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65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主仆几个忙了两三天,才算把这宅子收拾干净。

  林溪等宅子收拾毕,便让吴二嫂做了些拿手的点心,然后叫方忠带着方大郎挨个给胡同里的几个邻居那里送去一些。

  按理这样的小事,本不该让方忠这么个积年的老人去,派个家丁或是小厮去就是了。方大郎原来还有些不情愿,觉得二奶奶是不是把他们父子当成跑腿的了。

  方忠却知道林溪的深意,“你这真是榆木脑袋,不开窍。二奶奶为什么派人去给那几家送点心,还不是初来乍到,不知道那几家的情形。这种事派小厮去,他能打听出什么?”

  方忠训完大儿子,便叫大儿子带上点心,挨个给各家送点心,当然送点心的时候介绍自家的同时,不忘不动声色的套那几家门房的话,于是等转完一圈回来,方忠也把各家的情形打听的差不多了。

  林溪叫他过去的时候,方忠便把打听来的情形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我们这条胡同住的人家只有一户人家是外地来的京官,听说是从福建来的,姓何,现任什么员外郎。二奶奶可知挨着何员外郎家的那户人家是谁?”

  林溪看他说这话时,面带喜色,就知道那户人家多半有什么来历,便笑道:“难不成那里边住着什么高官?”

  方忠笑道:“奶奶肯定猜不着,挨着何家的卢家,他家世代在宫里做御医,听说卢二老爷还是太医院的院判。以后我们求医求药就方便多了。”

  林溪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不过身边有个世代为医的人家确实不错。就是不知道那卢家为人怎样。

  “这个奶奶倒是不消担心,我看卢家的门房待人挺客气的,想必主人也差不到哪去。”

  林溪觉得方忠说的有理,便又问他除了这两家,其余两家又是什么样的情形。

  方忠道:“那其余两家也是官宦人家。一个是余家,他家祖上就是京城人,住了好几代了。另一个是顾家,就住在我们旁边。”

  林溪听到“顾家”两个字,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等等,顾家,这宅子外面的胡同可有名字?”

  方忠回想了一下,“之前好像听管事说过,这胡同叫什么落花胡同。”

  不会错了,那顾家不是别家,正是与林家有世交之谊的那个顾家,那个男主所在的顾家。

  林溪扶额暗叹,这是什么运气啊!

第84章

  

  不过林溪叹气归叹气, 该做的事情也得做。

  顾家与林家怎么说也是世交,她既然搬到这边,自然要递帖子过去拜访的。

  顾家如今当家的是顾家大太太, 她看帖子上写的是晋城林氏, 想起与顾家交好的那个林家,便叫人去回老太太,自己则亲自带着人去了二门迎接。

  林溪带着桂香走到二门处,迎面就见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丰腴的中年妇人走过来,看其穿着气度,林溪猜到她应该就是顾家的当家太太温氏。

  温氏生了一张天生的笑脸, 接人待物和气得很,听说林溪是陪夫君进京参加会试,还细心周到的告诉她许多关于会试需要注意的事情。

  等温氏把这些注意事项说完,也已经走到了顾老太太住的春晖堂。

  顾家的宅子只比林溪所租的宅子多了一进, 顾家人丁又比较兴旺, 因此这一路走来, 林溪只觉处处逼仄, 房屋连着房屋, 连个像样点的院子都没有。直到走到这春晖堂, 才觉得有些亮堂。

  小丫鬟们打起帘子, 林溪跟着温氏走进去,就见上首位置坐了个头发全白的老妇人, 年纪看着比沈老太太和林老太太都要大得多。

  林溪上前问了安, 顾老太太含笑执着她的手没说几句话, 就有管事媳妇过来寻温氏。顾老太太便对温氏道,“你先去忙你的吧。”

  温氏笑着应了声是,自去处理家事。林溪陪着顾老太太坐了一会儿,正要找个机会告辞,就听底下丫鬟们回说,四少爷和五少爷回来了。

  顾老太太脸上就是一喜,“快让他们进来。”又特地与林溪说明,“这是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孙儿,如今在书院读书,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我们两家既是通家之好,你见见也没有什么。”

  林溪便轻轻嗯了一声。

  这时只听帘栊声响,两个少年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少年身穿湛蓝色直裰,容貌只称得上是周正,眉眼像极了温氏,正是大房所出的幼子,顾文琅。

