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 第5章

作者:炼意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给将军们的肯定不能特别安眠,不然夜袭了怎么办?宁神静心的效果可以加强一点,另外她觉得蛮人不见得没办法下黑手,防毒防疫需要放在心上。

  试毒的法子现在大多使用银针,可她知道,很多疫病并非有毒,却能在不经意间夺人性命,所以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病从口入,这个知识点在她来说是个常识,而对现在很多人来说却没有这个概念。他们随意饮用生水,牛羊肉没烤熟也能下嘴,虽说大家都是这样来的,但世人多疾病寿命不长也大概率是因为这些生活习惯的缘故。

  她没法子要求别人,只能每次都不厌其烦的给陶翕君强调不许喝不明水源的水,若是方便,能烧开就烧开了喝。

  陶大郎听得翻白眼,觉得妹子越大越唠叨,大男人哪里那么多讲究!

  气得陶倚君差点又拿刀追着砍他了。

  自家兄长是个熊孩子,她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忍了,然后给多多做些防备的东西带着。

  关外多喜欢食用牛羊肉,此物燥热,长期大量食用易上火,陶倚君在野外的时候看到了忍冬藤,便截取了枝叶移栽在院子里,这会儿还没成气候,等到明年便可采摘制成药茶了。

  忍冬就是金银花,清热凉血的佳品,还特别容易栽种,陶倚君以前在关内的家里就种了一株,可惜走的时候担心不好保存,只采摘了花朵晒干,这会儿都喝得快没有了。

  她喝惯了这个药茶,陶大郎也喝惯了。之前来关外的时候没有药茶饮用还有些不习惯,只是这几年不习惯也习惯了,倒没有像她那样觉得没有药茶喝浑身难受。

  陶倚君房间里有一个大罐子,里面装了很多竹片,上面刻着她要做的事情,要准备的东西,零零碎碎的积攒了快半罐子了。看着这么多要做的事,她忍不住叹气,没了父亲在背后当她的倚靠,凡事都得自己考虑自己去寻摸,这日子过得也太充实了些。

  “阿韧,阿韧,去买点羊肉回来,今晚我们吃锅子。”

  啥东西最能解愁?自然美食!

  关城里最不缺的就是羊肉,可最让人不想吃的也是羊肉。平日里烤的炖的吃多了,她就想吃些不同的,可惜原材料有限,她再巧也弄不出花儿来。

  羊肉锅子最为方便,铜釜炖煮好,再烫些菜下去,一人两个面饼子就能吃得肚圆。在没有厨娘的日子里,这东西就是最好的美食。

  “大娘子,该去找个厨娘了。”老孟把制好的艾柱放在房里的木架上,出门来跟陶倚君商量,“这满院子都是男人,你一个女郎还是得避嫌些。找个厨娘做饭,找个女奴伺候你,大娘子也松活些。”

  这倒是,之前她不耐有人跟前跟后,可现在不是她愿不愿了,必须得找。虽说那些个老兵都住在隔壁的院子里,可人都知道他们是来帮陶家做事的,谁还管你是不是住在两隔壁?

  只是要买女奴的话,陶倚君还是有些犹豫。她在老家那边用的婢女都是典身进来的,签的也不是卖身契,能签个十年长契的都少。这女奴可不比那些典身的婢女,女奴就是主家的私人财产,打杀随意的那种。

  “关城里想要找良家女做婢女的怕是很难,倒是卖身为奴的不少,很多还是混了蛮种的,那些家伙在蛮那里也是做奴隶,俘虏到关内来,难道还能变成良家子?”老孟在关城快二十年了,观念早已经同化,对这些混血儿并不待见。

  其实这些混血大部分都是被蛮掳去的汉女所生的孩子,然而就跟老孟说的那样,在蛮是奴隶,在关内依然摆脱不了他们身上蛮的血脉,还是只能为奴。

  陶倚君没有那种悲天悯人的心,她一个小女子也不可能跟世俗作对,只能尽量对自己的人好一点友善一点罢了。

  她实在不愿意去南市,那边是专门卖奴隶的,环境糟透了。老孟和另一个老兵便自告奋勇去帮她买人。

  那日傍晚,老孟他们俩带着大大小小四个人回来了。

  说真的,陶倚君当时就想掩面而走,实在太臭了!

