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之七彩成长记 第31章

作者:暗墨沉香 标签: 年代文 种田 穿越重生

  青青妈听了闺女的话,不由颦起眉头继续发愁。要食堂真散伙了,说不定还真跟青青预料的那样,她奶奶绝对会来抢粮食,倒时可咋办?

  再说现在她们住的是队上的房子,也不好改动,比如说挖个地窖藏粮食啥的,肯定不行。哪天要是队里需要房子,她们娘俩连容身之处都没有。

  青青妈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愁得不行,可她一个连村子都很少出的农村妇女,也没文化,也没技术,更没胆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青青,现在还不到那种地步,真到了那种地步,到时再说吧。实在不行,我去求求老村长,让他给主持公道。”

  柳青青不得不提醒:“妈,老村长是会帮咱主持公道,可他忙着呢,哪有空天天帮咱的忙。你又不是不知道柳家那些事啥人,都恨不能把咱娘俩榨干吃下去,到时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咱们的。”

  问题是她年龄还小,她妈顶不起门户没啥用。暂时干不过柳家。就算有人帮忙,谁还能天天帮她们?

  因为她妈暂时不答应考虑再嫁的事,柳青青也没有再往下说,更没提她觉得程茂田条件还算合适。

  青青妈:难道只有嫁人一条出路了?可是,嫁人也不是那么好嫁的,何况她还带着个闺女。要是嫁人后,公婆还是不好相处,岂不是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窝?

  再说她这个年龄嫁人,除非嫁给找不上媳妇的老光棍或者是死了媳妇的男人。老光棍就不用考虑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有心思帮她养闺女。死了媳妇的男人,要是家里留下一窝孩子,她不得当后娘。

  后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她这种性子,估计连人家孩子都不敢管,嫁出去还是被人管的份儿,到时前窝留下的孩子能跟青青好好相处吗,能容下她吗……

  青青妈考虑的这些,都是农村常见的事,一瞬间她想到很多。

  当然,嫁人也是有好处的,起码柳家不能明目张胆欺负她和青青,外人也不敢随便欺负她和青青了,她也不用怕别人再说些流言碎语……

  农村人对寡妇看法不少,大多还是不好的看法。比如说家里有干不了的体力活找人帮忙吧,有的女人不愿意让自家男人帮忙,生怕自家男人跟寡妇一不小心弄出不好的名声。还有,很多人认为寡妇是克夫命,命不好。

  谁愿意跟命不好的人多接触?谁不是生怕命不好的人带累自家的运势。

  当然,还有些寡妇本身不自重,带累了这类人的名声。

  青青妈虽然没有答应嫁人,但是这个念头已经在她心里留了个痕迹,说不定哪天因为某些原因,她就愿意了。

  随着一天天变冷,河上村的人渐渐换上厚重的冬衣。冬天来临后,虽然地里的活少了,可是村民们依旧每天忙碌着上工。比如挖沟渠、积肥,这些一般是男劳力的活,妇女会做一些手工活,比如织布、做鞋等。年龄大有经验的老头老太太会编一些东西,统一交给队里,送到供销社换钱。比如编篮子和筐子,还有纳鞋垫,用乌拉草编草鞋垫……

  反正只要想干,有干不完的活儿。

  七个月大的立远已经能倚着被子坐起来玩。穿上棉衣的他看起来圆滚滚的,更加可爱了。只不过,他穿成这样,七彩不好抱他了。因为七彩身高有限,胳膊长度有限,即便是她有把子力气,才七岁、还没长足够高的她,抱着圆滚滚的立远还是很搞笑。

  七彩抱起小立远,就像两个胖团子在移动,头重脚轻,让人看着揪心,生怕两娃娃一不小心摔倒了。

  小立远可爱跟姐姐玩了。每次姐姐放学一回家,原本好好在炕上玩的他,就冲姐姐爬过去,还冲她伸胳膊要抱抱。

  小孩子就喜欢热热闹闹的。立远还愿意让哥哥抱着他举高高,每次不管是程立国还是林长生抱他玩举高高游戏,立远都会乐呵呵地笑个不停。

  因为立远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全家都宠着他,李秀珍经常点点小儿子的额头说:“就你小子好命,有哥哥还有姐姐带你玩。”

  程立国问:“妈,我小时候谁带我呀?”

