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188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然后在不远处发现了第二个搏斗现场,大量的血迹、凌乱的痕迹说明了一切。旁边一块白石上都飞溅上了血点,让人不由得猜测昨晚到底发生了和等事!不过这里并没有尸体,这也是小吏百思不得其解的。他猜测恐怕是紧急之下杀人没有成功,东西虽然抢走了,人却没有死。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弄明白了也就简单了。

死的不是良民,而是盗墓贼!盗墓贼内部狗咬狗,死了也活该——这在此时是很正常的看法。所以说,这个案件最大的压力并不来自于被杀者家属、同乡这些人,反而来自墓主人。

人家祖宗墓穴都被盗了啊!当初家中也是很不容易才凑出这样的陪葬,如今却被人这样糟蹋!不只是值钱的陪葬品没有了,祖宗安宁也被打扰...真不知道哪个比较严重。

而能够置办出一份过得去的陪葬品的,本身就不会是最底层的小老百姓。这些人说话更有能量,吵着要个说法,官府也没办法,只能加大力度排查。不过大家都知道,若是没有当场抓住,事后想要抓罪犯就比较难了。

古代神探什么的,都是只出现在、电视剧里的人物。真实的古代,没有抓到人的情况下查案是很难的!而现今这个盗墓案就更难了!

主要原因在于古代的户籍管理政策很严格,使得人口流动几近于无,就算有流动也容易查出来。其他方面的影响先不提,但这确实是有利于古代治安管理的——谁都知道,人口流动越频繁就越容易滋生犯罪,而且出了事也不好排查和抓人。

但这是针对于‘老实人’的,事实上,在此时的关中地区,那么多四处闯荡的‘游侠儿’,他们都有可以四处走动的凭证吗?当然不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早就已经隐藏了身份成了黑户,走的是不那么正规的路子。这种人在本地身份都没有,更不要说去查了,就算查了,也只会出来一个查无此人!

还有一种则是用了别人的身份...这也同样不好查。

而能够做出盗墓勾当,而且还会把分赃搞成杀人,显然不是个新手了,这样的人身份早就染黑了,查也没用。

死的人本就是个盗墓贼,官府还愿意管,一个是出于本分,另一个就是墓主人家的要求了。

不过找了两三天,一点儿踪迹也没有,也就逐渐不管了——古代没有黄金72小时之类的说法,但也有差不多的意识。一开始的时候是最好抓人的,等到时间拖的久了,旧有的线索会消失,嫌疑人会活动离开事发周边...总之,本来就难抓的,后面就更难抱希望了。

至于那个猜测没有死掉的盗墓贼一伙儿,那就更没有人多心去管了...看现场的痕迹,就算没死也离死不远了!若是真的死了,一个盗墓贼同伙而已,会有人在意?

不过官府小吏猜测死掉的那个少年却没有死!

这种人向来有着杂草般的顽强生命力,当时那样的伤势谁看都会觉得必死无疑!要不是这样想,那大个子壮汉也不会不补刀。但他就是活了下来...当时晕晕沉沉的,但并没有真的晕死过去。等到确定高个子壮汉真的走了,这才艰难潜逃。

他很清楚,第二天天一亮就会有人发现尸体、发现盗洞,他要是留在原地肯定被抓!到时候投入大牢,就算不是死刑也会死了——他得想办法找人治伤,他可不觉得官府会给他一个盗墓贼治伤!

他一路是王阳陵邑城门跑走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这副样子在乡间是得不到帮助的!乡间人淳朴,但也警惕排外。一个浑身是血的陌生人闯到村子里,首先便是扭送到宗族祠堂,然后或者动用私刑,或者送到官府。

城里就不一样了,城里人流量大,而且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就算他浑身是血,只要往比较乱比较穷的闾里中钻,旁人看到了恐怕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事——说不定就是游侠儿之间打斗!在游侠风气颇重的关中,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只不过他想的很好,路上走到一半就觉得浑身乏力,头昏昏沉沉到看不清路。最后是强忍着去路边溪流里洗了一把脸醒醒神,顺便也擦洗掉了脸上的血迹...至于衣服上的血迹,幸苦他穿一件灰扑扑的布衣,上面又多尘土。趁着早上入城人多的时候,到时候能混进城去。

倒是如他所想,城门并没有盘查,因为身材矮小瘦弱的关系拥挤在人群里也没有被城门兵士看出来。只是才进城他就一下跌坐在了地上,昏了过去。

等到再醒来时,已经是太阳高挂了...他倒是倒在了好地方,就在城墙根附近。要是倒在路当中,少不得引人注意起来。如今倒在城墙根,别人只以为是要饭的饿晕了。

“这小郎看来不大好!”

