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332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这个距离,这个角度、这个姿势,真是看不到啊!好不容易等到授课的博士不注意,刘彻赶紧转头去看。

这一下就注意到了陈嫣正在画地图...说实在的,这幅地图让他觉得惊异。

一开始他是赞叹,赞叹陈嫣对大汉的了解。即使是朝堂上做到两千石级别的官员,他们也不一定对祖国河山这么了解...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

陈嫣对于国家的了解却像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所以下笔的时候才能毫不犹豫(说实在的,陈嫣本就是千锤百炼才有这样的功底!上辈子念初中的时候,她甚至和同学买来国家地图的拼图,整天在家里拼着玩儿,以加深印象)。

然后刘彻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因为陈嫣这幅地图和他自己平常看的似乎不太一样。

这是当然的了,陈嫣画的是她最熟悉的‘雄鸡版’,而刘彻熟悉的地图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子。此时的华夏地盘其实还集中在中原一块,西方和北方一大片土地还从来没有纳入过版图!南方倒是纳入了,但多是‘少数民族’聚居,更没有经过开发,属于名义上属于中央,但实际上若即若离的土地。

刘彻不太清楚陈嫣这幅地图有没有问题,但他直觉这是没有问题的——他知道的部分都是正确的...更重要的事,陈嫣没事儿在这种事情上造假干什么?闲得慌么?

等到这一堂煎熬至极的课上完,刘彻总算能挪到陈嫣身后看她画图了。此时地图上的行政区、主要城市都已经标注完毕,陈嫣正在补充各个交通要道、水泽湖泊之类的信息。

为了让地图明晰,她还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基础的是墨色线条,这之上还用了红色、黄色等颜色。

这让陈嫣花了这么一会儿画出来的地图显得十分精致,比刘彻手中那些需要收藏的地图还要好的样子。这倒不是陈嫣的地图真就有那么好,严格意义上来说,她画的地图,和此时的地图处在同一个水平上,都不怎么好。

但陈嫣将地形图和行政图彻底叠加到了一起(此时的地图并不是这样,要么是简略的地形地势图,要不然就是标注了几个城市的分布图,偶尔两者有结合,也十分简陋),而且还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内容,看起来清爽省心。

“这一片,你倒是清楚。”刘彻在陈嫣身后冷不丁地伸出了手,手指放在南方一块上。

陈嫣吓了一大跳,手上捏着毛笔,毛笔上的颜料差点儿染在了地图上!她这幅地图可是没有改动过的,一直很顺利,她可不想最后一点儿了来一个不完美的地方。

捏住毛笔,放松了一下。陈嫣这才想到自己这地图画的有点儿‘超前’了。

偷偷觑了一眼刘彻的脸色,确定他没有生气,只是微微疑惑而已。这才解释道:“我如今在南方种甘蔗,多少了解了一些...其实还有一些别的产业也在南边。”

刘彻对此不置可否,只是扬了扬眉:“南方多瘴气,多野人,沐教化者少,怎么在那儿置产业?”

陈嫣笑了一声,刘彻的这个看法基本上就代表了此时的主流看法,也不能说他不对。正经来说,现在的南方和后世所谓‘江南’完全是两回事。因为地广人稀、森林密布、水泽众多,又有比中原地区炎热的多的气候,其实很不适宜人类居住。

就好比让现代人去热带雨林定居,必然会有很大的不适应,一些身体弱的人立刻就能生病......

一片土地上没有人,也就谈不上商业或者财富了,这是古今皆同的道理。这些年有人去南方贩货,也多是弄来一些土产进行贩卖,类似象牙犀角之类的东西,人类活动多年的中原地区已经很少见了,往南方去寻却不难见到。

而且炎热气候下,南方确实有很多北方没有的东西。

不过就算这些土产很受欢迎,产业也无法做大,还是因为本地人少啊!商人去收购,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弄得一点儿,无法形成很大的规模。

刘彻还是知道陈嫣的生意的,陈嫣根本不会做小生意...在他看来,柘饧也就算了,因为这是一个能做大的生意,而北方又实在不适宜种植甘蔗。

“非、非!姐夫这话就说错了!”陈嫣眼睛亮亮地给刘彻解释南方的情况:“其实南方并不是那样,那里山野多,好东西也就多,只不过没人花心思而已。至于人么,想办法多迁些过去才是道理...话说中原人越来越多,迟早有不够住的时候,到时候最好是往南方去呀!”

其实古代最早的王朝都比较长寿,这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因为那个时候人还比较老实,不被逼到那个份上,轻易不会有造反的想法,大家对大义名分之类的东西可是看的很重的。

而除了这个因素,就是古代王朝的疆域问题了。等到唐朝以后,华夏的领土其实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此后虽也可可扩展,但都属于小打小闹,而且新扩展的土地也很难被实际占领......

