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5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刘彻差不多就是对这种事情着迷了,千军万马、如臂使指、气吞万里如虎,悲壮的、宏大的、荣耀的...总之就是他想象中的战争。再加上扬大汉国威,征服一直以来让大汉觉得屈辱的匈奴蛮夷,相当鼓动他了。

至于其他的伴读,大都和刘彻一个年纪,正是容易热血沸腾的时候。而且一个个都是贵族子弟,日常生活富贵无忧的同时也未免过于波澜不兴了,对于战争、功勋什么的也有一种向往。

所以刘彻讨论战争之事,他们立刻响应了起来。

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是将领够不够高明,有的人觉得是军械是不是精良,也有的人觉得战争是士兵打的,士兵素质不过关一切都白搭。

“必然是军心!军心可用则众志成城!”有人大声疾呼!

陈嫣在一旁收拾文具,心中觉得后世军事类的论坛里,大家也是这么灌水的吧。

“阿嫣怎么看?”刘彻扬着手,回头看陈嫣。

陈嫣‘唔’了一声,点点头:“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钱打个鬼的仗!战争本来就是烧钱!

就算是极具奉献精神与职业素养的红军也不可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啊,更何况在古代,军队要是没有粮草,那是要闹饷的!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封建社会每年都会发生,因为总有一些地方军饷无法及时下发。

古代军队就是这样了...没钱的话什么都是空的。

刘彻点点头,他也不是那种认为鼓舞了精神,所有人就会闷头跟着上的理想主义者。他也认可粮草很重要,但他还是对粮草最重要有疑问。

“也可实行军屯,就地补给,或者以战养战...粮草重,却不一定是最重。”刘彻赞同粮草很重要,但还是和陈嫣的想法有一定分歧。

陈嫣听到这话就笑了起来,没错,军队就地屯垦这是一个好主意,也是华夏军队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以战养战也没有问题,特别是在连年征伐的时期,军队约束力明显减弱的时候,军队常常都是就地补给的!

能从敌军手上缴获,那还算是好的!最怕的是沿途扫荡!这种扫荡老百姓的方法被军队主官默认,甚至统治阶层也是知道的...经过贼寇,一个地方可能十室九空,可经过军队扫荡,那就真是十室十空了!

因为军队更能有规模、有纪律地进行扫荡,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不得不说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讽刺了。

陈嫣并不会和刘彻争论军屯和以战养战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放在古代背景之下,也没什么问题。只是笑着道:“若是有钱,输一次就可再来一次,只要赢一次就够了。可要是粮草缺乏,那就只能孤注一掷,输一次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不去在意一时一地的胜负,将战争放到整个大局上来看,就会知道,最终赢的那个总是积累更加深厚的那个。两个国家的战争并不是一场百米短跑,而是一场耐力赛。赢了一两场战役并不算什么,关键是赢到最后。

陈嫣想了想,解释道:“听说西域小国多如牛毛,如匈奴等大部常常侵袭劫掠,往往一场便能灭部灭国,这等小国也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而如我大汉,虽早年间因民生凋敝不得不暂且忍耐,但无论输过几次,都无有此等忧虑,甚至能暗中积蓄力量,以备日后。”

“匈奴好比是蛇,大汉好比是象,焉能贪心不足蛇吞象?”陈嫣收拾完文具,站起身笑道。

刘彻这才彻底接受了陈嫣的说法,欣然道:“没错,确是贪心!也不怕被撑死了!”

看到陈嫣收拾完了东西,也站起身,他就不用自己收拾东西了。这会儿讲课的汲黯都走了,自然也就不存在宫人不得入内的规矩——很多规矩就是这样,就像薛定谔的猫,有没有一直是个谜。

只不过陈嫣始终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汉贵女,并不觉得自己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小事有什么的,所以严格执行了教室里不让宫人帮忙的规矩。

“我与阿嫣一起去父皇那里!”刘彻腿可比陈嫣长多了,三两步就追上了她。

陈嫣也不在意,刘彻是常常去天子大舅那里的。有的时候是请安,有的时候是学习政务,还有的时候纯粹是联络父子感情,这也不是第一次一天上完课后和她一起回去。

就当是多了个放学同路回家的小伙伴啦!