  落后他一步的则是位身穿月白色缎袍的少年,容貌俊美,气质出众,嘴角噙着一抹和煦的笑容,正是男主顾文轩。

  两人进来先给顾老太太请了个安,然后才注意到春晖堂多了个女客。

  顾老太太介绍道:“这是林老太爷的三孙女,这次陪着她夫婿进京赶考。”

  顾文轩原本就看林溪有些眼熟,听到她是林老太爷的三孙女,方才想起她是自己在林家见的那个说话有趣的少女,没想到几年不见,她已经嫁人了。

  林溪很大方的站起身和这两位世兄见了礼,还说起了青年到宅子里寻访他们消息的事,“我是到了宅子,听下人们说起,才知道两位世兄曾在那里住过几天。我以前听我们家老太太说过,顾家的老宅在襄城那边,又在林家与五世兄见过,听我大哥说过你的名字,所以那青年一提,我才猜到他找的人是你们。”

  林溪准备来顾家时,就已做好了见顾文轩的准备,原身的命运已经被她改变,以后只要她不主动招惹对方,那么也没什么可怕的。所以林溪已经能够很心平气和的把顾文轩当做一个只见了一面的陌生人,既然她曾经跟青年提起过认识顾文轩的事,那么自然要跟顾文轩提一下。

  顾文轩听林溪提起有人寻他的下落,不由笑道:“本来我们是想在府城多留几天的,不过四哥急着要走,只是没想到我无意间说的一句话,竟被周兄记在了心上。”

  顾文琅道:“不过偶然遇到的一个陌生人而已,五弟你又何必放在心上。不过那宅子竟然被林世妹你买了下来,我可真是没想到,那宅子可不便宜。刚才祖母说,你们是来进京赶考的,这么说你家夫君现在已经是举人了?”如果考中,那买宅子这笔买卖也不算太亏。

  林溪笑着点点头,却没说解元的事。

  顾老太太笑道:“人家沈公子年纪和你们差不多,如今已是举人,明年又要考会试,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们。怨不得你们祖父对你们那么严格,什么时候你们俩也考个举人回来。”

  别说举人,就是个秀才,他也考不回来,顾文琅忍不住暗暗吐了吐舌头,暗悔自己不该多嘴提这一句。

  倒是顾文轩表现得却很从容,“祖母放心,孙儿回书院以后必定努力读书。”

  顾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这才是我顾家的好儿郎。”

  一时两人去后,顾老太太说了几句话,便把话题转到了两个孙儿的婚事上,“四郎早前定了门婚事,只是那家几年前犯了事,就把婚事耽误了。不过四郎好歹有他娘老子操心,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底下几个孩子还小,也没什么可忧心的,唯独五郎,却是让我有些发愁。他父亲远在四川做知县,他亲娘又早早的没了。”

  顾老太太忧心顾文轩的婚事,可是这事却不好跟家里人说,如今好容易来了林溪这么个客人,又是林家的人,有这一层世交关系在,顾老太太看林溪便分外亲切,不由自主就把心事都说了出来,末了还问林溪晋城可有年龄合适的女孩。

  林溪没料到顾老太太竟是想托她为顾文轩说亲,顾文轩用得着别人给他说亲,算着时间,只怕他早跟女主有过一面之缘了。不过这话自然是不好跟顾老太太说的,林溪只能先应下,当然有没有,还不是她一句话的事。

  顾老太太看她应承得痛快,对她又多了几分喜爱,等林溪提出告辞后,顾老太太又是让她房里的许妈妈亲自去送林溪,又是拉着林溪的手,让她有空的时候再过来串门。

  林溪刚跟着许妈妈出了春晖堂,迎面就遇见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那妇人手里还牵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

  许妈妈见到那妇人和男孩,忙蹲身行礼,“给二太太请安,给十少爷请安。”

  顾二太太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虚扶了许妈妈一下,“瑾哥今日下学说想祖母了,我便带他给老太太请安。”又笑着看向林溪,“这位客人倒是看着眼生,不像是常来往的。”

  许妈妈便道:“这是晋城林家的女儿,跟着夫婿过来赶考,租的宅子就在咱们家旁边。”

  顾二太太就哦了一声,朝林溪露出一个很亲和的笑容,“原来是世侄女,第一次见面,我身上也没戴什么好东西,就只这手串是在灵泉寺开过光的,送给侄女做见面礼吧!”说着褪下腕间的一串香珠手串。

  林溪委婉的推辞了一下。

  顾二太太笑道:“侄女不收,是不是嫌这手串简薄?”