少年觉得浑身无力,意识也渐渐飘远...他可能要死了!就是这个时候,忽然身边有个妇人声音响起。他艰难地看过去,这妇人衣衫褴褛,脸上也脏脏的,似乎是个乞丐。也是,蹲墙根的能是什么人,若不是乞丐,恐怕都懒得看他一眼。

有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道:“不好的人到处都是,你可别瞎好心!前几日你还把徐媪的孙子抱过来了,那小东西才三四岁,又不能做事,只会吃,你养的起一张嘴?最后还不是牙人了!”

妇人声音讪讪:“徐媪病死了,只留一个小孙子...不能看着孩子死...此次绝不发好心了——也发不来好心。这小郎的样子,也不是一口饭食能行的。”

话是这么说,妇人又再三看了看这少年,忍不住道:“只是既然看到了,就帮一把吧!”

“怎么帮?”中年男子没好气道:“这一看就是要寻医用药的,你有钱做这个营生?”

妇人赶忙摇头,摇头之后又道:“我虽没钱,但我听说‘下里’有间医馆,给穷人瞧病少收钱,实在艰难的,还不收钱...我们送这小郎去看看。若真有这样的事,也算是救人一命。若是没有,也是这小郎的命!”

“某可没那气力!”说是这么说,男子还是问人借了一片门板,将少年放了上去,然后和妇人抬着去了‘下里’。

‘下里’原来是阳陵邑穷人聚居的一个闾里,后来因为旁边挨着几个大作坊,于是越来越热闹。如今这里变得各色人等混杂,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市井底层聚居。

‘千金医馆’是下里新开张医馆的名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医馆的大夫说是来自‘人贵千金’——人的身体都是很重要的,犹如千金。所以专门治疗身体的医馆就叫做‘千金医馆’了。

按理来说看得起大夫、用的起药的都是小有资产的,所以医馆开在‘下里’实属不智。但这间‘千金医馆’不同,医馆本就是为了让一些看不起病的穷人也能看病,所以开在‘下里’也没什么不好的,还能节省租金什么的。

“医馆主人也不怕蚀本?这每日看病用药的...要花不少钱罢!”有八卦的人好奇地打听。他们已经知道了,每日打理着医馆的大夫并不是医馆真正的主人,他们也只是被医馆主人请来做事的而已。

医馆有一个老大夫,两个年轻大夫,至于其他人,都是三个大夫的学徒,现在还不能独立看病,只能旁边搭把手。此时被人打听的就是一个年轻大夫...年轻大夫一边给这人拿药,一边笑眯眯道:“医馆主人原是有善心才办这千金医馆的,钱的事儿在下可不知道——一百五十钱。”

这人皱了皱眉,心不甘情不愿地掏钱:“你们这儿别的倒好,大夫也高明,就是‘看人下菜’太厉害!”

这样说着,这人却也没有不给钱的意思,开始一五一十地在一边数铜钱。

千金医馆虽然对穷人少收钱甚至不收钱,可是有钱看病的他们也不会手软,该收多少就收多少。

年轻大夫看着顾客数钱,摊摊手道:“有钱出钱么,不然什么人来都不花钱,什么医馆也办不下去了。”

这也是道理了,若是什么人来都不收钱,且不说有违帮助穷苦人的初衷,也会让一些牛鬼蛇神都跑来——人都有沾便宜的心态,到时候恐怕没病的都要来问副药吃。不给开?人家就要耍赖了!

凭什么给别人不给自己?凭什么就咬定自己没生病?反正一大堆的麻烦。

正说着呢,年轻大夫听到门口喧哗,道了一声‘怠慢’,这才往门外去看:“什么事,这样闹了起来?”

门口的小药童见年轻大夫过来松了口气,立刻道:“于医工,您看这...”

原来是两个衣衫褴褛的人抬来了一个昏迷不醒的少年,看样子就知道了,抬人过来的一男一女就算不是乞丐,也差不多了。

其中那个男子大声道:“某先说好,某没钱!这小郎某也不认得,只不过见他倒在墙下,心中不忍。又听闻‘下里’有不收钱的医馆,这才来的!”

听他这样说年轻大夫也是明白的,就是怕临到头了,医馆管他们要钱。听起来充满了小老百姓的‘狡诈’,但这并不能怪他,很多时候都是生活逼至此的。

大夫虽然年轻,但学医的时候跟着老师也是游历过四方的,心知这男子应该没有说谎。不过该问的还是要问...之前有的人明明有钱,却要装成是穷人的样子,就是为了占医馆便宜。其中也曾出现过假装和病人没关系的家属——想要借此躲掉医药费。

不过这些基本上都是能识别出来的,就算有些难以识别,也可以问人打听打听——说是城市,但古代的小型城市么,人际关系并不会比后世镇子上的复杂。稍稍打听一番,大多数的底细也就清楚了。

现在问话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个伤者是真的需要帮助,同时没有支付能力。

问了几句话,同时也蹲下身去查看受伤少年的情况,年轻大夫点了点头,对之前的小药童道:“去叫你师兄出来,将此人搬去后院治伤。”

那中年男子见状也松了口气,同时又着急起来:“那门材可要还某!某是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