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629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陈嫣正对着一份账表焦头烂额,只恨没有一个桑弘羊这样级别的高手做秘书。听到王温舒的话,下意识抬起头来,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显得有点呆呆的,不太聪明的亚子。

王温舒无奈地叹了口气,将文件摆在了她面前,想了想陈嫣那些‘前科’,到还是和缓了语气道:“...花这么多钱?靠着与大秦等国贸易,多少年才能赚回来?难道如今在埃及贸易行不通?”

王温舒管理着泰和钱庄,虽然不直接和海运号这样的海外生意挂钩,甚至都不是一个系统的。但集团内的大建设,本身无法负担的,都要从其他部门拆借,钱庄要么是被拆借方,要么也得管着金钱流动渠道,所以一些情况还是有所耳闻的。

更何况,海运号是陈嫣的心头肉,在整个集团中红了不是一年两年,做到王温舒这个层次的,肯定都会关心关心。至少他现在提起一些具体的情况,如大秦(罗马)、埃及等等,都是真的知道的。

而这些预算单都是关于非洲建港口的,相比起过去的港口工程,确实夸张了不少...其实过去的港口也不便宜。

说实话,以现有的贸易规模,这个级别的成本确实负担太重了。这可不是一个港口,随着船队继续走,港口还得修两到三个。不过陈嫣知道,贸易规模这才哪儿到哪儿呢!等到将来船只越来越多,成本负担就没这么重了。

相比起之前建立的那些港口,从建设成本,以及回报率来看,非洲港口确实不太合算(之前的港口都在‘文明世界’,本身就有不少经济流动,港口不只是赚‘港口的钱’。而在如今的非洲,这港口就是个港口罢了)。

不过也不能这么看,此时的非洲其实并不缺少人口(同时代其他地区的人口条件下),也不缺少资源。如果建立起港口,吸引大量的非洲人口并不是做不到。这些人可以成为生产者、消费者,建立起一个不错的生态,早期的新大陆移民就是这么干的。

只不过如今的背景条件下这么干有点傻,毕竟除了极个别地区,广袤的区域内都是地广人稀,根本用不着跑这么远来开发新地。不过因为这些土地在航路上的重要位置,这一选择也是可以接受的。

唯一要担忧的是,辛苦建立起来的港口会不会在收获的前夕被夺走。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对于陈嫣来说,这些港口实在是太远了,它们甚至不在陈嫣能够施加影响的‘文明世界’,无论要做什么,都是困难的。但正是因为它们不在文明世界,很多事情反而简单了!

对于其他文明世界的国家来说,这些港口也不在古代条件下,军队能够控制的地区——古代帝国的实际疆域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由调动军队速度决定。不能一个地方发生叛乱,中央指定的军队几个月也到达不了战场平叛。

如果真有这样的领土,即使名义上这块土地还是这个国家的,实际上也不是了。

所以,陈嫣要对付的其实是周边的一些势力,相比起古代部落稍微先进一些的部落...说实话,事情并不难解决。首先,可以从北非、中亚等地区弄雇佣兵,是的,这个时候这些地区职业雇佣兵已经存在,并且活跃了很长时间了。

这些人可以维持港口的基本安全,其实一些受过训练的奴隶也可以。前者短期花费低,后者一次花费多,但后面又会方便很多...从国内弄去人做这些事,成本会高很多,当事人说不定还会心怀怨恨...毕竟,就算是奴隶,也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然后就是和周边的一些部落合作了。

部落喜欢商船带来的商品,这是现在的他们无法生产的。如果他们得到了港口,其实也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相反,大家和气生财,都能各取所需!历史上的部落酋长们都能为了烟草出卖奴隶给奴隶贩子,使得非洲青壮急剧减少了,这个时候和他们做生意,又有什么问题?

非洲可是有不少金矿的,很多易于开采的金矿此时应该已经被这些原住民们利用起来了,部落中统治阶层们需要黄金制成的装饰品。和他们做生意,利润丰厚的很——只要他们愿意做生意!

至少目前来看,愿意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裴英在打服了一个部落后,谨慎地接触了一些周边的其他部落(说是周边,其实物理距离以古人的迁徙能力,已经不算近了)。

这些部落很喜欢探索船带的小玩意儿,那些亮闪闪的彩色玻璃珠简直深得他们欢心。不过最有潜力的商品还是糖块和酒,糖就别提了,这是陈嫣为自己的东西方贸易准备的拳头产品,重要程度甚至在丝绸之上(丝绸虽然好,但糖的潜力更大)。

至于酒,这一方面是防备船上水源来不及补给。另一方面,也是想着要用来做生意的...这其实是一种甘蔗制糖的副产品。甘蔗在压榨糖水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类似‘下脚料’一样的存在。

因为本来就是利用了不那么好的原料,所以成本很低。

后世有一种蒸馏酒叫做‘朗姆酒’和这个累丝,而这种酒利用的是甘蔗糖蜜中的优质部分酿制而成。然而说是这么说,追逐利润的商人总是想要更赚钱的,所以优质部分中参杂不那么优质的部分算是正常操作。

甚至有一些朗姆酒确实是用甘蔗渣再利用生产,味道不敢恭维,但便宜啊!

