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16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将来的麻烦将来再说,现在得先把眼前的事给应付过去。

又是一次朝会之后,众朝臣散去,刘彻留下几个重臣商量事情。先把最要紧的事情说完,刘彻又问起了前段时间山东水患的赈灾情况。

“启禀陛下,青州水患已尽力赈济贫民...州郡粮仓已尽力开放,民间富者也多借贷...只是水患严重,并非寻常...如今边郡多地而少人,已拟迁去百姓。另,南方亦能收容百姓。只是若往北方边郡去,负担不小。”

如果往南去,南方的种植园缺乏劳动力是切实的。就算身无长物,也能先靠着做工积攒启动资金,将来开出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一来,官府就能节省不少开支。

但往北去,问题就麻烦了一些,因为去到当地如果不为人奴隶的话,就得自己开荒种地...在得到收成之前怎么活?借贷或许是一个法子,但是借贷是有利息的!这些老百姓靠重地,得不了多少利,说不定就要被债务捆绑,一辈子也翻不了身,最终沦为奴隶了。

再者说了,迁移的数量不是一个小数,恐怕当地的借贷市场都无法消化!

说到底,还是得国家出这笔钱...只管着人不饿死,这看起来花不了多少钱,但人口一多,每个人每天只花一个铜钱,一天也得几十万钱了,更何况一个钱怎么打得住!

供养到下次收获的时候,需要花的钱根本就没数!

然而,把人全部弄到南方去,这也是不现实的。南方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消化这么多人口?而且北方边郡因为连年受到骚扰的关系,人口确实不足!有这样一批迁徙的灾民,不分些过去,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说起这些事,又要操心钱的事情了...刘彻不太喜欢这些,但是没办法,还是得听。

好不容易这些事情告一段落,几位重臣退下。刘彻稍微休息了一会儿,这才问道:“太子如何?”

一旁的韩让一边小心安排宫女上前服侍,一边道:“太子读书勤勉,太傅及博士们皆有赞誉...”

元狩元年,也就是两年多以前,在长子刘据长到自己当年当太子的年纪的时候,觉得这孩子应该不会夭折了,刘彻即安排其成为太子。

彼时卫子夫为皇后,刘据是嫡长子,外面又有卫青这样的舅舅,这也算是众望所归,所以这立太子的事情没有一点儿阻力...朝中也没人想过有另一种可能。

就像当年刘启培养刘彻尽心竭力一样,刘彻在培养刘据上也很用心。具体表现为,给他安排了最好的老师,太子身边的那一套班子,也都是由有影响力的人物组成的——这很重要!这些人不止能够教导年幼的太子,也是太子的保护人。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未来、家族的未来,当然,还有责任感等原因吧,肯定是要确保储君登位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第一就是要全力培养储君。其次,在辅佐帮助上不遗余力!

如果发生储君争夺战,又或者天子不满意储君...这些人就是最后一道保险!

比如说,当年粟太子的太傅就是窦婴...虽然窦婴最后也没能保住粟太子,但他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动用了自己全部的政治资源、人脉。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启铁了心地想要换太子,他这样的举动肯定是有用的。

除了各方面参照自己当年,刘彻也经常过问刘据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因为刘据如今年龄还小,而他自己正当盛年,不然他肯定要像当年的父皇那样,将太子带在身边,随时准备教子的。

刘彻听着韩让汇报具体情况,‘嗯’了一声,又问:“后宫如何?”

韩让依旧一个磕绊不打,把刘彻想知道的情况一一汇报来——所以说,这些年他能坐稳宦官里头第一人的位置,并不单单只靠天子潜邸时的那点儿情分,更重要的是他会做人,也会做事。

凡是刘彻平常可能会想要了解的事情,他先暗暗记在心里!次次都能回答顺畅,天子并不一定记得你。但有一次答不上来,天子就要觉得你不够用心了!做到处处让天子顺心如意,天子还没有想到的,你就想到了...权势自然也就来了。

休息够了,刘彻处理了一会儿政事。看天色放下纸笔,起身道:“去...曲台殿。”

韩让很有眼色,即使是宫中行走的仪仗也早就安排好了。刘彻这一动身,立刻就能跟上。另一边,也悄悄派人快速传信给曲台殿的邢夫人,这会儿可没有多少准备时间了,但有准备总比没准备的好。

虽然已经决定要去曲台殿了,但韩让知道,天子对此其实是兴趣缺缺的。

当今天子好美人,后宫是很充裕的。但这些后宫佳丽大多侍奉不了几次,没有什么宠爱,真正数得着的、得宠的后妃,非常少!

