道自古皇长子最不容易继位吗?大皇子妃也是高门贵女,且嫡子早已经长大成人,十年前都快成亲了,这些年更是子孙成群,她就算得了大皇子的宠爱,将来真能在后宫占一席之位?王珞对杜氏没太多感觉,只觉得有点可惜,她做错了事情不假,可整件事付出最惨痛代价的也是她,罪魁祸首却毫发无损……

  如果给王珞选择机会,王珞也不会选择郑玄,别的不提,光凭他现在的地位,王珞就对他避之不及,有点政治素养的人都会觉得,将来新皇登基,他有可能就是第一个被清算的对象,更别说郑家未来的郑太师下场不好,但真定下了亲事,王珞也不觉得这门亲事有多不好。某种程度,郑玄比自己迄今找不到的陈源更好,陈源现在还在蛰伏期,他登基时都四十多岁了,谁知道这些年他会发生事?万一自己投奔了他,在他打天下时自己就牺牲了怎么办?

  郑家不提将来如何,至少现在够厉害,且未来镇国公还能登顶成郑太师,父子两人感情再不好,也是同条战壕里的亲父子,他总不至于杀了郑玄。郑玄禁龙司指挥使的位置,也能替郑太师做不少事,都是政客这点觉悟应该还是有的。有了郑太师的庇护,那么郑玄即使现在位置再惹人注意,他也不会有危险。如果自己运作得宜,能借着郑玄的权势,在所有人之前早一步布局,安然渡过这一乱世。再不济她也可以说服郑玄带自己南下,这会富贵风流的江南都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天大地大,有军队、有人才,他们何处去不得?

第75章 嫁妆(一)

  长乐公主行事率性, 办事效率也是真没话说的,她说后天要让九江长公主带媒人来提亲, 九江长公主真第二天就给王家下了拜帖, 说自己明天要去王家拜访。九江长公主活了这么久, 都没下过第二天就去的拜帖, 但这是长乐要求, 她又能怎么办?她这个阿家在她面前,大约也只有这用处了。

  “阿娘,您休息一会。”颜氏给九江长公主端来一盏热茶, 她已为夫婿守完三年孝期, 但因自己还是寡妇身份,故身上的衣服颜色素净, 九江长公主看着女儿不止身上穿着月白的衣服,连头上的发饰都是素银, 九江长公主皱了皱眉头:“你穿的太素净了。”

  颜氏抿了抿鬓发,“我是寡妇失业,哪能打扮的花枝招展?”

  九江听到这话,长叹一声,“要不你还是从外面找个人改嫁吧?”

  颜氏闻言垂着头闷闷道:“我想一辈子伺候母亲。”她虽没直接反驳母亲的话,但光看她神态语气就知道她不愿意接受母亲的提议。

  九江心中再次长叹, 或许自己当初把女儿接入公府就是个错误,习惯了公府的生活,又怎么乐意嫁到别的人家去?“也罢,你要留就留下, 有我在,总有你一口饭吃。”要是自己哪天走了,以国公府的权势,也不介意多养一张嘴。

  颜氏见母亲不再逼着自己改嫁,心头微松,但想到母亲明天要做的事,她有些不甘心的问:“阿娘,真不行吗?”

  九江摇了摇头:“我同长乐提过,她说自己不好答应,要问过十七郎,可现在都没回应,想来是不行了。”九江对女儿的提议本就不抱指望,阿秀是在镇国公府长大的,虽说郑玄常年在外,不怎么回家住,但也见过阿秀几次,他想要阿秀,在她之前提议让阿秀嫁给自己时,他早答应了,可他之前就没应下,现在就更不会了。十七是郑玄在家中排行。

  颜氏忍不住道:“王家那女儿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家阿秀德容俱佳,我就不信王八能比得上她!”颜氏之前是想让女儿嫁给郑玄的,可郑玄不答应,她和母亲也没法。她原以为郑玄如此心高气傲,会看上一个天仙,没想会看上成国公府三房的女儿!满京城的勋贵谁不知道成国公府就剩了一个空壳子?这王八娘还不是长房嫡长女,只是三房填房生的女儿,这样的人也亏郑玄能下手?他也不嫌丢脸?