  林溪作为看过全书的人,当然知道顾文轩的继母顾二太太嘴甜心苦,是个难缠的人物,所以林溪原本不想收她的东西,只是她的话说到这里,不收明摆着是要得罪她,只得接过手串。

  顾二太太看着她收下手串,脸上的笑意方才深了一些,看着林溪带着丫鬟跟许妈妈离开以后,方才牵着儿子的手去了春晖堂。

  顾二太太去春晖堂,自然不是儿子想见祖母这么简单。

  等瑾哥跟着丫鬟们去吃点心后,顾二太太便朝顾老太太诉起苦来,“轩哥如今与我是越发生分了,那会儿他去向我问安,我想着他两个多月才回来这么两天,这一次不知道又是多久,便提了下刘家的小女儿,想让他尽早相看一下。可是他却只一味推脱,说是约了同窗,又要参加什么诗会。那劳什子诗会哪有终身大事重要,我看他是横竖不满意我给他挑的人选。”

  顾老太太忍不住叹了口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顾二太太说完以后却是低声抽泣起来,一副后母难当的样子。

  顾老太太看着她这副委屈的样子,自然不好不管,只得派人去叫顾文轩。

  顾文轩正在书房读书,因为顾家人多房少,所以说是书房,其实不过是一间不大的厢房罢了。

  听到丫鬟传话,顾文轩只说知道了,心里却猜到继母这是又在祖母面前告状了。

  其实顾文轩刚穿来时,也不是没想过和这个继母搞好关系,可是他在顾家只待了几日就发现原身之所以不学无术,小小年纪就有一身纨绔子弟的恶习,有一多半原因出在顾二太太这个继母身上。

  原身小时虽然说不上有多好学,可是在先生的鞭策下也还算上进,是顾二太太明着溺爱暗里捧杀,生生把原身养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

  顾文轩醒悟过来以后,就开始慢慢疏离这个继母,又把继母塞过来的丫鬟小厮都找借口调离了身边,为的就是想要脱离对方的掌控。可是没想到对方却不死心,竟然想要在他的婚姻大事上做手脚。她给自己说的那几门亲事,明面上看着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顾文轩早已摸透了她的性子,知道她不可能会这么好心,这几门婚事一定有他不知道的隐情。

  再者,顾文轩总觉得自己年纪还不大,身上又只有秀才这么一个功名,就算是继母不作怪,也说不上什么好亲事。还不如再等几年,等他中了举再说。

  所以他便选择拖字诀,打算一拖到底。没想到继母在他这里碰了壁,转头却跑到了祖母那里。

  不过顾文轩为此却一点也不担忧,祖母是个好说话的人,只要他不愿意,多半不会勉强他。至于继母那里,大可以用顾老太爷做借口,顾老太爷自从他中了秀才后,对他寄予的厚望更深了。不然也不会带着他拜见许岱许老先生。只可惜许老先生明言不再收徒,自己送去的书画又被退还,不过他还是不肯死心,总觉得这事还有转机。

第85章

  林溪却是一点也不知道顾家后来发生的这些事, 她从顾家出来以后,先轻轻舒了口气,觉得顾家从此以后在她的心里就真的和晋城那些有世交之谊的人家没什么不一样了。

  顾家这边拜见毕, 接下来就该去文家了。

  林溪想着文家那边到底是沈默的外祖家, 又是这么多年不见,便认认真真拟了张礼单,过后又翻箱倒柜找出来一些小件的玉器,准备作为给小辈们的见面礼。

  文家也是住在城西这边,只是位置却不及林溪租的宅子好。

  从前院到垂花门,路上每隔几步便摆着一只瓷花盆, 花盆里种得或是短松或是矮杨或是黄杨这样修剪的虬枝横生的盆景植物,还有海棠、牡丹、月季、菊花这样的花卉,廊下还有黄石、宣石堆就的假山,假山下面还有不大的水池, 里面养着寸许来长的小鱼, 把这不大的宅子装点的格外清雅别致。

  管家发觉林溪的目光不时落在那些花卉和假山水池上, 便陪笑道:“这是二老爷弄得, 这些盆景和花卉都是他一手种得, 旁人连碰都不让碰, 我们二太太常说, 这些花就是我们二老爷的宝贝,比他儿子还亲呢!”

