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613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反正到了她现在的位置,多说两句‘不合时宜’的话也不会有什么。这些知识分子又不能来打她,就算要发挥影响力报复她,她也不是最开始弱小的时候了。现在的她,有的是办法解决这些事情,甚至是从源头上解决。

刘彻一开始还有些不太明白陈嫣的意思,后来一想,明白了,立刻人也乐了。

笑了一会儿才道:“你如今在朕面前也太大胆了,倒是什么都敢说,也不装作贤淑...”

“有甚好装模作样的...”陈嫣其实就是更大的死已经暗中作了,现在这种实在激不起她一点儿危机感,“阿嫣与陛下少时曾一同读书,当时谈过多少故事?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如今再装模作样,也是徒然,还不若坦荡些呢!”

刘彻是眼中带笑听着陈嫣这话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嫣这话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他们从很久以前就认识了,刘彻一直知道陈嫣不是一个普通姑娘,这个时候她装作普通姑娘,那才是奇怪呢!

刘彻有时候也觉得奇怪,陈嫣仿佛就是有这种天生的能力——即使她不刻意,也常常会说出他最喜欢听的话。

陈嫣对面就是卫子夫,卫子夫靠下的位置就是王夫人...王夫人的位置离刘彻和陈嫣还不算特别远,所以两人的话她零零碎碎还可以听到一些。但说实在的,说的那些东西,很多刘彻和陈嫣‘你懂我懂’‘你知我也知’,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问题,她是完全不明白的。

陈嫣和刘彻说的那些,就是已经说出来的部分,尚且有很多听不懂,更别提两人在对话中省略了的了。这就像是有的人看答案想要弄懂都很吃力,而答案中一旦出现‘此处略’或者‘简单可知’这样的字眼,那就是懵逼了。

王夫人听了一会儿,只得放弃,承认这根本不是自己的能力范围。她并不笨,但她始终只能揣测天子的心意,和后宫妃嫔相争...没办法,她学的就是这些。至于刘彻和陈嫣谈论的那些东西,离她有十万八千里那么遥远,遥远地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

这个时候王夫人侧头看向卫子夫,正好和卫子夫的视线撞了个正着。两人的目光之中有着非常相似的东西...所以她们明白了,对方刚刚和自己是一样的。

王夫人迅速收回了目光,视线又不期然看到了正在谈论着什么的刘彻和陈嫣身上。两人的话题已经变了,谈论的东西似乎是一些日常琐事。但说实在的,即使是这些,王夫人也不觉得自己能插.入其中。

这两个人从思考方式上就和其他人不一样!

王夫人不得不承认,有些距离是一开始就决定好了的...其他人即使再不甘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第327章 葛覃(7)

最近长安城里最大的新闻大概就是齐国相主父偃引起的风波了。

主父偃做中大夫的时候就相当引人注目, 他提出的‘推恩令’到现在为止还让许多诸侯王□□呢!大家普遍还想挣扎一下,看看能不能让‘推恩令’进行不下去,尽早完蛋。

只可惜,刘彻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的很,不想将来传位的时候行‘推恩令’,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那就不用等到将来分薄封地、人口, 现在朝廷就可以申斥!至于找个理由扣下一些封地转为郡县, 这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当初朝廷势弱、诸侯势强的时候就敢这么干了!更别提经过七国之乱,诸侯实力大大下降的现今了!

后来主父偃去了齐国做国相, 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只当他是要升官了!等到他在地方上积累了这一笔资历, 回头就能直入中央!此时三公不敢想, 但九卿总是能安排一个出来的。

只不过大家没有等到这位积累足够的资历,调回长安的消息, 反而等来了一个新消息。

齐王死了!

谁都会死,死个把诸侯王并不算什么大事,但关键是齐王并不是自然死亡, 而是自尽!

齐王年轻, 继承齐王位的时候年纪就更小了, 自尽之时并没有亲子。按照国法, 齐国自此之后就要除国了...对于朝廷来说, 这么大块富庶丰饶的土地成为天下郡县, 那是多了好大一块财源, 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大好事了!

但具体到主父偃身上却不是好事, 只因为这件事和他很有些干系。

当初主父偃去到齐国做国相就是为了抓齐王的小辫子,他是知道齐王和自己的亲姐姐不清不楚的,所以这件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齐王知道此事,当然是慌了神...有一说一,汉代老刘家的血脉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特别喜欢乱来!在刘氏宗族内常见乱.伦之事。这甚至和唐代的乱来不同,唐代是常见抢儿媳妇、抢小妈这种,汉代就是真的亲兄弟姐妹、亲父女姑侄这种。

这种事情多了,总有一些人的绯闻传的比较开。没有人知道的时候怎么都行,可一旦传到上头去了就糟糕了!毕竟大家是讲礼法的,知道了这种禽兽之事不加以处理,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哪还有脸让天下人守礼?

