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38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诸侯王打出的旗号‘诛晁错,清君侧’都是借口,所以天子杀了晁错也没什么用。

但天子还是动手了,是因为天子在政治上面幼稚吗?当然不是!刘家的子孙大都很有政治敏感度,刘启本人也绝不是什么昏庸天子。他就是看的太透彻了,所以才非要如此不可。

“不如此,如何名正言顺发兵,名正言顺召集天下共诛反王?”刘启淡淡道。

“晁错...可惜了。”

动手杀晁错的时候汉天子没有手软,事后也不曾后悔。但不后悔不代表他会高兴,更不代表他不会可惜!他是真的欣赏晁错的,不然也不会当年给予晁错那样大的权柄!

至此,晁错成了大汉政坛一个禁区,说好也不行,说坏也不行。说他好,那杀了他的皇帝成了什么人了?诛杀贤臣的昏君吗?说他坏也不行,无他,天子不许。

如今的周亚夫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子动手何等轻易,就连一个体面一些的理由都不肯给这位老将军!刻薄寡恩到了极点!但真等到人死了,天子的心情也不会太美妙——当年吴楚七国叛变事前,天子心有不安,还是去周亚夫驻军的细柳营一趟,这才内心安定。

有这样的将军、这样的军队在手,总算是有底气做事了!

曾经也是君臣相得的...人死了,也就只剩下一些好处了!

但是这个话天子不能说,甚至不能对外表达他对周亚夫的赞赏,不然之前表示处理周亚夫岂不成了笑话?

好不容易一场朝会散去,朝臣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其中熟识交好的也会在宣室殿外台阶上寒暄一两句,或约着宫外见面。

“说起来天凉了,上计吏也该来长安了吧?今年有轮到青徐之地么?”有官员隐晦发问。

说是问上计吏们什么时候抵达长安,实际上是想问去青州度夏的不夜翁主什么时候回来。

本来天子就够难伺候的了,天子心爱的嫣翁主还不在长安,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步条侯周亚夫的后尘啊。

可怕。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哇!

事实上,真要说的话,哪怕不是冬日,西汉人民的餐桌也很贫乏。能吃的蔬菜就那几种,还大多是未经驯化的野菜。没有经过优选优育,这个时候的蔬菜可没有后世超市里的美味与个头!

再加上烹饪手法的缺乏,调味料的单薄......

以这一顿饔食为例,上午吃这么多烤肉真的好吗?撸串这种事情偶尔吃吃宵夜也就够了,当饭吃恐怕没有人吃得消。就算是陈嫣,她已经很注意摄入量了,但还是觉得自己要上火。

看看大汉尊贵的皇太子,大概是因为正处在青春期,饮食又太油腻,多得是烟熏火烤。即使有太医帮助调理,也不可避免地长了一些痘痘...长青春痘的汉武帝,敢信——就是这种事太多了,所以陈嫣才没办法对这位未来的传奇帝王有崇敬之心。

“记下阿嫣说的诀窍,让少府的人多制一些黄卷,送到各宫。哦,先送到长乐宫。”天子吩咐宦官。

推广黄卷是推广黄卷,但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况且也不可能天子手把手地教人,天子吩咐一句自然有下面的人办事。倒是先让宫廷中的人尝尝,也是天子的恩赏,顺便让他们记记阿嫣的好。

宫人记下来才道:“翁主已经着人往长乐宫送过了。”

天子笑了起来:“阿嫣是孝顺。”

其实不只是长乐宫,陈嫣还给馆陶公主府、堂邑侯府送了。

不只是天子满意,太子刘彻也谢了陈嫣一句,一半是因为老爹这样给面子了,他当然也要跟上。另一个,他是真的觉得陈嫣挺聪明的。之前的绵被他也知道了,用了也觉得不错,再加上现在的黄卷——可能是她手下的人帮着做的,但那又如何?