  可是她也知道,这臭也不是人家愿意的,谁不爱自己干干净净香喷喷的,这不是那些商人造的孽嘛。

  “行了,老孟你先带着他们去梳洗一下,等会儿再说。”

  陶倚君相信老孟不会坑她,也就不急这一时。趁着天还没黑,赶紧去河边洗刷干净了再说。

  等到他们四人洗完回来,已经月上梢头。院子里燃了一堆火,陶倚君让他们四人就着火光把头发烘干,又让老孟给他们拿来肉汤泡饼子吃。

  不是不给他们吃更好的,主要是这几个一看就是饿狠了,普一来就上好的,他们的肠胃也承受不住。而且相对他们来说,肉汤泡饼子管饱,已经是难得的恩赐了。

  这边四人还没吃完,外间传来马蹄声,陶大郎听人说了妹子在买人,怕她上当,跟副将请了假,连夜就过来看个仔细。

  “老孟去办的,我信他。”给大兄端来饭菜,兄妹二人坐在房间里说话,“那四人是一家子。女人是汉女的后人,生下来就是部落里的奴隶,后来又生了五六个孩子,活下来的就这三个,一个男孩两个女孩。”

  洗刷干净之后,那三孩子看上去还挺俊,只是都瘦得皮包骨,便是有几分颜色也瞧不出来。幸好陶倚君看人只看骨,搭眼就能看出以后养好了必然姿色不俗。

  “可若是真好看了,在这边关也不是好事。”

  “大兄难道觉得我们会一直在边关?”陶倚君睁大了眼,一脸瞧傻子的表情看着陶大郎。

  “阿妹是愿意回去关内了?”大郎很高兴,他虽然也舍不得跟阿妹分开,但是关城毕竟不如关内,女孩子还是安稳一些的好。

  “阿兄误会了。”陶倚君摆摆手,“我的意思是我们虽然住在这里,但是还要往返于关内,并且我的药材也需要人帮忙炮制收集,这些都是需要人手的。这些孩子长得俊俏,人家看着也舒坦,出去谈事做买卖说不得还能占点好处。再说了,就算是在边关又能如何?难不成还有人敢当街抢人的?”

  这些孩子是她买下的,就是她的财产,虽然在关内不许将人视作货物,可在关城附近不同,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衣不蔽体被混在关外奴隶中一起发卖的人。

  陶倚君有善心,但她并非圣母,什么样的身份能做什么样的事情,她心里有数得很。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点人她可以去做,但是要以一人之力挑战整个社会,恕她胆小怂得快,她还想活下去。

  边城附近可以开荒的地方不少,但符合陶倚君要求的不多,她厚着脸皮托人请了副将来吃饭,然后想要扯着副将的虎皮做大旗,去跟人争一争河边那二十多亩的滩地。

  副将前两日大胜回营,连他们在关城内的人都听说这次副将直接带人剿了两个蛮人部落,得了不少金银毛皮。所以一般的菜肴恐怕人家看不上,陶倚君就想着要不要做一些没见过的吃食出来。

  可惜边城这里粮食虽然不少,菜的种类也不比关内多,甚至还没有关内齐全,至少她想要的好几种都没有,勉勉强强凑了一桌菜,十道里面八道都是烧肉烤肉炖肉,只有一道爆炒羊杂是用的羊油大火猛炒,并加了她新制的酸腌菜调味,她敢保证从来没有人吃过这样的菜。

  果然,前来赴宴的副将带了两个亲兵,另有大郎和甘叔作陪,他们对这道爆炒羊杂十分喜爱,连碗中油汤都没放过。

  边关吃肉的时候多,炖肉也不会放什么调料,一般就是加点盐和橘皮,另外一点芦服什么的合着一起炖,这种酸辣微带些甜味的口感,让他们感觉口腔中味蕾炸裂开来,连唾沫都加快了分泌速度。

  “阿妹之前怎不做这个?”大郎忍不住有点委屈,感觉妹子对副将也太好了些。

  “这酸腌菜是我才做好的,只爆羊杂的话,可不太腥了嘛。你若是喜欢,以后你来我都给你做。”自家大兄奋勇杀敌也是很值得表扬的,这点要求她完全能满足。

  作者有话要说:  改几个字眼。

第八章

  十月十三,边城入冬前最后一次大型的集贸就要开始。

  从这天之后,天气就会越来越冷,贩卖皮毛的行商还好些,那些卖粮食药材之类的行商会带着满满的关外货物往中原走,直到第二年三月后,冰雪消融才会再看到他们。

  李家也是如此,但他们在冬至前后会派个小商队前来,为的是运送冬季才有的皮毛和关外药材。别看这小商队人员不多,货物的价值能抵得上平日两个商队之和了。

  副将让人出面帮陶倚君拿下了那二十多亩的滩地,还附带了三十亩坡地。

  陶倚君要的地方就是面积大了些,但实际上土地质量并不好。副将还想要劝劝她,说给她换个好一点的地方,被陶倚君婉拒了。

  “霍将军你坐啊。”陶倚君在院子里烧水沏茶。

  茶叶是托了李管事买来的,质量不算好,但是借由陶倚君的巧手,加入了牛乳之后,这茶就多了些香醇口感。

  因为离着用饭还有些时间,陶倚君就在奶茶里加入了少许炒米。这米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配上加入了少许酥油的奶茶后,能充饥,还能暖胃,是草原人最喜欢的吃食之一。

