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 第79章

作者:吱吱 标签: 穿越重生

  “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吃什么卤猪头?!”郁远无情地道,“要给你带,也是带桂花糕、芡实粉、窝丝糖。”说完,怕郁棠还缠着他让他买这买那的,他一心软,又会像从前那样什么都答应了,他索性朝着郁棠挥了挥手,说了声“我走了,你自己小心”,就头也不回地出了客栈。

  郁棠气得腮帮子鼓鼓得,却也没办法,只好和老板娘去了隔壁卖头饰的小巷子,然后看到有卖栗子糕的,她买了二斤,托客栈的小伙计送去给佟二掌柜,并让那小伙计带话:“上次来杭州城多谢佟掌柜照顾,原本想从家里带点土仪过来的,结果都没有杭州城里卖的好吃。就干脆在隔壁巷子买了些糕点。东西平常,不成敬意。还请佟掌柜多多包涵。等哥哥回来了,再专程去拜访佟掌柜。”

  她被裴宴教训之后,回去后好好地跟着郁文学了学礼节。知道这个时候想去拜访人,人不能直接去,而是要提前送个名帖或是差人送个果点什么的,先和人打过招呼了,约定了时间再去,这才叫有礼有节。而且还吸取了给裴宴送礼的经验教训,拿出诚意来,实话实说。

  佟二掌柜接到糕点果然很高兴,因郁棠是以郁远的名义送的糕点,佟二掌柜让小伙计回话也是带给郁远的,说是明天晚上在铺子的后院设宴,请郁远过去喝一盅。

  郁棠做主代郁远应了,又让那伙计帮着买了几坛上好的金华酒,等郁远回来。

  郁远赶在宵禁前回来的。

  他喝了酒,脸通红通红的,两眼有些发直,说起话来也颠三倒四的。

  郁棠没办法,想着等得了舆图拍卖的钱,得给郁远买个贴身的小厮才行,他们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郁远从前跟着的小厮说是服侍郁远的,实际上多半的时候是在服侍他大伯父。而且郁远马上要成亲了,相小姐虽说是在农庄长大的,但不差钱,到时候身边恐怕也有好几个服侍的,她不能让她大堂兄太寒酸了。

  念头一起,就有点止不住。

  她塞几个铜钱请客栈的小伙计帮着照顾郁远梳洗,自己则去找老板娘,想请她帮着介绍个相熟的靠谱的牙婆准备给郁远买个贴身的小厮。

  老板娘颇为意外,笑道:“哎哟,你们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像郁家这样的人家,身边服侍的通常都分得不是那么清楚。这次要专程给郁远买人,要不是家里发了财,肯定不会如此大方的。

  郁棠无意多说,笑道:“我阿兄快要成亲了,总不能身边连个跑腿的人都没有。”

  “那倒是。”老板娘笑着一口应下,去忙着给郁棠寻人暂且不说。郁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头疼得想撞墙,端了早餐进来的郁棠可没个好脸色给他。

  “活该!”郁棠道,“谁让你喝那么多的。身边连个跟着的人都没有,要是摔到哪里了看你怎么办?你可是答应过我要好好地!”

  郁远不好意思地笑,讨好她道:“阿棠,我昨天帮你打听清楚了。要是顾家那边没有什么要紧的事,顾小姐的乳娘明天就应该会去铺子里看她儿子。说起来这件事也挺巧的,姚三儿的铺子就在顾家铺子的后面,姚三儿不仅和顾小姐乳娘的儿子认识,和他们家铺子的几个掌柜也都认识。据他说,他们家那个三掌柜就是个嘴碎的,特别喜欢说东说西,因为这,他们大掌柜对他很不满意。他心里也清楚,想趁着和顾家还有点香火情,就想找个小点的铺子当大掌柜。听说我是从临安城来的,想在杭州城开铺子,他对我特别地热情。我今天喝多了,就是因为他在酒席上一直劝酒来着。”

  很少有掌柜会换东家的,若是换了东家,没有旧东家的推荐信,新东家也不敢用这个人的。

  郁棠听说这个三掌柜嘴碎就有点不太喜欢,道:“要是你来杭州城开铺子,你会用这个人吗?”