  李秀珍:“不是我就是你奶奶呗,干活也带着你。”

  程立国:“要是我也有哥哥姐姐带着好了。”

  他倒是有堂哥堂姐,可是人家有亲弟弟亲妹妹,作为老大的程立国三四、岁前,基本是奶奶跟她妈带的。后来大点会自己玩了,有时也跟在堂哥后面跑。可要说专门让堂哥带着,那种情况很少的。

  一般来说,小的运气好点,有哥哥姐姐带着,不用跟大人到地里去受罪。

  有给小立远加餐做借口,七彩时不时弄回条鱼或者是弄只别的野物回来加餐,有时甚至弄点新鲜果子回来吃。次数一多,闺女又没啥事,李秀珍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这年月,有七彩这个身负金手指的闺女在,程老四家算是吃得很不错了。就连知己的亲人也能跟着吃点好的。经常又是鱼又是肉的,比好多城里人的日子还好过。

  这人一闲下来,想的事就多。这不有人找到程奶□□上,要给程家老三说亲。

  来说亲的人是张婆子,她平时就爱管闲事,尤其爱给人说媒。因为说成了后,不管男方还是女方,都会给媒婆谢礼。

  程奶奶听说是给老三说媒,感兴趣地问:“他婶子,你给说的对象是哪家的,人咋样啊?”

  张婆子倒是爽快,直接把话讲清楚,“老姐姐,你家茂田的情况你也了解,我可不是埋汰人啊,他是死了媳妇的男人,再找也不可能找黄花大闺女。我给他介绍的这个是马头村的,叫孙来香。她吧,今年三十出头,也嫁过人,男人前年上山出意外没了,家里还留下俩小子。不过你放心,她婆家把俩孩子都留下了。到时孙来香自己嫁过来,绝对不会带累赘。”

  “再说,这个孙来香前两胎可是都生得儿子,你家茂田不是还没儿子么,等她嫁过来,说不定还能给你家茂田生俩儿子,到时儿女双全,不就齐活了。”

  能生儿子在农村人看来确实是优点。不过找媳妇重点还得看品性。

  程奶奶给自己儿子找媳妇,可不就考虑得多了,她可不想再找个赵英子那样的,撑不起事不说,遇到点难事竟然上吊自杀,给老程家带来多少闲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这当婆婆的磋磨儿媳妇。幸亏当时上吊时已经分了家,那事没怪到她头上。

  找是肯定要找的,只不过得打听一下女方品性。

  程奶奶没有马上回话,而是跟张婆子说:“大妹子,你爸话都讲清楚了,回头我问问茂田的意思,要是他同意,再请你费点心,看啥啥时候安排两人见一面。”

  张婆子知道做媒不可能一次说成,于是说:“那你这边有了信儿,不管同不同意,都早点给我说一声。”

  “那是肯定的,要是真成了,少不了你的媒人礼。”

  张婆子听到这话才真正笑得开怀。

  程奶奶并没有马上跟老三透露媒婆上门的事,而是亲自去马头村,找嫁到马头村的老姐妹悄悄打听孙来香的情况。

  不问不知道,一问程奶奶有点不乐意了。

  程奶奶从老姐妹口中得知,这个孙来香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比方说本人泼辣能干,能说会道,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可就是命不好,她男人上山伐树时,被歪倒的大树砸底下,送医院没治好,很快就去了。

  凭她的性子在婆家也受不了多少气。婆家人欺负她,她能跟婆婆对着干。

  这些在程奶奶看来都不是问题。反正她跟老三已经分了家,她也不是刻意找儿媳妇茬的人,根本不怕找个泼辣儿媳。

  最让程奶奶接受不了的事,孙来香竟然舍弃了两个孩子。那可是她亲生的俩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说不要就不要了?