而在唐朝以前,各个王朝其实是有着巨大的迂回空间的!

唐朝以后的朝代经常是死于土地兼并(至少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唐以前却很少有这种情况。大多是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等导致王朝覆灭——其实也有土地兼并的原因,但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因为此时的华夏大地还多的是土地!往东,辽东地区还有大量潜力,只不过粗粗占领而已。往西,是后世新疆地区,往北有适宜半游牧半农耕地草原,更重要的是往南,那正是后世的膏腴之地啊!

在土地兼并严重的时候,下力气开发南方土地,给农民一个出路——如果被地主豪强压迫太过,就可以国家借钱往南方去啊!这样一来,地主豪强不敢压迫太过,不然他们就要失去‘人口’了!这些地主豪强是掌握了生产资料,可在公元前的时代,离开人口妄谈生产资料都是可笑的!

如果地主豪强脑子不好,依旧一意孤行,这些平头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自然会跑到南方去!

华夏民族确实安土重迁,轻易不会离开家乡,但是都活不下去了,还讲究那些?

而且说的更深入一些,华夏民族本身也是最有求生欲的民族!所以在古代,东南亚、南亚会有那么多的东南沿海移民!日子过不下去了,还不能求一条生路?

至于南方还在开发阶段,可能有的危险,如气候不适应,有野人袭击,盗贼颇多之类——对于移民者而言,留在老家是必死无疑,来到新天地,有可能活,而且能活的很好,怎么选很难吗?

有广大的江南地区消化土地兼并造成的破产农民,给王朝续命两百年不算过分吧?当然,前提是国家不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

开发南方对于陈嫣来说是有利,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是共同利益,所以陈嫣心中微动,觉得给刘彻推销推销这个理念似乎也不错。

于是笑着道:“我过去一些时日常思一事,倒是推出了一套道理,姐夫听不听?”

刘彻自然是愿意听的,做了一个手势,就是示意陈嫣可以随便说的意思。

陈嫣笑着站起身来,活动活动手腕,然后手指到了地图上中原一块,道:“中原发源于此,自上古炎黄,再到尧舜禹,再有后来的夏商周,左右转不出这个圈。周代有分封诸侯王入边疆的举措,此举开发了偏远地区,扩大了领土,也便于抵御夷狄。”

“然,至于此时,其实土地依旧不算大,姐夫治下大概是这一块。”陈嫣说着又用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圈。

“我与姐夫来做一个推演罢!”陈嫣笑着道:“自大汉初建,至今人口增长多少?”

这是国家基础数据,刘彻怎么可能不清楚,张口便道:“高祖初建国家,人口不过一千七百万不到。如今,最近一次呈上户籍总览,人口已至三千六百万上下,增长不止一倍。”

陈嫣指尖点了点书案,道:“这就是了,天下夫妻生子女,一二者甚少,多的是三五子的,七八子,甚至十子的也不是没有!就算有夭折,一户一男一女有三五个儿女长大成人,也属常见罢?”

刘彻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虽然也有特别穷的家庭,生下孩子养不起,只能丢掉或者直接溺死,但最普遍的情况大家也不差那一张嘴,最多就是日子过的更紧张一些。但考虑到人口本就是重要财产,孩子长大了就能为家庭做贡献,大家还是乐于多生孩子的。

“既然如此,那么一二十年一代人,是否一代更比一代多?”陈嫣见刘彻点头,自然就更往下推演了。

这次刘彻不需要想,立刻就点头了,毕竟因果关系非常明了了。

“李悝说‘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那是当年旧事了,如今焉能?如关中、齐地等人口众多之地,多得是无地农夫,就算有地,也常常不过十来亩!至于北方其他地域,虽然好些,但若不是山野之地,也罕见‘治田百亩’了,最多三五十亩罢了!”

陈嫣说的是再明白不过的数字,自然有说服力,又道:“如今虽有农夫勤勉,妇女稚儿皆协力耕作,一亩土地也是细心侍弄,亩产粮食比古时要高一些,但委实高的有限...建国家以来,人口增长了一倍有余,而土地却没有增长这么多。如今尚且如此,再过一二十年,人只会越多,到时何如呢?”

“土地可养不起这么多人了!”

陈嫣说的很危险,实际上也确实可能这么危险——但陈嫣知道,这个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在汉武一朝发动的对匈奴作战会死很多人,就像历朝历代改朝换代一样,打仗死人,新王朝建立,人少地多,大家就又能休养生息了。

汉武帝一朝人口锐减,甚至有户口减半的说法,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赋税加重,农民破产,最终投靠地主,成为隐户。但不得不承认,也确实有很多青壮年死在了这场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