  “不会!”郁远也不喜欢嘴碎的人。

  郁棠想到裴宴教训她的话,道:“我们利用他是利用他,但不能因此让他觉得我们以后会请他做铺子的掌柜,这两件事要分清楚。”

  闹出恩怨来就不好了。

  郁远捂着又开始疼的头,嗡声道:“我知道。是姚三儿,怕我被他们看不起,就说我要来杭州城开铺子了。我当时就说了,我是很想来的,可我爹不让。这件事十之八、九是做不成的。我最多也就是过来看看,过过眼瘾。”

  郁棠点头。

  郁远说起盛家的漆器铺子来:“走进去一看就让人觉得他们家铺子里的东西特别好。可再仔细一看,卖得并不是太贵。当然,也有些东西卖得很贵,但我总感觉它们卖得贵也是有道理的。然后他们家的那些漆器的图样,真的很新颖。不说别的,同样是福禄寿的漆盒,他们那雕工,栩栩如生的,我们家真的比不上,更别说他们家还有‘衬色镙钿’这样的手艺……”

  他说着说着,神色变得沮丧起来。

  “我没好意思多看,正巧和姚三儿约的时间也快到了,就赶紧走了。我回来想想这样不行,今天还得去看看。”

  郁棠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痛苦。

  郁远虽然是个少东家,也跟着郁博跑了一些地方,可他到底只是个还没有及冠的少年,初来乍到,又是江南名家名店名品汇集的江南第一城杭州城,肯定会有种珠玉在侧的不自在。

  前世,她刚嫁到李家的时候,面对漂亮大方的顾曦,她也曾生出过这样的自卑感。

  “我陪你一块儿去。”郁棠道,“正好我也是快要出阁的年纪了,若是那‘衬色镙钿’真如传说中那么好,等明年开春陪着姆妈和大伯母过来的时候,也可以买一、两件物什回去。”

  主要是她这样去盛家的铺子里逛,给了郁远充足的理由,郁远有了底气,举止行动间自然也就能大气起来,那些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们个个火眼金睛的,想得也多,发现他们穿着粗布衣服却敢随意观看他们家东西的时候,肯定会以为他们是哪个大户人家出来历练的子弟,自然也就不敢怠慢他们了。

  大堂兄也可以通过这件事学些待人处事的方法。

  郁棠暗中为自己的主意点头,莫名又想起了穿着朴素细布衣裳却拿着珍稀物件把玩的裴宴。

  很容易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摔个大跟头。

  郁棠骤然间感受到了裴宴的恶趣味。

  她不由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这才把佟二掌柜请客的事告诉了郁远:“我们今天出去逛逛,晚上得早点回来。你也可以趁机向佟二掌柜请教一下杭州城的生意经。”

  郁远有些紧张。

  他这还是第一次离开父亲和叔父的带领,独自应酬像佟二掌柜这样有身份地位的前辈。但他不是个退缩的性子。既然郁棠都已经帮他筹谋好了,他就会尽力去做好的。

  至于今天白天,他们决定上午去逛杭州城盛家的漆器铺子,下午去姚三儿那里见见顾家的三掌柜,说说李家的事,最好那个时候顾曦的乳娘正好经过。

  拿定了主意,兄妹俩用过早膳,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裳,就往武林门去。

第九十七章 沮丧

  武林门周围最多的是绸缎铺子。

  或者是因为马上要过年,各家的铺子开不了几天就要歇业了,街上的人特别多,比肩接踵的,一眼望去,哪里都是人头。

  郁棠紧紧地跟在郁远身后,左顾右盼,打量着周围的店铺,没一会儿就看见了盛家的漆器铺子。

  八间宽的门面,大红色人高的招幌,看着和旁边的铺子差不多,黑漆的门扇上却镶着透明的玻璃,大冬天的,别人家铺子都挂着厚厚的棉布帘子,只有他们家,能模模糊糊地看见里面的人影,一眼望去就与众不同。

  待走近了,她发现盛家漆器铺子里迎来送往的小伙计个个都长得眉清目秀不说,还全都穿着一色的鹦哥绿潞绸袍子,脊背挺得笔直,脸上全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看见郁棠被人挤了一下,一个小伙计还主动上前帮她拦了一下人潮,关切地对她道:“小姐,您小心点。没有挤到哪里吧?”