  因王珞和郑玄的婚事已在圣人面前过了明路,颜氏也没指望郑玄会弃了王珞改娶自己女儿,她只想让女儿成为郑玄的妾而已。郑玄是正三品的高官,按制度可以纳六名有品阶的媵人。他之前不想娶妻,但纳妾总行吧?没想郑玄连这都不答应!颜氏忿忿道:“这还没入门,就能把男人的心都勾在自己身上,等入了门后还了得?真不愧是婚前就跟男人私相授受的。”

  九江长公主听女儿说得不堪,忍不住开口打断了女儿的话:“你这说的是什么话?王八娘子之前是去宫里给贵妃和七皇女当伴读的,怎么可能跟十七郎私相授受?你将贵妃、七皇女置于何地?”女儿自守寡后越发左性,说话也越来越尖酸刻薄,她相信王八是郑玄亲自看上的,不然以她的身世怎么都当不了郑玄正妻,但要说两人私相授受就太过了,郑玄哪是跟女子私相授受的人?再说宫里还有贵妃看着,她怎么都不允许郑玄和娘家侄女破坏七皇女的名声。

  颜氏撇嘴说:“贵妃自己不也是王家送入宫的?王家不就喜欢靠女儿——”

  “住嘴!”九江难得厉声打断了女儿的话,“你说的是什么糊涂话?不就是亲事没成吗?怎么?只许你挑别人,不许别人来挑你?”王家再没落,宫里也有个贵妃,圣人这些年独宠贵妃,要是被贵妃听到女儿说得这种胡话,她能饶过女儿?她本来也不赞同阿秀给郑玄当妾,镇国公府家规严谨,郑玄又是圣人养大的,他要是个沉迷女色的糊涂蛋,还轮的上阿秀?早妻妾满堂了!他哪会像女婿那样宠妾灭妻?

  颜氏被九江吓了一跳,她哄了眼眶说:“阿娘,我只是不想阿秀走我老路。”嫁了个外表光鲜的世家子又如何?得了正妻名分又如何?还不如一个妾活得肆意,她还不用伺候姑舅、装先贤良淑德,只要把夫婿哄得心花怒放即可。也幸好那男人早死了,不然她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出头。阿秀命苦,早早没了爹,有个世家女身份也嫁不到好人,不如图个实惠,留在公府当妾,也比嫁到外面好。

  九江想到女儿的亲事,是前夫亲自选的,他还信誓旦旦保证,那竖子是个好人,结果是个宠妾灭妻的禽兽!也亏得他死了,才让女儿解脱,就是可怜了自己外孙、外孙女,她安慰女儿说:“你放心,我一定替阿秀挑个好的,十七郎不成,三郎、六郎都有孩子,二十一郎也跟阿秀同年……”九江说的三郎、六郎、二十一郎都是镇国公的庶子,三郎、六郎早已成亲生子,他们的孩子也都到成亲的年纪了。

  九江有些惋惜,可惜阿秀年纪大了些,不然嫁给世子庶子也可。世子成亲晚,嫡长子今年也只有十五岁,最大的庶子才七岁,娶不了阿秀。镇国公世子比长乐大了七岁,在娶长乐之前,他当然不可能为长乐守身这么久,他也有侍妾、庶子女,但这些孩子镇国公府都不认,皇家也就睁眼闭眼了,只有在长乐入门后,她做主给世子纳的侍妾生下的孩子,才是世子名正言顺的庶子。

  颜氏听说阿娘要让女儿嫁那些庶子或是庶子孩子,脸色微变,但又不敢反驳阿娘,阿秀好歹是卢氏女,难道在你眼里就只配嫁给庶出吗?

  九江没心思再管女儿,因为长乐找来的官媒到了,九江叫来官媒同她商量明日提亲的事宜,能当官媒的自然有张巧嘴,很快就把九江哄得眉开眼笑,两人相谈甚欢。

  这边九江跟媒人商量着提亲事宜,成国公府里王珞也目瞪口呆的看着被千树带来的陈敬。她叫千树过来,是问他关于王琼的事,但没想到千树也把陈敬领过来,她正奇怪这两人怎么会认识,就被陈敬的话惊住了,陈敬居然说他是奉郑玄之命,来给自己送嫁妆的。王珞怀疑自己听错了,她忍不住问陈敬:“陈内侍,你说什么?”

  陈敬笑着说:“奴婢并非宫中内侍,亦无品阶在身,姑娘以后唤奴婢名字即可,要是姑娘觉得奴婢名字不顺口,就给奴婢改个名字。”他这样的内侍无根无萍,也不在乎自己姓甚名甚。陈敬这名字是郑玄给他取的,他相信郎君绝对不在意给姑娘替自己换个名字,毕竟连给未婚妻准备嫁妆的事他都干出来的。

  王珞沉默了好一会,狐疑的问:“指挥使是觉得我们家嫁妆太简薄?”如果王珞是贫家女高攀郑家,郑玄怕自己嫁妆不好看也能说得过去,可王家到底还没落到连女儿嫁妆都出不起的地步。长乐、宜城是圣人爱女,本身又是有食邑的公主,王珞比不上她们,但寻常世家女的嫁妆,他们家还是能准备的。王家只是缺权,还没到缺钱的地步,要是换了别人,王珞或许会觉得是看不上王家,但郑玄不至于,他是明摆着看不上王家,可他不会在这种地方落自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