曲台殿的邢夫人,还有披香宫的尹夫人,已经算是最近比较受宠的妃子了。

也只有这些品级比较高的妃子才能单独占据一座宫室,等而下之的妃子只能集体安排在掖庭之中...若不是如此,未央宫再大也是不够用的。

最近,天子去到后宫之中的次数有所减少——为此,后宫妃嫔们都或明或暗地向韩让打听情况。她们不怕天子在后宫之中临幸别人,只怕天子长时间根本不来后宫。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天子对她们每个人都不感兴趣...当今天子是爱好美人的,如果他懒得来后宫,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往往意味着后宫中要进新人了。

本来就是如此,一个个的都不能让天子感兴趣,时下的观念里,这绝对不会是天子的错,只能是这届后妃不行!这个时候进新人,不是理所当然么。

相比起进来几个可能冲击大家地位的新人,大家肯定还是愿意在原有的处境里得过且过。

往曲台殿走的时候,走过高高的复道,望见了王夫人过去居住的宫室,刘彻叹了一句:“人事易散...这本是阿嫣常挂在嘴边的话,当初朕不以为然,如今算是知道了。”

后宫之中美人很多,但能长长久久受宠的却很少,当今皇后已经算长久的了。但硬要说的话,如今的恩宠早就不如当年了,只是皇后的位置稳固,天子对皇后也有尊重,所以宠爱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

真正这些年来作为常青树的是王夫人...虽然王夫人在近几年的恩宠也有颓势,但总体来说依旧是后宫宠妃。

然而去年王夫人染病,一下也就去了...谁能想到不久之前她还在为儿子的封地能好一点儿在和刘彻争取呢。

刘彻其实不太在女子身上放感情...天子后宫何其庞大,真要是处处留情,那也做不到!他为数不多的喜欢,留在了少年时代,留在了陈嫣身上。事实上,如果遇到陈嫣的是现在的他,他可能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因为他现在的心更硬了!

但是,王夫人到底还是和一般女子不一样,她陪伴刘彻的时间很早。时间长了,就算是养个小动物在身边都会有感情,何况是肌肤相亲的人呢?再者说了,刘彻子嗣不丰,王夫人生下了次子齐王刘闳,光凭这一点就足够王夫人在他这里多一分特别了。

过去刘彻年轻,身边的人也很年轻,他其实很难感受到人会离开,一切都有可能留不住。然而这些东西,这些年他也感受多了——朝堂上过去他所倚重的大臣在一个个凋零,现在后宫中陪伴自己很久的女子也开始离去。

听到天子这样说,韩让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这种时候本就没他说话的份儿。

天子抒发心中郁结,他这个时候想要安慰天子?这是他配做的事情?韩让从来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天子眼中,他是奴婢之流。既然是奴婢,从一开始就更偏向于工具。至于安慰天子,那是太后、后宫娘娘、亲厚外戚...这些人才能做的。

刘彻又想起了一个人,不是王夫人。王夫人会有想念的时候,也觉得她如果没有去世就好了。但说到底,刘彻在她身上没那么真情,不至于到那份上。

“韩让...朕想阿嫣了!”

第377章 终南(3)

“韩让...朕想阿嫣了!”

这样说或许很奇怪...明明在说着王夫人, 一下就跳到陈嫣身上去了。但是在韩让这些常年贴身侍奉的宫人这里,这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事!

自从嫣翁主上次离开长安, 天子就神思不属, 甚为想念。而之后发生的事情, 韩让一点儿都不想回忆——那段时间宫里上下谁都不好过!韩让这个离天子近的, 有什么更得受着!

他也觉得咋舌...嫣翁主真敢啊...居然在外生子了。

天子从陈皇后处得到这个消息,险些砸了半座宫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没得好日子过。正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只需要陛下一个念头闪现,他们这些人可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