  郁棠笑着向小伙计道谢。

  小伙计不知道是忙得太热了,还是不好意思,脸红通通的,忙将她和郁远迎进了铺子,并没有出现她来之前预想的什么狗眼看人低的情景。

  郁棠想想家里那几个看人都小心翼翼的伙计,不由在心里暗暗叹气。

  等进了铺子,她才发现,铺子里也是人山人海的,她见过的漆器铺子的货架都是开放式的,大家可以随便摸随便拿在手里看,盛家的铺子却有柜台拦着,东西全放在透明玻璃柜里,要看什么,柜台后的小伙计就拿什么给客人看。只有那些大型的漆器,如屏风之类的货品是放在多宝阁旁边的空地处,可以任由人观看、赏玩的。所以铺子里的人虽多,却不用担心丢了东西。

  郁远昨天就来看过了,此时不由和郁棠低语:“看,他们家的生意有多好!”

  郁棠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那小伙计殷勤地道:“公子、小姐,你们想买什么?要不要推荐?眼看着要到春节了,公子小姐是要买了东西送长辈呢?还是进来看看?要是送长辈呢,就到这边来瞧瞧,看有没有合适的。若是进来看看,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家都卖些什么,以后需要什么,再来我们店里仔细看看。”

  这些小伙计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

  郁棠在心里想。

  前世,她见过这样的铺子伙计。

  只是那些铺子里的伙计没有盛家漆器的伙计穿得好,也没有他们家的伙计这么精神。

  潞绸,可是一些乡绅老爷才穿得起的料子,盛家居然给铺子里的小伙计穿,财大气粗得很,也难怪她阿兄会气短。何况像盛家这样训练铺子小伙计的,估计在杭州城也是第一家。

  只是不知道这法子是不是他们家发明的。

  以后几年大家都会跟着学,就是临安城,也有些铺子开始这样训练小伙计。

  这样看来,他们家不仅是货卖得好,在铺子的管理和人事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郁棠暗中观察。

  郁远已道:“我们就是过来看看,若是有好东西,也买几件回去。”

  小伙计看了郁棠一眼,自以为了解了他们的来意,笑着将他们带去一个卖小匣子、小镜奁的柜台前,小伙计先挤了进去,指了站在一旁的郁氏兄妹,对正在售卖的小伙计道:“这两位客人想看看有趣的小物件。”

  其中刚刚给一位客人拿了东西的小伙计看了两人一眼,立刻转身去拿了个托盘,摆放了几个小物件在上面拿给了挤进来的小伙计道:“这些都是春节前新出的,你看看公子和小姐有没有喜欢的?要是没有,我再帮着拿。”

  小伙计道了声谢,接过托盘挤出了柜台,客气地对两人道:“公子和小姐看看有没有喜欢的?这几样东西还有配套的攒盒、笔墨盒……”

  郁远定睛望过去,见那托盘里摆放着几个用“衬色镙钿”工艺做的胭脂盒、口脂盒等,都是些玲珑小巧,珠光宝气的物件,十分适合闺阁女子用。

  他拿了几仔细打量着。

  郁棠只是看了一眼就没再看。

  前世,托李家的福,她见过内廷造的百宝嵌,盛家的衬色镙钿就没那么令她惊艳了。

  她在打量铺子里的客人和伙计。

  伙计非常多,几乎每位客人都能被照顾到,不能照顾到的,也能做到一问就有人回话,铺子里的客人虽然多,又特别得忙,却没有客人不满。

  铺子里的货品种类特别的多,小到放金三事的小匣子,大到十二扇的屏风,图样也特别的多,除了传统的麻姑拜寿之类的,还有些新式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像画画一样,有大量的留白,但也有非常复杂的看不出什么寓意的图样,像他大兄手里拿着的那个仿百宝嵌做的匣子,镶了各式各样的贝珠,在光线下呈现出七彩的光芒。

