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养儿手札 第40章

作者:骨生迷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出了城门以后,一行人才重新聚集起来,继续前行。

  城郊的景色就十分不错,虽然是郊外,但一下子少了鳞次栉比的房屋以后,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可惜的是,时值初春,虽雪已融了,树枝上却还是光秃秃的。

  袁璐掀开帘子往外看,风拂在脸上还是冷冷的。她的心情也却很欢快。

  因为顾忌着车厢内还有泓哥儿,袁璐也没敢放太多冷风进来,只看了一会儿就放下了帘子。

  泓哥儿晕车,闭着眼睛靠在软垫上养神。袁璐给他按手上的穴位,他这次倒也没推辞。

  走了一个多时辰,袁璐自己都昏昏欲睡了,马车终于停下了。

  青江先下了车,然后扶着袁璐和泓哥儿下来。

  庄子的管事也已经等在一旁,他看起来二十出头,穿了身棉布袄子,看打扮倒不是十分体面。见他们下来,管事就上前行礼道:“小的见过夫人,见过大少爷。”

  袁璐扶了扶帷帽,点头道:“是管事吧。”

  管事笑道,“是小的。夫人和大少爷里面请。”说着就要把他们带到屋里。

  袁璐道,“不急,我昨日已派人通知过你,我们此行只是为了看看庄子上的农田,你也不用多说什么,只带我们去看就行。”

  管事道:“现下天气还冷,天地里一片荒芜。夫人就是去看,也看不见什么的。”

  袁璐就冷冷地哼了一声,“我们去哪里,看什么,难不成还要给你解释一番?”

  管事立刻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但是其实心里那是一点惊慌都没有。京城里出来的大家夫人,对农事上懂什么呢。再说了看这光秃秃的田垄能看出什么来?

  管事招了个腿脚利索的小子在前头带路,他自己笼着袖子,似笑非笑地跟在后头。

  田间地头上,确实如他所言,都是光溜溜一片。人影更是半个都看不到。

  袁璐走了一段,见田间干干净净的,并没有杂草。可见就算是不耕种的时候,还是有人悉心照料的。

  她慢慢地停下脚步,把管事招到自己跟前,“带我去见见耕种的农户。”

  上百亩良田,庄子上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都是付银钱,让附近村上男丁多的人家来帮着种的。当然也有家生子,俗称的黑户,就把田地承包给他们一家,每年交一些抽头。

  说起来这片田地还是皇帝当年众多赏赐之一,只是相比其他的非常不显眼,容易让人忽略罢了。

  说到要见农户,管事就不十分愿意了。地里刨食儿的人都老实,几句话一问能把祖宗几代都交代清楚了。不过他早已备下了后招,因此也是不慌不忙地把袁璐他们往东边带。

  谁知道走到一条岔路口,袁璐却停下了脚步,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管事在心里直骂娘,追过去劝道:“夫人,这里小路崎岖,恐不好走。小的带您去好一些的村子。”

  袁璐冷笑道:“村子是好是坏我自会看,用不着你在这里指手画脚。”

  管事还想再说,高三握着腰间的刀站到了他面前。他肩膀一缩,不敢再说什么了。

  有一句话,管事确实没说错。这条路着实崎岖的很,且必须步行。马车根本驶不进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管事选了隔壁的大村子,那里路好走,附近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一切可都说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一行人走了快半个时辰还没看到有房屋,袁璐四体不勤,已然觉得腿脚酸软。她就问身旁的泓哥儿,“你累不累?我让人背你一段?”

  泓哥儿生得胖,此时已经是满头大汗,却是摇摇头,仍咬牙坚持着。

  好在没过多久,一个小小的村庄就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子,从村头到村尾可能就三十来户人家。住村头的人家看到一行人浩浩荡荡过来,还以为是来寻事的,赶紧跑村长家高密去了。

  村长是个山羊胡子的老头儿,听说有人带了一大堆人来,拿了扁担就出门了。报信的跟在村长后头,那是抄了条板凳。路过的每家人都会问上一声,报信的就给说了事情。总之等到村长走到村头,身后已经跟着二十来个孔武有力、手抄家伙的庄稼汉。再后面就是一大群看热闹的女人,老少皆有。

  袁璐等人还没入村,就看到一群人在气势汹汹地瞪着。

  高三命人把袁璐和泓哥儿围在中间,他按着腰间的刀跨到前头,扬声道:“成国公夫人携大少爷视察至此,闲杂人等避开!”