  陶倚君来边城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见过有人做炒米,但石碾子都弄出来了,这边又多糜子,不做来吃都对不起老天爷的厚爱。

  除了炒米外,她还做了一些粘糕。用的是软糜子磨去外皮后制成,单纯的软糜子做的粘糕口感一般,加入稻米可以做馒头和馍。陶倚君前些日子看到有人卖栆,就买了些来和着软糜子做了一屉枣糕。枣糕口感细腻且微甜,比粘糕要香许多。她让公输韧包了大半送去军营大郎那里,也不知够不够大郎和甘叔吃的。

  今次知道副将要来,她又专门去买了栆和一些果脯,打算再做枣糕跟花馍。

  副将难得清闲,此次赴约而来穿的是便服,暗青色的深衣裹在他高壮的身体上,感觉就像老虎披上了猫皮,依旧压抑不住他内里的煞气。

  其实细看副将还挺帅的,是那种阳刚帅哥的配置,眉浓眼大,高鼻薄唇,脸若刀削。身材也很标准的猿臂蜂腰,两条大长腿给人感觉真的是胸以下都是腿。就这么个大男人,捧着茶盏,带着微笑专注的看着你,想想都挺羞涩的。

  陶倚君瞥了两眼,垂下头,耳朵尖微红。

  都怪大郎,要不是他胡乱说话,她也不会想歪。可这人目光那么直接热烈,让她这颗老心肝真的蹦蹦跳啊。

  “你饿了没有?”陶倚君跑去厨房捡了几个枣糕出来,还有她做的酸菜跟腌制后炸得酥脆的小鱼仔,“莫娘子在做饭,先用这些垫垫底。这个炒米配上奶茶很好喝的,你尝尝啊。”

  陶倚君喜欢在炒米奶茶里面加一点点盐,配着软甜的枣糕,吃得肚圆都不会觉得腻。

  在边关,茶叶不是轻易能买到的。要不是陶倚君跟李家管事关系好,又多合作,这些茶她都别想分一点去。

  连军营中也不是所有的将领都能喝到这茶水,即便有,也是劣等品。但是在边关这地方,就算是劣等茶也是有价无市。那些茶商将茶砖送至关外,一块茶砖就能换一头羊,甚至更多。

  霍副将到底出身大族,茶水自然喝过,可想陶倚君这么讲究的喝法,他从未见过。

  他所喝的茶水都是熬煮过后加入香料,甚至是直接磨成茶粉冲水。说实话,哪怕他是个糙汉子,也不大想喝那些汤水。然而不喝不行,关外牛羊肉吃太多,不喝茶水容易得病。所以他都是当药在用。

  然而今天在陶大娘子这里,他做足了掩饰才端起茶盏,一口下去却没有往日那种苦涩辣口的感觉,反而觉得十分的香浓,轻轻摇一摇茶盏,让混在其中的炒米顺着奶茶送入口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是什么?”霍桐有些好奇,他目光转向旁边的布袋子,里面装的就是做好的炒米,刚才他看到大娘子从里面舀了一勺加入茶壶中去的。

  “这就是炒米。”陶倚君舀了一点给他放在掌心,“这个就这么吃不好吃,要泡在奶茶里才好。要是你喜欢吃酸奶炒米,改天我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做点酸奶出来。”

  也就草原上的蛮人才会做酸奶,但是他们那种酸奶味道太重,陶倚君受不了,想要想想法子能不能改良一下。

  她家厨娘莫娘子以前在草原上就是放牧做吃食的,也是靠一手好厨艺才能活到现在。她会做酸奶,也做过一次,可惜第一次就差点把陶倚君吃吐了。没想到原始酸奶这么难喝,她眼泪都包上了,吓得莫娘子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莫娘子那以后就不给我做了,生怕我再吃吐。”陶倚君羞涩的笑起来,咬了下唇,“不过我虽然吃不惯,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我想想法子,去掉那股子膻腥味,到时候请你吃酸奶炒米啊。”