天底下身边有奴仆的人多了去了,比如未央宫里其他的皇子公主,谁又能鼓捣出这些新花样?这足以说明陈嫣本人聪明,至少能督促身边的人搞这些。

刘彻很喜欢聪明人,也很喜欢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听话的蠢人,介乎于两者之间的,那还是去死吧。

用完饔食,刘启刘彻父子两个就相对而坐,刘彻说一些关中巡视所得,刘启听的居多,偶尔也提点一下政治上的小菜鸟。陈嫣则是作为一朵壁花,在一旁鼓捣她的手工禁步,天子不觉得她应该避开这个场合,自然也没有人会多嘴请陈嫣出去,又或者让她稍微‘严肃’一些,至少别做小手工。

天子也很满意——寄予厚望,作为接班人的儿子在政治上表现越来越好,宠爱的‘小女儿’乖巧孝顺,这大概就是民间男子之乐罢!

正这样想着,有宦官禀告:“陛下,太子洗马汲黯求见。”

这个时候来打扰的都是讨厌鬼!

然而又有什么办法呢,天子展现了一惯的演技,相当和蔼道:“正说起太子巡视关中的事情,汲黯来的正好。”

汲黯官职为太子洗马,这是太子属官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教导太子的人之一。这一次刘彻巡视关中,无论是太子少傅王臧还是太子舍人郑当时都没有跟着去,去的只有汲黯,要说问什么事的话,当然只能找汲黯。

之所以太子秘密巡视关中会让汲黯陪同,这也是有考量的。

汲黯性格耿直忠心有原则,虽然有时候显得迂直了一些,但道德水准确实没的说。太子乃国之储君,敢于规范太子的人可不多!就以太子宫如今的一把手王臧和二把手郑当时来说,王臧是忠厚长者还好一些,郑当时却是没有原则的...

太子这次出门说不定就遇上什么事了,身边有一个可以直言上谏,规劝他、约束他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不一会儿汲黯到了。

陈嫣以前没有见过汲黯,主要是她的活动范围太小。此时有点好奇这位汉代名臣,便望过去,于是看到了一位身穿黑色大袖深衣、一丝不苟,面貌清癯的男子,年纪大约在四十岁上下。

只看样貌的话其实很普通,不过气质倒是特别好,一眼看过去就让人想起冬日雪松,笔直挺拔,自有一种风骨。

这倒不奇怪,据陈嫣所知,这位汲大人出身硬要说起来比刘家要有历史多了!他的祖上深受卫国国君宠信,自那之后到他连续七代都在做官,他的父亲就做到了文帝一朝的卿大夫,也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他才能一出仕就是太子洗马!

官职高低先不说,光是亲近太子就很难得了!等到将来太子登基,太子宫的旧人就是从龙之臣、天子心腹,等闲不能相提并论。

俗话说‘三代看吃,四代看穿,五代看文章’,这位汲大人都到了第七代了,自然有一种大家子弟的气度与风骨。

“臣汲黯见过陛下、太子殿下。”

“平身吧。”天子让人在右边下手的位置铺了席位,陈嫣正好在左边,和汲黯算是相对而坐。

汲黯才坐下就注意到了对面的小姑娘正捧着脸笑眯眯地看着他,不用猜也知道,这位正是传闻中‘独霸未央宫’的不夜翁主了。

汲黯从没有见过陈嫣,她的事迹也是道听途说。不过在宫外他是见过汉家公主们何等嚣张跋扈!说起来汉家天下,至少西汉中晚期以前的汉家天下,王公贵族们在长安是不敢造次的。

因为太多求上进的酷吏想要靠他们刷声望了,天子也对这样的王公贵族从不手软。所以大家在长安基本上是夹着尾巴做人...汉初一百多位功臣分封列侯,这个时候只剩下一半了,倒不是传闻中高皇帝爱杀功臣(大家只记得韩信被杀,于是有了相当程度的错误印象)。其中绝大多数其实都是犯了各种各样的事,然后被几代统治者免去了彻侯爵位。

王公贵族们夹着尾巴做人,可是却有一个特殊群体过的骄横跋扈,那就是公主们!

公主说是‘位比诸侯’,但她们又不做官,也不参与具体事务,纯粹就是荣誉性的爵位而已。但因为地位尊崇,血脉高贵,由此便超然无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