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国才是王道 第29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平步青云 穿越重生

  “你!”

  青年儒生却又转身坐着,从食盒拿出令一个碗,给自己倒了一碗酒,“本官劝你们几个还是老实些,嘴巴放干净些,你们主公那点小心思,瞒的了别人却瞒不了我。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我家王爷虽然有错,可你们几家煽风点火,其罪也不小,本官近来可心情不好,说不定手一抖,就让你们活着出不了幽州。”

  几个官员突然觉得脖子上凉飕飕的,顿时闭上了嘴。

第31章 回家种地

  节度使府外院

  冯道背倚着院中的古槐, 望着树冠,发着呆。

  韩延徽从屋里走出来, 伸了个懒腰,看到树下的冯道, 走过来。

  “可道,怎么了, 自从你被放出来,怎么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韩延徽凑过头来。

  冯道回过神, “没什么,只是在想些事情。”

  韩延徽一撩衣袍在旁边坐下, “你不说我也知道, 你还在想着怎么劝王爷不要出兵是吧!”

  冯道往后一倚, 没有说话。

  “可道,我和你相识这么久,也算是朋友, 听我一句劝,别再管这件事了,王爷现在整个人就和鬼迷心窍一样,你劝不动的,你再劝,只能把自己搭上。”韩延徽看了看周围,低声对冯道说。

  冯道默然, 其实他何尝不知劝现在的刘守光比登天还难, 只是别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他……

  韩延徽看冯道还执迷不悟,不由有些急,“可道,你当王爷发昏和其他那几位派使臣来做局的事就你看的穿,其实只要明眼人,谁看不透,只是自从孙鹤被杀后,大家都不敢说而已,也就你,当初刚从外面回来,不知道,才一头撞上去。”

  “藏明,谢谢你!”冯道从树下站起来。

  韩延徽一把拉住冯道的袖子,“可道,你怎么就不听劝呢!”

  冯道回头扯下自己的袖子,“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只是,你我终究不同,你是老使君的人,哪怕如今在王爷座下,也不过才几日,可我,却是王爷亲聘的掾属。”

  “冯道!”韩延徽直接到前面拦住冯道,“这不是忠心不忠心的问题,你压根叫不醒一个做皇帝的梦的人,你去,只能搭上你自己。”

  就在两人拉拉扯扯争吵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两人不由停下。

  “这是外院,节度使府处理公务的地方,怎么突然如此嘈杂?”韩延徽皱眉。

  “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走,去看看!”冯道整整衣袖。

  两人于是朝院外走去。

  一出院子,两人就看到外院的官员、将领甚至连下人都跑了出来,正围着一个灰袍的中年男子。

  两人疑惑的对视一眼,然后走了过去。

  走近了,两人才看清,这个中年男子正在给人相面。

  而旁边围着的,都是求着他看相,或者看热闹的。

  原来是个术士,看样子还是很有名气的术士!

  只是,在节度使外院这种处理政务的地方看相,还如此大张旗鼓的耽搁了所有人干活。

  冯道皱了皱眉,走上前,呵斥道:“都围这不干活了,要看相等下了值再看。”

  众人一回头,看见冯道和韩延徽站在那里,不由脖子一缩,一哄而散。

  冯道看着人都回去了,也转身,打算和韩延徽一起回院子。

  “等等!”刚才被围在中间的灰衣男子站起来身来。

  冯道停下,扭头问:“这位先生有事?”

  灰衣男子顿时气笑了,“你扰了我看相,居然还问我什么事?”

  冯道转过身来,看着灰衣人,“扰了先生看相是冯某的错,只是这里是使君府的外院,是整个幽州处理政务的地方,而现在,正是当值的时辰。”

  题外音,你一个术士在办公的时辰跑处理政务的地方看相,扰乱办公,难道还有理。

  灰衣男子听到冯道讥讽,顿时大怒,“不过是一节度使府的属官,好大的架子,你可知道我是谁,我可是你们王爷亲自请来的。”

  冯道看到外院突然来了个术士正觉得奇怪,听男子一说,才明白原来是刘守光请来的,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家王爷,真信起命来了。

  灰衣男子看冯道不说话,还以为镇住了冯道,顿时得意洋洋的说:“我看你面相还不错,不如我给你看看。”

  “不必,冯某素来不信这个!”此时冯道哪有心思算这个,摇摇头,转身离开。

  灰衣男子看着冯道离去的背影,还以为是看不上自己的相术,登时大怒,恶狠狠的说:

  “好一个冯巡官,我周元豹记住了!”