  霍桐眼睛也是亮晶晶的,看着陶倚君微笑:“好,我等着。”

  吃过午饭,送走了霍桐,陶倚君带着老孟跟公输韧还有几个少年去河边滩地溜达了一圈。

  这里的地形和土壤适合种葛根和淮山。

  这两种药材容易存活而且不需要特别精心的照顾,并且在特殊时候还能做主食食用。虽然河西这一带不缺粮食,但是冬季能吃的还是比较少,多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总是好事。

  陶倚君选这两种的原因是它们皆为冬季采挖,而且生长地在山坡林下路边草丛中,正好跟这一带的地形相符。而且皆为根茎入药,不太受气候影响。

  但是今年已经晚了,她现在是想要教身边这些孩子认识药草,等到明年开春,就能放手让他们去做。

  淮山跟葛根都是三四年才能收获的药材,所以想要马上换钱,种植来不及,却可以搜寻滩地山坡里的野生药材,等到采挖回去,她再炮制一番,开春就能跟李家商行进行交易。

  河西这片土地分界很明显,黄河以内的地方土地肥沃,是有名的粮仓。可一旦河水泛滥,造成的灾难也让人绝望。以外的地方虽不容易发生涝灾,可又面临冬季缺水的状况。

  草原上的人还能迁徙,逐水而居,他们关内人就不行了,只能担水喝。所以水源就成了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好的是关口不远有个大湖,目前看来水量还十分充沛,没有后来的黄沙漫漫寸草不生。

  河水从大湖中流出,蜿蜒而过,注入大河大江。沿着河水开垦了不少土地,但是最好的田地是属于官家的,其次便是边城的豪强大族占据,真正流民和边民能拥有的良田不多,大部分都是平田和劣田。说是劣田还不如说是荒田,都是贫瘠到长不出作物来的干涸盐碱地。还有就是河边的沙滩地,石头不大但多而碎,要清理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想办法种植一些不挑的作物,勉强能裹腹罢了。

  倒是山林坡地很受欢迎。很多流民过来就直接烧山,然后开垦成田地。说实话,看得陶倚君心惊胆战的,却又没办法阻止。她总不能对着人说你们这样会造成水土流失,以后这里牧场变沙漠的。别人不当她癫病犯了才怪。

  不过陶倚君还是默默把这事儿记了下来,想要找个法子引导边民们保护这里的水土。

  其实最好的就是发展药材种植。她记得她最初跟着老师来这边弄试验田,就是为了种植耐寒耐旱的粮食跟药材的。然而还没等研究成功她就来了这个时空,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察觉到自己已经发呆有一会儿了,陶倚君拍拍脸蛋,咳了一声。

  “五郎,你带着几个孩子去山间转转,看到有药材或是不认识的记下来给我说。”五郎公输韧是个值得信赖的青年,他还能认识一点字,平时也跟陶倚君学习读书识字,随身带着几根竹简和一把刻刀,遇到重要的事情就会刻下来。

  老孟年纪大了,没有那个耐心学习,好在他有一把子力气,跟着陶倚君出来基本都是他在出力搬东西。今次在河滩那里也采挖了不少甘草和野生枸杞子,全都是他背着的。

  枸杞子很小,生长不良。想来也是,这里不是最合宜的生长地,能有这么一两株野生枸杞树已经很稀罕了,她还能指望品质优良?不过想想后来最有名的枸杞产地离这里也不远,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过去看看,弄个枸杞园什么的,想想就心生愉悦。

  陶倚君房里的陶罐里塞满了竹简,上面记了很多药材名,可不见得所有的药材都适合这个地方,首先水土气候温度就有要求,再一个她既然想要小规模种植,就不可能面面俱到,所有药材都染指,只能选择最合宜最值钱的来种。

  这个工程不小,说不得这几年都要耗在里面。

  另外除了药材,她还需要种一些粮食,不然全靠买粮过活很容易受制于人。并且有些药材是需要套种的,总不能那么多田地让它空着吧。

  一边想一边在脑袋里做规划,中途休息的时候,陶倚君还取了羊皮出来,用炭笔将自己的设想记下来。之所以用羊皮,是要画图,把自己现在拥有的地方都标注出来,然后注明每个地方的土壤结构,水源地远近,地形如何,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安排人进行种植。

  看到大娘子在石头上写写画画,大大小小的几个男人男孩子们都不敢去打搅她,乖巧的在旁边生活煮汤热饼子。

上一篇:大佬是条狗

下一篇:八零娘亲是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