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锁 第41章

作者:棠岁 标签: 甜文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拿两个烧饼。”他淡淡说了一句,老汉连忙应声开始准备。正要把烧饼递给贵人身旁的小厮,老汉就眼尖地看到打东边又来了一个穿锦衣的,也停在了他的摊子前。

  呦,他这小摊儿今天莫不是撞了大运了?

  老汉一乐。

  两位贵人打了个照面,互相颔首致意。

  “李大人。”

  “张大人。”

  “今日……”张大人说了两个字便是稍微一顿,朝西边看了一眼,“依李大人之见,如何?”

  李大人微微一笑,指了指东边:“约莫就在这两日了。”

  两人交谈着走远,小厮上来结了银钱拿了饼,转身飞奔上去追赶自家主子。

  还留在原地的老汉眯了眯眼,看了一眼西边,低下头继续手中揉面的动作,吆喝声依旧不断。

  西边啊……那可是王子皇孙,达官贵人住的地方。

  真龙,要现世喽。

  九月廿一,皇上下旨,封皇三子秦王燕华为太子。

  -

  虽然九月廿一皇上就下了旨意,但毕竟阖府搬迁是件大事儿,既要搬动不少大小物件,又要算算良辰吉日之类的。是以一直到十月中旬,燕华姜予辞一行人才正式搬进了东宫。

  东宫占地比秦王府稍小一些,内里的装饰陈设却是精致大气不少,颇有北地风格,叫姜予辞看得心生欢喜。此刻她坐在桌边随意把玩着一柄羊脂玉灵芝如意,正对桌子的窗外是大片大片开得正盛的菊花,金黄而绚烂,丝丝缕缕的花瓣团簇成一派富贵景象,任由微风送来烂漫花香。

  成为太子妃之后的日子似乎和做秦王妃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顶多是往来的人家变多了,前来巴结讨好拉关系求办事儿的也多了。除此之外,就连每日的庶务都没有多大的改变。

  不过对燕华来说,成为太子就意味着很多东西了。最起码,他肉眼可见地忙碌了起来,天天早出晚归的。

  虽然有些惆怅失落,但姜予辞还是由衷地为他高兴。

  燕华大步流星地从外头走进来,就见到姜予辞又坐在窗前发呆,不免轻轻一哂:“这是又在发呆?”

  姜予辞回头看他,眼里顿时流露出惊喜之色:“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顿了顿,她又半真半假地抱怨了几句:“你天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我除了看书写字也没什么别的可以做了呀,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美人云鬓玉簪,锦袖皓腕,这般轻轻巧巧地嗔来一眼,几乎要叫人酥到骨头里去——燕华一瞬间几乎觉得自己心跳都漏了一拍。

  看着她这副娇娇模样,燕华的心都不由得软了下来,连忙举手告饶:“我的错,我的错。之前是忙了些,一直在准备着迎接使臣的事儿。”

  姜予辞的心忽然颤了一下,神色间都带上了几分不敢置信和期待:“使、使臣?”

  她的声音甚至变得有些颤抖:“哪个国家的?”

  燕华轻笑一声,放下手来揉了揉她的头发:“自然是……”

  “南绍。”

  姜予辞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就这么直愣愣地看着燕华,好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南绍?

  南绍!

  南绍的使臣要来访了!

  哪怕明知道来访的不可能是父皇母后,也不可能是哥哥,姜予辞还是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她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了燕华的袖子,声音都带着颤音:“真真、真的吗?”

  燕华微微一挑眉,弯唇一笑:“怎么,我还会骗你不成?”

  再度得到肯定的答复,姜予辞一双眼都弯成了月牙儿,盛满了欢喜:“那可太好了!”

