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她想千古流芳 第124章

作者:雁来燕去 标签: 女强 爽文 快穿 穿越重生

  她在想草儿的事。

  眼下是民国初年,沪城这座后世的经济中心刚初具规模,她坐在飞驰的汽车上,透过窗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两边的街道,斑驳的老房子后是刚建起的大厦楼房,一面是拥挤、泥泞和肮脏,一面是光鲜、体面和奢靡。

  像极了白乐天写的那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民国是什么?

  沪城外滩,金陵秦淮?戏台子上让人一掷千金的名角儿,画报杂志上娇艳时髦的女郎?

  是学术界的百家争鸣、风云变幻,大师们的豪气干云、挥斥方遒?

  是统率千军生死壮烈的军阀,抑或煮酒烹茶你侬我侬的才子佳人、风月□□?

  那些是民国,却不全是民国。

  它更多的,是眼下目之所及的土地,是愚昧固步的百姓,是那些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活得像猪狗一样的人。

  ——像草儿一样的人。

  历史总喜欢歌颂轰轰烈烈,可这些夹缝生存于时代更迭的人呢?

  因为他们渺小、卑弱、不值一提,所以就可以当他们不存在吗?

  这世间的账原不该是这么算的。

第139章 被牺牲的原配(12)

  司机把唐沅送回居住的别墅,她一下车,便见小花园外的大门前,草儿和绿绮正在那站着。

  绿绮跟着唐沅一路从宜城到沪城,眼下新政府成立,旧时候那套丫鬟小厮的规矩如今是不适用了,绿绮也就随大流改回了原本的姓,叫做吴绮,帮着唐沅做事,如今也算她麾下一员得力干将。

  草儿见了她,神色一下子雀跃起来,临了却收了声,小心翼翼地喊:“姐姐……”

  小姑娘被吴绮从头到脚地梳洗整理了一番,穿一身干净的细棉布衣裳,头发洗得干净柔顺,散披在身前,睁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清凌凌地望过来的时候,能望进人心里去。

  唐沅走过去摸了摸小姑娘的头,柔声问:“怎么站在这儿?”

  吴绮无奈道:“我劝了,不听,草儿说想等小姐你回来。”

  “我反正也没什么事做……”

  小姑娘似有些不好意思,说着就呐呐低下了头。

  唐沅心里一暖,认真同她道:“谢谢草儿。”

  “不、不用谢!”

  到底还是小孩子,被大人夸一下就会脸红,明明开心得恨不得原地转圈圈,却强抿住唇角故作稳重的样子可爱极了,唐沅一个没忍住,伸手又薅了把她的头发。

  小姑娘也不恼,自己伸手抚顺被薅乱的头发,亦步亦趋地跟着唐沅进了屋子。

  吴绮心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周到,还请医生为小姑娘细细检查过身体。直到她检查时掀开衣服,才知道小姑娘在那个“家”里遭的罪远比她想象的多,浑身都是伤痕,好些地方甚至新伤叠着旧伤,没来得及结痂,还时不时往外渗着血,看起来可怖极了。

  小姑娘右边小手臂上有一大块烫疤,是她继父有一次大发雷霆,把她的手强摁在烧红的炭上留下的。她望着那块烫疤说得平静淡然,吴绮却在旁边抹了好几次眼泪。

  最后还得小姑娘替她擦着泪哄她,说,姐姐别哭,我不疼。

  草儿营养不良得厉害,医生特意叮嘱不能一次补得太过分,晚饭吃的是阿姨熬了一个下午的肉粥,又香又糯,小姑娘一连喝了三大碗,要不是吴绮拦着,她能把胃灌满。

  唐沅没什么养孩子的经验,前头虽然养过一个塞缪尔,那家伙却是不怎么需要她操心的,自个儿就能把一切打理妥帖,有时候还能反过来操心她。

  可草儿这样的女孩子却又小又软,骤然经历剧变,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正是最敏感惶然的时候,该怎么教养她,唐沅着实没个章程。

  最后实在被逼得没法子,唐沅让1088找了本安徒生童话,走进小姑娘的卧室,用前后这么几辈子最温柔的声音问:“要听睡前故事吗?”

  小姑娘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唐沅弯起唇角。

  橘黄色的柔暖灯光下,女人用微哑的声音娓娓道来,一字一句飘散到窗外寒凉的秋夜里。躺在被窝里的小姑娘用被子遮过鼻子,露出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听得认真入迷。

  “……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去了。”

  唐沅轻声道:“故事讲完了。”

  小姑娘长长的睫羽不知何时已经低垂下去,神色看上去有些难过。她发了会儿怔,在唐沅准备起身关灯时忽然出声问她:“姐姐,不灭的灵魂——真的值得小美人鱼付出一切吗?”

  唐沅说:“只要她觉得值得,那就是值得。”

  小姑娘又问:“那您也有可以让您付出生命的东西吗?”

  唐沅说:“有的。”

  “是什么?”