  这不是一间随随便便就可以模仿的铺子。

  郁棠和郁远从铺子里挤出来,什么都没有买,小伙计还是如迎他们进去一般周到地将他们送了出来,还介绍自己叫什么,让他们下次再来的时候就找他,若是觉得铺子里的东西都不满意,也可以照着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定制。

  郁远笑着向小伙计道了谢,和郁棠往顾家铺子去,直到把盛家铺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才苦笑着对郁棠道:“这下你知道我为什么沮丧了吧?唉,我们家的铺子要是能有这铺子五分之一,不,十分之一的生意我就满足了。”

  郁棠笑着给郁远打气,道:“我们慢慢来。难道杭州城就他们一家漆器铺子不成?昌盛是杭州城最大的绸缎铺子,难道除了昌盛,别人家的绸缎铺子都没有了生意不成?”

  郁远叹气道:“总有人压在你头上,你花了多大的力气都追不上,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追,还能有什么乐趣?”

  郁棠哈哈地笑了起来,鼓励大堂兄:“我们要不要试试,看能不能做出一间比盛家更好的漆器铺子来。”

  郁远犹豫了片刻。

  郁棠打起了精神,做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高声道:“走,我们去看看其他家的漆器铺子都卖的是些什么?”

  郁远看着郁棠夏花般绚丽的笑容,心情好了很多,笑道:“我们还是先去顾家铺子吧?我听顾小姐的乳兄说,顾家过年的时候应酬特别多,他娘过年的时候是不出府的,我们若是想碰顾小姐的乳娘,就得抓紧时间,今天若是碰不到就只能等过完年了。”

  郁棠赶在小年之前跑到顾家人面前说李家的事,不就是想让两家过年都不安生吗?要是等过完了年,那还有什么意义?

  “话不在多,有用就行。”郁棠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道:“我们还有一下午时间呢?还是先逛逛杭州城里的漆器铺子,看看那些铺子都卖些什么?哪些图样销得最好。”

  这太花时间了。

  而且,盛家漆器铺子火爆的生意也让郁远有点受打击。

  “就像那些漆器都不要钱似的。”他还耿耿于怀地小声嘀咕着。

  郁棠直笑,拉了她兄长进了离盛家不远的一家漆器铺子。

  铺子里只有零零散散的五、六个客人,小伙计也懒懒散散地没什么精神。

  郁棠仔细地看了看,这家漆器铺子里什么样工艺的漆器都卖一点,都卖的是些传统的图样。

  郁氏兄妹又连着走了好几家漆器铺子,郁棠心里渐渐有了些印象,此时也到了午膳的时候,郁远他们这个时候去姚三儿的铺子,姚三儿必定要请他们午膳。姚三儿的生意虽然不错,但也只能糊口养家,郁远不好意思再打扰,想着郁棠难得和他出来一趟,不如领着她下馆子好了。

  他想了想,带郁棠去了一条小巷,找了一家只有七、八个桌子,外面却等着一大群人的小面馆对郁棠道:“你别看这面馆小,却很有名。在这儿已经开了好几代人了。这还是上次来杭州城时姚三儿带我来吃的。他们家最有名的就是笋片面了,你尝尝合不合你的胃口。”

  郁棠从小就喜欢往外跑,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总觉得外面的东西比家里的好吃。如今虽然长大了,可前世被拘在李家六、七年,这性子不仅没有因为年纪渐长有所改变,反而越来越喜欢出门了。

  她笑嘻嘻跟着郁远等了好一会才等到两个位子坐下。

  郁远很熟练地点了两碗笋片面,就低声和郁棠说起了漆器铺子的事:“我寻思着,等过完年了来杭州城住些日子,就守在他们家的铺子跟前看着他们家每天都卖些什么……”

  这办法虽然笨,却很实用。

  但明年三月她阿兄就要成亲,难道他要丢下新娘子一个人跑到杭州城来吗?

  郁棠觉得有些不现实,正想劝郁远几句,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老板,还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