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 第226章

作者:吱吱 标签: 穿越重生

  顾昶的父亲不靠谱,他之前和顾昶父亲商量顾昶定亲之事的时候,顾昶的父亲开始还挺高兴的,结果听了顾昶继母的几句话之后,就开始在钱财上斤斤计较了。还说什么他们顾家世代诗书,若是太过注重钱物,怕是到时候会被其他的江南世家瞧不起。顾昶定亲,依照古礼,想办法弄对大雁送就可以了,其它的什么茶酒点心,意思意思,成双成对就行了。

  他就差没说只送一对大雁就好。

  顾首知道在这件事上是指望不上顾昶父亲的了。可他既不能坏了族里的规矩,在顾昶的婚事上多花银子,也不可能拿出自己的体己银子去补贴顾昶。

  想到顾昶成亲时的寒酸样子,再想到顾昶不管到哪里都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体面,他心里除了难过,还想帮帮顾昶和顾曦。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裴宴在场做个证,不是顾昶怠慢了亲家,而是顾昶的父亲不要脸面,不愿意替长子花钱,这样等到顾曦出阁的时候,若是嫁妆上不怎么好看,裴宴也能包容一二,甚至有可能因此而怜惜顾曦,在裴老安人面前替顾曦说几句好话,顾曦在裴家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他考虑得挺长远,也周全,却架不住顾昶觉得丢脸。他道:“大伯父,王七保在杭州城,遐光这些日子有些忙,您别勉强他了。”然后又对裴宴道,“我这边都是小事,你又不是外人,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裴宴见顾昶笑容勉强,就知道接下来的事不怎么好看,他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在殷、顾两家的婚事中起了什么作用,就更不用说坐在这里听殷、顾两家打机锋了。

  他毫不客气地起身告辞。

  殷浩肯定要留他。

  他还是第一次主持家中晚辈的婚事,身边也是第一次没有“姑姑”、“姐姐”们的提点,他生怕做出什么不合规矩的事来,让殷家被人笑话。这也是他为什么非要裴宴跟过来的缘故。

  现在裴宴要走,眼看着顾家留不住人,他立刻站了起来,对顾首道:“您是长辈,我去送送遐光好了。”说完,还丢了个眼神给顾昶,让他把顾首陪好了。

  顾昶点头。

  殷浩送裴宴出了雅间,刚走两步就道:“你走了,我这边怎么办?”

  裴宴看了殷浩一眼。

  难怪别人都说殷家的男人除了读书做官什么也不会干。

  看来殷浩也是个被殷家“姑奶奶”们给惯坏了的主。

  他道:“你不是带了媒婆吗?到时候让媒婆去说去。你只管点头或是摇头,难道你连这个也不会?”

  殷浩扬手就要去拍裴宴的头。

  裴宴连忙前走几步,避开了殷浩的手掌,不悦地道:“你别仗着你是我世兄就对我不客气,小心我丢下你们家不管。”

  “你这是要管的样子吗?”殷浩快步追上裴宴,道,“我不会点头和摇头吗?问题不是什么时候点头,什么时候摇头合适吗?你给我好好说话。你可别忘了,这门亲事可是你推荐的,要是我堂妹嫁得不好,你也别想安生。”

  裴宴没有半点愧疚,道:“你要是觉得不好,我再怎么推荐你也不可能动心,你别什么都往我身上推。”

  又觉得殷浩这个人真是除了做官和读书,没有一点可取之处,还在外面养外室,弄出个私生子来,想想他都有点同情殷夫人了。

  殷浩拽着他的胳膊不放,道:“你赶紧给我出个主意,要是他们家的聘礼很贵重,我怎么办?要不,你把你的私库打开了,让我挑两件东西。”

  他们这些世家故交都知道钱老太爷把自己的私藏都指名道姓地留给了裴宴,对别人来说难求的孤品古董,对他来说只分喜欢或不喜欢。

  顾家好歹也是江南四大姓,这几年虽说不如从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一拿出什么古玩字画做聘礼,他们这边怎么也要准备相应的东西做陪嫁给姑奶奶们撑门面。