  孙来香是马头村的姑娘,她嫁到了邻村。丈夫死了后,俩儿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全都扔给爷奶照顾。她本人则回了娘家,打算再次改嫁。

  其中原因可能不想老姐妹说的那样,可是程奶奶听了后,还是觉得孙来香这女人心太狠,亲生儿子都舍得下,还有什么让她舍不下的?

  老姐妹说:“来香能干也会说,跟你家老三倒是般配,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中她这性子。”

  程奶奶跟老姐妹透了话:“我不嫌弃她泼辣,就是看不惯她舍了俩孩子。虽说不带孩子嫁人没负担吧,可显得她太狠心了些。这样的儿媳妇,我可不敢要。”

  老姐妹说:“孙来香嫁的那家也是分了家的,听说她把自家的院子留给俩儿子,还给俩孩子留下点钱。这钱她到没交给孩子爷奶,她怕人家挪用了。钱还在她手里。她说等孩子长大了再亲自给孩子送去。”

  程奶奶问:“是不是她婆家不愿意她带俩男孩走。”

  “也不算是吧。孙来香有她的考虑,也有她婆家的意思。她婆家说过,要是她带俩儿子改嫁,她家房子就被收回,以后没俩孩子的份儿。估计她婆家那边不愿意让她改嫁,也可能是不愿意让两个孙子离开……”

  这种事又没法找上门细问,详细过程只有孙来香和她婆家人知道。

  不管为了什么,程奶奶觉得不合适。她直接跟老姐妹说:“我问的这些也不会往外说,你也别跟人说我是来打听她的,就当我没来过吧。”

  老姐妹问:“你这是没看上孙来香?”

  程奶奶点头说:“我觉得吧,她要是带着俩儿子家人,将来负担肯定重,答不答应是两说;她不带孩子,我总觉得她心有点狠,连那么小的亲儿子都能放下,说不定以后还有牵扯,还是算了吧。”

  老姐妹点点头说:“也是,反正带不带孩子都是事儿。要是带闺女的话还好说。”

  闺女顶多给口吃的,养大了找人嫁出去就可以。

  程奶奶给老姐妹留下点山货,带着遗憾的心情回去了。随后她便找到张婆子,跟她说:“我觉得不太合适,孙来香有俩儿子,我怕将来事多。还是算了吧。”

  “那什么,大妹子,你看着给再打听打听,有合适的可以再给茂田介绍。”

  张婆子听程奶奶拒绝得很快,心里不太舒坦,当即回话说:“你要是嫌孙来香有俩儿子,那你觉得柳家那个儿媳妇咋样?你们以前不是邻居么,她现在带着闺女单过,也是寡妇,她脾气也好,绝对不会跟婆婆干仗,你觉得呢?”

  张婆子提起的就是柳青青她妈。

  程奶奶听了这个人选愣了愣,一时之间没有回话。

  越熟悉的人越是忽略,青青妈存在感又低,也没传出过改嫁的话,程奶奶还真没把她当做儿媳妇人选。

  程奶奶看着张婆子跟看笑话似的,好像让她马上回话,她便说:“她挺好的。可是人家不一定愿意改嫁呢。再说这事不是我说了算,还得我儿子愿意才行。大妹子你要真愿意给操心,要不你帮忙问问去?”

  就这样,程奶奶又将了张婆子一军。

  这样说,也不算得罪张婆子,毕竟她就是给人说媒的。

  可张婆子听了有点憋屈,“老姐姐,我怕了你了,回头我就给你问问去。”

  毕竟青青妈多年没传出嫁人的消息,张婆子不认为她上门问,人家就会答应。毕竟程家又不是多好的条件。当然,也不算差就是了,茂田可是已经分家单过的,就凭这一条,就能吸引一些寡妇愿意嫁过来。

  程奶奶回去考虑了,青青妈性子倒是不错,就是隔壁柳家不是善茬,真成了以后怕是会有麻烦。程奶奶把她打听的事都跟老伴说了一下。

  程爷爷听了后,也为老三再婚发愁,感觉二婚更难找合适的人。但他觉得青青妈不是好人选。跟柳家做了多年邻居,还不够了解吗,那就是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一窝子人,绝对不好打交道。

