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第106章

作者:春刀寒 标签: 爽文 宫斗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有了官月辉这个前车之鉴,瘦高刀客自然不敢大意,全神贯注应付接下来的比试。

  二十招之后——

  宽刀脱手,林非鹿收剑拱手,笑吟吟道:“承让。”

  如果说之前围观人群只是起哄,此刻就是真的被台上这年纪轻轻的少女震到了。

  接下来还有几个人不信邪,纷纷上台挑战,最后都败在林非鹿剑下。

  而且她似乎越打越顺手,起先还需要几十招才能制胜,后面十几招就能把人逼到绝路。

  时而爆出的哄闹吸引了四周的注意,围观人群越来越多,不仅街上,最后连酒楼外廊和树上都站满了围观比试的人。

  自从林宋两国结盟之后,不仅促进了两国的商贸经济,江湖武学也顺势蓬勃,融会贯通,江湖人士遍布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此刻在繁华的临城中,就有不少武学造诣不低的侠客。

  当林非鹿又赢下一场比试时,终于有人惊呼道:“好像是即墨剑法!”

  即墨剑法已沉寂多年,当初陆家长子能被认出来,也是因为陆家本来就保管着剑法,所以格外被人注意。此刻林非鹿在台上打了半天,认出剑法的人却只敢说“好像”。

  毕竟这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一个年纪轻轻的陌生少女,如何会使即墨剑法?

  众所周知,即墨剑法如今为天下第一剑客纪凉所有。早些年,赤霄十三寨人去寨空,销声匿迹,再也没在江湖上出现过。大家都默认是纪凉灭了十三寨,对他也很是服气。

  这少女难不成……

  底下有人忍不住问到:“姑娘,纪凉纪大侠是你什么人?”

  终于到了这一步!

  气势不能输!必须给师父长脸!

  只见台上的少女朝底下一看,微抬着下巴,三分淡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地回答:“是我师父。”

  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周顿时轰动了。

  纪凉居然收了徒?!

  还是个小女娃?!

  还把即墨剑法传给了她?!

  纪凉灭了赤霄十三寨,按照即墨大侠的遗言,这本绝世剑谱自然就归他所有,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不过纪凉自身剑术高超,大家都以为他不会再学前辈的剑术,还有些遗憾不能再观即墨剑法的风采来着。

  没想到他居然收了个徒弟,教的还是即墨剑法!

  大侠的脑回路果然不是我等常人能懂的。

  底下有人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我观这位姑娘的剑招,确有几分纪大侠的影子,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这又是纪凉的徒弟,又是即墨剑法的,哪还敢有人再上台跟她打,林非鹿如愿赢到了这场比赛的奖品天蚕宝甲。

  她抱着盒子跳下台的时候,宋惊澜就站在下面笑盈盈地张开双手接住她。

  林非鹿扑进他怀里,声音里都是雀跃:“我赢啦!”

  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更开心赢了奖品,还是更高兴自己原来这么厉害,激动得耳根都泛红。

  宋惊澜笑着搂住她:“我说过,师妹很厉害的。”

  林非鹿哼了一声:“都怪师兄太变态,搞得我平时那么没自信!”

  他笑着亲她额头:“嗯,我的错。”

  她扑在他怀里自顾高兴着,没发现四周想要靠近搭讪的人都被宋惊澜扫过去的阴鸷眼神吓跑了。

  今日有了这么一场擂台赛,林非鹿可谓玩得酣畅淋漓,回宫的时候兴奋劲儿都没下来。她说错了,宫外还是很好玩的!如果这样的擂台赛能再来几场,那就更好玩了。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听到了她的心愿,过了几日之后,她再一次跟着宋惊澜微服出宫的时候,又遇到了一场擂台赛。

  这次的擂台赛跟上次有所不同,需要先报名,报名通过之后,再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匹配对手,第一轮比试结束,胜者再继续匹配,直至最后决出第一名。

  这个赛制和规格更为复杂,相应奖品也就更厉害。

  依旧出自藏剑山庄,是一件杀人于无形的暗器,叫做千针。江湖上曾有句传言,说的是千针一现,必有命丧,可见其威力。

  林非鹿迫不及待就跑去报名了。

  她本来担心自己拿不下比赛,还鼓动宋惊澜一起报,多层保险来着。

  结果宋惊澜笑着问她:“如果最后交手的是我和你,我是让还是不让呢?”

  让,她舍不得他当众出丑。

  不让,她又不想众目睽睽之下堕了纪凉的名声。

  于是只好放弃。

  这次的擂台赛较为复杂,分了三天来进行。第一天报名,第二天比第一轮,第三天决赛。

  所以林非鹿也就连着三天出宫,期间还把松雨春夏她们也带上了。

  不能让她们只看到自己是怎么被陛下虐的,也要让她们看看皇后娘娘是怎么虐别人的!

  第一轮比赛她几乎没怎么用力就拿下了,经过上一次的擂台赛,有些人已经认识她了,议论决赛的名单时,大家几乎都在说“纪凉的徒弟”。

  林非鹿听着,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种子选手吧。

  这一次比赛含金量比上一次要高很多,林非鹿比到后面时,就有些吃力了,毕竟实战经验少。

  不过还是仗着有位大佬师父和身负绝世剑术,在最后的决赛中有惊无险拿下了第一,成功获得暗器千针一枚。

  经过这几场比试,林非鹿也算对自己的剑法和能力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跟宋惊澜这种江湖英雄榜上的变态肯定是比不了,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属于中等偏上吧。

  革命尚未成功,大侠还需努力,自己的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过她也明白,比起自己练剑,实战的进步其实会更快,想想当初砚心满天下寻找比刀的人就明白了。所以林非鹿现在有事没事就爱往宫外跑,看能不能遇上擂台赛给自己打一打。

  然后她就发现,临城这擂台赛是真的多。

  而且为什么每一次的奖品都出自藏剑山庄???