在这件事上最近的例子就是几年前的燕王,燕王是和自己的女儿乱.伦。经告发之后燕王心中惶恐,就自杀了,而在他自杀之后,燕国除国,化为了郡县。

而且巧了,当时告发燕王的人就是主父偃!主父偃当初列国游学的时候在燕国呆过不短的时间,所以对一些事情很是清楚,告发起来一告一个准!

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齐王人年轻,没怎么经过事儿,心里承受能力不行,害怕之下就选择了自杀。

事情发展到现在,就麻烦了!其实真要说的话,主父偃这次对齐王做的,和上次对燕王做的,差别并不很大...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所以很多事情也不再能以原本的标准看待。

主父偃上次告发燕王,只是告发,大汉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人在告发,若是他告发是错的,那天下多少人都得是错的?而这次对齐王,他没有直接告发,而是跑到了齐国去做国相,这事情就微妙了。

身为国相,诸侯王因为可以说是被你逼死了...虽然说,这个罪状是他本身应得的,并不存在诬告,但事情哪能分的那么清楚呢?

更何况,主父偃身上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当初他告发燕王的时候在众人眼中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也没什么仇怨。这样一来,他就算告发了燕王,在诸侯王们眼里也没什么,他们又不是燕王的爹,难道会真心替燕王难过?别开玩笑了!

然而,现在他对齐王做出了类似的事情,而今日的他早就和昨日不同了!他现在是两千石的大官,还提出了‘推恩令’这等核.弹级别的大杀器,再加上平时有意无意的得罪...说实话,诸侯王们恨他恨的不行。

过去,抓不到他的短也就算了,这会儿抓到他的短怎么可能轻轻放过——大家都没胆子、没底气和天子硬刚,但对着主父偃发泄发泄怒气也是好的。这也从侧面给不少人做出了警告...得罪诸侯王之前得掂量掂量自己!

因为这样的原因,最近诸侯王们都在联名造声势,纷纷出声。特别是以赵王为代表,这些人总结起来也就一个意思:请杀主父偃!

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家和齐王感情多好,见他死了,一个个心里都不忍心,要替他报仇。实际上齐王和大家关系远着呢!他甚至不是汉文帝这一脉!大家平日里也见不到面,感情上就是个陌生人。

之所以这个时候这么团结,显得这么有家族情谊,只不过是痛恨主父偃,顺便想要借主父偃这件事警告一些人,让他们别把诸侯王当软柿子捏了!正经说来,诸侯王的屁股大多不干净,真让这些人告发成了习惯,那还得了!?

总之,主父偃必须死!这就是现在刘氏诸侯王的共识...说实话,平常再没有见他们这么团结过。

大家都说主父偃得对齐王的死负责,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算刘彻欣赏主父偃,也只能让廷尉干预此事了。

廷尉是做什么的,大家都清楚,主父偃立刻被下了大狱。

像主父偃这种人物,大家都是做好准备要么不搞,一旦搞起来就是彻底搞死,绝不会让他有一丁点儿死灰复燃的机会。所以主父偃入狱,当初他入狱的原因,逼死齐王和受贿,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随着廷尉调查深入,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什么罪状都出来了...一转眼,主父偃就从一个前途光明的两千石高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物。看看他做的那些事,真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了!

到了这个时候,杀主父偃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情了,但刘彻还是犹豫。

一方面他对主父偃的欣赏是真的欣赏,主父偃这个人小毛病确实不少,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另一方面,刘彻也很清楚,主父偃之所以落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地步,并不是他真的这么十恶不赦...这明摆着是有人要搞他啊!

犹豫之下,刘彻咨询了公孙弘,现在公孙弘也是他身边数一数二信任的智囊了。如今刘彻也差不多空出了御史大夫的位置,这正是为了公孙弘空出来的。

公孙弘听完刘彻的话,并没有说自己的想法,只是摆明事实道:“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刘彻沉默良久。

陈嫣在上林苑见到刘彻的时候就见他心不在焉,未等陈嫣说什么,刘彻自己就将一切主动说了出来——看来他是憋的久了,又没有其他人可以说这件事,只能和陈嫣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