  说实话,程爷爷真不愿意跟柳家牵扯上。

  当然,现在考虑这些太早了,人家青青妈愿不愿意再嫁还不一定呢。这不,张婆子还真找上门问她的意思。

  “青青妈,你是咋想的,有再嫁的想法吗?有的话,婶子给你介绍个好的,保证比柳家好。起码给你找个婆婆脾气好的。”

  青青妈回家已经把脸洗干净,恰好被张婆子看到。原来人家是故意把嫩白的脸藏起来,不想让人看到。也是,张婆子能理解青青妈的想法。寡妇门前是非多。青青妈要是整天收拾的立立整整,漂漂亮亮的,绝对有人说闲话。

  而青青妈故意在人前邋里邋遢遮掩自己的容貌,反而惹得很多人同情她,不怎么说她闲话。

  青青妈听了张婆子的话,脸色通红,像是被吓到,又像是羞得,差点抬不起头,她唯唯诺诺一句话回答不出来。

  这种事她怎么好回答。况且她又是不善言辞的性子,还特别害羞,真说不出口。

  张婆子却一再追问:“怎么样,你给个痛快话,要是愿意,包在婶子身上了。你要是再嫁了,你那婆婆绝对不敢再这么欺负你。”

  青青妈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没有答应下来。“婶子,青青还小,以后再说吧。”

  张婆子看青青妈脾气好,长得也好看,倒是真想给她做媒。就青青妈这种长相,绝对好多男人看得上,再说她只带个闺女出嫁,真心想求娶的人家应该都会答应。

  “你好好想想,青青是还小,可正因为她小,你才应该找个合适的人家。家里有男人依靠,跟没有能一样吗?你也不想想,要是有个男人,你那婆婆还敢天天上门找茬吗……”张婆子吐沫星子喷了一地,都没说通青青妈。

  最后,张婆子无奈说:“你再好好想想,要是有这想法,就偷偷告诉一声,婶子保证给你找个好的。”

  张婆子从青青妈遮掩容貌看出她是哥再老实本分不过的女人,这种人最受张婆子这种婆婆辈分的人喜欢。所以,她对青青妈格外热心点。

  青青妈迫于无奈点头:“婶子,我记下了。”她声音细细低低的,好像比小丫头都怕生。

第三十二章

  北方的冬天寒冷又漫长,往往这次下的雪还未融化干净, 下一场大雪又纷纷扬扬飘落。

  天寒地冻, 人们就得穿上厚重的棉衣,戴上皮帽子出门。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穷, 穿衣没那么讲究,大多数人都只有一套棉衣——棉袄、棉裤加棉鞋。

  而且大多数人的棉衣不是很合体的棉衣, 一般为了不浪费布料,都做得肥肥大大。肥了是方便穿脱,可容易忘里灌风。所以很多人走会在腰间扎个布条做的腰带;还有裤脚,也用布条扎住, 这样就不会往里灌风了。

  像七彩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穿背带棉裤, 因为把棉袄穿进背带棉裤里,会更暖和一些。七彩虽然觉得这样穿略显幼稚,可她却没有异议。因为她知道自家啥条件,想多做几件新衣服,是非常不容易的。

  七彩还是个孩子, 并不热衷于打扮, 所以穿什么都无所谓, 妈给她准备什么,她就穿什么。相对而言, 她更喜欢全家吃得好点, 把身体养得好好的,一家人一直陪伴下去。

  寒冬的早晨特别冷, 哈出气来能看到冒白烟儿。下的雪融化后,一过夜,屋檐上还会结出很多冰溜子,晶莹剔透的,好看又好玩。

  窗户上还会结满一朵朵漂亮的冰花,当然,糊窗户纸的人家肯定看不到冰花的。七彩家盖房时安装了玻璃,就能看到。程立国看到冰花觉得好玩,看够了他还用手指甲去刮冰花,立时就破坏了大自然赋予的洁白冰花。

  李秀珍看了直说:“熊孩子,整天知道捣乱,窗户上的花多好看,他非得给弄坏喽。”

  程立国不知道火力大还是怎么地,经常掰一块冰溜子下来当冰糕吃,没滋没味、透心凉的冰溜子,他吃着可带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