  要说殷家并不比顾家差,可坏就坏在他们家更看重姑奶奶,所以姑奶奶们出阁的时候都会有不菲的陪嫁,家里的好东西七七八八地都散得差不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殷家到了殷浩手上时在财物上渐渐有些困难的重要原因。

  裴宴对殷家的事知之甚详,见殷浩打他私库的主意,不由阴阳怪气地道:“我说你怎么非要我来不可?原来是等在这里呢!不过,你想多了。顾家不可能送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做聘礼,你根本就不用担心还不起。”

  殷浩心中一紧,抓住了裴宴的肩膀,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裴宴觉得既然顾家不地道,那也怨不得他再给顾昶挖个坑了,谁让他没事的时候招惹他们家的小姑娘呢!

  “我家大嫂就盼着我那侄儿早点成亲呢!”他道,“可顾小姐的陪嫁单子据说到现在也没有送过来。”

  也就是说,顾家拖着女儿的婚事,想让裴家让步。

  殷浩目瞪口呆。

  这在他们殷家是不可想象的事。

  裴宴看了,觉得殷浩和他们裴家都是受害者,他应该对殷浩更宽和一些。他不由温声道:“你不必担心。你们殷家看中的是顾朝阳又不是他爹,管他爹干什么,你只要和顾家的宗主说好了姑奶奶的陪嫁怎么处置就好。以后有了侄儿,是喜欢出手大方,给买笔墨纸砚和点心糖果的舅舅呢?还是喜欢一毛不拔的祖父呢?”

  殷浩一听,心中大定,忍不住再次向裴宴请教:“怎么和顾家约定姑奶奶的陪嫁好?”

  裴宴听了想翻白眼,但他想到顾昶,还是耐着性子和殷浩道:“你们家出了阁的姑奶奶们的陪嫁和夫家都有些什么约定?”

  殷浩仔细想了想,道:“没有什么约定啊!既然是她们的陪嫁,自然归她们自己处置。”

  唉!难怪早些年大家都以能娶殷家的姑娘为荣了。

  裴宴道:“遇到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我,遇到了像顾氏这样的人家,就会约定,若是姑奶奶在他们家陪嫁如何处置?若是和离如何处置?婚后若是有子如何处置?若是无子又如何处置?”

  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让顾家得了好处,占了便宜。

  殷浩这个从不管家中庶务的男子恍然大悟,觉得裴宴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跃跃欲试地道:“你看我的!”

  好像去欺负人似的。

  不过,也的确是去欺负人——人还没有嫁过去,就防着这防着那了,分明是没有把顾家的人当成君子。

  裴宴扯了扯嘴角,决定再加把柴:“我这么说也是没有办法,谁让顾家的长辈这么不靠谱的。我那个侄儿的婚事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好呢?好在是老太爷的孝期还没有过,还能帮他们掩饰一、二。”

  殷浩顿觉同仇敌忾,对裴宴道:“要不是看在顾朝阳这个人的份上,谁耐烦和这样的人家打交道。”

  裴宴笑道:“谁说不是。”

  这才扬长而去。

第二百八十三章 达到

  裴宴心里惦记着郁棠,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赶在申时正回到了家里,却得知郁棠随着杨三太太和徐小姐去了殷家新买的宅子还没有回来。

  他虽在心里嘀咕着“布置个新宅子而已,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嘛”,实际上却明白,女子要是摆弄起这些东西来,一整天都不会觉得累的。

  那他要过去看看吗?

  裴宴心里跃跃欲试。

  却又觉得有点不合适……或者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那边有杨三太太,他去了最多也只能看郁棠一眼,郁棠又不知道他的心思。

  他想到上次给郁棠道歉的事心里就堵得慌。

  但是就这样呆在家里,他又有些不甘心。

  怎么办好呢?

  裴宴盘腿坐在书房的禅椅上,沉着个脸,看得屋里服侍的丫鬟小厮都不敢大声喘气。

  好在是京城那边有信过来,他皱着眉把身边的人都打发下去,从身后的书架上抽了本书,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对照着书中内容按事先的约定把信给译了出来。

  带信给他的是他的恩师,已经致仕了的原吏部尚书张英。

  他让裴宴除服之后和裴宣一起进京。

  裴宴看着信,半晌才起身,拿出个青花瓷的小瓯,把信丢在小瓯里烧了。

  算算时间,周子衿应该还没到京城。

  但他已经飞鸽传讯,把周子衿的行程告诉给了张英。

  张英还要他去京城,而且让他带着他的胞兄。

  恩师这是想重用他们裴家吗?

