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兄长他如此撩人/暴君宠妻日常 第137章

作者:黑糖话梅 标签: 天作之和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齐太尉转过身,指向跪在一旁的常侍郎,故意拔高了声音:“常侍郎为人刚正,毫无过错,太子却也了保住王尚书,将所有的罪名推到了常侍郎身上。又为了除掉臣,伪造了书信。实则臣和常侍郎并无干系。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怎可如此愚弄朝臣,愚弄天下人,愚弄陛下!”

齐太尉刻意咬重了“陛下”两个字,似乎只是一个不卑不亢、敢于谏言的忠臣。

“齐太尉是武将出身,没想到嘴上功夫比言官还过犹不及。可您再如何诡辩,这书信上的印章刻的是‘从元’,是您的表字。学子也已招人,受贿的是常侍郎,他是您的门生,这样的证据还不够么?”太子将书信扔到了齐太尉的脚边,他已经没有耐心再和他继续废话了。

听到太子的话,齐太尉却笑了:“殿下,可惜这书信臣是写不了的。”他抬起了右手,上面缠着厚重的纱布,“前些日子,臣府上遭了贼。那贼人不仅刺伤了臣的手,还盗取了臣的印章。此事陛下也是知情的。”

齐太尉抬手向皇上行礼,果然座上的皇上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这件事。

太子清冷的眉眼终于出现一丝裂缝,目光一瞬间复杂了起来。

可齐太尉根本没有给他思考的余地,接着道:“臣的手伤连握笔都做不到,又如何与常侍郎互通书信?可这书信上的字迹又是刻意模仿臣,还按着臣丢失的印章。臣一直想不通怎么会有贼人只盗印章的,现今才算是想明白。原来,是殿下想将臣置于死地啊!”

噤若寒蝉的大堂内,只有齐太尉的话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都打在太子的脸上。

太子眼里闪过一丝挣扎,延玉接到的密信是假的。一定是齐太尉从中作梗,故意为他下了套。

齐太尉有皇上为他作证,如今是万万不能揪着他不放了。稍有不慎,太子自己都可能落下一个构陷朝臣的罪名。这样的罪名,是他担不起的。

事态紧迫,太子当机立断改了口:“既然齐太尉受了伤,还有父皇可作证。那便是我一时失察了。这些都是从常侍郎府上搜出来的,想必是那盗取印章的贼人有意挑拨离间罢了。”

齐太尉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冷哼一声。竖子小儿,一张嘴倒是刁,这样都还能把事情推说成小小的失察之责。

齐太尉眼底闪过一丝怜悯,可惜太子今日的对手是他。

想跟他这个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斗,还是不够格。

“殿下又是口若悬河,又是人证物证的,老臣不才,也有几个人证在外面侯着的。”齐太尉转脸看向皇上,恭敬地请示,“陛下,臣请传上证人,为常侍郎洗清冤屈。”

“齐太尉……”太子刚刚开了口,就被皇上给打断了。

“传上来吧。”皇上抬了抬手,脸色带了些倦怠。他都看烦了,这群东西,整日里咬来咬去的。

“谢陛下。”齐太尉颔首低眉,眼底却是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太子,你输了。

不消片刻,几个侍卫就押着一个血糊糊的人进来了。太子目光微沉,没人认出这是谁。可一旁的王尚书却身子一僵,微张的嘴带着胡须都抖动着。

而跪在地上的几个学子更是神色一变,缩紧了身子不敢去看那个人。

皇上见着他血肉模糊的样子,也是皱了皱眉。

那人显然受了严刑拷打,可还没死。他一看到旁边的王尚书立马眼神一动,想要爬过去找他,却被侍卫给牢牢按住了。

那人抬起头,乱糟糟的头发下露出一张染血的脸,正哭得涕泗横流。他张着漏风的嘴冲王尚书大喊:“姑父,救我啊,姑父!”