  唐沅缓缓笑了,狭长的凤眼注视着她的黑眸,认真道:“那得问做下这个决定的你自己啊。”

  小姑娘怔在那里。

  “晚安,草儿。”

  ……

  第二天是中秋,一大早就有人往别墅送包裹,说是宜城那边来的,唐沅打开一看,原是宜城著名的陈记点心坊做的月饼,一个个码得整整齐齐,精致又好看。

  不用说,定是戚恕吩咐人准备的。如今整个戚家,也只有老爷子肯为她花这个心思了。

  至于其他人……呵,估计对她都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她让阿姨把月饼切了端上桌,算是给早食加餐,三个人和乐融融地吃完了早饭,却又闻有客来访。

  是庄彦书。

  他穿一身半旧灰白长衫,手上提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点心盒子,说是代替杂志社的众同好来给大老板送节礼。

  吴绮把他迎进来,庄彦书一见茶几上的月饼碟子就笑了:“我来迟了一步,早有人把月饼给大老板送来了。”

  众人都善意地笑了起来,长得好又待人平和的读书人,总是让人格外有好感的。

  草儿挺喜欢这个大哥哥,大哥哥眉眼带笑,说话的声音和姐姐一样好听,还愿意教她认字。她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草儿”,大哥哥就把一块月饼塞进她嘴里,笑眯眯地鼓励:“我们草儿真聪明。”

  没一会儿,就哄得小姑娘一口一个“彦书哥哥”,对他喜欢又崇拜。

  寒暄了一会儿,庄彦书才把怀里的一本书拿出来,难掩雀跃地对唐沅道:“大老板,咱们这一期的样刊,出来了。”

  他们的杂志因为缺资金停印了三个月,他几乎以为这本样刊要永远压在他手里,却不曾想山回路转,他们杂志社又险死逢生。

  这一切,都是仰仗他们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大老板。

  一想到此,庄彦书就对唐沅生出滔滔不绝的感恩之情。

  这是奶活了他儿子的活菩萨啊!

  唐沅也忍不住带出几分笑意:“恭喜。”

  她望着那本样刊,沉吟着道:“彦书,咱们这期杂志,能不能临时加一篇文章?”

  庄彦书疑惑地望过来。

  ……

  两人一直谈到下午,庄彦书拿着那本样刊,面色复杂地走出了别墅大门。

  他此刻的心情十分难以形容,几分慨然,几分忧虑,但最主要的,却是一股隐隐的兴奋。

  他知道,他们杂志社的机遇要来了。

  ……

  几天后,一本名叫《华国青年》的杂志刊印最新一期。这不算一个大订单,承包的也只是一家小印刷厂,几千本杂志摞得整整齐齐,转过几道手,被送到了沪城各个报刊杂志摊上。

  它的旁边,摆着占据了沪城媒体咽喉的《沪报》和《黄浦杂志》。正值清晨,大街小巷人来人往,不断有人在摊子前驻足,一双双手拿起《沪报》或《黄浦杂志》,躺在旁边的《华国青年》却仿佛被人彻底遗忘一般,一次次地被忽视过去。

  直到——

  “老板,这本杂志怎么卖?”

  书摊老板抬头看了来人一眼,笑了:“哟,周教授!好些天不见您,您老可还好?”

  周秉文笑笑:“好着呢。林老板辛苦,这都快入冬了还大早上出来摆摊。”

  老板摆摆手:“养家糊口,没法子的事。”

  他瞥了周秉文手里的杂志一眼:“一角。”又努努嘴打趣道:“都是些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瞎弄的,没什么看头。怎么,周教授吃惯了山珍海味,想来点清粥小菜换换口味?”

  周秉文笑笑,没有接老板的话,付过一角钱,拿着那本杂志走了。

  今天上午没他的课,他独自坐在办公室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泡了茶净了手,他翻开了刚买的那本《华国青年》。

  他记得,刚才在书摊上看到有篇文章很有几分意思。

  叫什么来着?

  哦,《草儿青青》。

  ……

  我们所要介绍的这个“草儿”,却不是诸君门前屋后的那些个草儿。这是一个小姑娘,草儿是她的名字,她出生在咱们沪城东边的八角弄堂里。

  ……

  门外的木地板嘎吱嘎吱地响起来,草儿心脏一缩,惊掉了手里的抹布。她晓得是她后爸回来了,隐约还有咕噜咕噜的吞咽声。后爸又去喝酒了。

  “吱——”

  “咔哒!”

  她抬头望,家里唯一的寝室门不知何时已经合拢了,她突然冲过去,疯狂地拍起了门。

  “娘嗳,你开门啊,让我也进去……”

  “娘嗳,开门啊……”

  “娘嗳,求你啦,求求你……”

  ……

  那只粗糙满是污垢的大手伸过来,揪住她的领子,另一只手上的酒瓶子就一把砸在了她的脑壳上。

  ……

  满满三四页纸,周秉文一口气读下来,待看到最后的那句“”,恍然回神,惊觉自己已是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