  可他答应过逝世的父亲,会在老家守着家业、守护族人……

  裴宴的心情不太好。

  四管事进来请他示下:“您之前说让胡总管过来一趟,铺子那边明天有小伙计回临安,您看要带个信过去吗?”

  裴宴不免想起郁棠家的那个山林来。

  他眉头紧锁,道:“让他把昭明寺的事交给别人,立刻赶到杭州城来。”

  四管事躬身应诺,退了下去。

  裴宴无心在书房呆坐,一个人沿着后院的小湖散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也没有觉察。

  郁棠她们却比计划的回来得要早。杨三太太甚至一进门就找了四管事,问起了裴宴:“他用过晚膳没有?我们这个时候去拜访他方便吗?”

  四管事飞快地睃了郁棠一眼,这才道:“三老爷从春风楼回来之后就一直一个人呆着,现在在后面的湖边散步,还没有用晚膳。我正发愁怎么办呢?”

  言下之意,是让杨三太太拿主意,是否去向裴宴禀告。

  郁棠暗中一惊,不禁道:“已经这个时候了,三老爷怎么还没有用晚膳?”

  在她的心里,裴宴是个比较看重自己的人,这得是遇到了多大的事,才会连晚膳都没有用。

  杨三太太也暗中一惊。

  郁棠是个很有教养的小姑娘,听到裴宴没有用晚膳,她居然失礼地抢在她的前面说话。

  再联想到郁棠和裴家的关系,她想到了一个可能。

  杨三太太就看了徐小姐一眼。

  徐小姐却很淡然。她从小被众人捧在手心中长大,像郁棠这样说话随意一些,根本不是什么事。因而她也就没有注意到杨三太太看她的眼神,反而和郁棠想到了一块,奇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四管事当然不会随意议论裴宴。他回道:“小的也不知道。三老爷一个下午都没有说话了。”

  殷家的人对杭州城都不是很熟悉,殷浩带去的媒婆,是杨三太太通过秦炜的夫人找的,杨三太太又很关心殷家和顾家的亲事进展如何,早就派了人跟在那媒婆的身边,春风楼发生了什么事,那边殷浩和顾家定亲的流程还没有走完,她就都知道了。

  郁棠和徐小姐跟在杨三太太身边,杨三太太知道了,她们也就知道了。

  三个人闻言面面相觑。

  杨三太太本能地觉得裴宴多半是在为殷顾两家的婚事忧心,忙道:“烦请您帮我们去通禀三老爷一声。若是三老爷今天不方便,我们就明天再求见。”

  四管事也一直担心裴宴的心情不好,如今有人求见裴宴,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谁知道裴宴一听杨三太太她们回来了,立刻就请了她们去湖边的花厅说话。

  四管事一面去通传,一面在心里琢磨着裴宴为何要在花厅见杨三太太她们。

  难道是因为那边不仅景致好,离杨三太太她们住的地方也近?

  四管事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杨三太太几个却已在眼前,他只好打住了思绪,笑着亲自领了杨三太太三人去见裴宴。

  等她们到的时候,裴宴那边已收拾好了花厅,摆好了茶点和果子。

  裴宴看了郁棠一眼,见她神色怡然,眼底不禁露出些许的笑意,对杨三太太道:“您今天辛苦了!我听小厮们说您还没有用晚膳,我正好也还没有用,不如就让他们在这里摆了,我们一起用膳,我们说了话,您也可以早点回去休息。”

  杨三太太欣然应允,心里想着,难怪别人都说裴遐光为人体贴周到,果然是名不虚传。

  几个人分尊卑坐下,喝了几口茶,吃了两个果子,气氛和煦,杨三太太说起自己的来意:“春风楼那边的事我已经听说了,我是特意来谢谢你的——你殷二哥不怎么管家中的庶务,有些事难免疏忽,要不是你提醒,他今天可就犯大错了。”

  裴宴不解,看了郁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