王尚书气得浑身都在发抖,饶是他一向为人温和,如今见着自己的侄儿被人打成这样也是动了怒:“齐太尉当真是目无王法了么?竟无端对我内侄动用私刑!”

“堂下是何人?”皇上适时地开口,免得他们又在这儿逞口舌之能。

“回陛下,此人乃是王尚书内侄,王业。他已经招了,正是他收了学子的贿赂,偷换了答卷。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人看到他和这几个学子暗中来往,所以才向臣揭发他们的罪行。而那些赃款也已经在他家中搜出来了。”

齐太尉刚刚说完,就有人将地上的王业提了起来。

“陛下在此,还不快快将你的罪行老实交代?若是有半句虚言,便是欺君之罪!顷刻将你碎尸万段。”

王业听到齐太尉的话,身子一软就要栽倒下去了。他两条腿抖得跟筛糠一样,还传来一阵恶臭,竟是吓得尿裤子了。

“陛下,小人招了,全招了,是这几个学子来找的小人。小人也是一时鬼迷心窍,才答应了他们去偷我姑父的钥匙,我姑父是不知情的。小人再也不敢了,求陛下饶命啊。”王业鼻涕眼泪混着血一起流,整张脸都看不出人样了。

王尚书听到他的话气得差点想过来打死他,他指着王业骂出了他有生以来第一句脏话:“你这个混账!竟敢做出这等忤逆不道之事!你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么!”

那王业心里又悔恨又害怕,悔自己不该贪图钱财干了这么个要命的勾当,又怕自己今天是要死在这儿了。

齐太尉立马趁胜出击,步步紧逼:“太子殿下,明明这些学子是和王业私相授受。今日又为何异口同声地咬定了常侍郎是主谋?您的亲卫军还在刑部守着,除了您,不让任何人私自提审这些学子。”

他抬起眼,不慌不忙地道出了足以压倒太子的质问:“敢问殿下,有些人又能是受了谁的指使去污蔑常侍郎呢?”

这句话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太子封锁了刑部大牢,不让任何人靠近。所以这件事,只能是太子所为。

旁边几个学子急忙抬起头:“此事与太子殿下并无干系,是我等贪生怕死,才去胡乱攀咬常侍郎的。”

齐太尉刀削一样的脸上刻出冷冷的嘲讽。现在反口,已经晚了。不过也正好,这群蠢货现在越是想和太子撇清关系,就会越让他们之间显得暧昧不清。

太子藏在袖袍下的手第一次颤抖了起来。他看向那些为他求情的学子和一脸愤怒的常侍郎,整个人差点身形不稳了。

他,中计了。

沈延玉传来的那封信错了。齐太尉他们根本不是想逼迫学子们构陷王尚书。他们想要的就是太子将刑部封锁。而他们只需要提前安插一个人进去,让那人煽动学子们反咬常侍郎。

那些学子要么是王尚书的门生,不想连累他。那么就是惧怕太子追究,所以干脆将错就错顺势把责任推到常侍郎身上。

继而让人故意在常侍郎府里放些所谓的“证据”去误导太子,让他以为抓住了齐太尉的把柄,一步一步落入他们设好的圈套中。

想通这一切后,太子眼神有些飘忽了。他极力地想寻出办法去补救,可任他如何想,都已无路可走了。

这是一个死局,而他输了。

太子转过望向座上皇上,可他只是处之泰然地端坐着,丝毫没有出面的意思。

太子跪在地上,垂下了头:”父皇,儿臣并不知情。”他的话轻飘飘地,因为他自己知道,这场对弈,他已经输了。

皇上暗自摇了摇头,从太子指认齐太尉的时候,他就知道,太子犯蠢了。不过他一直冷眼旁观,因为也该是时候让他这个太子醒悟了。

让他清楚一下,什么人是他现在能动的,什么人是他还动不了的。

一众人本以为齐太尉会趁此机会指责太子德行有亏,动摇他储君的位置。