  村长听了这话有点蒙,再看被围在中间的是个身形娉婷的女人,虽然看不出年纪样貌,但看穿着打扮却是十分贵气。她手里还牵着一个白白胖胖的稚子,衣着也是非凡。而平时对他们趾高气昂的管事,正缩着肩膀站在一边不说话。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村长赶紧扔了手里的扁担。

  后头的人见村长都这样了,也纷纷扔下手里的家伙。

  村长一边不停地向袁璐作揖,一边道:“误会误会,夫人莫怪,夫人莫怪。”

  袁璐挥挥手,让人把他扶起来。这老人家年纪看着比老太太还大,那揖作的恨不得低到地上去了,她看着也不落忍,只道:“误会一场,散了吧。”

  男人们纷纷走开了,只有后面的那群女人,却像是看到了更让她们感兴趣的事,偷偷看着他们,窃窃私语起来。

  村长被扶起以后,就把他们带回了自己家。一边走还把村里的情况都介绍了一番,把村里多少口人,多少个男丁,每家分到多少地都一一说了。

  袁璐听过也只是过了一耳朵,她此行来是讨债的,问些情况不过是为了拿捏管事。如果管事知情识趣,往吃进去的吐出来也就算了。若是不,呵呵,高三选私兵的时候还问过她,她说要有真本事的。他便带了上过战场的三十人来。好戏在后头呢。

☆、第47章 管事

  第四十七章

  村长家里就他媳妇,儿子儿媳还有一个小孙子。

  袁璐等人被她带到家里,村长媳妇出来一看这么大阵仗,心里也直打鼓。

  村长赶紧对自己媳妇说:“你瞅啥,国公府的夫人和少爷来了。还不给倒水。”

  乡下人家里是不喝茶的,村长媳妇从灶上上井关里舀了两碗热水,碗里还放了糖。

  袁璐在堂屋里坐定,环视了下村长家,堂屋里就一张方桌,几条板凳。墙和地都是黑乎乎的。连村长家里都是家徒四壁的,村子里其他人家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村长媳妇放下碗就赶紧躲到里面了。

  村长还要张罗着翻点瓜子花生的来招待他们,袁璐道:“老人家不忙,我就是来看看,问你一些事。”

  村长“哎”了一声,站到了一旁。袁璐让他坐,他也不肯,于是也不再强求。

  桌上了放了两碗水,袁璐也不好辜负人家的心意,端起来喝了一口。泓哥儿见她动了,便也喝了一口,他平时虽然爱吃甜的,但是这糖水儿显然不好喝,他好不容易才咽了下去。

  袁璐问他:“你们村上是有多少户人家在我们庄子里帮忙?”

  村长道:“我们村一共有二十三户人家,其中有十五户,是家里有两个男丁以上的,这十五户人家里有十户都去了人,只不是有的去的人多,有的去的人少。”

  “那,一人可以拿到多少钱?”袁璐问的时候就眼睛就盯向了管事,管事抬了头见夫人正看着他,就又把头低下了。

  村长倒是没出他俩的不对劲,只道:“一个月也有几百大钱哩,每年三四月和九十月去帮忙,加起来也能有五百个大钱。”

  袁璐点点头,五百大钱,加上家里还有地种,还有养鸡养鸭,自给自足的,且每年其他时候也是歇在家里的,也能去找些短工做做。这寻常人家倒也能过的宽裕些了。

  村长说完又犹犹豫豫地,憋了半天,才道:“夫人,亲请恕小老儿斗胆,就是每年交的税钱多了些?克克扣扣下来,到手也就三百个大钱了。”

  袁璐冷笑两声,斜了管事一些。管事早已料到瞒不住了,低头不语。

  袁璐摸了摸桌上那个土碗,沉吟半晌。

  她不说话,村长就以为自己哪里说错了,一时心里也急起来。他们这村地势不好,村里人家的田地也不肥沃,出产不高。真的只够自家人吃喝而已。也就是因为离国公府的庄子近,他们村的人才多了个活计。这要是把眼前的夫人给得罪了,以后全村的人都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了!

  袁璐又微微笑了下,对他说:“税钱的事,确实是多了些,这样吧,以后税钱由我们东家出,不在你们这些帮工的人身上出。”

  村长大喜过望,虽然他家就一个儿子,没有男丁去帮工挣钱,可这夫人一张嘴,就给他们村好多人加了两百个大钱,实在太大方了。

  村长媳妇和他儿子儿媳站在厨房听着。他儿子听到这话也是喜上眉梢,五百个大钱啊!要不是他们家那点田地是祖上传下来的不可荒废,他也得上赶着去抢这样的好事了。

  袁璐似乎听到了屋里有小孩咿咿呀呀的声音,走之前让青江摸了个小荷包递给村长,“给小孩子的一点心意。”

  村长不肯接,村长媳妇见了就从里头快步走出来,双手使劲地在衣服上擦了擦,一边道谢,一边接过了荷包。

  那不过是袁璐平时在府里赏人玩的,由针线娘子统一成批绣了,里面塞点小银锞子。但是在村长媳妇眼里,这一个荷包里的银钱可能就够他们一家人一年的嚼用了。而且这荷包的料子她见都没见过,摸到手里又软又滑,看着也不便宜。

