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555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此时他一邀请,颜产也就欣然而来了。

两人一见面,就说了一些琐事。说着说着,话题就变得很发散了,这也是所有朋友间的谈话活动都会经历的——最后总是会离题千里,完全忘记一开始说的是什么了。

忽然,对方说起有一桩‘奇事’,颜产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随口道:“不知是何事,你这见过大世面之人也说‘奇’?”

那人呵呵一笑,然后神秘道:“你这些年久居乡里,未出齐地,总该知道‘不夜翁主’罢?”

“她啊...我当是谁...”颜产一下明白过来...陈嫣在齐地的影响力不是假的,或许普通的小老百姓并不知道她,但是凡是上层一点儿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她的名字。哪怕是有些人人家和她没有交集,必然也会有一两个和她有很大交集的亲朋。

如此,不可避免地就得知晓她的名字了。

比方说,颜氏本身以田产为业,没有太多生意上的事。但就算是这样,他家也和陈嫣名下的一个小产业有合作。实际上,颜氏家有一块土地就租给陈嫣种花,成为花田了...虽然从长远来看,买田是更加稳妥,也更加划算的方式,但想要用更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规模,租其实更好。

再加上陈嫣也没有兴趣做超级大地主,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租就可以了。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她都是做长租的。

这笔生意和齐地许多地主都谈过,不少人也是愿意的。相比起租给零散佃户,租给陈嫣有好也有坏。坏处就是钱会少一些,毕竟批发和零售不可能是一个价格。好处则更多,第一,少了风险,第二少了许多琐碎事务。

别以为当地主就没有风险了,实际上风险还不小呢!

一般来说,遭灾之后地主是有好处的,因为小地主和自耕农抗风险能力不够,灾年时候就得低价卖地活命。对于大地主,趁这个机会逢低买进,简直不能更好了!但是,这种事情是有限度的,说白了,地主也得以来这块土地上的人才能活。

灾荒年间,收不上租子就是收不上租子,对佃户苦苦相逼也没有太大的效果,最多就是对方卖身给自己。而且真的逼到了绝境,这些佃户就会外逃,甚至跑到山里去当野人...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真是鸡飞蛋打了。

而这种佃户外逃情况非常普遍,达到史书上记载的十室九空(甚至不用十室九空,只要跑一半的人),地主就得头疼了!因为种地的人会非常不够——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田地和种地的人应该保持一个动态稳定的数字,略多或者略少也有可能,田地多而人少的时候,地租会低一些,而人多而田地少,地租就会高的惊人,也算是市场操控了。

但,如果某一方出现断崖式的下跌,情况就糟糕了!

田地是这个社会有价值的资产,可是一旦没有种田的人,那就只是一块地而已,不会有任何产出的地!虽然这种情况很快会恢复,因为佃户会向地租低的地方迁移。但是这是有周期的,一年、两年...且不说这其中地主的损失,光是等佃户重新躲起来的时候,自己的田地已经荒了,这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

没有人会愿意接手这样的土地的,这就只比开荒强一点儿,但是开荒不需要地租啊!

陈嫣长租土地,既替他们免了这一风险,也省了向零零散散的佃户收租的琐碎事务,事情确实简单了很多。至于那些佃户,给谁家做佃户不是做呢?陈嫣租下了这么多土地,总是要种东西的,所以还是得用人。

齐地就是陈嫣的大本营、基本盘,她在这块土地上的经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生活在其中的人很难有感觉,但是外界的人就能一下发觉——齐地的经济这几年提振效果明显!

这很正常啊,陈嫣开办了许多产业,其中不少的生产都是在齐地完成的。只要陈嫣多创造了几万个工作岗位,就意味着几万个家庭能生活的不错,那就是十几万人的生活水准提高,达到这个时代的中产了。

而这些人又会有消费(他们又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人口)...总之,带动作用明显,一切都仿佛是魔法一样呢!

更何况,真要说零零散散分散在各地的、属于集团的雇工,可能还不止这个数!

考虑到整个齐地的人口总数,这个带动作用已经非常强力了!

所以,对于齐地上生活的人,如颜产这样地位比较高,也更能见到背后真相的人,陈嫣的名字就算称不上‘如雷贯耳’,也算是‘耳熟能详’了。

真要说起来,齐地上稍微有实力一点儿的人家,大多都是盯着这位‘不夜翁主’的。在不少有‘上进心’的人家看来,这位‘不夜翁主’就等同于一条金大腿,只要抱上这金大腿,人家稍微提拔一下自家,自家就发达了!