  燕华看着她,心里忽然有几分怜惜。

  千里迢迢远嫁北昭,哪怕后来他们彼此相爱了,他的存在也无法取代她的父母兄长,故国家乡。在姜予辞心里,只怕还是对南绍故土有着深深的怀恋的吧。

  此番南绍来了人也好,总归能慰藉一下她的思乡之情。不过,他或许可以时不时派人去南绍采购一些当地的特产之类的,聊以安慰……

  燕华一面在心里默默盘算开了,一面俯身轻轻抱了抱姜予辞,笑道:“你且耐心等一等,约莫十一月初的时候他们就会到了。”

  “好。”姜予辞欢欢喜喜地应下。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明城是北昭靠南端的一座小城。城虽然小,却位于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往来商贾行人也多,每天都十分热闹。

  而今天,这里的热闹更是到达了极点。

  南绍的使臣于明城落脚,长长一条车队自东城门而入,被簇拥在护卫队中的两名男子一温和一冷峻,却都是相貌一等一的好模样,引得过路的姑娘媳妇纷纷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过去,再难移开。人群中不断传来诸如“这使臣生得真俊啊”之类的感慨,更有大胆的女子想要把手中的鲜花投掷出去,却被身旁的人拦住了——毕竟是南绍使臣,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哥儿,还是谨慎些的好。

  韩子儒骑在马上,慢慢向前走着。他微微抿着唇,目视前方,看也不看道路两旁喧哗嘈杂的人群一眼,眼神中透出几分不耐和鄙夷。

  到底是北地蛮荒,尚未开化的地方……怎么就这样大胆?连半分女儿家的廉耻也没有!阿辞生活在这儿,只怕是很不适应,不知道受了多少苦……若是她当初没有选择和亲多好,待他立下军功,他自会向陛下求娶阿辞。如此一来,她也不用远离故土,还能和他在一起,这多好啊。

  韩子儒暗自想着,眼神不禁更冷了几分。

  燕华!

  到了县令专门收拾出来的宅院,韩子儒和此番同行的诚王姜汶一道谢过了县令,随后翻身下马,走到车队的一辆马车旁。

  伸手制止了侍女上前撩车帘的动作,韩子儒亲自拉开帘子:“阿词,该下车了。”

  马车里坐着个小女孩儿,看模样身段,至多不过十一二岁,神情仪态却分外端庄,举手投足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只是在看到马车外眉眼冷峻的青年时露出了一丝娇态。

  卢小翠,不,蒋词回忆着韩子儒喜欢的模样,顿了顿,冲他眨了眨眼,放软了声音:“好的,子儒哥哥。”

  说完,她便要撑着韩子儒的手下车,却是被他使了巧劲轻轻一拽,抱进了怀里:“我抱你进去。”

  她身周顿时充满了韩子儒身上浅浅的药香——连日骑马奔波,他身上自然有些地方被磨破了,只得贴了膏药。

  药香清苦,一闻就让她想起来那黑漆漆的药汁和苦涩的滋味,她从前最是不喜欢。但此时此刻,蒋词安安静静地依偎在韩子儒怀里,近乎贪婪地偷偷嗅着他身上的气息。

  他抱着她,皮肤温热,她长长的裙摆散落在半空中小幅度地晃动着,像是花儿一样盛开。

  一旁的侍女看着他们这般毫不避讳的模样,嘴唇开合两下,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和护卫一道低下了头去。

  韩小将军自称这是他的妹妹,可是一则他姓韩姑娘姓蒋,二人的五官也是完全不像,二则哪有出使别国都要带着的妹妹?若说是……妻室小妾,那还差不多。更何况,二人这般举止做派,也实在是过分亲密了些。

  虽说蒋词姑娘看起来不过十一二岁,但只是身段尚小,其实已有十四岁了,再过不久便可及笄许嫁。更何况,古训可是男女七岁不同席啊。韩小将军这般,哪里像是在养妹妹?

  但这些话,侍女也只敢在心里说说了。左右是主子们的事儿,她无权干涉。

  一路抱着蒋词进了屋,韩子儒摸了摸她的手:“冷不冷?”

  蒋词微微点头:“有点儿……”

  韩子儒便去吩咐人点了火盆端进来,又吩咐上晚膳。

  很快,菜肴一盘接一盘地被端上了桌。韩子儒拿起公筷,夹了一筷子油爆茄子放进蒋词的碗中:“尝尝,我觉得你应该喜欢。”

  她最讨厌茄子。

  蒋词把那一筷子油爆茄子放进口中,细细咀嚼、吞咽。茄子滑过食道,她抬眼看着韩子儒,绽放出一个略带惊喜和欢欣的笑容:“这次做得好吃!”

