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 第128章

作者:袖侧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身后还能听到晚秀温柔的声音:“从前啊,福康殿下……”

  袁聿和王忠李勇先后来回话。

  袁聿与实务上是一把好手,是个干吏。他道:“两个田庄都不小,然而原来的人口也不少。咱们回来的人这样多,若直接安置过去,新人旧人立刻便要分作两边,怕有冲突。不如另寻一地,新起一村。现在正是农闲,天又转暖,正好起屋。”

  谢玉璋与他商量了些细节,便定下来了。

  王忠李勇进来汇报,递上了名单,谁去谁留,已经定下来了。

  “三百人被打散了。”王忠道,“京畿大营、北衙六军几个去处都有。全散开了。”

  谢玉璋道:“那是自然。”

  王忠和李勇过去,职级不变,依然还都是校尉。

  谢玉璋道:“只以后头上没有顶子了,有奔头。你们好好干。”若留在她这里,校尉便是到头了,再没有升迁的可能性。

  又商量些安置的细节,谢玉璋问王忠:“什么时候家去?”

  王忠道:“说是给一个月的假,二月底报道便可。末将想把余下的人都安置妥了,就家去看看。”

  谢玉璋又问:“有多远?路上要多久?”

  王忠道:“坐车的话两天半能到,骑马快些。要有急事,大半天的时间也能赶回来。”这说的却是战时奔袭的速度了。

  谢玉璋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这天晚上谢玉璋是在嘉佑房中睡下的。

  她和嘉佑同塌而眠陪着她。即便这样,嘉佑也是到了半夜才睡着,一晚上还惊醒了两次。

  谢玉璋也不吭声,一言不发地只抱着她。

  起初嘉佑抗拒,但谢玉璋的怀抱温柔,还会轻轻拍她的背心,渐渐她不抗拒了。

  谢玉璋唤来嘉佑从逍遥侯府带过来的贴身婢女细问才知道,原来嘉佑怕黑,却又怕火光。

  谢玉璋便自库里取了一颗鸽子蛋般大小的夜明珠,以纱囊吊垂,悬于嘉佑床榻帐顶。

  晚上睡觉前,她给她讲些宫中旧事,讲那些亭台楼阁,歌舞升平的岁月。嘉佑渐渐地不再抗拒她。

  起初几日晚秀、月香白日里都会过来帮忙,只卫队收编完了,王忠等人有了假,便纷纷带着新妇回家去了。

  他们原也就是京畿附近百姓,家离得都不算远,不过都是两三日的路程。又早说好,要去个十天半个月左右。

  谢玉璋白日里便尽量带着嘉佑,又将自己身边的几个细心的侍女给了嘉佑,令她们日夜不离。

  又有林斐听说,便常过来探望。她亦是温柔耐心之人,更会讲故事,常令嘉佑听得住了。

  渐渐地,嘉佑才不再紧绷,白日里终于不再非得亦步亦趋地跟着谢玉璋不可了,只晚上还得她陪。

  一转眼,就到了二月朔日。

  李卫风和她提前约好了的,一早便骑着马来接她。谢玉璋特地将林斐请了来照看嘉佑,自己也骑着马跟李卫风出发。

  李卫风道:“你还真行,我就没见你坐过车。”

  谢玉璋道:“骑马多痛快,万一有事,逃命也快。”

  李卫风先乐,乐完才觉出谢玉璋不是说笑,又心生怜悯。

  于他,谢玉璋是个特殊的人,她既是谢家村那人的妹妹,又是十一的记挂了多年的人。在李卫风心里,早大剌剌地将她看作是半个妹妹,半个弟妇。

  他仔细看看谢玉璋的脸,道:“你精神不太好啊?怎么都有黑眼圈了?”

  谢玉璋摸摸脸,只道:“这些天有事,没睡好。”

  李卫风道:“可是有难事?你若不想找十一,跟我说也行。”

  谢玉璋感激地笑笑:“不是,是家里的事。”

  她又叹道:“七哥你也不容易。”

  李卫风一顿。

  人人都羡慕他有帝宠,有爵位,有美人。何曾会有人会觉得他“不容易”了?

  李卫风叫谢玉璋一句话说得鼻子发酸,那句常挂在嘴边的“我有十个美人”便说不出来了。

  他默然片刻,道:“十一也不容易。”

  谢玉璋点头:“都不容易。”

  到了宫城,两个人都是有腰牌的,无须再递牌子等批示,直接就进了宫。问了一下,皇帝还在紫宸殿接见臣子。两个人便结伴往李珍珍那里去。

  谢玉璋道:“七哥一个外男,常要进后宫,很为难吧?”