别以为这些传承很多代的大家族就会非常清高,实际上那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钱的话,谁家世家贵族的场面也撑不起来。而一旦没有了场面,就算是祖上再尊贵,再有名气,大家也不会当回事儿了...破落户而已。

“若是这位‘不夜翁主’,有何等奇事也不足为奇了。”颜产半是玩笑调侃,也半是真心地道。

一个人若是常常能够出人意料,他再做任何出人意料的事情也就是那样了,大家会觉得他不就是那样么。陈嫣现在的情况就差不多如此,对于颜产这样的齐地人来说,她已经神奇到了这个程度,还有什么可奇的?

至于颜产语气中的调侃...只能说,他还是有些看不顺眼这种事。

这个时代的女子地位比后来一些朝代可高多了,很多家庭女子也能成为顶梁柱,这种风气在齐地更加明显。一个家里男子耕种才多少收入?女子负责养蚕纺纱织布,还要养一些鸡鸭猪之类的,这些反而是家庭收入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太多东西了。

不过,总体来说,这依旧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所谓女子当家,更多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一种无奈的选择。颜产自己算是一个比较老派的学者,儒学又非常强调男女有别,各自得站好自己的位置...女子就该温顺服从,主持家中内务,至于外面的事,那和她们无关!

对于‘不夜翁主’这么个人物,和他无关,他也就不说什么了,但到底还是有些不习惯对方以一个女子的身份(还是一个未婚女子的身份)做这些。

只不过世情如此,大家都追捧着那位‘不夜翁主’,就更加无可奈何了!他就算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恐怕也会被人认为是‘不合时宜’,所以他是从没有对别人说过这些的。

朋友听颜产如此说,也是一笑。而后却道:“却不是说这位不夜翁主在齐地所为是‘奇’,而是如今长安正在传的...”

其实这个时候也没有谁能听到两人的交谈声,但朋友还是压低了声音:“如今长安皆传,天子爱慕不夜翁主已久!”

“这......”这种事情离颜产实在是太遥远了,以至于听了之后他也没有太大的感觉,最多就是觉得有些奇怪。

“既然天子爱慕,怎么不纳入宫中,反而...”反而让人始终在宫外呢?如果他所知不错的话,这位‘不夜翁主’已经多年未回过长安了吧?话说一个未出嫁的女郎,这么长时间游荡在外,这也是够惊世骇俗了!

只不过因为行此事的是‘不夜翁主’,竟没有人觉得惊奇...主要是相比起她其他做的事情,这一点儿‘出格’已显得不值一提了!已经是非凡之人,大家也就下意识地不会拿凡俗的规矩去要求。

从这一点来看,世人倒是不死板。

那朋友摇了摇头,道:“此事外人难以知晓,有人说天子故意不讲不夜翁主纳入宫中,仿佛孝文皇帝与邓通旧事。”

邓通当年是孝文皇帝的男宠,不过和一般的男宠不一样,邓通在经济上非常有才华!所以借天子的权威,成为了富可敌国的富豪。从这个角度看,邓通就是一个佞幸而已,损公肥私,走特殊渠道发财。

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孝文皇帝可是自己宠妃穿拖地的裙子、用绣花的帐子都觉得不妥当的人,怎么可能纵容一个男宠挖国家墙角到这个地步!

这件事说起来也很简单,邓通的财富名义上是他的,实际上是刘家的,刘家要收回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难道邓通还敢反抗?

当初孝文皇帝被权臣和宗室迎进长安做天子,为了投桃报李,也为了坐稳皇帝位,给了这些人不少好处!甚至连铸币权都许了出去(吕后当政时期,铸币权本来已经收回了的)。再加上之前吕后乱政,国家本来积累的一点底子也折腾没了...这种情况之下,当皇帝的竟还不如诸侯有钱!

没钱就很难办事,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所以皇帝也得到处找钱。

当时的孝文皇帝不能硬扛,所以得走一些偏门...通过邓通敛财,只不过是偏门之一而已——比如铸币权是许了出去,但通过邓通铸币,让邓通的铸币在市场上维持一个很高的市场份额,这和国家拥有很大的份额也没什么区别。

后来皇帝换成了孝景皇帝刘启,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启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太喜欢邓通,所以他一上位,邓通就完蛋了!所有财产也归了皇家——邓通甚至连一点儿反抗能力都没有,因为他之所以能够起来,本来的靠山就是皇帝!他的权势来自皇家,如今动手的还是皇家,他能怎么反抗?

此时朋友说‘孝文皇帝与邓通旧事’,颜产是一听就懂。

真要说起来,陈嫣的财富也确实非常巨大,巨大到根本没有人知道她有多少钱!不过真要对比邓通的话,只要稍微知道一点儿内情的人都会想也不想就摇头...邓通和这位‘不夜翁主’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陈嫣的财富增长速度快到让此时的人难以想象...如果说她是借了皇家的势,这倒是一个不错的解释。所以这位朋友的说法,乍一听也颇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