  藏剑山庄是在搞什么批发吗???

  令人迷惑。

  不过迷惑归迷惑,擂台还是要打的,就这么打了一段时间,有输也有赢,毕竟每次的奖品都是藏剑山庄的宝物,令人眼馋,时不时会吸引一些大佬。

  不过输了她也高兴,经验就是这么一架一架打出来的嘛。

  她进步神速,有关她的传言也早已传遍江湖。

  纪凉的关门弟子,传承了即墨剑法,这两句话随便扔一句出去都是重磅炸弹。

  而林非鹿完全不知道这些,入冬之后,临城的擂台赛就渐渐没了,她也玩得很尽兴,打算趁着这个冬天温故知新一下,来年再战!

  而且她这段时间沉迷练剑,对宋惊澜也多有忽视,虽然他从未说什么,但林非鹿心里还是有点过意不去的。

  她决定好好补偿一下小宋!

  到了晚上,宋惊澜忙完政事回到寝殿时,就发现里头有些不一样。

  床上的帘帐被两根银色弯钩挂起,床前垂下了令人遐思的淡色轻纱。一扇玉色的翠屏靠墙而放,旁边沐浴的大木桶里已经装满了热水,水面飘着宫里近来开得正艳的梅花。

  林非鹿披了件纱裙,长发散在身前,曲线若隐若现,站在窗前羞答答地问他:“玉屏paly,沐浴paly,床上paly,窗口paly,陛下你看你想来哪个呢?”

  宋惊澜虽然没听懂她后面说的那个词是什么意思,但他准确地抓住了她想表达的精髓。

  他抬手把人捉到了怀里,笑着亲她唇角:“不如每个都试一试。”

  林非鹿只穿了件轻纱,转眼就被剥落在地。

  殿内烛火摇晃,她被他带着一路后退,直到后背抵上了冰冷的玉屏,又被他转身按上去,终于找到机会断断续续恳求道:“把烛灭了……”

  宋惊澜亲她蝴蝶骨,一路往上,灼热的吻落在她耳侧:“不,我想看着。”

  整夜未眠的一个夜晚。

  翌日,林非鹿在床上瘫了一天,风雨无阻的练剑日常也缺席了一天。

  这,就是补偿的代价。

第105章 【105】

  往年这个时候, 大林已经开始下雪了。但宋国地处南方,气温虽降了下来,却甚少落雪。虽然今年滑不了雪有点遗憾, 但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林非鹿也很高兴。

  擂台赛消失后,她就没那么频繁的出宫了, 但宋惊澜似乎已经养成了每隔几日就要陪她出宫逛一逛的习惯。

  他还在宫外置了一座宅子,不算大, 也不算华丽, 就是普普通通那种小宅院。地处幽巷, 门前就是一颗辛夷花树,巷子两边的墙垣上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蔓,开着紫粉色的小花,巷子最里头还有一间卖酒的铺子。

  有时候两人会在宅子住上几天,久而久之,跟邻里也熟悉起来,大家和和睦睦地打招呼,并不知道这一对恩爱小夫妻的真实身份。

  因为见过林非鹿不走正门, 提着剑直接飞上墙垣,邻居都觉得这一对夫妻是什么武林高手,对于他们神出鬼没的踪迹也见怪不怪,有时候两人很长一段时间不在, 邻里人还会帮忙照看宅子。

  之前林非鹿打完擂台赛也会回宅子歇一歇,对纪凉关门弟子好奇的人不在少数,偶尔远远地跟上一跟, 渐渐大家也就知道那位纪大侠的徒弟,即墨剑法的传人,就住在那条辛夷巷中。

  临近年关,朝中各项政事也到了收尾回禀的阶段,没有宋惊澜陪着,林非鹿不大愿意自己一个人出宫去玩,是以最近也有半月没出过宫了。

  一直等宋惊澜忙完政事,趁着今日天晴风微,两人才又换上常服,准备出宫逛一逛年底的庙会。

  还未过年,宫外的年味却已经很足了。

  庙会整条街上都是人,求神拜佛舞狮杂耍,十分热闹。

  林非鹿担心这么多人挤来挤去,她又爱看新鲜,不注意会跟宋惊澜走散,两人便去月老庙求了一根红绳,别人都是系上心愿袋绑在树上,他俩却用红线系住手腕。

  红线在皓腕之间缠了几圈,不松不紧,轻轻一扯,就能感应到彼此的存在。

  林非鹿很满意,举着手腕晃了晃:“你现在就是我的腕部绑定挂件啦。”

  宋惊澜笑着往回扯,她又扯回去,两人你来我往扯来扯去,像两个幼稚鬼,旁边卖豆糕的小贩都看不下去了:“两位借过,麻烦不要挡我的生意好吗?我还要努力赚钱娶媳妇呢!”

  林非鹿一副我有钱的气质:“让我为你的娶妻大业添砖加瓦!来十份豆糕!”

  宋惊澜失笑摇头:“你吃的完?”

  林非鹿在小贩喜逐颜开中掏出了钱袋:“还可以带回去给天冬他们尝尝嘛。”

  于是宋惊澜就一手提着包豆糕的黄油纸,一手牵着缠着红线的手,逛起了庙会。

  林非鹿最爱热闹,什么都要停下来看一看,什么都想尝一尝。吃完了东西,嘴巴一噘,宋惊澜就笑着拿手帕给她擦嘴。

  广场的空地上在表演舞狮,林非鹿也一边吃着零嘴一边挤进去看,正看得津津有味,却见对面人群中似乎闪过一抹熟悉的身影。但人实在太多,待她细看时,又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