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74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有了面粉,大家看到了麦子是大有前途的,就会开始主种麦子!麦子的产量和省事摆在那里,这意味着在田亩数量不增长多少的前提下,粮食会有一个显著的增长!这种事对于一个农业社会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有了这些富贵人家开始,稍次一些的人家自然会跟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风潮就是这么开始的!即使有一些潮流以自身的财力追不起,也会有相对省钱的办法替代。好在这次的潮流,‘面粉’本身并不贵,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赶这个流行。

一开始,有些人只是尝新鲜罢了,但真的开始食用面食,就对比出它的优势了。相比起稻米,它更便宜,相比起粟米,它更好吃!特别是面条,后来粮店居然还推出了挂面,甚至省了和面的功夫,回头烧锅水就能烹饪好,味道相当不错!一下就在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中风靡开了!

挂面其实不难,有了面粉之后佷容易就能生产出来...陈嫣在推广面粉之前就配套了一些产业,其中挂面作坊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她在长安周边建大型作坊,以后再其他城市也可照章办理。

赚钱不赚钱的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能推动面粉推广工作。

不过最后肯定是能赚钱的就是了。

等到这个时候,陈嫣知道火候足了,接下来就是她的舞台了——之前推广面粉,看似她做的工作很多,在社交场上也很出风头,但其实就是一敲边鼓的。相比之下,她接下来的工作可能不会为太多人所知,却是实实在在以她为主的!

推广‘磨坊’!

面粉的表现足够说服朝野上下推广了,地方上接到政令自然会让老百姓种麦。关中地区的地主乡绅能收到长安的消息,这件事佷容易做。事实上,就算地方官不说,他们也知道要种麦!

其他地方尚不知这些,就要麻烦一些了。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除了让推广工作快快铺开,就是动员商贾了。陈嫣做的表率,她在她的地盘,就是青徐之地摆明了车马,只要是种麦的,她可以下定金,到时候由她来收购!

大家算算价格,同样的土地种麦不比种粟差了,自然愿意。不过这些地主还是会留一些粟米地,图的是自家吃喝。这些人还不知道‘面食’意味着什么,多少还是有些担心这样推广麦子,到时候没有粟米吃。

商人都是消息灵通之人,长安推广面食搞的轰轰烈烈,就算没有亲身经历,也多少知道。这个时候自然也明白是赚钱的机会,回头也去下定金收购去了。除了民间,少府也做收购工作,不过相对有限。不是少府没钱,而是少府每年花在储存粮食上的钱是有数的,要是突然多花,其他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不足。

不过少府今年还是多批了一笔款项在这之上,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少府自己也有很多在建的磨坊。这种情况下收购麦子,就算是作坊收原料了,将来都是要赚钱的,走的不是粮食储备的账目!

麦子是不用多想了,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在条件这么好的情况下,这件事没有办不好的道理。现在需要在意的事情变成了磨坊,如果磨坊不够,麦子始终是麦子,就和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趁着麦种洒下,麦子大规模上市之前,正好可以各地开工建磨坊。

小型的磨坊,就是村子自建的先不急,只在关中地区推广就可以了。关中地区的农民稍微有钱一些,而且了解到了面粉的好,他们是有能力也有意愿建个小磨坊的。但在其他地区,就不是这样了。

相比较而言,商用的大型磨坊才是关键!

为此,陈嫣约见了天下数得着的一些商贾——幸亏她现在是在长安,商贾做到了最顶上一小撮,都得十分关注时政,所以哪怕在长安没有生意,也会安排一个代理人。所以陈嫣这个时候邀请函发出去,才会有‘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效果。

一座磨坊用不着请动这些人物,但陈嫣的计划里,磨坊何止一座两座呢?

磨坊生意本身就不是小生意,随着面粉的推广,这门生意会牵涉到不知道多少张嘴!这样的生意,看着不显山露水,总体量却是一点儿不少的。而且,如今正是这门生意开天辟地的时候,从无到有,大家可以随便跑马圈地!

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有不少人可以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

这不是开玩笑的,丝绸生意、粮食生意、糖料生意,甚至是新兴的棉纺生意,到了如今都是先进场的人站住了脚跟。后进来的人任凭再怎样,能占的也少了!磨坊生意比不上这些生意大,但胜在它是一个才开始的生意啊!

也正是因为此,陈嫣才有底气叫来这些人‘共商大事’。不然的话,杀鸡用牛刀,岂不是要贻笑大方了?

第405章 思文(9)

阳陵邑别苑, 车马如流水。

陈嫣遍邀商界大佬详谈磨坊生意, 这件事并没有在长安城内的居所做, 而是放到了风头没那么大的阳陵邑别苑。这是她现在慢慢形成的一个习惯, 有些事情需要借助影响力完成,比如之前推广面粉,那就要大张旗鼓来!可有些事情,公开不公开的, 对事情本身没有多少影响, 那就尽量收敛一些。

她的风头出的够大了,实在没有必要在一些可有可无的事上也刷够存在感...她对于这种事情又没有特殊偏好。

陈嫣并没有因为如今的地位就慢待这些商界大佬们,或者说, 她早就过了要通过‘下马威’这种手段压制别人的时期。现在的她, 只要出现, 那就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特别是在商界, 这可是她的地盘!