  大燕应天元年(公元911年)九月初八

  幽州城城楼上

  冯道默默站着,看着城外正在开拔的大军。

  韩延徽从下面上来,看着失落的冯道,叹了一口气。

  昨天晚上,冯道去了刘守光院中,历陈出兵之害,只是……

  韩延徽看着远处开拔的大军,摇了摇头。

  冯道看着远处最先开拔的骑兵,再到步兵,再到粮草,最后是刘守光大燕皇帝的仪仗。

  一直到整个大军走远了,看不见了,冯道闭了闭眼,转身朝楼下走去。

  “你要去哪?”韩延徽突然发现冯道走的方向不对。

  “回景城。”

  “啊,你回景城干什么?”

  “回家种地。”

  “什么!!”

  冯道走下城墙,解开旁边拴着的马,翻身上马,一甩马鞭,朝城外飞驰而去。

  身为臣子,上不能劝诫君主,下不能匡扶百姓,留之何用。

  不如回家种地!

第32章 张承业请人

  暮春三月, 草长莺飞。

  沧州的官道上,一支军队正在不紧不慢的朝前行军。

  领头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将军, 后面跟着两个年轻的小将。

  其中一个小将随意的坐在马上,看着两旁新种的庄稼, 对旁边另一个兴奋的说:“快到沧州了,沧州如今的主人是刘守光的长子, 想必不会那么容易投降,咱这一路打的太容易了, 终于遇到一个硬骨头可以啃啃了。”

  “是啊,一个个刚到城下还没打就都投降了, 忒没意思了!”另一个也点点头。

  中年将领在前面听见, 扭头回来一人一个爆栗。

  “你们两个臭小子不好好骑马, 在后面说什么胡话,这次要不是周将军领西路大军已经打到了幽州城下,这些城池没了指望, 咱们现在能这么容易?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两人捂着脑袋,缩缩脖子。

  “爹,我错了!”

  “岳父,我错了!”

  中年将领看了看天色,“都晌午了,还不快去扎营做饭。”

  两人忙骑马一溜烟跑了,去传令大军停下, 扎营做饭。

  中年将领摇摇头, 调转马头, 走到军中一辆马车旁。

  “七哥。”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一个老太监从里面伸出头来。

  “嗣源,到哪了?”

  中年将领,也就是李嗣源,回道:“前面就是景城,离沧州还六七十里。”

  “景城,这地方好像在哪听过?”老太监用手敲了敲腿,然后恍然大悟,“刘守光手下那个冯巡官,是景城人。”

  “就是那个当初在成德帮咱转运粮草,您一直赞不绝口的那个文官?”李嗣源想了想,勉强想起这个人。

  “对,就是他,那个小家伙干活可利索了。”老太监一提起冯道,就不住的夸赞,然后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嗣源。

  李嗣源看着老太监一副你去把他给我找来的表情,尴尬的咳了一下,“他虽然是景城人,可他是刘守光麾下的,现在应该在幽州才是!”

  “这你放心,他没在幽州,上次我看幽州的战报,上面提到这位巡官因为劝阻刘守光出兵,被刘守光下了狱,幸好他人缘好,不少人替他求情,才被放出来,据说他出来后又劝阻了一次,刘守光还是没听,他就气的挂印回家了,所以他现在应该在景城。”

  “这刘守光还真是死不悔改,也难为这位巡官了,”李嗣源听的啧啧称奇。

  “是啊,不过从这也可看出,这位巡官不仅才华出众,品行也是极好的,要是把他收进王爷的霸府,想必王爷麾下又可多一位才俊。”

  “既然七哥如此中意此人,那等会下了景城,我陪七哥去一趟就是了。”不就绑个人么,以前又不是没干过,李嗣源一口答应下来。

  下午

  李嗣源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朝景城开去。

  景城孙县令一看大军来,直接开城门投降。

  他孙家本就非刘守光嫡系,他又是唐朝吏部授的县令,身为景城县令,谁当卢龙节度使和他有什么关系,他犯不着为其死撑。

  再说身为景城世家,也算的上是地头蛇,谁来不得让他继续做县令。

  李嗣源也明白,所以在进城后,不但没对投降的孙县令怎么样,反而安抚一番,仍旧任他为县令。

  孙县令自然也投桃报李,提前送了一批今年的夏税给李嗣源,算做行军的粮草。

  两方皆大欢喜。

  弄完了景城的归属问题,李嗣源也没急着开拔去沧州,而是问起孙县令一个人来。

  “冯道?”孙县令面色古怪的看着李嗣源,“不知将军找他有什么事?”

  李嗣源看孙县令面色有异,“孙县令可是认识这位冯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