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 第125章

作者:袖侧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那两个都是世家嫡女,很有些气度。没有为难过我。”她一边回忆一边说,“邓淑妃性子冷些,崔贤妃名声极好,她又有大皇子傍身,张芬素来忌惮她。”

  林斐道:“邓淑妃不是也有二皇子吗?前世也有吗?”

  “也有。但是……”谢玉璋却叹道,“唉。”

  林斐便懂了,叹道:“可怜。”

  “听说皇帝也因此怜她,对她格外优容。”谢玉璋道,“但听说她性子有些拧了,后来与娘家也闹得生分了。但皇帝长情,对曾经娶作平妻的三个都很好。旁的人都没法比。张芬也只是嘴上挤兑挤兑,并不能真的折辱她们。”

  林斐道:“已经变了这么多了,希望二皇子的事也能变。”

  谢玉璋道:“是呀,若也能变,也算是我的一点功德呢。希望能。”

  她二人与邓婉并不相熟,但也没有利益冲突。这等情况下,同为女子,并不以见到旁的女子不幸为乐。

  又说了夏嬷嬷的事。

  林斐道:“嬷嬷求仁得仁。”

  谢玉璋却没有把李固也要赐她旌表的事告诉她。先说了便没有惊喜了。

  李固赐以旌表肯定了当年林斐的行为,旁人若再拿草原的八年说些风言风语,便是打皇帝的脸了。

  只说:“明日我去谢家村看看大虎姐姐。”

  谢玉璋第二日果然出城。

  只才出了城没多久,便听到身后马蹄声。谢玉璋和护卫们在草原待久了,对这种疾驰的马蹄声分外敏感,手都按到腰刀上了。

  后面追上来一队骑士,那马术精湛,不输漠北战士。领头一人勒马,笑容灿烂:“哟,永宁殿下!真巧啊!殿下这是要去哪啊?”

  不是旁人,正是“当面哥俩好,有事自己跑”的邶荣侯李卫风。

  今日又不是休沐日,这厮定然是逃班了。

  永宁公主含笑道:“我去小螺山兰云寺烧香。”

  “哎?哎?”李卫风懵了,“不、不是去谢家村吗?”

  永宁公主:“呵呵。”

第112章

  李卫风一路声称:“那地方不好找,我给你带路。我督建的呢,我熟!”到底是腆着脸跟着谢玉璋去了谢家村。

  过了兵岗,路两旁便都是谢家村的田地。因还是冬季,有些角落里还有残雪冰渣,大部分地方裸露着泥土,看起来颇有些荒凉萧瑟。

  “这个点儿,她该出门了。”李卫风念叨说,“我知道她在哪,我带你去。”

  虽然谢玉璋此次来便是来看谢宝珠的,但她不能像李卫风那样无视旁人,只道:“先带我去我叔叔家。”

  李卫风只得带她去了寿王家里。

  他们从一入村,便引起了围观。原本在家猫冬的村人们纷纷跑出来。

  有小童指着那骑着高头大马的丽人问:“那是谁啊?”

  他的父亲掉下眼泪:“是宝华啊,是你宝华姑姑。”

  有人喊:“宝华,你回来啦!”

  谢玉璋答道:“四叔公,你看着还硬朗。”

  四叔公道:“唉,一把老骨头,能活一天是一天。听说你在漠北立了功,今上可有给你封赏?”

  她受封才四天,消息还没传过来。谢玉璋道:“陛下封我为公主,赐号永宁。”

  族人一片哗然。

  前朝的公主竟然还能继续做公主?这种事从来没听说过。

  他们谢氏高祖的后宫里,倒是收了一位前前朝的公主做妃嫔,那位公主的嫂嫂,前前朝的末代皇后,也常被谢氏高祖皇帝召进宫里淫乐。

  至于让公主继续当公主?史书上未曾未见过。

  寿王也在人群中,原以为谢玉璋肯定会认不出来自己。不料谢玉璋在人群中看到这个大胖子,便叹道:“二叔,你胖了。”

  寿王道:“你竟还能认出我来。”

  四叔公道:“你傻了,一家人,怎认不出来。”

  族人亦有远近亲疏,逍遥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便只有寿王一个人。待谢玉璋在寿王的家中坐定,打量这屋舍。

  前世她回来之后便静静地缩在逍遥侯府里,只在后来给族人收尸的时候来过谢家村,也并未曾进过寿王的家里。

  此时看这两进小院,砖墙瓦房,家里还有个一男一女两个仆妇。于从前炊金馔玉的寿王来说或许贫穷寒酸到极致了,可于附近村落的村民来说,已经是富户了。

  从前美髯飘飘、衣着考究的寿王叔,现在穿着粗绸,胖得像个球。可见衣食也是不愁的。

  寿王叫那个看起来便粗粗的仆妇上了茶,还上了点心。

  “你吃,你吃。”他让道,“这个是陈记的,不好买的。”

  谢玉璋道:“二叔这日子,挺好。”

  寿王吃着点心,道:“嗯,多亏有八八照拂我。噢,他是我家原来那个管家,你还记的他不?他是我奶兄弟。”

  谢玉璋道:“听说现在在邶荣侯府当着管家?”