一路上还是挺有聊的,两人讨论一些春秋旧事,对当时的政治指点江山什么的。

刘彻功底扎实,这些东西从小耳濡目染,理论水平并不低。陈嫣呢,其实对当时之事只知一些重大的,至于细节,恕她无知了。不过她往往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看问题,提出的观点很有趣,而且无论刘彻说什么他都能接的住,所以谈的也是蛮愉快的。

感谢曾经受过的教育——很多时候陈嫣都能感觉到,即使她忘记了所学的具体知识,但锻炼出来的分析事情的方法不会丢!历史分析题,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重要原因、标志、意义、影响,针对一个事件问出这些问题,不经意间已经让他们学会了分析历史。

刘彻谈性很高的时候,已经到了。外面的宦官远远见太子和不夜翁主来到,立刻奔进内殿禀告。等到两人到了门口,也不用等通报,直接进去就是了。

只不过站在门口的时候刘彻的脸色变了,他自然听得到内室之中女儿家的声音。别的不敢说,至少她的亲妹妹隆虑是在其中的!最近他被姐姐妹妹,还有陈娇纠缠的格外多...他也是疼爱自己妹妹的,但有的时候吧,他也得承认,姐妹的亲近是有负担的。

然而陈嫣可get不到他迟疑的点,在他踌躇之时就已经跨进了内殿,笑着道:“舅舅!”

天子本是百无聊赖的,这一日政事不多,早就处理完毕了。没什么事做,干脆就在阳光好的露台上休息一会儿,读读书。这时候读的书自然不会是那些治国之道、先王之训,而是一册《穆天子传》。

这是一部先秦时代写就的‘历史典籍’,当然...看成是神话传说也是可以的。说的是周穆王西巡的一系列事迹,最终还和西王母宴饮。沿途记载的风格具体可见《山海经》,因为《山海经》有很大一部分就参考了此书。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自然是想象瑰丽又有趣,是适合休闲的好书——虽然也有人认为这上头说的是真人真事。

看到这部书,刘启就想到了陈嫣小时候缠着他讲故事,讲来讲去就是春秋战国的旧事。后来无故事可说,就开始说《穆天子传》...

小时候的陈嫣要比现在缠人的多,当时的刘启也是头疼的,但现在想起来却没有头疼,只觉得很好很好了。

“朱孟,你说阿嫣要是一直不长大,是不是也很好?”刘启看着室外绿意萌发,忍不住感慨。

朱孟躬身应诺,却没有说什么,因为他很清楚,此时的天子也不需要他说什么,他只要听着就可以了。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隆虑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几个公主。朱孟心中有数——几个大一些的公主眼看着就要嫁人了,除了隆虑公主不须去想这个事情,谁的心中不打鼓?

她们母亲无宠,自然就在天子这里说不上话,所以她们只能想办法来天子这里刷存在感,以期天子记得要好好安排他们的婚事。

朱孟却知道,这些公主都是想多了!若是早些年,天子身体还好,也是刚刚给儿女安排婚事的时期,自然有精力关心这些事,每一个都会认真地想一想。可是如今,天子无论是娶儿媳,还是嫁女儿,都不知道多少次了,兼精力不济,这样的事哪里会上心!

全都是交给皇后、太后,以及太常参详,选出一个差不多的人也就行了。

说到底,每一个公主的婚姻大事都是有定例的。她们姓刘,所以不可能嫁刘氏宗亲,这样大汉的上流阶层就砍掉了一大半。另外,公主除开和亲的,一般都是嫁给彻侯,一般人不用去想。

从众多彻侯人家中选取没有娶亲且年龄合适的,然后剔除掉品行出名的差的、庶出的(而且一般也是嫁将来能继承爵位的),剩下的还能有几个?

这些公主也没有什么让天子或皇后另眼相待的地方,此时就算是日夜在天子面前晃荡,又能有什么用呢?

在天子面前,隆虑公主算是胆子最大的一个了,还敢撒撒娇。至于其他的公主,都只能乖乖巧巧地坐着,仿佛是最为温婉贤淑的大汉公主。

也就是这个时候,隆虑才真正感受到做嫡公主的不同!没有陈嫣在,她也是众多姐妹难以企及的一个呢!

最近这些公主虽然也去上课了,但她们上课可和太子宫不同。太子宫上课,除了冬日里,平常若没有遇到节日或者别的特殊情况,比如太子去朝堂听政之类的,都是不会停课的,日日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