考虑到海上的穷水手、穷海盗(大部分确实是穷的,只是偶尔抢了一笔才能发点儿小财。然而钱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些人的普遍饮品都是朗姆酒,这个酒就不可能太昂贵...质量不那么好的朗姆酒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流吧...

陈嫣的酒自然没有差到那个地步,真的差到那个地步了,拿来做远洋贸易也不划算!

罗马人好酒...好叭,这个时代就没有不喜欢酒的国民,大汉是如此,罗马是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只要没有宗教上面的障碍,酒是所有人都乐意尝试的东西。

陈嫣原本就计划要打造一款酒出口,这可是个很好的市场。只不过普通的大汉酒不符合罗马人的口味——这就像华夏历史上也有类似啤酒的酒,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被华夏大地上的居民抛弃了...大家好像更热衷于高一些的酒精浓度,不得不承认,不同的民族就是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口味。

而葡萄酒什么的,人家才是葡萄酒的祖宗,陈嫣这里就不用想了。想来想去,看到了自家的甘蔗种植园,不少下脚料浪费掉了很可惜的(很多直接拉去做肥料了,这东西很肥地),于是拍板,让人研究一下用这个酿蒸馏酒...因为她记得朗姆酒就是一种蒸馏酒。

出来的酒味道不坏,有一种特有的风味,请那些来自罗马的学者品尝,给出的评价很高——特别是用优质糖蜜酿造的!

探索船船队带着的朗姆酒,有最优质的,也有质量一般的。这些一部分是用来交易物资的,毕竟探索过程中总有补给的时候,物资比钱好用。还有一部分就是用来贸易的,算是试探当地市场。

如果进行大宗贸易,糖和蔗糖酒立刻能从这些非洲部落酋长手上换到任何想换的东西!至少不会比历史上的烟草做的差!

这么一想,还真是‘民以食为天’了!毕竟历史上真正推动全球贸易的大多数商品都是一些吃吃喝喝的东西——茶叶、咖啡、可可、烟草、糖、花生......

“在埃及做生意还不够...”陈嫣说了这一句,就没有继续深入地说为什么不够了,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根本解释不清的问题。她总不能说,自己的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和西方建立一个直接的、通畅的海上交流通道吧?

就算她在集团内威望再高,拿出这样的理由也过头了。真要说出来,无数人心里都会像是一万匹草泥马跑过...

“不用担心,日后的船会越来越多,咱们在南方的港口,一开始不也是不划算,如今如何了?再者说了,港口附近也能聚集人口...真要做起来,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总不会亏损。”

陈嫣这话说的没什么问题,只要最开始投资时能够坚持住,后面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赚的多,数年就能收回成本,之后会源源不断地回报当初的投资。赚的少,陈嫣有生之年也能回本,而这份资产还能传下去。

然而账不是这么算的!陈嫣赚钱很容易...处在她的位置、她的资本、她的资源,做什么其实都能轻而易举地赚到钱。这些港口长期占据这么多资金,结果回报就这么点儿,就算考虑到了一些间接回报,对整个集团的贡献,那也是不划算的!

这就像是明明有很多投资渠道,却还是把钱存在银行一样。对于一个处在金钱贬值时代,且有理财意识的人来说,这和犯罪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不过这个理由一说,王温舒也就不说什么了。真正说起来,类似的事情陈嫣也不是没做过。只能说,陈嫣一开始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这是她已经考虑好了的。

人不是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为了赚钱,有钱到陈嫣这个地步,花钱做点儿想做的事情怎么了?这和那些大贵族、大商贾、大豪强奢侈浪费的道理也差不多!要是只是想要积攒更多的钱,就不该有那些烧钱的爱好。

虽然和陈嫣偶尔烧钱的方向相比,那些所谓的权贵、富人的花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两边的财富本来也不是一个层次,没有什么可比性。

第335章 东山(5)

春天的东莱郡不夜县, 和往常一般无二的热闹。

这里本来只是帝国版图中可有可无的普通小县, 除了‘最东边’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特色。而最东边这个定义也没有给这里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任何好处, 大家生活和其他大汉百姓并无差别。

但自从这里成为陈嫣的封地就完全不一样了!陈嫣并没有管辖这里的权限, 但她可以决定这里的赋税。而自从陈嫣得到这里的赋税之后,她就从来没有放进过自己的腰包, 而是拿出来给不夜县进行公共基础建设。

emmmm...她没有选择直接免了不夜县老百姓的赋税,那样确实可以赚足了名声, 但意义并不大。不夜县的百姓负担减轻, 一时生活不错。可若是将来,这一块土地不再是陈嫣的封地了呢?那岂不是一切回到原点1

所以陈嫣只是相对调低了赋税, 而利用收上来的钱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以县里的乡村都有了水井, 城里与周边乡村之间修起了有些简单, 但绝对够用的道路。所以本县有了很不错的小型水利工程,县城墙也是周边普通小县中最像样的。

这些钱还被用来做启蒙小学堂, 不只是读书不收钱,还会补贴一顿饭(如果没有这顿饭的话,对于一些很穷的家庭, 让一个已经来帮着做事的是孩子出来读书就‘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