  寿王说:“是啊,他能干的。”

  谢玉璋问:“大虎姐姐呢?”

  寿王说:“她下地去了。”

  谢玉璋吃惊,顿了顿又问:“冬日里,也要下地吗?”

  寿王说:“她就是每日去翻翻土,活动活动,她现在身子越来越好啦,你看到就知道啦。”

  他又喊:“二郎,去喊你姐姐回来。”

  寿王的两个儿子也陪着谢玉璋进来的,闻言道:“不用,邶荣侯去了。”

  “这个王八犊子。”寿王骂道,“今天竟然空着手来。”

  谢玉璋万想不到寿王竟会变成现在这样。

  前世她也只是在过年祭祖的时候才能见到他,胖得要裂开似的,眉眼间都是忧愁。见了她,只托她进宫多看看谢宝珠,一个劲给她这晚辈作揖。

  寿王道:“你受苦了。”

  谢玉璋道:“过去了。”

  寿王把最后一口点心咽下去,站起来对谢玉璋一揖。

  谢玉璋惊诧。

  寿王叹道:“宝华,叔叔当日送你到漠北,做得不够好,还希望你能原谅叔叔。”

  又道:“大虎已经说过我了。”

  谢玉璋凝视他片刻,道:“过去了。”

  田垄上二丫叉腰怒目:“你怎么又来了!”

  “二丫。”谢宝珠停下锄头,唤住二丫,问李卫风,“可是我堂妹回京了?”

  漠北归附的消息也传了两个多月了,谢家村的人也从守村兵丁那里听说了。更听说前赵和亲的宝华公主居中斡旋,促成了五部归附,将要立功归来。

  “你什么都知道。”李卫风龇牙一乐,道,“她现在已经在你家里了。”

  一路上,他跟在谢宝珠身边,叨叨:“陛下封她作了公主,赐了公主府、食邑和田庄。”

  “她现在好着呢。你不用担心她。”

  “哎,我瞅你今天气色也不错,这么冷的天就不要下地了。”

  “咦,你现在下地是搞什么?难道现在能种东西?”

  谢宝珠跨进自己院门,便看到敞开的正堂大门里,一个年轻女郎坐在客位上。

  那女郎也听见声响,见她进来,亦站起了身,走上几步,迈出了正房的门槛,站在屋檐下看她。

  谢宝珠上前几步,摘下了遮阳的斗笠放在院中的石桌上。于阳光中眯起眼细看那女郎。

  两个女郎隔着院子对望。

  从前谢宝珠长期卧床,她又不喜欢吵闹,生平最喜欢的消遣便是读书。

  她读书又和安乐公主不一样,安乐是为了走一条与谢玉璋不一样的路在皇帝面前求宠,她是硬读诗词经史。谢宝珠却是什么书都看,历史、游记、话本子……她足不出户,却知道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史书读多了,眼界便不一样,再看那些只知道吃吃喝喝,玩乐打扮的堂姐妹们,自然而然地便不大看得上。

  于是在姐妹们的心目中,便觉得她孤傲。

  在谢宝珠的心目中,谢玉璋始终都还是那个被养得天真、娇贵,不知世事的妹妹。她也曾经想过,那样的妹妹,如何在漠北撑得下去?

  可现在谢宝珠在阳光里凝视眼前这女郎,却发现她决不是自己那个小堂妹。

  她眉间坚定,眸蕴清光,身姿挺拔如修俊青竹。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女郎。

  那个天真的妹妹……已经成长成这样了吗?

  那这成长的过程,必然充满了疼痛。

  “回来了?”谢宝珠问。

  谢玉璋凝视着这个比记忆中健康得多的姐姐,答:“回来了。”

  谢宝珠上前两步,伸出手。谢玉璋也上前两步,握住的谢宝珠的手。

  谢宝珠道:“去我房里说话。”

  两姐妹拖着手去了后院。

  李卫风却不能跟去后院,怏怏地伸着脖子探看。

  寿王很不满:“今天没去打猎吗?”

  李卫风:“?”

  寿王道:“离午饭还有时辰呢,带你的人去看看能抓点什么回来不。”

  李卫风:“哈?”

  寿王道:“什么都行,兔子、山鸡,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