  一行人从村长那里出来后,又沿原路返回。

  村长家里没有男丁去庄子上帮手,自然没必要对自己撒谎。所以应该是管事确实有在经营这个庄子,然后找了人来帮着种,克扣了一部分银钱。然后交税的时候,却又说庄子收成不好。等于说这管事是把庄子上的粮都据为已有的同时,犄角旮旯里还在想着法子钻营。

  庄子上还有一些果树,一棵上好的果苗也能卖上百个大钱。袁璐让高三上前,自己低声跟他商量了一下。

  高三带了五个人离开,袁璐就和管事回了庄子上。

  庄子上除了管事一家人外,还有一些年迈的婆子。人也不多,毕竟老国公发达也没多少年。

  袁璐等人一来,那些婆子就都出来给她见礼了,见了泓哥儿也在,有两个婆子眼泪都出来了,直说:“大少爷真像老国公啊!”

  这些婆子是以前在内院里烧饭洗衣服的,如今也都六七十岁了,也没有家人,老太太不忍心让她们这个年纪还伺候人,就让她们在庄子上颐养天年。

  这管事在外头也算是个说一不二的,可在庄子里,这些婆子从没给过她好脸。说起来,他爹是家将,娘也不过是和她们一样的下人。这些婆子跟过老国公、老太太很多年,知根知底的,他也没办法把人家怎么着。此时见这些婆子又是行礼,又是文案的,管事就不屑地撇了撇嘴。

  袁璐和婆子们聊了一会儿天,没多久高三就带人回来了,到袁璐跟前回报说:“庄子上所有的田地确实是悉心照料的,可那后头的果园里却是光秃秃的。”

  袁璐点点头,朝管事的方向抬了抬下巴。

  管事也早就准备好了,见高三往自己这边走来,“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往前膝行两步,假哭道:“夫人恕罪,小的管理不善,还请夫人饶命。”

  高三并不跟他废话,招手让人拿了身子,一下子就把他捆了个结实。

  袁璐冷笑道:“想来你心里盘算的好得很,我来若是好糊弄,你便随手糊弄过去。若是真要追究,你便主动承认,反正你父亲也算有功劳,我们最多也就是将你赶出去。你带着你母亲,带着钱,出去了倒成了自由身,真的是再好不过的日子不是吗?”

  管事道:“夫人说的哪里话,小的就是有千百个胆子也不敢算计夫人。”

  袁璐道:“你心中作何想法,你且留着吧,我并不想听。”又让婆子去把管事的娘给请了出来。

  管事他娘四十出头,出来见儿子被绑了,就开始哭天捶地的,又叫道:“老天没眼啊,我夫君为了老国公送了命,现在又来索她儿子的命啊!死鬼啊你走的早啊,你看我们的儿子现在也没活路了啊。”

  袁璐气定神闲地抿了两口热茶。

  管事他娘嚎了一会儿人就没力气了,抱着儿子有一声没一声的。

  袁璐便问身边的泓哥儿,“这事若是让你定夺,你怎么看?”

  泓哥儿想了想,说:“他欺上瞒下,中间不知盘剥了多少。这样的人不能留在我们庄子里了。可是他爹跟随出祖母,给我们家出过力……”

  袁璐看他为难上了,便道:“自古守夜更比创业难。创业时众人有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到了守业时,人心浮动,却反而没了当初那股真诚了。这事儿,若是做的太绝,别人会觉得我们家对有功的后人如此无情,会跟着寒心。若是不作为,人家又会觉得我们家软弱可欺,不知道又要冒出多少人来做这样的事情了。”

  泓哥儿便皱起眉来,想了一会儿才说:“先把他做的错事昭告所有人,然后再给他宽大一点的处理。这样人家就不会是咱们家做的不对了。”

  袁璐颇为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让人去搜管事和他娘的屋子。

  很快搜查的人就回来,却说屋子里什么都没有,一看就知道早就被移走了。

  袁璐也没那多功夫跟他耗,让人把他捆了送官。管事的态度早就说明了一切,他早知道成国公府要来人,却没有做太多的准备,虽然在村子里安排了一些人手想蒙混过关,可那点功夫看着也就是敷衍敷衍。他就是带着股破罐子破摔的劲儿,好像就恨不得袁璐将他赶出去似的。

  一个人犯了错,连遮掩都嫌麻烦了,得是多有恃无恐呢!偏偏袁璐还就是看不惯他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劲儿!

  管事他娘看这夫人不像是玩笑的样子,也真的是急了眼,不再干嚎假哭,疯了似的扑到自己儿子身上。

  几个婆子就把她扒下来,她嘴里开始不清不楚地叫骂起来,就被婆子拿帕子塞了嘴。

  袁璐留了两个婆子在庄子上,让她们看好管事的娘,不许她出门,也要看好,防着她自尽。

  管事被五花大绑,到底年岁还小,一时也慌了手脚。

  袁璐却不急着回去,而是让高三带人压着他在附近逛了一圈。一边走一边让人高喊:“管事克扣工钱,谈了银钱,送官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