  李卫风此时深觉得谢玉璋善解人意。

  他叹道:“那我有什么办法?不来,大姐不高兴。大姐不高兴,十一就念叨我。”

  谢玉璋心中暗惊。她前世虽知道李固对李珍珍不一般,连张芬都要吃瘪。今生却才亲身体会到这份“不一般”。

  便赞道:“陛下真是重情之人。”

  “可不是嘛。”李卫风道,“他对自家人是极好的。”

  待到了李珍珍那里,打叠精神陪着李珍珍说笑。

  没多久,皇帝来了。

  皇帝落座,看了她一眼,皱眉,问:“怎地憔悴了?”

第115章

  谢玉璋深知自己生活在云京,天子脚下,想要安安稳稳就不可能避得开李固这个人。

  她其实也从没想过要避开他,甚至在那日暖阁之前,她都做好委身于他的思想准备了。她只是珍惜小命,不想入宫被牵扯进宫闱之争而已。只是世事常常不受人的控制,意外取得了比预期得好得多的结果。

  谢玉璋十分感激李固。

  她道:“家里的小妹妹,才从我父亲那边将她接过来,有些不妥,这些日子都在照顾她。”

  李珍珍便关心起来。

  谢玉璋道:“当年黄允恭兵乱之日,她年方九岁,亲眼看到我另一个妹妹没于乱中,受了惊吓。现下,这孩子几乎是不说话的。刚到我的府里,睡觉也睡不安稳,我便陪着她一起,是以这些天有些疲累。”

  李珍珍默然,过了片刻,道:“囡囡好很多。”

  李固和李卫风都沉默。

  谢玉璋问:“可是河西郡主?”

  李珍珍叹气,道:“她本也是个爱说爱笑的孩子。这几年却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起来。只没有你妹妹那样严重。”

  谢玉璋道:“宫中寂寞,小孩子还是该多出去走走,交些朋友。”

  李珍珍道:“我办的花会、宴席,她都不爱,也不爱与人交际。”

  谢玉璋想了想道:“从前云京,毛家和林家的家塾是最有名的,他两家的女郎也最出色。许多人家不管是郎君还是女公子,都想办法找路子想去附学。如今林家的家塾是没了,不知道毛家的还有没有。若有,不妨让郡主也去附学,与同龄的女郎一同上课,或许能交些朋友。”

  李珍珍眼睛亮了。

  李固问:“毛家是哪个毛家?”

  谢玉璋道:“是佐州毛氏。”

  李固问李卫风:“礼部郎中毛利是否佐州毛氏?”

  李卫风:“是……吧?”

  谢玉璋主动揽下来:“这个事,我去问问舅舅吧。他一直在云京的,这些年动荡,云京的事,再没谁比他更清楚了。”

  皇帝既许诺了她,不管李珍珍什么心思,谢玉璋便都不怕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既知李固如此重视家人,谢玉璋便想做点什么,既酬他对自己的好,又为自己积攒圣宠。

  果然,她主动揽下河西郡主的事,李固脸上虽然依旧没什么变化,但谢玉璋就是能感觉得出来,他的心情变好了。

  看着时间近了午时,谢玉璋起身告退:“惦记家中妹妹,心中不安。”

  李珍珍颇慈爱,道:“那快回去吧。唉,这孩子要好些了,也告诉我一声,让我安心。”

  谢玉璋谢过贵妃,李卫风也抬屁股:“那我也……”

  李珍珍喝道:“你给我坐下,饭都不吃就想走?”

  李固站起来:“我还有事,七哥陪大姐吃饭。”

  李卫风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固和谢玉璋一起离开了。

  李珍珍问他:“你今天怎么跟永宁一起来了?”

  李卫风道:“赶巧了。”

  李珍珍眯眼看他,道:“老七,你当我傻?永宁就是那个人吧?”

  李卫风知道瞒不过,叹了口气:“是。”

  要不是座位隔得远,李珍珍就要去戳他的脑袋了:“你既知道,还和她共进共出?”

  李卫风只梗着脖子作一副傻样子,瓮声瓮气地说:“我们又没什么见不得人。”

  李珍珍要气死:“谁跟你说这个。她难得进宫,你给十一留个空子行不行?”

  然而李固和谢玉璋之间已有约定,李卫风却不会告诉李珍珍。

  更不会告诉李珍珍,谢玉璋这样一个漂亮的孀妇初到云京立脚,他在宫外多照应些,李固是默许的。以他们两个人的默契,这些事甚至都不需要李固特别去交待他。

  李卫风军功对得起爵位,用心对得起帝宠。

  谢玉璋跟着李固出来,这一次李固走得倒不快,她正常速度便能跟上。谢玉璋便与他并排,落后半步跟着。

  李固问:“你妹妹可需要让太医看看?”

  “臣妾正有此意呢。”谢玉璋道,“只她现在在我府里也惊惧不安,我只恐怕她乍见生人不行,想过些日子将她安抚好了,再哄着她让太医看看。”

  五品以上官员可以请太医问诊,谢玉璋是正一品的公主,这些事她自己便可以做。

  李固点头,没再就此事多说什么。

  待走到岔路口,谢玉璋福身告退,李固道:“囡囡是我甥女,她的事你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