第55章 接风

  冬月初七, 南绍使臣正式抵达北昭国都晏康。

  北地的天冷得很快, 才刚刚进入冬月, 便已是大雪纷飞, 天寒地冻。姜予辞坐在小轩的炕上,倚着柔软的墨绿蜀锦绣花垫子,怀中揣着一个小小的手炉, 静静地看着窗外纯白的雪。

  大雪压弯了树枝, 遮掩了花丛, 唯有草木间弯弯曲曲的小道因为小厮们勤勤恳恳的扫洒而显露出了原本质朴的石头本色。偶尔有侍女从廊下匆匆走过,双颊被冻得微微发红,趁着左右无人,便赶忙将手伸到唇边, 哈出一口温热的气息, 好让冻僵的手回暖些许。很快,侍女浅绿色的衣角又在回廊拐角处消失不见。

  光是看着, 便已经觉得外头冷得不行了。

  姜予辞不由得将手中的小炉又往怀里揣了揣。四下门窗紧闭, 即便是开了大门通风, 旁侧也用屏风组隔了从外头吹进来的寒凉气息。屋子里还点着数个火盆, 正在一室的安静中发出轻小细微的哔剥声。

  她实在是畏寒得紧。

  即便去岁也是在北地过的冬, 不过彼时好歹是在金水县,更邻近南边,天气自然要暖和上不少。现在回到了偏北的晏康城,姜予辞几乎恨不得把整个人裹成球窝在屋子里,半步也不肯踏出去。

  晏康怎么就能这么冷!

  听着外头呼啸的寒风撞到窗户上时发出的细微的嘎吱声, 姜予辞又默默地往炕的更深处缩了缩。

  不过注定天不遂人愿。

  窗外的雪花依旧打着卷儿飘飘摇摇地落下,姜予辞的余光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清俊挺拔的身影。

  朱红衣衫的少年手执一柄油纸伞自院中曲折的小径上缓缓走来,锦衣玉带,广袖如云,伞上绘着疏枝梅影,伞下的眉眼不笑也似笑,色如春华,灼灼而夺人眼。

  红衣白雪,他便是纯白天地间最绚烂的色彩。

  姜予辞一下子定住了,就这般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燕华走了过来,最后被屋墙阻隔了视线。她忽然从心底没来由地泛起了一丝欢喜。

  须臾,燕华自屏风后转出,于炕的另一侧落座。姜予辞习惯性地靠过去些许,说来也奇怪,燕华才刚刚从外头进了屋子,衣袖间自然是带了些寒意的,但畏寒至极的姜予辞在靠过去的时候却不觉得冷,只觉得清冽凉爽。

  “南绍的使臣今日抵达晏康,陛下特地于宫中设宴,替他们接风洗尘。你待会儿收拾收拾,晚上随我入宫,便可以见到他们了。”燕华微微一笑,却没有和原先一样往姜予辞的方向靠,而是先坐在原地,等着屋子里的火盆把自己衣服上的温度烘高。

  姜予辞一下子就笑开了:“嗯嗯。对了,南绍这次来的使臣是谁啊?”

  南绍使臣抵达的事情,早有侍女来报予姜予辞了——左右不过是两国的正常来往,更何况姜予辞还是南绍出身的公主,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要报给她的。

  只是来的人究竟是谁,寻常的侍女也打听不到。

  身上的凉意散得差不多了,燕华状若无意地朝姜予辞的方向靠近了些许,口中边答道:“是南绍的诚王,还有你的韩小将军。”

  姜予辞回头瞪他一眼:“什么叫’我的’韩小将军?都说了不过是儿时的玩伴罢了。”

  燕华一笑,该醋的他其实早醋过了,眼下他和姜予辞心意相通,两情相悦,那是任谁拍马都赶不上的——就算是韩小将军来了也一样——这样说一声,其实不过是逗逗姜予辞玩儿而已。他弯唇:“好好好,不是你的,不是你的,是我说错话了。”

  说到儿时的玩伴,燕华忽然回忆起当时姜予辞的说辞是把韩子儒当成哥哥,这倒是让他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件事:“说来也有趣,此番使臣虽然是诚王和韩小将军,但来的主子一共有三位。”

  姜予辞抬眼看他。

  “韩小将军还带了个妹妹。”

  姜予辞轻轻“啊”了一声,不禁有些诧异:“韩小将军没有妹妹啊?”

  燕华摇了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那位妹妹倒是的确不姓韩,而是姓蒋。”

  蒋。

  听到这个姓,姜予辞心里没来由地一跳,忽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

  重楼宫阙,歌台曲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