在商界,她存在在那里, 天然就会给人以压力, 即使其他人也是行业大佬也不例外。

对每一个受邀而来的大佬,陈嫣的代表王温舒都一一招呼过。有些大佬身在外地,来的是长期呆在长安及其周边地区的代言人, 王温舒也没有忽视。等到一圈圈走下来, 场子内的气氛逐渐好起来。

其实这个活儿由申一公来做要合适的多, 申一公主管聚宝阁, 与人打交道最为擅长,大家也承他的情。王温舒则不同,他早年间可是有‘狂犬’的名号,业内对他的感觉可不太美妙。

但这会儿申一公有事离了长安,他手下的人替过来身份又不够。没有办法,陈嫣就抓了王温舒的壮丁。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真正的狂犬也变成了披着狂犬皮子的狐狸...与其说他依旧见人就咬,还不如说他利用的是多年的疯狂给人带来的压力和恐惧!

在各行各业混都是这样,受大家喜爱,这是了不得的资本。同样的,让所有人恐惧、心有余悸,这也是了不得的资本!事实上,如果利用得当,后者很多时候比前者更加有用。毕竟,喜欢不能当饭吃,人缘好的家伙真遇上事儿了,无亲无故的,肯真金白银拉拔的同行也是极少数!

恐惧则不然,恐惧的名头让对手紧张、让对手惊慌失措、让对手容易认输...或者说,习惯于认输!

对于现在的王温舒来说,他已经能很好地利用自己这一优势了。

这样一只狐狸,自然也学会了不同的场合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在他愿意的情况下,他也可以让自己的客人感觉到宾至如归。至少现在被他接待的大佬们并不觉得这个让业内不少人胆寒的家伙有多可怕,看起来和大家也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这些大佬没有和王温舒有对位关系的缘故,所以对他的认识更多时候是一种‘传闻’。他们这些人知道‘以讹传讹’的力量,对传闻的态度自然就是怀疑的...

场子里的气氛很好,大家都在谈论某些正大红大紫的话题,无外乎生意、赚钱什么的。当然,也有人原本就认识,甚至关系紧密,这个时候谈谈家事,甚至借机串联一笔生意,这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虽说是如此,其实大家的注意力还是挂在了今天的主题上——大家知道,陈嫣邀请众人来肯定不是喝茶吃饭的!所谓‘共商大事’那就是真的‘共商大事’,绝不是说着好听!陈嫣这么些年做的都是大生意,久而久之信誉是很高的!

而且在大家看来,以陈嫣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实力,也没工夫大张旗鼓地逗大家玩儿!有那个精力,人家做什么不成?

“说起来,周兄难道不知‘不夜翁主’邀咱们前来所为何事?我记得周兄是洛阳人,与洛阳桑家也算是两辈子交好了!这样近的关系,难道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关系上靠外围的商贾以一种很艳羡的语气说着。

‘周兄’却是拱拱手:“来兄这话说的,我家与桑家的关系虽不错,却也只是面子情。真要说想要亲近,也是这几年的事...早些年,大家都是洛阳人,做的生意还差不多...如今桑家有了不夜翁主做靠山,转了行,这才好些的。”

话是这么说,‘来兄’还是很羡慕。因为对方口中的关系一般,其实还是有关系的。即人家真的有想法,总有一个渠道能往上说话。不像他这种真没渠道的,就是提着猪头也拜不了真佛!

不过这种事情总是‘得陇望蜀’,被人羡慕的人总是羡慕着别人。‘周兄’就是如此,他指着处于众人中心位置的几人:“那几位才是真正能说的上话的,我这儿可差远了!”

众人中心位置的,一中年男子正显摆着几样品质出众的宝石:“要说船上的生意硬是做得!一船货出去,回来就是一船金银呐!这些年利润低了一些,那是因为做这门生意的人多了,但总的来说赚钱还是一样多!因为这些年船的质量越来越好,能装的货物也越来越多,就当是薄利多销了!”

“说起来,这件事还得谢谢不夜翁主啊!当年不夜翁主开船厂前也有走海上贩货的,大海商也有,但依旧不成气候!直到不夜翁主,令人造新船、探航线、培养水手、建港口,海贸才有如今格局!”说话的人是一青州海商,表面上是在说自己从事的海贸多赚钱,吹嘘自家身价,其实是在不动声色说明自家和‘不夜翁主’的关系近!

“是这么回事儿!”一个在旁老神在在的年轻人也不简单,他身上没有说话海商的暴发户打扮,显得朴素很多。但是懂行的就知道,他从头到脚的行头不比对方便宜。

“小弟家祖籍扶风,原不过是一小小豪强而已!不曾想有如今富比王侯的时候,这全是不夜翁主所赐。不夜翁主当年从南越之地引种甘蔗,又改良制取石蜜之法,得‘蔗糖’,这才有了甘蔗种植园的兴盛!当年家父正是第一批南下办种植园...如今在南方有数座庄园,每年得蔗糖无数...”

大家刮目相看——难怪这个年轻人谁都没认出来,还当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原来是南方来的阔佬!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南方就意味着落后、蛮夷!原本愿意去南方的中原人屈指可数,大家都觉得南方少见人烟,瘴气就能轻易杀死一个中原人!更不要说蛇虫鼠蚁这些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