  林溪便笑着望了沈默一眼, “人都说外甥似舅, 看来这话半点不差。”

  管家不由看向沈默, “表少爷也喜欢养花,那感情好,我偷偷告诉您一声,二老爷有两盆精养的菊花,那花色翠得像碧玉一样,只是他谁都不让看。不过表少爷不是外人,您要是一提,二老爷保准带您去看。只是一点,您可别说是我说的啊!”

  管家虽上了年纪,走路不快,可是说话风趣,没几句话就把林溪逗乐了,就连沈默都轻轻笑了笑。

  文老太爷和文老太太相继走了以后,文大老爷和文二老爷便已经分家。文大老爷常年在外地做官,这宅子便归了文二老爷一家。文大老爷只有每三年回京述职时,才在这宅子暂住几天。

  文二老爷如今升了正四品的佥督御史,沈默和林溪过来拜见时,没赶上他休沐,招待他们的只有文二太太。

  文二太太和林溪昨日见过的顾家女眷一样,都是在长衣外面再套一件比甲,头上梳得发髻与知州夫人差不多,上面插得首饰虽不名贵,可也是京中时兴的顶簪。除去这些穿着,文二太太是个看上去很和善的妇人,看见沈默就不由想起了早逝的小姑子,寒暄两句便红了眼圈,“当日你母亲出嫁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怎么没几年就去了?”

  沈默抿唇道:“母亲在世时,也常跟我提起两位舅舅和舅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来京城。如今我来京城赶考,以后自当常来向长辈们请安。”

  文二太太听话听音,见他不愿多提早逝的生母,就用帕子擦了擦眼泪,很快把话题转到了别处,“你看我,好容易外甥来一次,我提这伤心事做什么。你舅舅要是知道你中了举人,一定高兴得很。不过他这几日忙得很,要到天黑才回家。”说完便叫丫鬟们上茶上果,又叫人去请两位少爷和三姑娘。

  文家的两位表少爷都比沈默大上几岁,虽然定了亲事,可是还没成亲。而那位三姑娘看着和林溪一般年纪,也是一样定了亲事,还没成亲。

  两位表少爷虽不及沈默生得好,但是容貌清秀,举止沉稳,也都是一表人才。

  听文二太太的意思,大郎大前年就中了举,只是前年考会试的时候却名落孙山,二郎如今却还是秀才之身,今年的乡试又没考中。

  文大郎是个书痴,被文二太太叫来时还有些不悦,及至见到沈默,听说对方已经中举,便拉着对方说起诗书来。文二郎不时在旁插上几句。三人很快就说到了一起。

  林溪听了几句,便把目光放在了在文三姑娘身上,昨日她去顾家拜见时,见得都是已婚的妇人,没见到顾家的姑娘,如今见这位文三姑娘上着玉色绣迎春花的褙子,下着挑线裙,头上则插戴着一支银镀金嵌珠宝蝴蝶簪,眉目俏丽,五官灵动,是个性子很活泼的少女。

  不过林溪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她的衣着打扮上,不管是她昨日见到的顾家女眷也好,还是文三姑娘也好,她们身上穿的都是褙子,看来京城这边正流行这褙子和挑线裙。

  林溪暗暗把这些记在心里,准备回头叫丫鬟们替她赶制几件褙子出来,既然来了京城这边,总要迎合这边的潮流。

  她心里转着这些念头的时候,两位表少爷已经陪着沈默去了前院相谈,文三姑娘等沈默走了以后,方才亲昵的坐在文二太太身边笑道:“母亲,我怎么瞅着表哥比我两个哥哥都更像我爹呢!”

  文三姑娘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自然,她的亲事是文二老爷和文二太太再三商议后定下的,人长得清秀不说,还很上进,文三姑娘自己也很满意。所以即便是第一次见到沈默这样的人物,她也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不过她到底年纪不大,看见这样俊俏的青年,难免要就对方的容貌说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